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緣何持續上行?

2020-12-21 澎湃新聞

棕櫚油緣何持續上行?

2020-12-19 0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鄭泉 期貨日報

今年國內三大油脂價格大幅上漲,無論是豆油的收儲預期和菜油的庫存緊張,還是棕櫚油的減產,油脂題材不斷,呈現出「你剛唱罷我登場」、此起彼伏又相互影響的走勢。12月18日,國內油脂期貨振蕩上漲,棕櫚油主力合約漲幅超過1%。

南華期貨農產品研究中心趙偉峰認為,油脂價格上漲最主要的推動力量來自產地棕櫚油價格的上漲。談到棕櫚油價格上漲的原因,趙偉峰認為,主要是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比較緊張,MPOB發布的11月報告顯示,產量繼續下降,庫存小幅下調,而分析機構預期12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仍可能進一步下降。

「此外,拉尼娜氣候持續為東南亞地區帶來強降雨和洪水。連續不斷的強降雨天氣會對種植園內的勞作造成一定影響,幹擾馬來西亞的收割和運輸工作,也造成馬來西亞棕櫚油減產。」趙偉峰說。

從需求方面來看,船運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1—1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扭負為正,增長近10%。另外,印尼上調棕櫚油及棕櫚油產品出口關稅以支持本國B30計劃的實施,該政策將進一步提升棕櫚油消費量。因此,趙偉峰認為,棕櫚油價格走勢還是利多因素佔主導,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將持續維持偏低狀況。

但格林大華油脂高級分析師劉錦認為,近期市場上關於棕櫚油的消息總體利空多於利多。「一方面,印尼或將下調2021年生物柴油配額制850萬千升,目前計劃是920萬千升;另一方面,國內港口食用棕櫚油庫存已經連續5周增加。截至12月11日,全國港口食用棕櫚油庫存55.62萬噸,去年同期是71.33萬噸。目前棕櫚油庫存的回升主要是天氣不斷轉涼,棕櫚油消費放緩,市場預計12月份24度棕櫚油進口量在50萬—60萬噸,預計後期棕櫚油庫存繼續回升。」她說。

那麼,這預示著棕櫚油期價將會下跌嗎?劉錦表示,棕櫚油庫存的回升並不能代表國內整體油脂庫存的回升。截至12月11日,國內整體菜油庫存仍處於歷史低位,菜油商業庫存不足20萬噸,國內豆油商業庫存不足106萬噸,推動油脂上漲的低庫存主邏輯仍在。另外,海外疫苗的接種提振國際原油價格,對國內油脂期價是一個比較大的提振。因此,棕櫚油近期如有回調,仍是買點。

「國內油脂收儲和市場擔憂疫情導致產地減產的誤判是核心驅動,消費國油脂庫存偏低是條件,共同導致了這一波油脂上漲。」中融匯信期貨研究員吳晨表示,雖然當前油脂仍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但其中的風險不容小覷,建議觀望為主。

據吳晨分析,從利多因素來看,首先,鑑於棕櫚油價格高企,自12月10日開始,印尼毛棕櫚油出口關稅上調至180美元/噸,此前印尼的毛棕櫚油出口關稅為55美元/噸(於今年6月1日上調),這保障了生物柴油消費,同時提高了出口價格,對成本端有所抬升,對中長期的棕櫚油價格產生深遠影響;其次,印度油脂存在補庫需求,11月底下調了進口關稅,對高價格有所支撐;最後,當前國內三大油脂總庫存處於歷史低位,且油脂都是正基差較大,近月要走期現回歸,存在上漲驅動。

從利空因素來看,吳晨表示,一方面,市場擔憂疫情導致產地減產存在一定誤判。馬來西亞勞動力短缺導致產量下降,但印尼產量復甦明顯,主要可能是受到馬來西亞防疫封鎖邊境,導致印尼勞工滯留在當地,從而使兩國的產量出現巨大差異,預計2020年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總產量和去年差不多,並不短缺。因此,市場之前一直擔憂馬來西亞產量,卻對印尼產量復甦視而不見,可能存在一定誤判,未來存在修正風險。

「另一方面,可能存在短期政策風險。之前傳聞國內要收儲100萬噸豆油,但近期國內要保障元旦和春節期間糧油價格穩定,中儲糧放儲,預計相關油脂豆油現貨價格上方存在壓力。需要多關注節後的收儲情況。」吳晨說。

據金信期貨農產品總監傅博分析,近期棕櫚油上漲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

第一,低庫存預期支撐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11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僅156萬噸,處於歷史低位。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前,馬來西亞的勞工短缺問題很難徹底解決,當地的產量恢復會相對較慢。與此同時,受印度下調毛棕櫚油進口關稅以及印尼上調出口稅費的影響,馬來西亞的棕櫚油出口有望保持同比偏強的水平。預計未來2個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仍將處於歷史同期偏低水平。

