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1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伊川縣融媒體中心●伊川新聞●
歷史人物故事之十四
曹鳳甲的傳說
王鼎三
曹鳳甲,伊川縣白沙範村人,清朝鹹豐年間在開封考中武舉人。當時太平天國興起,大清正在用人之際,凡武舉人多到陣前效力,有了一定功勞之後,皇帝親自召見。清鹹豐九年(1859)曹鳳甲因軍功參加己未科武進士考試。辛丑,皇帝御太和殿傳臚。賜二甲曹鳳甲等五人進士出身。當時,韓金甲中武狀元,授職一等侍衛,曹鳳甲為侍衛。家鄉人對狀元情結非常濃厚,因此就傳說曹鳳甲中的是狀元。
曹鳳甲幼年酷愛習武,相傳他平時愛端著碗在門外吃飯,吃完飯總是把碗拋向家中,待他急步走進大門後再接住從空中落下的碗,從未失過手。曹鳳甲的門前栽有兩棵榆樹,他每天過來過去總要把相距只有半尺的兩棵榆樹分開而過,天長日久,樹長到碗口粗時,仍能雙手一分穿身而過,臂力練得非常驚人,能一隻手舉起石磙,一巴掌能打死一頭牛,一個人能把牛車從泥坑中拉出來。去東山拉煤,遇到窄路牛車過不去,曹鳳甲就提起牛車一側的車軸,只用一轍路能走兩百米遠。他還從村外搬回兩個千餘斤重的大石頭放在家門前練武,因此力大無窮,武功高強,沒有中進士的時候就是名聞遐邇的武林高手,後來考中武進士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地方戲曾有《曹鳳甲奪狀元》又名《曾國藩打南京》一折,其中有兩句唱詞說是:「家住洛陽在白沙,我的名字叫曹鳳甲……」。曹鳳甲還是武舉人的時候,太平天國興起,曹鳳甲主動請纓,到曾國藩手下效力。曹鳳甲歷任御後俠及兩江總督曾國藩手下的大將,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曾經多次與陳玉成和李秀成等交手,互有勝負。陳玉成和李秀成被清人稱之為洪秀全的「一隻雞一隻狗」,曹鳳甲因皮膚較黑,武功超群,則被稱之為曾國藩手下的「一隻熊羆。」鹹豐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夜間,太平軍對湘軍水師發動了規模宏大的進攻。石達開命數十隻小船滿載各種火器進入江內,鑽入湘軍船隊中間放火延燒。月黑風高,咫尺難辨敵我,太平軍小船夾在湘軍大船之間,大船的炮火完全失去效用。大火燃起,湘軍戰船紛紛向上遊逃跑,後面剩下曾國藩的大座船行動不便,太平軍認得這是湘軍統帥的座船,便高呼:「活捉曾妖頭!」紛紛跳上指揮船,曹鳳甲帶領曾國藩的親兵與太平軍展開了白刃格鬥。曹鳳甲雖然英勇,怎奈寡不敵眾。曾國藩眼看著船上的廝殺越來越厲害,曹鳳甲已經身中數刀被太平軍團團圍住。突然,他見到一名高大的太平軍戰士向他衝過來,知道此次必死無疑,便猛地推開艙門,跳入黑黝黝的大江之中。曹鳳甲看見曾國藩落水,急忙跳出包圍,飛身跳入江中,將曾國藩拖出水面,送到正要逃跑的一條小船上,迅速劃向江邊,曾國藩得以脫險,遂感慨道:「我有鳳甲,得以大難不死,國有鳳甲,何患長毛不滅!」。 南方戰事稍微穩定,太平天國北伐軍又長驅直入,清兵節節敗退,曹鳳甲奉命率部從南方回到北方圍剿太平軍,曾與北伐將領馮雲山部大戰於伊川呂店的楊樹凹,現在老百姓還口口相傳紅鬍子大戰楊樹凹的故事。當時曹鳳甲手下有一個馬夫叫王太,力大無窮,使一根八尺鐵棍,能於萬馬叢中擊碎上將首級。曹鳳甲騎馬飛奔殺賊,王太揮舞鐵棍徒步殿後,東突西闖,殺得太平軍屍橫遍野,大敗而逃,一時傳為佳話,得到清廷多次嘉獎,是當時不可多得的驍勇戰將,因此後來才有了武進士的出身,和奪狀元的傳說。
太平天國被鎮壓之後的一年春天,曹鳳甲回鄉省親,一路上讓他看到的是春荒無情,餓殍遍地,民不聊生。他走到範村村頭被一討飯老婦認出,老婦人大喊他的乳名,曹鳳甲驚嘆不已。外出多年,功成名就,從未有人敢喊他的乳名,現在聽來,格外親切。於是曹將軍急忙下轎跪拜家鄉老嫗,並賜予金銀,還讓老婦人坐轎而自己步行回到村中。這次回鄉,曹鳳甲通過了解,真正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忿然道:「年年追殺太平軍,看來這大清國真還不如太平軍啊!我連自己家鄉的父老鄉親都不能保護,還稱得上什麼大將軍呢?」於是上書辭官歸隱,散盡家財賑濟鄉民。
曹鳳甲和王太分別的時候無以為贈,他就把自己的一匹馬和經常坐的轎子贈送給王太。王太雖然把轎子和馬匹帶回去了,但是只偶爾騎馬從來沒有坐過那頂轎子。曹鳳甲辭官歸隱之後,教授鄉民習武,除暴安良,直到老死家中。他的故事婦孺皆知,流傳甚廣。
伊 川 新 聞
伊川縣廣播電視臺 伊川縣融媒體中心
新聞發布官方平臺
總監製 郭明傑 監 制 趙豔紅
編 審 謝 琨 周中強 制 作 方伊東
原標題:《【厚重伊川】曹鳳甲的傳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