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實在已經錯失母乳餵養的媽媽來說,我經常勸說媽媽換著奶粉品牌喝,因為不知道下一次出事的奶粉是哪個品牌。
一歲後就不要再食用深加工環節多的奶粉,而可以喝天然無加工僅進行殺菌的純牛奶。
對於奶粉商來說,自然是希望你「專注」的喝一個品牌的奶粉,這樣他們銷量更加穩定。
也希望你一直可以喝奶粉,直到老年。
對於嬰幼兒來說,更換品牌導致的胃腸道不適應確實有可能存在,但是單一品牌若有問題導致的有害物質累計更讓父母擔心。
作為母嬰電商平臺我們絕不銷售奶粉奶瓶,是因為我們深知奶粉的風險,哪怕有300%的利潤誘惑。
我們常在宣傳母乳餵養時引用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母乳餵養可以有效降低(注意不是杜絕)嬰幼兒罹患兒童癌症的機率。
但是總有媽媽不明白奶粉為何會導致兒童癌症風險增加。
以下新聞和數據可以讓媽媽們清晰奶粉的致癌物來自哪裡。
8月17日,香港無線新聞網報導稱,香港特區政府消委會對市面上的15款嬰兒配方奶粉進行檢驗,結果發現它們全部含有汙染物——氯丙二醇(3-MCPD),其中9款嬰幼奶粉含致癌物——環氧丙醇,若長期過量攝入氯丙二醇,對人體健康損害極大,不僅可能會損害腎功能,甚至會損害男性的生殖能力。
戳視頻:
很多賣國內奶粉的平臺開心了,引導大家:「購買國產奶粉和國行」,聲稱國內的奶粉更加安全。
這真是五十步笑百步了!
優格評測機構送檢了一些國際品牌奶粉和國內購買的奶粉,結果也讓人不忍直視。
其中一些品牌在國內和德國的對比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送評奶粉中最高評級僅為中(C),*培菁*、愛*美、Holl*、貝拉*4款獲差評(D);*培金裝、安吉蘭*、合生*、多美*、美贊*、美素*、雀*、諾貝*、特福*、*氏10款獲最低評級警示(D-)。
礦物油、有害脂類、氯酸鹽成為主要拉分項。
發現可避免的汙染物不僅僅是進口奶粉,是所有測評奶粉礦物油含量均偏高
礦物油會對人體的消化系統造成破壞,讓人產生噁心、嘔吐等症狀。
同時,礦物油也可能引發畸形、癌症等。
奶粉中為什麼總是會出現礦物油?
歐盟食品安全局曾提到,MOSH可能主要來源於含礦物油顏料的回收紙包裝和添加劑,以及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潤滑油。這是所有深加工奶粉無法避免的。甚至乳母接觸環境中的汙染物也會進入到母乳中,但是比起奶粉中的含量,母乳中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曾有媽媽因為辦公室裝修停止母乳而轉奶粉,就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奶粉中的汙染物顯然更多。
所有產品均檢出有害脂類
與礦物油相似,本次送檢的15款1段奶粉有害脂類——3- 氯-1,2- 丙二醇(3-MCPD)脂肪酸酯,含量均偏高。
母乳中含多種有益脂肪酸,這些脂肪酸對嬰幼兒成長起著關鍵作用。為了力求接近母乳,嬰幼兒奶粉中會添加植物油。但在添加植物油的過程中,也會溜進一些有害油脂類物質。
3-MCPD脂肪酸酯在腸道內能水解成3-MCPD,這一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定為2B級別的「可能的人類致癌物」。
在動物實驗中,3-MCPD酯導致了良性腫瘤的形成。
氯酸鹽或影響碘吸收
*培金裝、*吉蘭德、合生*、多美*、美贊*、雀*、諾貝*和*氏等8款產品因氯酸鹽/高氯酸鹽含量偏高被降2級。
奶粉中的氯酸鹽、高氯酸鹽汙染,很可能來自擠奶廠或牛奶加工過程中含氯的清潔劑,奶粉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用氯化物消毒的原料水也可能是來源之一。少量的高氯酸鹽或來自動物飼料。
歐盟食品安全局資料顯示,高氯酸鹽和氯酸鹽是兩種能影響甲狀腺碘吸收的抑制劑。機體缺碘可導致碘缺乏病,碘缺乏病主要表現為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減退、腦發育滯後和智力下降等。口服氯酸鹽達到一定劑量時,還會對紅細胞造成影響。
線下執業課程諮詢:IBMP177
售後小助手(樹洞) :IBMP011
男姐小助手(課程):IBMP166
關注我們讓媽媽少花錢,
寶寶少受罪!
雖然科普總沒有謠言快,
但我們相信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