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史上最全輔食工具介紹,看完這一篇,徹底搞懂做輔食真正需要...

2020-12-14 什麼值得買

在輔食群裡最經常遇到新手媽媽的問題,有這些:

我家寶寶要吃輔食了,我該買哪些工具?輔食機和料理棒該買哪個?料理機/榨汁機/破壁機可以替代輔食機嗎?寶寶餐具怎麼選?買什麼勺子更有助於自主進食? 一直很想好好寫一篇輔食工具的最全介紹,給新手媽媽全方位的建議。我在搜集、整理了很多使用者的意見,並結合自己的使用經驗,寫成了這篇文章。不同於大部分的介紹輔食工具的文章,我重點要給大家講的是:怎樣花最少的錢、買最少的裝備,就能滿足所有的烹飪需求?

我相信大部分媽媽的家裡,廚房都沒有大到,買什麼都能放得下的地步。那麼在選購之前,結合家庭的飲食習慣、自身喜好和廚房規模,來選購適合的輔食工具就很有必要。

我一共將輔食工具分為四大篇章開始闡述:一、切碎篇二、料理篇三、餐具篇四、造型篇做了一個儘量網羅詳盡的圖片:

PS:以下內容來自於我和輔食群裡們媽媽的意見,帶有一定局限性,僅供參考。別人用的好的,未必適合你,別人認為雞肋的,也許你可以將物品使用發揮到極致。

01、切碎篇

1.輔食機VS料理棒【共同功能】1)處理熟食——打碎成泥,給輔食添加初期(6~8月齡)寶寶直接食用,方便進食。2)處理生食——將食材中途加工,方便做成糕、餅、松、粉等成品。共同功能說完了,下面來比對一下兩者的區別。由於我買的是輔食機,料理棒的使用上沒有個人經驗,所以我在輔食群裡諮詢了其他媽媽的使用意見:總結一下,有這幾點:

1.料理棒用過的都說好,使用時間很長,建議買好一點的牌子(首推博朗料理棒)2.可以檔位調整,能出不同的細膩度,但是如果調整不好,也會把肉鬆打成肉粉——操作者要有一定的熟練度3.打的時候手需要一直抓著,時間長了會很累。4.可以做各種花樣輔食,不僅局限於打泥——買了料理棒要能會一物多用。

接下來是輔食機,我看過很多文章說,輔食機的好處是方便、省時間,適合上班族;缺點是使用時間短,只能是寶寶吃泥期間使用,性價比很低。

當初購買輔食機的時候,我就看重一點:省時間、適合上班族。結果使用到現在,我發現,輔食機並沒有大部分文章說的使用時間短。

輔食機還可以做哪些事情?

蝦米現在18個月,從6個月到現在,已經用了一年多,雖然早就不再吃泥了,但是輔食機已經被我用在了其他很多地方。

可以做攪拌機——在做糕類、腸類、餅類輔食的時候,有一個通用的步驟,就是將多種食材剁碎了攪拌在一起。大部分時候我都會用輔食機來做,只要打10幾秒就可以完成,比用刀切快多了。

可以做打蛋器——在做糕點類輔食的時候,我一般都會將雞蛋放入輔食機,與其他食材混合攪打,這樣打出來的雞蛋就有打發的效果,蒸出來的糕會非常蓬鬆。

不過要注意的是,輔食機不能真的用它去打發蛋白,那種還是要用專門的打蛋器,否則會把輔食機的電機燒壞的。小寶寶外出旅遊,我攜帶的輔食工具中就有它。

因為外出攜帶的工具不能太多,每一樣都必須要有多重功能,我都會帶上輔食機,既可以加熱食物,又能做輔食加工。

我買的輔食機是新安怡,正過來是攪拌模式,反過來是蒸煮模式,非常便攜。還有一種輔食機是像下圖這樣的,就比較佔地方了,不太建議外出攜帶,那麼也就很難發揮加熱功能了。

因為如果在家的話,有其他更好用的加熱器,一般不會再用輔食機來加熱。

可以做搗泥器——經常製作輔食的媽媽都知道,做南瓜、紫薯、土豆泥過篩,是一項比較費時的工序,我一般會啟用懶人模式,用攪拌機來做泥。比如蒸熟的紫薯加點水,直接放入輔食機攪拌,很快就成泥了,也不需要過篩,非常細膩。

以上幾個功能,除了加熱器這一條,其他料理棒也能實現。所以,我始終秉持的觀點是:無論你買的是輔食機還是料理棒,只要你能發揮「一物多用」的思維,將它的功效發揮到極致,哪怕價格真的很貴,那你買了也不虧。

最後總結一下輔食機和料理棒的優劣對比:

綜上所述,輔食機和料理棒選一個就可以了,那有的媽媽會問,如果本來家裡就有料理機/攪拌機/破壁機可以替代嗎?

