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方正中期期貨
作者: 朱瑤
今日國內棕櫚油價格再度大幅下行,主力合約05跌破6000元/噸的關口,收盤報價5920元/噸。棕櫚油價格近期的不斷下行,一方面是前期快速的上漲使得技術面上需要進行調整;二是近期馬來一系列消息均利空棕櫚油的走勢。短期情況下,技術面的走弱疊加利空消息的釋放使得棕櫚油價格不斷回落。
對於馬來西亞來說,棕櫚油的利空消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量有所上升,二是出口有所減少。產量的上行目前只看到了西馬南方數據,由於西馬南方數據波動較大,月中時候的報導往往不能正確反應出全月的數據,同時1月下旬馬來春節將放假兩日,理論上棕櫚油產量依舊將要下滑。近日最主要的利空仍是印度對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口的限制,這使得馬來棕櫚油出口量有所下滑,推動了盤面價格的下行。
一、馬來棕櫚油產量短期上揚
據吉隆坡消息:西馬南方棕油協會(SPPOMA)發布的數據顯示,1月1日-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比12月同期增8.33%,單產增8.33%,出油率降0%。1月1日-1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比12月同期增7.54%,單產增8.86%,出油率降0.25%。1月1日-1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比12月同期降1.47%,單產增0.07%,出油率降0.29%。1月1日-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比12月同期降28.84%,單產降26.63%,出油率降0.42%。
西馬南方棕油協會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馬來棕櫚油1月產量處於不斷上升之中,雖然西馬數據波動極大,1月馬來棕櫚油產量仍有概率下滑,但是這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的看空氛圍,多頭的恐慌情緒使得拋盤增加,盤面不斷下行。
從目前馬來棕櫚油數據來看,12月馬來棕櫚油產量為133.4萬噸,為10年以來的最低值。由於馬來西亞春節時間也要放假,工作日的減少將使得1月20-30日的產量出現下滑。我們可以看到,根據西馬南方數據顯示,12月1-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下滑26.5%,而此後10天產量有所回升。1月下旬的情況則要與12月有所不同,這意味著1月全月產量仍有望出現下滑,但下滑幅度可能無法達到2016年同期水平,這也是多頭出現退卻的主要原因。短期內馬來棕櫚油產量下滑的趨勢仍沒有改變,需要耐心等待1月整體數據出爐後才能確定。
二、印度限制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口
由於印度和馬來西亞政府之間出現爭端,使得印度進行一系列舉措抵制馬亞西亞棕櫚油的進口。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中精煉棕櫚油佔到了70%以上,1月8日印度政府發布通告,禁止精煉棕櫚油的進口。此後,印度政府還私下警告棕櫚油進口商不要從馬亞西亞進行毛棕櫚油的採購。
印度對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口的抵制,造成了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的大幅下滑。根據馬來西亞船運調查機構SGS公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月1-20日棕櫚油出口較上月同期下降8.6%,至765,801噸,12月1-20日出口為837,873噸。
考慮到1月下旬春節放假的影響,馬來1月棕櫚油出口量還將繼續下滑,這對於短期盤面而言仍是潛在的利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馬來棕櫚油的出口會受到致命的打擊,這主要在於印度對棕櫚油進口的嚴重依賴,將使其進口需求轉向印尼,國際棕櫚油的整體需求並沒有因此減少。
三、印度植物油需求依然強盛
