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塔首根樁基開鑽,黃茅海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

2020-12-18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記者/陳偉峰 通訊員/粵交集宣、嶽路建、韓冬冬、鍾維健)12月17日,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主塔首根樁基昨日順利開鑽,吹響了項目今冬明春旱季大幹快上的「衝鋒號」,項目進入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階段。

12月16日當天,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舉行了土建施工合同段籤約儀式,並在江門側海上施工平臺召開今冬明春旱季大幹動員會。隨後,項目主塔首個直徑3.3米、長28米、重達60噸的鋼護筒被大型振動錘穩穩打入海中,開啟了主體工程全面施工的新徵程。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起於珠海市高欄港區,東連港珠澳大橋,西連新臺高速並與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於臺山市鬥山鎮。全長約31公裡,其中跨海段約14公裡,採用雙向六車道設計標準,設超大斜拉橋2座,中、長隧道各1座,互通立交4處。其中黃茅海大橋跨徑720米,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徑三塔斜拉橋。

超級工程有超級難度。黃茅海項目工程結構複雜、技術難度大、軟基處理多、隧道地質條件差,要建成世界最大跨徑三塔斜拉橋,就要跨越交叉航道,直面颱風高發等難題,這對項目的施工組織、協調管理、安全風險管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此,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潘放表示:「項目將以『建世界一流跨海通道,創百年平安品質工程』為總體建設目標,從關鍵工序、科研創新、信息化及智能製造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推動項目高質量建設。」

為了攻克難關,加快推動黃茅海跨海通道建設,建設者們充分發揮「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僅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6月開工、年底主墩開鑽等四項關鍵工作,提前1個月完成近13公裡長的海上棧橋施工,超額完成年度投資,為關鍵工程的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黃茅海跨海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東西兩岸互聯互通的重要支撐,是港珠澳大橋的西延線。建成後,將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鋼筋加工場、拌合站、路基清表、隧道洞口施工等已同步開始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大型臨時工程建設、全線樁基開鑽和隧道進洞等工作,項目計劃2024年建成通車。