我個人意見是:處理熟食的功能,不可替代;處理生食的功能,可以替代。也就是說,寶寶在輔食進食初期,只能吃輔食泥的時候,是需要購買輔食機or料理棒的。

等寶寶大一些,不再需要吃泥糊,可以吃餅、糕、腸、肉鬆這些食物的時候,可以用家裡原有的料理工具替代。但反過來,如果家裡本來沒有料理機等工具,暫時沒有必要購買,可以繼續用輔食機or料理棒來代替。

2. 電動切碎VS手動切碎上面介紹的輔食機、料理棒、料理機等等,都可以歸為電動切碎,對應之手動切碎,也就是研磨碗,有必要買嗎?

一般大家能買到的,功能最全的是這種研磨碗,集研磨、過濾、榨汁、搗泥、磨粉為一體,我也買過,下面說點我的使用心得。

總的來說,我們家使用頻率不高,蝦米1周歲以前偶爾會用一下,現在已經完全閒置,既沒有輔食機功能強大,也沒有刀、擦板來的方便。

我當時用得最多的兩部分主要是:

1.研磨盤。我們主要用來研磨香蕉,但是像廣告中可以研磨黃瓜、胡蘿蔔,我試了下,因為畢竟是塑料材質,磨起來很費力。

2.過濾網+研磨棒,主要是用來給紫薯、南瓜壓泥並過篩用的,需要配合它的研磨碗(底部有凹槽,更容易壓泥),研磨棒用起來還是挺方便的,但是過篩很累。

綜上所述,研磨碗我認為不是必備,可研磨的食物非常有限,而且操作起來很慢。至於廣告推薦的榨汁、磨粉等功能,我試了下都沒成功過,應該還是用料理機更方便。況且,和研磨碗相比,下面的這些手動工具我更推薦。

3.刀具VS輔食剪刀具其實也分兩種功能用刀:一種是處理生食,將食材中途進行加工的刀具;一種是處理熟食,將輔食切碎,方便寶寶直接食用的刀具。這裡拿來與輔食剪對比的,是第二類功能的刀具。

第一類功能的刀具,不需要單獨買,直接用大人的刀和砧板就可以了。我最初就是買多了,我在購買的時候,選了一套網紅的牌子:

我當時規定是大刀切生食,小刀切熟食,結果發現大刀用的頻率並不多。切南瓜、切肉絲都非常雞肋,最後所有的食材加工部分,我還是直接用大人的刀。

只有需要直接送入口中的食物,我才會用寶寶的輔食刀和砧板,比如切水果、切蛋卷等等。

那買了刀具後,輔食剪要不要買呢?我個人覺得,輔食剪最大的好處是方便攜帶,去年帶蝦米出行的那次,就發現,飯店提供的很多食物,需要切成小塊給寶寶吃,這個時候就體會到輔食剪的好處了。4.其他輔食神器除了上面的經典切碎工具以外,還有一些神器,價格不高,但是用起來會大大節約做飯時間。擦絲器、不僅僅是寶寶輔食需要,大人做飯的時候也會經常用到,擦絲擦片都是利器,不需要有太熟練的刀工,一樣可以切出細絲,手殘黨媽媽的福音。

切碎神器、這個上次食譜中推薦過了,平時如果食材量不大,就不用把輔食機或者料理棒拿出來了,將食物切成小塊,放進去拉一拉,絞肉、搗蒜、混合各種食材都非常方便。

切蛋器、用來給水果、雞蛋做切割非常方便,切片切塊都可以,兼具造型的功能。(這個就不展開說了,在造型篇裡詳細說)

還有一些可以用來切割的工具,我都放進造型篇了,切碎篇放的都是必需品,造型篇的切割神器,主要都是起到美觀的作用,是可有可無的。

02、料理篇

料理篇主要指的都是蒸、煮、煎用的各種鍋具,這類工具的特點是體積比較大,所以我的購買建議是:

不要還沒開始做輔食,就一衝動買太多,收納是個大問題。先將家裡現有的工具用起來,有啥用啥,等做一段時間,覺得確實有必要了再買。買之前,也要對現有廚房的空間做好評估。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一兩年,混跡在各個育兒群裡,我看到太多讓人種草的網紅工具了:小紅鍋、華夫餅機、蛋卷機、三明治機……每一個都好想要啊!

