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1日是小鵬汽車進入第六個年頭的開端,第二款量產車小鵬P7即將交付至用戶受眾,小鵬P7的交付也被業內看作「國產電動車與特斯拉的正面交鋒」。
從小鵬汽車誕生以來,飽受業內外質疑。對於中國新汽車而言,國產、智能、電動,似乎永遠是三個無法交融的領域,甚至,小鵬P7剛剛亮相的時候,就被外界打上了「中國Model 3」的標籤。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小鵬P7是國產純電動車首款工況續航超過700KM的車型,已經超越了Model 3 668KM的續航距離。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曾經說過:「未來的時間,一定是屬於電動化和智能化!」作為小鵬汽車全面對標特斯拉的產品,儘管在諸多人心裡,小鵬P7依然存在不足,但需要看到的是,這是一家成立僅五年的新造車企業。
隨著小鵬汽車自建工廠生產資質落定,P7進入準量產階段,擺在小鵬汽車面前的問題已不是生產交付,而是如何讓研發、生產、銷售、生態與產品規劃、用戶增量相匹配。對於小鵬汽車而言,只有自己知道個中艱辛。造出一輛可以「硬剛」特斯拉的電動車有多辛苦?小鵬P7給國產電動車又帶來什麼?下一步擺在小鵬面前的任務什麼?
1
造出一輛硬剛特斯拉的電動車有多辛苦
從2019年3月小鵬P7首次曝光開始,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將小鵬P7與特斯拉建立起「競爭」關係,也將Model 3比作小鵬P7的唯一對手。事實上,小鵬團隊從2017年就開始研究P7項目,如何打造一款真正的智能純電動轎車是這一團隊每天思考的事情。
但必須要看到的是,小鵬汽車在設計P7的時候還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工廠。而汽車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檢驗品牌的好壞絕不僅僅是產品,而是品牌、研發、供應、生產、銷售、服務運營等方方面面的體系力。對於當時的小鵬來說,設計研發很難與生產形成高度統一。
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小鵬汽車與寧德時代獨立研發電池,將續航裡程從500+提升至700+,NCM811電池能量密度達到170Wh/kg,遠遠高於特斯拉的145Wh/kg。得益於如此高的能量密度,小鵬汽車將電池組高度降低至110mm,在保證車內乘坐空間的基礎上,實現車身高度1450mm,實現了業內最低風阻係數0.236。對於一款電動車而言,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風阻係數每降低0.01,續航裡程就會增加8km,據小鵬汽車介紹,為了消除車身高度與電池高度之間的矛盾,小鵬P7採用了定製低高度方形電池的解決方案。實際上,做到這些還不足以將工況續航提升進入700+,小鵬P7採用博世iBooster剎車系統,剎車前段會進行動能回收,根據工程師說法,這一設計為P7增加了30%的續航裡程。
除了定製化的高密度電池與超長續航外,小鵬P7前後軸均採用了電機、電控、減速器三合一的高集成度電驅系統,三合一電驅系統相比傳統分散型電驅布局重量更輕、結構更緊湊,因此,看似簡單的「前備箱」設計,也首次出現在國產電動車中。有專業人士曾向汽車預言家表示:「前備箱設計看似簡單,對電機、電池、電控系統的體積、排布有極高的要求,因此很多電動車還保留著燃油車的設計。」
5月19日,用於生產P7的肇慶自建工廠正式獲得生產資質,在行業人士看來,小鵬汽車可以藉此將更多的想法融入到生產環節。從電動車產品來看,從沒有一款盡善盡美的車,儘管小鵬P7與一些消費者預期存在差距,但是小鵬汽車真的將這款車型做出來,而且,小鵬P7已經展現了自己的競爭力,這背後是小鵬汽車勇於接受市場考驗的勇氣以及對自身技術的信心。
2
國產智能汽車該是什麼樣
作為小鵬汽車全面對標特斯拉的首款產品,業內外為P7打上高智能的標籤。據了解,小鵬P7搭載了最新的車載智能系統Xmart OS 2.0系統。小鵬汽車對外表示,Xmart OS車載智能系統擁有AI深度學習能力,可以從遠程控制、AI智能及V2X三個層面深度確立自己的智能優勢。
多達47處感知設備、近50處人車交互設備、超過30萬億次/s的晶片算力以及融合感知,被小鵬汽車工程師稱為「六臺蘋果筆記本同時運行」。在實際應用中,Xmart OS已經與車輛諸多硬體實現互通,甚至可以通過語音命令自動打卡充電口,按照小鵬汽車官方的說法,是在為未來的充電機器人做功能預留,可以發現,無論是硬體實力,還是運算能力,小鵬P7都展現了出「冗餘」的特徵。而小鵬汽車想做的是,給未來預留更多空間。
雖然「智能化」早已成為汽車業的共識之一,但遺憾的是,一些企業在宣傳智能汽車概念時的高談闊論與真正實踐的淺嘗輒止形成鮮明對比,最終還是因為缺資金、難量產等原因不得不止步。
通過此次的體驗,我們可以看到在小鵬P7身上越來越有中國智能汽車的樣子。「超長續航、OTA、智能化、軟硬體協同」都成為了小鵬P7的標籤。如果說小鵬G3是小鵬汽車一次嘗試,那麼小鵬P7一定是國產智能化汽車的起點。
3
P7之後,小鵬要做什麼
要知道,汽車企業從來不是靠一款產品定輸贏,消費者評價一輛汽車也絕不是光看產品性能係數那麼簡單。對於一家成立僅六年的新造車企業來說,我們不能強求他們像傳統車企一樣,擁有系統性的體系,但可以確定的是,小鵬已經有了屬於自己覆蓋研、產、銷、服務的電動車生態。
肇慶工廠投產P7後,擺在小鵬汽車面前的問題是,如何讓品牌、服務、運營與新的產品相匹配。因此,小鵬汽車的調整從梳理企業框架開始。
自2019年11月開始,小鵬汽車及旗下銷售公司進行三次增資。對於頻繁的增資行為,小鵬汽車在回應中僅輕描淡寫的提及「是正常的企業業務擴張操作」,5月18日,27位股東同時退出小鵬汽車旗下子公司——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小鵬汽車此次大量股東退出和註冊資本減少,外界猜測其實際目的為搭建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VIE)架構,為海外上市進行鋪墊。
但在業內看來,增資表現出小鵬汽車在研發與銷售領域未來希望做出更大的進展,多股東退出也表現出了小鵬汽車對下一步規劃的思路,通過增資方式將資金合理用於夯實技術,穩定戰略,推動企業與技術匹配發展。
有行業人士指出,一輛高品質汽車背後的溢價能力看的不光是技術,而是品牌與配套服務,同時也要做好更充足的長久準備。
1.肇慶工廠投產後,將研發、設計與生產系統化,從跟隨者轉變成為創造者;
2.不要過分期望P7銷量,消費者還需要適應時間;
3.堅定智能化概念,圍繞智能化宣傳;
4.合理分配戰略戰術,做好持久戰的準備,P7已經有了中國智能汽車的「精氣神」;
5.提升配套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