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 (記者 劉一博 馮若男)2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發布《2019年全年酒類進口數據》報告。根據報告中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進口酒類市場繼續下行,受春節因素影響,量額跌幅較2019年前11個月略收窄。全年進口量15.9億升,進口額50.1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40.1%和13.3%。其中,葡萄酒量額降幅依然維持在兩位數,而烈酒延續逆市飄紅,進口量同比超過30%。
圖片來源:《2019年全年酒類進口數據》報告
根據報告顯示,2019年葡萄酒進口總量6.1億升,同比下跌10.91%(瓶裝酒下跌9.9%,散裝酒下跌14.05%);進口額24.3億元,同比下跌14.8%(瓶裝酒下跌14.26%,散裝酒下跌22.62%)。從葡萄酒各主要進口來源國來看,美國、南非、法國的進口總額跌幅均超35%。而阿根廷、喬治亞、摩爾多瓦是為數不多地實現量額齊增的國家。其中,阿根廷的葡萄酒進口總量增幅高達143.45%。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隨著葡萄酒消費教育的不斷深入,加之國產葡萄酒企業不斷布局高端化,使得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擴大的同時,也進一步加速了競爭。
儘管葡萄酒呈現除進口量額齊跌的情況,但是對於進口烈酒而言則自去年起,便呈現一路飄紅的情況。
根據此次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烈酒進口量1.1億升,同比增長32%;進口額16.億美元,同比增長13.4%。統計在內的各烈酒酒種全部實現量額齊增。其中,利口酒及柯迪爾酒延續超高增速,增幅超過155%。杜松子酒、龍舌蘭酒和朗姆酒及蒸餾已發酵甘蔗產品製得的烈性酒,量額增幅也很明顯。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威士忌實現進口量2155萬升,進口額2.1億美元,量額增速也小幅提升。
縱觀去年國內威士忌行業發展,部分白酒企業紛紛涉足威士忌領域,以求搶佔國內威士忌市場份額。另外,保樂力加還在四川投建了中國國內首家威士忌酒廠,也就此宣布將深耕國內威士忌行業。這些舉動,無疑都從側面證明出目前國內威士忌行業成為當下消費市場的熱點。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走訪北京線下終端市場發現,在商超端目前銷售量較之於此前有所提升。在北京宣武門附近的沃爾瑪記者發現,威士忌種類眾多,不僅有消費者耳熟能詳的皇家禮炮威士忌、蘭帶馬爹利、芝華士等,還有一系列小眾品牌,如金賓博本威士忌、傑克丹尼田納威士忌。產品的價格帶不僅涉及高端產品,也覆蓋次高端以及低端。店員告訴記者,選購價格中檔威士忌的消費者較之選購白酒的消費者更為年輕。
另外,在朝陽區國貿附近的盒馬鮮生記者發現,部分進口酒均推出一系列買贈、降價等促銷活動以爭取更多市場紅利。
除商超端外,酒吧消費在近年來也逐漸成為進口酒的主要消費場景之一。通過走訪記者發現,在北京世貿天階附近的Ala House酒吧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選購單一麥芽威士忌酒的消費者主要集中於青年男性商務人士,而其他部分消費者則多以雞尾酒為主。
對此,易酒批副總裁殷凱在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隨著年輕人群不斷增長,威士忌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具有很廣闊的市場。如今白酒處於較為強勢的階段,因此在短期內也將繼續呈現此狀態,因此在國內發展仍面臨很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