尤其是當看到那些精美的輔食圖片,更會有一種剁手的衝動,總覺得:家裡一定可以放得下!我們家寶寶也需要這個!可惜這些工具大部分買回來,只新奇做過幾次,就永遠地放在角落積灰了。

我個人覺得,這些料理工具的挑選,就像給寶寶挑選玩具一樣,先用好最簡單的基礎款,當具備一定的烹飪水平,寶寶又對某一類輔食有偏好的話,可以考慮入一個小眾的工具。

哪些是最簡單的基礎款呢?以下這些,我想大部分家庭都會有,用好它們,90%以上的輔食都可以搞定。

1、蒸鍋、使用頻率可以排在前三,主要功能有加熱和蒸熟兩大類,在製作發酵類食物經常會用到。可做輔食:蒸糕、肉腸、發糕、饅頭、包子、蒸魚、蒸肉蛋、蒸蔬菜。

2.平底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煎餅,使用率也非常高,因為餅類輔食是寶寶前期經常吃的食物。除了做餅,還有一些功能,比如做溶豆、做奶酪焗飯等,可以部分替代烤箱的功能。

3.電飯鍋、主要功能是煮飯和煮粥,我們家用的頻率非常高,寶寶小時候吃的粥基本上都是用電飯鍋做的,也用過電燉盅,或者在灶臺上煮粥,但都沒有電飯鍋煲出來的粥香。另外電飯鍋一般都會配一個蒸屜,可以在煮飯的同時,兼具蒸鍋的作用,寶寶的一些少量輔食,就不需要把蒸鍋拿出來了,直接扔在蒸屜上,就跟著煮飯一起做好了。

4.煮鍋/奶鍋、剛結婚的時候,我買過一個小奶鍋,以為自己會每天煮點營養粥,結果就被閒置了(這就是我不建議你輕易種草的原因)。沒想到蝦米出生後,這個小奶鍋倒是發揮了作用。

一般我給蝦米做輔食,煮麵條和焯水,都用這口小奶鍋。如果沒有也可以不用買的,家裡的炒菜鍋也可以,只是要多放點水,煮的時間也相對更長一點。關於煮鍋和平底鍋,我買過一個網紅款,是一套兩個,煎餅和煮麵都很好用。

5.烤箱、烤箱主要做的是點心、零食類輔食,不是必須的,我的群裡時常會遇到媽媽問:烤箱要買嗎?我建議是想好再買,確定家裡有地方放再買。

如果要買的話建議一步到位,功能配齊。買烤箱就是為了給我們省時間、節約精力的,如果圖一時的便宜,烤箱買回來功能不全,反而會對信心造成打擊。

烤箱購買要考慮哪些參數呢?1)容量要夠大,家裡能放的下的前提下,容量越大越好;2)上下管獨立控溫,我的第一款烤箱就不能上下獨立溫控,結果很多食譜都做不了,把我最初的烘焙激情給磨滅了;3)選擇電子式,可以精確調控溫度和顯示時間;4)要有發酵功能,做面點真的省事很多。

6. 其他小眾工具

以上幾項是家裡比較常見的,下面這些可以斟酌家庭的飲食習慣購買:

豆漿機:家中特別喜歡喝豆漿的可以考慮入一個,有的家庭直接買破壁機,一步到位了。麵包機:基本上烘焙達人都不推薦買麵包機,她們更傾向於手揉或者買更昂貴的廚師機。我買了一個只要200多的傻瓜式麵包機,使用心得:麵包機做最簡單的麵包還是挺方便的,只是口感肯定比烤箱烤出來的差好多。適合對烘焙要求不高、時間緊張的家庭使用。煮蛋器:煮蛋器可以做一個小型蒸鍋用,寶寶輔食是完全放得下的,家裡沒有蒸鍋的話,也可以買個煮蛋器蒸寶寶的小塊輔食,大的食物再買個蒸籠架,直接放在大鍋裡蒸就行了。養生壺:又是個可以一鍋煮的好工具,煮茶、煮粥、煮火鍋、煮雞蛋、熱奶都可以,屬於有了就好好利用,沒有也不需要專門購買的工具。酸奶機:我個人建議沒必要單獨購買,現在很多工具都有做酸奶的功能,像麵包機、養生壺等等。麵條機:我們輔食群有媽媽安利的工具,做出來的面口感相當好,不過價格不便宜,佔地面積也不小,買之前要考慮仔細。適合經常吃麵食的家庭購買。說了這麼多,媽媽可能覺得有點繞暈了,我到底該買哪些好呢?為了方便記憶,我給料理篇做了一張詳細的圖,功能相近的工具,我放在了一起。

很多工具的功能屬性是重複的,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可以先將家裡已有的工具圈出來,然後選擇與已有工具功能重複性低的工具,進行購買。

三、餐具篇

勺子、不止一次遇到輔食群裡有人問:買什麼勺子能讓寶寶自主進食?

