AI獨角獸雲從科技IPO,上海灘富豪劉益謙持股3.86%

2020-12-14 騰訊網

繼依圖科技之後,科創板又將迎來一家AI獨角獸。

12月3日,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根據招股書,此次雲從科技擬募資37.5億元,將用在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CV賽道經過輪輪廝殺後,如今存留下的賽道玩家無論是論渠道能力、還是論技術能力、或是論資本積累,皆不可小覷,其中以「CV四小龍」頗受關注,據悉四家企業佔超過60%的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份額。

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提供高效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慧企業,致力於助推人工智慧產業化進程和各行業智慧化轉型升級,與曠視、商湯、依圖並稱為CV(計算機視覺)四小龍。

招股書顯示,雲從科技自主研發的跨鏡追蹤(ReID)、3D 結構光人臉識別、雙層異構深度神經網絡和對抗性神經網絡技術等人工智慧技術均處於業界領先水平,其中:跨鏡追蹤技術獲得了首屆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冠軍;3D 人臉重建、OCR、語音、機器閱讀理解等技術在世界權威數據集刷新紀錄;深度學習、視覺識別等領域論文在國際人工智慧領域頂級學術會議與期刊上發表。

業績方面,雲從科技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別為6453.37萬元、48411.34萬元和80734.72萬元、22096.19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6,789.25 萬元、-27,145.88萬元、-50,587.17 萬元以及-40,494.29 萬元。同期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10,631.63 萬元、-18,067.52 萬元和-170,801.61 萬元和-28,620.22 萬元。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公司合併報表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03,086.17 萬元。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 1-6 月,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 5,940.65萬元、14,818.94 萬元、45,415.38 萬元和 24,747.32 萬元,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92.06%、30.61%、56.25%和 112.00%。

「國家隊」背書,上海灘富豪劉益謙持股3.86%

作為「四小龍」中唯一一家投資人名單沒有阿里巴巴身影的企業,雲從科技另有背書。

相較於其他三家雲從科技入局較晚,但是融資拿的並不少,自2015年正式成立以來,雲從已完成 5 輪融資,累積融資額已超過53億元。而從 B 輪融資開始,雲從科技的股東陣容就以「國字號」產業投資與地方基金為主流,這與雲從科技的創始團隊背景有很大的關聯。

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2010 年 8 月畢業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獲得博士學位,2010年,中國科學院重慶研究院院長袁家虎三次親自前往 UIUC邀請周曦回國一起參與科研工作,周曦終於以「百人計劃」專家身份回到重慶,並與大學好友李繼偉和溫浩一同組建了當時中科院最大的人臉識別研究團隊。2011 年 11 月至 2015 年 5 月擔任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智能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2015 年,周曦放棄了中科院的編制,帶領中科院最大的人臉識別研究團隊的部分核心成員,正式成立了雲從科技。

雲從科技成立以來便一直以國家隊宣傳造勢,周曦曾表示,「我們是國家隊,中科院是我們的股東,還分別與公安部、民航總局、四大行有聯合實驗室,這是國家隊的優勢所在。」

招股書顯示,雲從科技是「四小龍」中唯一一家同時受邀參與了人工智慧國家標準、公安部行業標準等 26 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制定工作,並同時承擔多個國家級重大項目建設任務,如 「人工智慧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高準確度人臉識別系統產業化及應用項目」、工信部「基於自研 SoC 晶片的高準確度人臉識別產業化應用」等。

持股比例方面,IPO前,創始人周曦通過常州雲從控制雲從科技的23.2%股權,擁有64.6%表決權,上市公司佳都科技持股為7.82%,雲逸眾謀持股為7.55%,鼎盛信和持股為4.02%。

雲從科技共有 4 名國有股東,分別為南沙金控(持股2.21%)、國新資本(持股1.23%)、上海聯升(持股0.79%)、廣東創投(持股0.47%)。南沙金控由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通過直接及間接方式持有 100%股權;國新資本由國務院通過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間接持有 100%股權;上海聯升由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間接持有 42.43%股權,由上海市嘉定區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間接持有14.2857%股權,由上海市徐匯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間接持有 14.2857%股權,由上海市浦東新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間接持有 14.2857%股權;廣東創投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通過廣東省粵科金融集團有限公司間接持有 100%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資本大鱷劉益謙亦是雲從科技的股東,招股書顯示,劉益謙持股比例為3.86%。劉益謙以其資本市場上的傳奇運作為眾人所知,早年間他曾通過國債、"股票認購證",獲得了超百倍的收入,然後成立了"上海新理益投資",通過受讓法人股、參與定增,先後進入10多家上市公司前10大股東之列,這些股票一上市交易,往往就可以獲利十幾倍、甚至幾百倍,他的財富通過股市迅速增值,從一個普通萬元戶蛻變為身價百億富豪,2019年胡潤百富榜上,劉益謙家族獲得400億元人民幣排第65位。