對於印度抵制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口來說,對市場影響更是甚小。根據SEA的數據統計,印度食用油庫存在12月初僅為151.1萬噸,要低於去年同期68萬噸。印度對植物油的進口依賴決定了棕櫚油仍是食用消費的主體,在減少對馬來棕櫚油進口的前提下,印度增加從印尼的進口將成為不可避免的結果。這將會導致印尼的出口價格升高,使得其他國家轉向馬來進口,印度的政策變動只會調整棕櫚油的全球貿易流向,而不能減少棕櫚油的消費需求。我們可以從航運公司數據看到,馬來1-10日的出口量環比上升20%以上,這意味著馬來的棕櫚油需求依舊十分旺盛。而在春節過後,隨著氣溫的回暖,中國對棕櫚油的消費也將逐漸升溫,進口可能會再次走強。
根據印度SEA的數據報告顯示,印度1月初食用油庫存僅為137.5萬噸,同比下滑32.1%,環比下滑9%,是5年以來的最低值。印度每年植物油進口量接近1500萬噸,對外來植物油進口極度依賴,而其中棕櫚油的進口量則佔比達到整體植物油進口的60%以上。印度在當前植物油庫存處於較低的水平下,對馬來棕櫚油進口的抵制,使其不得不轉向印尼進口。
根據印度SEA數據顯示,印度12月植物油進口量為110.7萬噸,同比下滑3.35%,環比上漲1%;12月棕櫚油進口量達到74.1萬噸,同比下滑8.65%,環比上漲10.94%,佔整體植物油進口量的66.96%。12月棕櫚油價格出現了較大的上漲,但是這沒有影響到棕櫚油的進口需求,相反葵花油的進口量在12月出現了較大的下滑,僅為19.8萬噸,同比下滑16.11%,環比下滑24.86%。
對於印度而言,棕櫚油仍是價格最為低廉的植物油首選,在對馬來棕櫚油進口進行抵制後,其對印尼棕櫚油的進口量必定要有所放大。這將使得全球棕櫚油的貿易扭轉發生改變,同時馬來西亞在印尼擁有大量的棕櫚油相關企業,馬來的毛棕櫚油可能會通過印尼出口至印度,長期馬來棕櫚油的出口不會受到較大的影響。但是目前對棕櫚油市場而言,由於印尼的棕櫚油數據過於滯後,使得短期內市場難以看到印尼相關利多的消息,市場情緒恐慌的情況下,棕櫚油價格可能還會持續下滑,我們可能要等到春節之後才能看到棕櫚油價格出現一定的翻轉。
四、國內油脂庫存持續下滑
節前由於油廠已經陸續關機,開機率的降低使得豆油和菜油庫存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而棕櫚油的進口也有所放緩,這使得國內整體植物油庫存都處於不斷削減的狀態。另一方面,中美貿易第一階段的協議並沒有明確中國大豆進口的時間和份額,因此預估上半年國內配額發放依舊有限,國內大豆供給需要在3月後巴西大豆大量上市之後才能轉向寬鬆。
截止1月17日當周,國內沿海主要地區油廠進口大豆總庫存量352.72萬噸,較上周的392.34萬噸減少39.62萬噸,降幅10.10%,較去年同期561.43萬噸減少37.17%。
截止1月17日當周,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85.09萬噸,較上周的87.75萬噸降2.66萬噸,降幅為3.03%,較上個月同期93.2萬噸降8.11萬噸,降幅為8.7%,較去年同期的142.3萬噸降57.21萬噸降幅40.2%,五年同期均值111.93萬噸。
截止1月17日當周,全國港口食用棕櫚油庫存總量83.91萬噸,較前一周85.23萬降1.5%,較上月同期的72.53萬噸增11.38萬噸,增幅15.7%,較去年同期59.49增24.42萬噸,增幅41.05%。
截止1月17日當周,全國沿海菜油庫存及華東菜油庫存累計達到27.22萬噸,較之前一周的31.92萬噸減少14.72%,較去年同期減少50.42%。
五、總結及操作建議
短期來看,國內油脂庫存仍處於不斷下滑的狀態之中,雖然中美貿易關係的緩和以及南美大豆的集中上市將緩和國內油脂供應緊張的局面,但時間上可能要延續至3月以後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目前棕櫚油價格的大幅下滑主要受到了馬來西亞諸多利空的影響,印度對馬來棕櫚油進口的限制只是一個短期矛盾,這並不會減少全球棕櫚油的消費需求。市場擔憂的主要核心在於馬來本年度減產能否延續,由於1-3月仍是東南亞棕櫚油的季節性減產周期,同時3月中下旬就面臨前全球齋月前的備貨需求高峰,理論上棕櫚油價格在下方仍有較強的支撐。在經歷了大幅回調之後,棕櫚油價格很難出現進一步的持續下行,預期節後隨著棕櫚油數據的進一步明晰,價格有望得到穩固並重新出現上漲。我們不建議在當前價格上進一步追空,當盤面價格再度穩後,可以根據技術信號再度入場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