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我有點兒意外,不過隨著問的人越來越多,我想這應該是很多媽媽的普遍想法,我說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培養自主進食的關鍵,在於營造充分的條件,餐具是次要的。

寶寶剛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往往都比較饞,會出現「搶勺子」的現象,家長不要制止,讓她多多練習。

蝦米6個半月的時候吃飯的樣子,當時已經可以將勺子很準確的放入口中,做到「自主進食」。1歲以後,基本上可以自己舀東西放到嘴裡。15個月以後,可以端起湯碗喝湯,基本可以自己掌控力度。

自主進食最關鍵的要點還是: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和寶寶一起進食、不追餵飯、寶寶不吃的時候不要強迫。

介紹一下我買過的輔食勺:麥肯齊矽膠防燙變色感溫勺、矽膠勺是蝦米的第一款勺子,勺頭部柔軟,適合輔食添加初期的寶寶。

我買的是麥肯齊的,一套四色,價格也很親民。這款矽膠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它的防燙測溫功能,43度以上會變色,低於43度顏色又會變回來。

對於6~7月齡的寶寶,輔食添加都以泥糊為主,防燙測溫功能很需要。

1.矽膠勺子最好使用3個月以上要更換,最長不要超過半年。2.這款勺子不耐高溫,不要用開水消毒,可以先用自來水清洗乾淨後,用低溫的冷開水/純淨水衝一下。半年後,基本上勺子已經磨損很厲害了(寶寶小時候是會咬勺子的),不能再給寶寶用了。我充分發揮了勺子的剩餘價值,用來在做輔食的時候攪拌、刮拌麵糊,大小剛剛合適。

竹纖維輔食勺、這款餐具是上遊泳課送的,餐盤、餐杯、勺子、叉子四件套,淘寶上也有一些大品牌,可以選購。

竹纖維做兒童餐具的好處,是安全衛生、天然抑菌、方便清潔,可以使用很多年,還耐摔。好的竹纖維餐具都會比較昂貴,但是從超長使用周期來看,建議入手一個。

注意事項:竹纖維的勺子都比較硬,寶寶還沒學會用勺子吃飯之前,可能會不太喜歡。當然也因人而異,蝦米就很喜歡用。

Bbox彎頭勺、這款是在蝦米周歲時候買的,但我們家用的感覺不太好,說點個人使用意見,僅供參考。

買這款勺子,是為了訓練寶寶自主進食。當時蝦米已經可以偶爾用勺子舀起食物,但大部分時候還是會掉出來,我想多增加一點成功率,就給她買了這款勺子。

結果用了幾次發現,適得其反,這款彎頭勺的勺身太深了,與普通的平勺不一樣,雖然食物比之前好舀了,但是送到嘴裡的時候吃不進去(不會舔)。

普通的平勺雖然舀起來的成功率不高,但是只要舀成功了,送到嘴裡100%就能吃到。所以這款勺子很快被我閒置了,還是有點小心疼的。

如果是從來沒有自己用勺子吃過的寶寶,或許可以試試,像蝦米這樣已經基本上會用勺子的寶寶,可能就不太合適了。

普通金屬勺、在彎頭勺不能用以後,蝦米就還是用竹纖維勺吃飯,後來我無意中發現,以前在超市給她買過一款小勺子,她吃起來很好。沒有牌子,就是在麥德龍買的普通勺子。

適合寶寶自主進食的點在於:

1.勺柄不長,適合抓握;2.勺子前沿變窄,適合入寶寶的小口;3.勺子厚度適中,大小適宜。所以現在蝦米就是這把勺子和竹纖維勺子換著吃。所以說,寶寶自主進食,和用什麼勺子關係不大呢。

2. 餐碗/盤注水保溫碗、蝦米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剛好是冬天,寶寶小時候吃得慢,衝好的米粉泥糊,沒多久就涼了,所以我很快就入了一款保溫注水碗。