中國銀行業第一大AI供應商

「國家隊」的背書也為雲從科技在獲客環節有直接的影響,作為純內資的中科院出身企業,雲從科技更容易獲得高度注重數據安全的金融、安防領域客戶的信任。

招股書顯示,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在智慧金融領域,公司為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等超過 400 家金融機構提供產品和技術服務,推動全國超過十餘萬個銀行網點進行人工智慧升級;在智慧治理領域,雲從科技產品及技術已服務於全國 30 個省級行政區政法、學校、景區等多類型應用場景;在智慧出行領域,公司產品和解決方案覆蓋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廣州白雲機場、重慶江北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等包括中國十大機場中的九座重要機場在內的上百座民用樞紐機場,日均服務旅客達百萬人次;在智慧商業領域,產品及服務已輻射汽車展廳、購物中心、品牌門店等眾多應用場景,為全球數億人次帶來智慧、便捷和人性化的 AI 體驗。

分產品來看,目前,雲從科技自主研發了融合人工智慧技術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和部分 AIoT 設備,報告期內主要提供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及其應用軟體,並面向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領域客戶提供人工智慧解決方案。近年來,人機協同作業系統貢獻收入佔比不斷升高,2020年上半年已經貢獻近半收入。

人機協同作業系統業務為軟體產品,具有高毛利特徵,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別為 81.35%、75.55%、89.30%和 73.78%。而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業務以AIoT 產品為人工智慧產業化落地提供硬體支撐,主要通過其生產工藝與成本管控來獲取利潤,毛利率整體相對較低,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18.77%、17.76%、23.43%和 34.61%。

雲從科技在金融行業相對領先,是中國銀行業第一大AI供應商,不過金融領域對於AI 技術的應用與其他行業相比門檻確實不夠高,對於G端資源的綁定,這可能才是雲從科技真正的核心優勢。