相關焦點

  • 黃茅海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 主塔首根樁基開鑽
    黃茅海跨海通道海上棧橋。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中新網廣州12月17日電 (蔡敏婕 嶽路建)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主塔首根樁基已經開鑽。廣東省交通集團17日發布消息稱,該項目主塔首個直徑3.3米、長28米、重達60噸的鋼護筒被大型振動錘穩穩打入海中,開啟了主體工程全面施工的新徵程。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起於珠海市高欄港區,東連港珠澳大橋,西連新臺高速並與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於臺山市鬥山鎮。
  • 黃茅海跨海通道主體工程全面施工
    12月17日,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主塔首根樁基昨日(16日)順利開鑽,項目進入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階段。12月16日當天,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舉行了土建施工合同段籤約儀式,並在江門側海上施工平臺召開今冬明春旱季大幹動員會。
  • 黃茅海跨海通道全面施工!多維交通加持格力地產平沙九號廣場
    12月16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主塔首根樁基順利開鑽,標誌著項目進入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階段。據廣東交通發布的消息,按施工計劃,明年上半年將完成大型臨時工程建設、全線樁基開鑽和隧道進洞等工作,2024年將全線建成通車!
  • 黃茅海大橋建設迎利好 中塔主墩完成首根樁基混凝土灌注
    江門日報訊 (記者/畢松傑) 昨日(1月3日),記者從黃茅海跨海通道T5合同段項目部了解到,黃茅海跨海通道關鍵控制性工程——黃茅海大橋中塔主墩順利完成首根樁基礎施工及混凝土灌注,深度達107.3米,成為打造跨海工程的「定海神針」。
  • 62億元,鐵建、中鐵、中交、保利中標珠海跨海通道工程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土建工程施工本項目是珠海、中山、江門三市規劃構建「十橫十四縱十五加密線」區域高快速路中第九橫——香港、澳門至臺山(港珠澳大橋及其連接線+洪灣至高欄港高速公路+跨黃茅海通道(遠期))的重要組成部分。
  • 第二東通道4標段復工 跨海段主橋樁基加速「紮根」
    記者從廈門路橋建設集團了解到,省、市重點工程廈門第二東通道工程(枋鍾路-翔安南路)4個標段近日已全面復工復產。其中,大橋跨海段主橋樁基施工作業全面加速推進,為項目2022年完工提供先決條件。屆時,我市將形成「五橋兩隧」的跨島交通格局。
  • 福建這項跨海公路通道工程進入收尾
    福建省沙埕灣跨海公路通道工程已進入工程建設最後收尾階段今天我們就帶大家搶先感受這條國家高速公路網>寧波至東莞的新幹線福建省沙埕灣跨海公路通道工程主線全長20.193公裡,其中沙埕灣跨海大橋長2.022公裡,工程概算總投資42.57億元。
  • 機器人首次跨運河不封航拆高壓線 菱湖大橋月底啟動主體施工
    科技破解工程難題,助力重點建設項目加速推進。昨天上午,在城南路上的京杭運河岸邊,一臺方形帶滾輪,像掃地機一樣的機器人在高壓電線上緩慢移動拆除9根電纜線,作業全過程「聽取」地面遙控指揮,避免運河封航人工拆線帶來的各種安全問題,18米下的京杭運河上船舶正常航運,完全不受幹擾。
  • 長江路香福路分離式立交工程主體開建
    立交工程施工現場。8月8日,隨著旋挖鑽機持續向地下推進,由中鐵建大橋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長江路與香福路分離式立交工程首個鑽孔樁順利開鑽,標誌著該項目正式進入橋梁工程主體施工階段。長江路與香福路分離式立交工程位於香坊區長江路與香福路交叉口,新建長江路跨香福路上跨橋,是治理長江路方向進出城交通擁堵的又一項惠民工程。該工程全長1020米,道路紅線寬80米,橋梁長385米,兩側引道總長255米,均採用雙向6車道標準。此次開鑽的首根樁基,樁長為25米,當日完工3根樁基並澆築完成,工程整體樁基礎96根,預製箱梁64片,鋼混組合梁130米。
  • 劇院圖書館博物館 副中心三大建築主體結構施工
    原標題:副中心三大建築主體結構施工   本報訊(記者孫杰)坐落於城市綠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閒組團,與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是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規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三大新地標即將拔地而起。
  • 深中通道靠近中山側的關鍵構築物...
    伶仃洋大橋西錨碇地連牆已於7月12日順利完成這意味著伶仃洋大橋西錨碇全面轉入帽梁內襯和基坑開挖階段已完成的西錨碇地連牆工程是整個錨碇主體的安全保護結構為錨碇實體施工打下了堅實基礎據悉伶仃洋大橋西錨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中錨碇高38.51米、寬83米
  • 南岸主塔封頂——椒江這座特大橋創世界站孔樁深度之最!
    12月6日下午3時,杭紹臺高鐵重點控制性工程,椒江特大橋,194米高的南岸50號主塔成功封頂,杭紹臺高鐵又一重大施工節點,順利完成。 2018年7月16號,開始鑽孔樁施工;2019年8月,開始進行塔柱施工;2020年10月完成首片鋼梁的架設,歷經28個月的艱苦奮戰。鋼梁開始架設,預示著項目完成了水下工程,轉換成了水上工序,開啟了空中跨越的階段。
  • 上海北橫通道隆昌路下立交今晚正式通車,將有效緩解交通壓力
    經過建設者四年的艱苦施工,7月31日晚十點,上海北橫通道新建工程隆昌路下立交地道將正式通車。隆昌路下立交。建設最大難題:交通組織導致場地受限在這四年間,工程的建設者們遇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困難,北橫通道新建工程現場指揮部指揮長吳華柒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交通組織導致場地受限是工程建設中遇到的最大難題。
  • 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江西段全面架線施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8月6日上午,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江西段)在吉安市安福縣嚴田鎮江口村開始導線架設試點,這意味著雅江特高壓工程全面進入架線施工階段。
  • 送變電公司:兩河口水電站500千伏送出工程(3標)正式進入組塔施工...
    12月15日,隨著兩河口水電站500千伏送出工程(3標)N2014S號塔組塔現場項目經理鄭茂堂向施工作業人員宣讀安全注意事項,該工程正式進入組塔施工階段。  據悉,兩河口水電站500千伏送出工程(3標)位於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新都橋鎮,線路全長2×20.254千米,總體海拔高度在3600~3950米,處於15毫米冰區,風速為29 m/s,全線路共計37基鐵塔,均為雙迴路自立式角鋼塔杆塔。該工程建成後,將提高四川通道送電能力,優化四川電網網架結構,滿足成都負荷中心用電需求及富餘電量的外送需求,實現四川清潔能源在更大範圍內資源的優化配置。
  • 我國跨海通道建設領域再創新紀錄!
    其中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即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再創長度紀錄。專家表示,一南一北兩大超級工程同日完成關鍵節點,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跨海通道建設領域的新紀錄,彰顯了我國在跨海通道建設中強大的綜合協調、資源統籌及科技創新實力。
  • 「海高斯」登陸,為這群奮戰在一線的交通人點讚!
    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密切關注颱風動向,保障全省交通出行暢通,確保功能有效運轉,在公路、水路、交通工程等領域嚴格執行停工停運停航,做好相關颱風防禦工作,確保交通運輸行業人員、車輛、船舶及在建工地安全,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合潼安高速雙江樞紐互通主體工程完工
    今日潼小妹從區交通局了解到合潼安高速(重慶段)最大樞紐互通工程雙江樞紐互通主體工程順利完工樞紐互通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長、難度大,有路基挖方130萬餘方、填方85萬餘方。主線橋2座、匝道橋12座,其中現澆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有24聯75跨,預製T梁355片。
  • 深中通道最寬鋼殼沉管澆築完成並出塢 重達6.8萬噸
    深中通道最寬鋼殼沉管澆築完成並出塢 嶽路建 攝中新網廣州7月25日電(蔡敏婕 嶽路建)廣東省交通集團25日發布消息,歷時兩個半小時,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最寬鋼殼沉管E32管節澆築完成並出塢,刷新世界超寬管節在受限水域的出塢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