說一下使用感受,的確能起到一定的保溫功能,特別是吃泥糊階段,等到開始吃固體食物了,功能就沒那麼明顯了。

注水碗最關鍵的是清洗要注意,注水口不能進食物殘渣,否則很難清洗乾淨。建議是先將注水塞子塞緊,把碗裡的殘渣用清水衝掉,然後將塞子打開,把水倒出來,再把碗仔細洗乾淨。洗過後要將塞子開著,讓裡面保持乾燥。

但儘管如此,時間長了還是會有髒東西進去,所以建議是寶寶進食初期使用,如果進食初期是夏天,就沒必要買了。

吸盤碗、這套我是和麥肯齊的輔食勺一起買的,從大到小三個,用的挺好。

吸力很強,寶寶拿不起來,不容易打翻,雙耳的設計,也方便她自己拿起來練習喝湯。唯一的缺點就是容易涼,不可以放在微波爐裡熱,必須得再用其他容器倒出來加熱。

epez笑臉盤、這又是我使用失敗的一款網紅餐具,價格不算低,當時就看中了它的超強吸力。

結果買到手第一次用,就被蝦米掀翻了,從那以後就被我們打入冷宮。以後在家就沒有再單獨用過餐盤,食物直接放在餐椅配套的餐盤上,給寶寶抓著吃。

竹纖維盤、這套也沒有特別買,是上遊泳課送的。優點是造型好看、經久耐用、抑菌衛生,缺點是價格昂貴、容易掀翻、無法加熱。

高顏值餐盤、我最後悔的購物清單,就是買了一堆純粹用來擺拍的餐盤,這點要深刻反省。好在夏師傅對我很寬容,沒有在買之前阻止我,而是讓我在買完、發現廚房塞不下以後,有了深痛的領悟。

這也是我在昨天和今天兩篇攻略裡,一再強調,不要衝動消費,先盤點家中現有存貨再買!

我就給大家推薦幾款我目前還在用的、顏值和使用功能都不錯的盤子吧!

A. 丹麥designletter字母盤簡簡單單的輔食,配上這套盤子就可以瞬間顏值高大上起來。

B. 簡約陶瓷牛排盤這個也是受輔食群媽媽的拍照吸引,就跟著買了,真的很漂亮。

C.日式小碎花盤 這一套的碗、碟、勺子我都入了,一套端出來放一桌的飯菜,食慾都會大增。

外出便攜矽膠吸盤墊、這款吸盤墊是朋友送的,當初我沒覺得有多大作用,直到去年帶蝦米外出旅遊了一次,才意識到可攜式吸盤墊真的很需要!

蝦米之前已經習慣了,在家就把食物放在餐椅配套的餐盤上吃飯,到了外面,她也習慣了直接放桌上,外面的衛生自然沒有家裡做得那麼好。這時候就發現,外出準備一個可捲起來攜帶的餐盤墊,是非常有必要的。

3. 餐椅、如果說有什麼餐具可以幫助自主進食的話,相較於餐勺和餐碗,我更推薦餐椅。想要以後不追餵飯,那就要讓寶寶養成第一口輔食就坐在餐椅上進食的習慣。

不坐餐椅不吃飯。樹立這樣一條準則,以後在行為習慣的引導上,就會省心很多。

這裡我給大家介紹兩款不同的餐椅作對比。第一類是像宜家這種餐椅,價格一般在100元以內,最大的優點是簡單易清潔——寶寶學習自主進食初期,清潔的工作是非常繁重的。

但是它的缺點在於,三點式安全帶,大一點的寶寶可能會坐不住,會從椅子上站起來——不太適合過於活躍的寶寶。因為設計簡單,寶寶的雙腳是懸空的,椅子偏硬,舒適度並不高。外面的餐廳大多都是像宜家這種餐椅。

第二類是以pouch為例的餐椅,我們家就買的這種,當然還有其他品牌,它們的價格普遍要上個一個臺階,大約在400~500之間。

椅子非常舒適,有軟包,有踏腳板,寶寶坐得會很舒服。而且是五點式安全帶,更加安全,寶寶坐下來以後一般就無法行動了。缺點就是累大人,清洗會特別特別麻煩,每次都要把軟包、安全帶全部拆掉,才能徹底洗乾淨。否則時間長了,食物殘渣留在安全帶上,會有黴斑。

過去夏師傅每天晚上光清理餐椅餐盤,就要大半個小時。把兩款產品的對比圖放到這裡給大家參考下吧。

4. 罩衣想要讓寶寶放手自主進食,罩衣是肯定要買的,網搜到的大部分罩衣,都是這種。

我不太推薦買這種,這類罩衣可能適合大一點的寶寶,對於輔食添加初期、又想鼓勵他自主進食的寶寶,我建議要買全身型的罩衣。

否則那種所謂「帶網兜」的半身款罩衣,大概率是兜不住寶寶糟蹋的食物的。後來我們又挑了了好久,選了這種全身款的罩衣,隨她怎麼折騰都不怕了。

5.水杯、水杯也是媽媽們經常在群裡問的一個項目,特別是很多1歲以前都是純母乳餵養的媽媽,沒有喝過奶瓶,怎麼過渡喝水呢?