第二,進口倒掛嚴重,1—3月份國內棕櫚油採購量偏少。由於產地報價堅挺,1—3月份船期的進口利潤為負值,國內進口商觀望情緒濃厚,市場擔憂3月份的供應會偏緊。

第三,國內豆油庫存連續8周下降,流通貨源偏緊,加上CBOT大豆維持強勢,國內豆油價格持續上漲,助力棕櫚油價格上漲。

第四,受到全球植物油供應偏緊和通脹預期的推動,根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2020/2021年度,除大豆和棕櫚油以外的其他油料作物的產量均出現下降,在當前市場的通脹預期普遍升溫的背景下,油脂價格普遍上漲。

「需要注意的是,棕櫚油產地的供應可能沒有市場預期的那麼緊張。數據顯示,10月份,印尼的棕櫚油庫存達到608.2萬噸,產量達到524萬噸,均為歷史新高,印尼和馬來西亞的供應是寬鬆的。另外,國內棕櫚油庫存連續5周上升,目前已經回升到56萬噸左右,年底很可能達到70萬噸,國內的棕櫚油供應是寬鬆的,且棕櫚油2101合約已經和現貨平水。因此,總的來看,棕櫚油價格進一步上漲的動能在減弱。」傅博說。

*END*

原標題:《棕櫚油緣何持續上行?》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聚焦棕櫚油最新研究 探討食品可持續發展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
    12月2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共同主辦的「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期間,舉辦了「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本論壇由金光農業資源集團支持,論壇邀請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就棕櫚油生產、應用、營養、結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後疫情時代國際棕櫚油市場形勢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與分析。
  • 可持續棕櫚油在中國尋求突破
    這個議題上多年來最大的進展,或許是當前世界上主導性的可持續棕櫚油認證體系「可持續棕櫚油圓桌」(RSPO)在2013年進入中國大陸並工作至今,在發展會員、推進RSPO供應鏈認證的同時,在從消費者,到企業,再到政府的多個層次開展可持續棕櫚油倡導。
  •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召開 聚焦棕櫚油最新研究成果
    江南大學王興國教授在報告中認為,棕櫚油是實現無反式脂肪酸的重要載體,通過棕櫚油分提是取代部分氫化的基礎,酯交換是實現無反式脂肪的精細化製造,棕櫚油為實現無反式脂肪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沒有棕櫚油就沒有琳琅滿目的食品。  棕櫚油可持續發展尚需多方合作推動  面對消費端的巨大需求,推動棕櫚油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
    但近年來,其巨大的消費需求與有限產地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如何可持續使用棕櫚油引發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12月2日,在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國際食品科技聯盟舉行的 「國際棕櫚油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國內外的專家就棕櫚油生產、應用、營養、結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後疫情時代國際棕櫚油市場形勢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與分析。
  • 馬來西亞棕櫚油利空消息打壓棕櫚油價格
    短期情況下,技術面的走弱疊加利空消息的釋放使得棕櫚油價格不斷回落。對於馬來西亞來說,棕櫚油的利空消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量有所上升,二是出口有所減少。產量的上行目前只看到了西馬南方數據,由於西馬南方數據波動較大,月中時候的報導往往不能正確反應出全月的數據,同時1月下旬馬來春節將放假兩日,理論上棕櫚油產量依舊將要下滑。
  • 生意社:利多支撐 棕櫚油豆油迎來大漲
    據生意社數據監測顯示:7月15日,消息面上利多來襲,棕櫚油結束了振蕩行情,迎來大漲,單日漲幅超3%,較上7月初上漲接近5個點。豆油在棕櫚油的強勢上漲的帶動下也迎來大漲行情,單日漲幅超過2%,較7月初上漲超過4個點。
  • 商品期貨大面積上漲棕櫚油碎步小陽逼近5000關口