本文完

文丨來源:ipo觀察

版權歸原作,若有異議,煩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AI公司雲從科技叩響科創板大門 擬募資37.5億元
    12月3日晚間,上交所受理了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從科技」)的科創板申報材料,其擬募資不超過37.5億元,前述資金將投資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 最年輕AI四小龍衝刺科創板:拆解雲從IPO文件-虎嗅網
    又一家人工智慧獨角獸衝刺科創板IPO。智東西12月4日報導,幾小時前,雲從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招股書,成為繼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後第三家披露上市文件的國內「AI四小龍」之一,目前僅商湯科技還未公布確鑿的上市計劃。
  • 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 擬募資37.5億
    來源:經濟觀察報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擬募資37.5億元李華清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擊科創板上市
  • 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擬募資37.5...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華清 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擊科創板上市。孵化自中國科學院、擁有4名國有股東、號稱人工智慧領軍企業的雲從科技名聲在外,但其目前尚未實現盈利,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合併口徑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0.3億元,擬募資37.5億元用於擴大業務發展和補充流動資金。
  • 上海大佬劉益謙持股公司要上市!三年虧20億,主營「人臉識別」
    12月3日,成立僅5年的雲從科技也向科創板遞交了招股書。至此AI四小龍中,依圖、曠視、雲從皆在IPO的不同階段,唯獨被稱為「融資機器」的商湯科技還沒有動靜。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市界:「近兩年來,關於人工智慧項目的投資在大幅度縮水,非頭部公司,將大面積死亡」。
  • 品恩科技IPO被否 主營業務收入多方面受質疑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0日,今年ipo共審結了267家企業,其中暫緩表決6家、待表決的10家、未通過發審會的32家、取消審核的7家,真正通過審核的公司只有212家,ipo審核通過率為79.4%,這個通過比例相較2016年數據(全年發審委共審核275家企業ipo申報、247家獲通過,通過率高達89.82%),相差了10個百分點。
  • 京東又一個百億營收的獨角獸上市,劉強東變身IPO收割機
    不僅如此,京東健康的to B生意也一直在悄然拓展著,第三方批發平臺「藥京採」於2017年3月上線,該平臺將上遊藥企、醫藥公司及健康產品供應商和分銷商與下遊藥房連接起來。2020年8月17日,京東2020半年報中透露,京東健康與高瓴資本就京東健康B輪不可贖回優先股融資籤訂了最終協議,高瓴資本預期投資額超過8.3億美元,京東健康投後估值達到300億美元。換言之,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京東健康的估值暴漲230億美金,刷新了「估值增長最快的獨角獸」的記錄。
  • 晚報財經觀察|IPO前夜被叫停 「獨角獸」中加特緣何止步科創版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中加特已被安排在12月3日上會。據了解,在1日召開的2020年全球獨角獸500強大會上,中加特在青島10家「獨角獸」之列。上會前夜終止審核上交所官網顯示,中加特科創板IPO在今年5月8日獲得受理,之後在6月4日進入已問詢狀態。排隊逾半年時間,中加特被安排在12月3日上會。
  • ...尚未盈利便謀求上市,AI「獨角獸」雲從科技業務快速擴張但存...
    繼匯宇製藥科創板IPO獲受理後,雲從科技也來赴考。  12月4日,資本邦獲悉,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12月3日獲上交所受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其保薦機構。
  • 最年輕的「AI四小龍」,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四小龍之一的雲從科技,是當中較為特別的AI公司。2017年-2108年,雲從科技的虧損遠小於同行業公司,被一部分人認為可能是最快實現盈虧平衡的公司。 此外,雲從科技還擁有國家隊背景,並在技術上行業領先。雲從科技擁有自主可控並不斷創新的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實現了從智能感知認知到決策的核心技術閉環。
  • 一周投融資亮點丨超級「獨角獸」Grab融資進行時;Pony.ai開啟2020...
    其中,併購事件19起,披露的交易金額為43.62億元人民幣,涉及金額較大的事件為2月25日,安徽輝隆農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受讓安徽輝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蚌埠隆海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持有的安徽海華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作價8.28億人民幣。本周上市企業4家,總融資金額73.44億元人民幣。
  • 硬核科技來了!人工智慧「獨角獸」雲從科技衝擊科創板
    近日,「AI四小龍」之一雲從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經獲上交所受理,不久的將來,A股資本市場將迎來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慧硬科技「獨角獸」。
  • 佳都科技:目前仍持有雲從科技股份2020年半年報披露的持股比例為7...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佳都科技提問, 尊敬的董秘你好,請問以下幾個問題,煩請您抽空解答: 1、公司參股的雲從科技目前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公司是否會長期持有該項資產?是否會繼續加大投資,佔有更大的持股比例?
  • 從「探路者」到「獨角獸」 聚好看硬核AI凸顯科技優勢
    本文轉自【中國經濟網】;作為OTT(Over The Top,指網際網路公司越過運營商)行業中首家獲評、也是唯一一家連續兩次獲評「中國獨角獸企業」的科技公司,海信集團旗下網際網路高科技公司——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好看科技)近日在其四周歲「生日會」上發布數據,發明專利達506項,服務全球家庭用戶已經突破5840萬,
  • 2018獨角獸概念股有哪些 獨角獸概念股名單一覽
    獨角獸概念股龍頭 所謂「獨角獸」企業,簡單來說就是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獨角獸概念股的興起,緣於近日傳出的IPO特殊通道的消息。有報導稱,證監會將開通IPO快速通道,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在內的4個行業中,如果有「獨角獸」的企業客戶,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不用排隊。2018獨角獸概念股名單:據悉,3月5日漲停的個股,大部分是「獨角獸」概念股,還分為幾大陣營,比如富士康概念、小米概念、螞蟻金服概念等。
  • 雲從科技提交科創板上市招股書 創始人周曦擁有六成表決權 擬融資...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12月3日,被稱為「AI四小龍」之一的雲從科技在上交所披露上市文件,成為科創板又一家公開招股的AI公司。此次公開披露招股書,意味著雲從科技在經歷短短3個多月的輔導期後,已經準備好面對二級市場的考驗。創始人周曦擁64.6%表決權天眼查顯示,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以計算機視覺技術起家,是國內AI頭部企業中成立時間較晚的一家,但其發展速度卻令人側目。
  • 又一獨角獸科創板IPO,2020年上半年營收超百億
    2019年11月阿里巴巴於港交所二次上市,時隔7個月後,京東也於港交所二次上市,這種狀態也蔓延到了兩者各自孵化的金融科技領域。前不久,螞蟻集團剛吹響科創板IPO號角,近日,中國金融科技領域的另一重要的獨角獸京東數科也緊隨其後向科創板遞交了招股書。
  • 雲從科技IPO上市,AI四小龍同路不同歸
    在雲從科技IPO上市節奏明確、招股書披露後,當初外界因AI視覺而並稱的「AI四小龍」,現在已有3家走向公眾市場。而且果不其然,首先被關注的焦點都集中於財務數據,集中於營收、淨利和盈利。對於AI技術公司的營收難、盈利水平不高,喜聞樂見。
  • 曠視上市夭折一年後:依圖、雲從爭相IPO,誰能成為AI第一股?
    出品 | 搜狐科技作者 | 梁昌均編輯 | 楊錦一場由AI企業主導的IPO競賽正在緩緩拉開大幕,獨角獸們紛紛踏出上市步伐,但行業已經喊了兩三年的AI第一股仍未決出最終的答案。「AI四小龍」中的曠視科技曾在去年8月打響了AI初創企業上市的第一槍,然而赴港上市計劃隨著國內外環境變化而終止,失去先發優勢。目前,曠視尚未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傳出。而自11月以來,依圖科技、雲從科技、雲知聲和雲天勵飛等AI企業先後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其中雲知聲和依圖已進入問詢階段。
  • AI+安防賽道的獨角獸雲天勵飛公開招股 總募資30億元
    雲天勵飛成立於2014年8月,是一家專注於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人工智慧企業,也是AI+安防賽道的獨角獸公司。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寧畢業於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並曾在美國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中興通訊擔任重要職位,擁有美國永久居留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