我給一個建議供大家參考:奶瓶(1歲以前如果沒喝過,就不要喝了)——鴨嘴杯——吸管杯——學飲杯——敞口杯

當然這個過程可以跳躍的,比如蝦米就是鴨嘴杯只喝了兩三天,就迅速從奶瓶過渡到吸管杯,然後又直接喝敞口杯了。吸管杯的清洗是比較頭疼的,喝水還好,喝奶比較頭疼。國外有的水杯會配專門的清洗刷,國內的我至今沒有看到。如果有的話,歡迎你留言給我。

四、造型篇最後,我們來談一談寶寶輔食的一個附加工具——造型篇。事先說明,造型篇的工具不是必須入的。主要是用來增強儀式感,提高寶寶進食興趣的,(當然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媽媽想玩)

如果時間不夠、對做飯沒有太大興趣的媽媽,不是非得要有,湯湯水水一鍋燉也一樣能吃的,當然入一些基本的造型工具,會省事很多。介紹一些比較常用的。

1.香腸模具腸類輔食是寶寶經常會吃到的,可以用錫紙自己卷,但是那樣會很累,用模具比較方便。

用模具的話,一定要記得事先刷油,不然太難脫模了,即使刷了油,脫模也經常會斷。還有就是比較液態的麵糊,想要做腸就不能用錫紙卷了,只能倒在模具裡。

可以參考下面的對比圖,考慮是否要買一個模具還是自己手工卷。

2.飯糰神器、這個和前面的香腸模具很類似,用工具的話,可以搖出大小均勻的球形飯糰,更漂亮。自己捏的話,大小可以操控,但是一般捏不出標準的球形。

3.壓花模具、壓胡蘿蔔片、山藥片、黃瓜片,用來提高顏值,增加儀式感的。節日裡做一些造型輔食,可以拿出來用一用,讓輔食更有特色。4.蒸糕模具、這個是我買的有點失敗的產品,我買的太大,導致家裡的蒸鍋放不下,蓋子蓋不嚴,第一次怎麼都沒蒸熟。

後來改為放到大鍋裡蒸,總算蒸熟了。不過脫模比較困難,一定要事先刷油,也可能是我技術不行。要提醒大家一點的是,在倒液體的時候一定不能倒太滿,因蒸完後會膨脹的,如果倒太滿就會溢出。

5.挖球器、這個我還沒有買,不過看到群裡媽媽們的水果造型,真的很漂亮,可能今年夏天會考慮入一個。

6.切蛋器、這個昨天推薦過了,放在造型篇再詳細說一下。雖然名字叫切蛋,但是切獼猴桃、橙子等等,擺盤十分好看。

一開始我堅持不買,用刀切,發現切雞蛋、切水果根本切不出均勻的薄片——工具發明出來,自有它存在的道理。

說到這裡,輔食工具介紹就要告一段落啦。可能有的媽媽會問,有些新型的輔食工具我沒有提到,像咬咬樂、米粉餵養器等等。說實話,這些工具有的我也入過坑,但是很快就出坑了。

因為我發現,很多新產品其實只是滿足了家長的獵奇心理,對寶寶的自主進食並沒有太大幫助,有的甚至會帶來危害。傳統的鍋碗瓢盆,再配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就足以培養一個自己動手的吃貨寶寶。

這篇文章來自暖晴閣(ID:xiaoyuzhuanlan)這裡是致力父母成長的溫情小站,善於將深奧難懂的理論拆解為簡單可操作的方法,讓每一個職場媽媽輕鬆育兒,讓每一個全職媽媽更有力量~」