    6月3日消息,國內商品期貨午盤大面積上漲,燃油、原油、苯乙烯及甲醇期貨漲幅居前,值得一提的是,棕櫚油自5月22日單日大跌後呈小陽碎步上漲,已逼近5000元整數關口。至發稿,棕櫚油主力合約漲1.88%,報4890元。
  • 棕櫚油價格連續回落 背後是誰在搞鬼?
    前期一直到8月之前都是菜油稱王,8月之後棕櫚油,豆油接力上行,將整個油脂的多頭行情演繹的淋漓盡致。 回顧下前期的行情,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供需兩端均打壓油脂價格,其中供應端壓力來自豆油累庫,而需求端主要來自新冠疫情令餐飲業削減了對油脂的需求。
  • 屈臣氏加強環保承諾 致力減少塑料廢料 使用可持續棕櫚油
    (原標題:屈臣氏加強環保承諾 致力減少塑料廢料 使用可持續棕櫚油)
  • 低庫存狀態短期難改 棕櫚油價格或有望繼續上行
    12月以來,受印尼和印度稅費調整影響,馬棕出口開始出現好轉,加之進入減產季,馬棕庫存降至逾三年來的低位,提振棕櫚油期貨價格再度走高。雖然其間受到印尼棕櫚油產量大增和下調2021年生柴摻混目標利空影響,但仍難改棕櫚油上漲趨勢。 回顧今年棕櫚油價格漲幅接近50%。
  • 大豆供應趨緊 油脂上行驅動仍強
    觀點概述:本周回顧:馬棕減產延續、出口率先恢復,同時國內啟動油脂節前備貨,現貨緊張,帶動盤面上行,期間因為南美降雨有所回調,周五因NOPA美豆壓榨量超預期,油脂繼續上漲。我國上周三大油脂總庫存保持在174.8萬噸,菜油持續八周降庫(-13%),現為往年同期最低水平,豆油減至103.62萬噸(-4%),食用棕櫚油庫存上周增加13.5%。
  • 海外還有哪些商品價格將持續上行?
    核心觀點全球需求將在疫情後率先修復;當前疫苗產能有限,新興市場國家疫苗訂購不足,作為主要的生產國可能使得全球在H1內存在供需錯位並繼續帶動商品價格上行;農產品是否持續漲價仍需觀測拉尼娜效應對供給端的影響。
  • 棕櫚油期貨國際化平穩起步
    中證網訊(記者 張利靜)12月22日,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作為國內已上市農產品期貨中的首個特定品種,棕櫚油期貨國際化吸引了各方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棕櫚油境外客戶開戶、交易進展順利,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棕櫚油期貨的首日實現了穩起步。
  • 2020年下半年以來,炭黑價格持續上行!
    2020年下半年以來,炭黑價格持續上行,主要原因系: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製造企業迅速復工復產,而海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美洲、歐洲地區輪胎企業開工、運輸等受阻,國內及東南亞輪胎行業開工率持續上行導致原料需求旺盛,國內行業庫存持續下行,且行業供給方面受近年來低迷行情影響,沒有大量新增產能投放。
  • 李超:海外還有哪些商品價格將持續上行?
    ;農產品是否持續漲價仍需觀測拉尼娜效應對供給端的影響。需求走強疊加限產不及預期催動原油Q1上行,天然氣小幅上行供需缺口下增產力度不及預期以及全球經濟復甦共振將繼續在Q1提振原油價格,年內漲幅可能集中在Q1-Q2。但在OPEC與美國頁巖油的長期供給博弈下,預計價格高點不會持續超過美國頁巖油新鑽井的盈虧平衡價(50-55美元/桶)。
  • 透視這一抹亮色:這些企業緣何逆勢上行?
    來源標題:透視這一抹亮色:這些企業緣何逆勢上行? 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下行等壓力,怎樣的企業才能突破困境?記者日前跟蹤採訪幾家製造業企業發現,越是俯身埋頭搞科技創新、自主研發的行業領跑者,越有逆風前行的闖勁和逆勢上行的後勁。
  • 棕櫚油:弱勢震蕩
    原標題:棕櫚油:弱勢震蕩   昨日棕櫚油
  • 瘋狂的棕櫚油,能比豆油貴?
    一年多來,油脂行情如同一列疾馳的高速列車,豆油、棕櫚油、菜油輪番扮演火車頭角色。現在,棕櫚油又強勢上位。10月8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國內棕櫚油貨主力合約創10年新高;現貨跟盤暴漲,棕櫚油報價突破萬元大關,追隨豆油、菜油,成為「萬金油」家族一員。對油脂行業來說,更具歷史性的一幕已發生:「豆油貴過棕櫚油」的常識被打破!
  • 液化氣價格持續上行,乘用車產銷同比增速放緩
    核心觀點 ·【本周關注】近期在內需和外盤的帶動下,液化氣價格持續走強。一方面原油減產刺激油價顯著上行,推動液化氣成本上漲。 近期在內需和外盤的帶動下,液化氣價格持續走強。
  • 【午評】不鏽鋼主力漲停 能化品種集體上行 原油/20號膠漲超4%
    早盤商品休市,不鏽鋼主力漲停,漲幅近5%,能化品種集體上行,原油/20號膠漲超4%,燃油/橡膠/純鹼/PTA等漲超3%;貴金屬走低,滬銀跌1.68%,蘋果/玻璃跌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