相關焦點

  • ...上最全輔食工具介紹,看完這一篇,徹底搞懂做輔食真正需要的是哪些
    在輔食群裡最經常遇到新手媽媽的問題,有這些:我家寶寶要吃輔食了,我該買哪些工具?輔食機和料理棒該買哪個?料理機/榨汁機/破壁機可以替代輔食機嗎?寶寶餐具怎麼選?買什麼勺子更有助於自主進食? 一直很想好好寫一篇輔食工具的最全介紹,給新手媽媽全方位的建議。我在搜集、整理了很多使用者的意見,並結合自己的使用經驗,寫成了這篇文章。
  • 寶寶輔食工具看這一篇就夠了
    轉眼張嘟嘟已經6個月啦,馬上要加輔食了,最近我把給張肉肉做輔食用的工具都倒騰出來,打算整理一下看看還需要準備些什麼,結果發現幾乎什麼都不用準備。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用過好用、不好用的輔食工具,寶寶馬上要吃輔食的爸爸媽媽們可以根據我的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況決定怎麼給小寶寶準備輔食工具。另外,以後給張肉肉、張嘟嘟做飯的食譜我也會繼續慢慢分享給大家。
  • 輔食|輔食階段,都需要什麼?(工具篇)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輔食階段,我都入了哪些製作輔食,儲藏輔食的工具,以及孩子吃輔食的餐椅,餐盤等等。都說第一個孩子按書養,第二個孩子按豬養,但我覺得,第二個孩子其實是按照經驗養。所以這篇適合像我一樣的新手媽媽,正在或者剛剛在給娃製作輔食,或還沒卸貨的準媽媽。孩子已經長大不吃輔食的,可以考慮其中的幾件工具,比如料理棒,或者二胎媽媽,就可以忽略這篇文章了。
  • 輔食製作工具指南
    讓我們一起把吃輔食這件事情做的更有儀式感吧~Contents① 輔食製作工具1 | 輔食機2 | 攪拌棒3 | 研磨器我自己就是買的這款,攪拌的很細膩均勻,除了做輔食還可以切菜,打蛋,做冰飲料。博朗的這款攪拌棒出了很多種型號,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搭配。可多必
  • 【梓熙情懷】史上最全各類寶寶輔食工具實測及推薦!
    挑選好用的工具,可以在忙碌的育兒生活裡節省下許多時間,而且合適的餐具會更容易幫助孩子培養吃飯的興趣。今天分享一些在輔食階段發揮過作用的工具,供媽媽們參考。梓妹的推薦,最符合自己所要求的高性價比,未必價格最便宜,但在我看來,一步到位買到對的產品,才最省錢。
  • 寶寶輔食做多了吃不完又擔心變質?不同輔食儲存有妙法,一篇搞懂!
    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感受:
  • 輔食工具拔草,拔得我手抽筋
    後來我在抽屜一角翻到這東西的另一半,組合在一起,才勾起回憶。這是我娃剛加輔食時,我為了湊單買的一個東西,學名好像叫咬咬袋。具體操作就是把水果切小塞在矽膠套裡,娃猛咬猛嘬,就可以diy果泥了... ...其實我買母嬰產品還算理智,下手前功課一般都做得很足,儘量避免衝動跟風,但還是被莫名其妙收了不少智商稅。
  • 寶媽必看的輔食工具大全
    瑜哥是80天手術出院,出院後,我餵了將近一周多的胺基酸奶粉後,在成都母乳媽媽家群裡的媽媽的鼓勵和肯定下,實現了全母乳餵養。當時他已經嚴重乳頭混淆了,我只能用瓶喂,直到瑜哥11個月。所以奶少的媽媽們,想想我,或許你們會有更多的動力。寶寶到了添加輔食的時候,媽媽們有沒有如臨大敵的感覺?市面上輔食工具琳琅滿目,相信很多媽媽通過各種手段買了不少了吧?那是否都物盡其用了呢?
  • 輔食工具『別買錯』,拔草種草看這篇!
    「輔食機」——顧名思義,專門拿來給寶寶製作輔食用的機器。媽媽們需要做的就只有,將食材充分清洗乾淨,切成塊狀(假如食材比較小也不需要切),丟進輔食機,然後按下開關。它會將食材全自動蒸熟、弄碎、打泥,20分鐘左右就可以製作出細膩的輔食泥。很多媽媽都會認為,買輔食機沒必要,包括我自己。
  • 我用養娃4年的經驗,總結出一份超實用輔食工具「紅黑榜」
    這一翻,倒是把滿媽珍藏好幾年的滿滿輔食工具百寶箱給翻出來了! 看到這些「舊相識」,我真是思緒萬千,滿腦子都是滿小胖啃磨牙棒的模樣。時間真的太快了! 作為過來人,滿媽真是強烈推薦這件神器!家庭必備,買來必用!
  • 輔食工具大集結
    小核桃14個月了,從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就已經敗了很多各種各樣的輔食工具,今天我就來給大家扒一扒。
  • 寶寶輔食製作,4個超實用輔食工具
    寶寶輔食製作,4個超實用輔食工具 趁手的工具就很重要了。 -
  • 寶寶輔食工具你買對了嗎?最實用的就這8個,不要亂買了!
    6、如果遇到寶寶打疫苗或者身體不適,就不要再添加新輔食。料理棒:博朗料理棒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輔食工具,沒有選擇網紅MQ5025,不追求快捷的21檔,選擇這款博朗MQ325兩檔就足夠用了。麥肯齊吸盤碗感溫勺套裝輔食碗各式各樣的備了許多,但是最經常用的就是這麥肯齊款吸盤,吸盤碗的樣式分大中小三種,按照寶寶的需要來使用,感溫勺超過43.3度勺頭即變白,代替口腔試溫,既方便又衛生,現出了新款,可用微波爐加熱,比舊款更實用。
  • 剁手指南丨輔食工具的選擇
    ,經濟實惠,使用率高的輔食工具。    沒錯,這篇文章就是來幫你選擇一個合適的輔食工具!    我對於購物,一直主張是看經濟水平。貴的東西肯定有貴的道理。但是,對於大眾家庭,我更偏向於把錢花在刀刃上面。像有的寶媽不會做飯,我就建議買一個好一些的輔食機,操作簡單,一次搞定。有的寶媽還要堅持上班,那就考慮買輔食盒,冰凍格,一次做幾天的量。條件好,又沒時間的寶媽,乾脆購買成品泥。一定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輔食工具,而不是一味的跟風。
  • 輔食機PK料理機,給寶寶做輔食到底用什麼工具好?
    OK媽說大家一直問我,給寶寶做輔食的工具到底怎麼選?輔食機和料理棒哪個好用?各有啥功用?恩,我們媽咪OK交流群裡的達人媽媽真的有很多,今天交流群裡的巴小喬媽媽就帶來了最全面的分享。大家看完就知道怎麼選擇了:)另外,大家一直希望開團的餐具thinkbaby因為量不多,就不單獨推送了,大家需要的直接去微店買。
  • 輔食工具不完全整理
    作為一個愛下廚的媽媽,雖然不一定每一種輔食工具我都要買回家試一下,但是拔草之前,我還是會認真的研究一下,選擇一款最適合我自己的。另外今天需要強調的一點是,以下談到的內容都是通過我之前做過得相關功課整理出來的,涉及到某些相關品牌僅供大家參考。
  • 必看清單這一年買過的輔食工具們~
    一到了添輔食的時期,就覺得多了好多事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次分享一下這一年來買的這些輔食工具們~超實用工具推薦,希望和大家一起事半功倍,解放雙手。雖然費力一些,但是方便攜帶,優於輔食機的是,研磨碗適合少量的泥的製作,現做現吃,特別適合做水果泥。輔食機量太少,不方便攪拌。貝親輔食製作套裝
  • 寶寶1歲前的輔食製作工具,買這四種其實就夠用了,都在100元內
    寶寶在添加輔食的前幾個月都吃泥狀糊狀食物,所以這四種就夠用了。在1歲之前,即使不用烤箱,也可以用家裡現有的蒸鍋、平底鍋做出很多花樣。所以1歲之前,就只推薦這四種個人感覺必備的輔食製作相關裝備。
  • 輔食機有必要買嗎?看完這篇分析你就明白了
    看完這篇分析你就明白了 2020年02月19日 15:0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隨著帶娃標準的提高而免管輔食機的面世極大地解決了媽媽製作輔食的麻煩。只需將清洗切塊的食材倒入輔食機,就能為不同月齡的寶寶製作品種豐富、美味健康的輔食。輔食機有沒有必要買,看完下文分析你就明白了。 輔食機的種類有哪些?到底有沒有用? 輔食機到底有沒有用,不能一概而論,要看它能否給寶媽減負。輔食機是指可以為寶寶製作輔食的一種工具,主要的功能是蒸煮、攪拌。
  • 輔食工具的種草與拔草,一篇文章就搞定你所有問題
    小番茄快六個月的時候,我就開始著手購買輔食工具,登上淘寶搜索「輔食工具」,千篇一律,應有盡有。對於新手媽媽來說,不好好做功課真的會買到很雞肋的東西,光輔食碗就五花八門,各種功能,看的頭暈眼花。今天番茄媽就來跟大家分享哪些輔食工具是必備的,哪些是雞肋的,幫助大家快速選擇輔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