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置信!!!
因在《遇見王瀝川》中
飾演王瀝川走紅的高以翔
11月27日,在錄製《追我吧》時暈倒
經過醫護人員全力搶救,
醫院最終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
最近幾年,
年輕人猝死的事件頻頻發生,
一說到年輕人為何會猝死,
很多人都會說是勞累累死的。
但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
胸痛中心張勇主任說,
他多年的從醫經歷發現,
年輕人的猝死事件絕非偶然,
絕大多數是有基礎心臟病而沒有發現
一旦勞累過度就容易誘發猝死。
這就好像汽油易燃,
你扔個菸頭它就會著起來。
什麼是猝死
猝死指的是突然發生的意想不到的非人為死亡,和我們心臟相關的猝死,叫做心源性猝死。
為何猝死更易找年輕人
年輕人的身體健康情況要遠遠優於老年人。對於很多疾病,年輕是一個決定疾病預後的重要因素,但是對於心肌缺血來說,恰恰相反。我們在病房裡經常可以見到,六七十歲反覆出現心肌缺血以及心肌梗死的老病人,最多的甚至經歷過4到5次的心肌梗死,但是,中青年的心肌缺血患者,往往人生中的第一次心肌梗死,就讓心臟的保質期走到了盡頭。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胸痛中心張勇主任介紹:其實,猝死的發病徵兆並不多,特別是有特異性和有價值的徵兆。年輕人大多認為自己身體素質好,不太在意健康狀況,有點兒難受的感覺,通常不會立即就醫,而一旦出現惡性病因,往往猝不及防。
記住猝死五個徵兆
徵兆1、疼痛
相比較而言,疼痛反應是猝死的發病徵兆中,最易被我們抓住和感知的信號。當感到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
徵兆2、潛在病因
除了疼痛,還要警惕可能導致猝死的潛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有的骨折病人,長時間限制運動後,就容易發生靜脈血栓,而靜脈血栓一旦掉下來,則可能發生肺梗死。
徵兆3、憋氣、明顯的紫紺、口唇發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質是久坐或長期站立,血液循環不好,當病情發作時,除了疼痛外,若還有憋氣、明顯的紫紺、口唇發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懷疑可能是肺栓塞。
徵兆4、重度的血壓升高
對於主動脈夾層患者,發病徵兆是劇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時會伴有重度的血壓升高。
徵兆5、胸痛
大家都知道,心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裡面的,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現是胸痛,一般發生在胸骨後方,整個邊界不是很明確,它的面積會適當大一點兒(跟手掌面積差不多),或者說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悶痛的感覺。心絞痛服藥後,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症狀就會緩解。
心臟驟停時應該怎麼做
大家都應了解、學會心肺復甦等急救技能。一般發生猝死,如得不到及時地搶救復甦,4~6分鐘後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後的心肺復甦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為進一步搶救直至挽回心搏驟停傷患者的生命而贏得最寶貴的時間。
重視「心臟體檢」
張勇主任說:「常規體檢是很難發現心血管內的病變情況的,此外,也不能排除可能有心血管病相關的家族史,有些基礎疾病也會引起心源性猝死的。」
而「心臟體檢」是指通過專業技術,採用相關設備對心血管進行的針對性檢查。
張勇主任建議,所有成年人都需要定期做「心臟體檢」,特別是有胸悶、氣短、心悸,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菸、長期熬夜,以及有家族心臟病史的冠心病高危人群。
預防猝死,從點滴做起
猝死看似不可預防,但從生活習慣、情緒方面作調整,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體健康,就有可能降低猝死的發生機率。
1. 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2. 清淡、低脂飲食。
3. 戒菸、戒酒。
4. 適量運動,改善身體健康,培養心肺功能。
5. 保持良好心態,減輕壓力以及避免焦慮抑鬱的出現。
6. 注意培養個人的興趣愛好,當壓力來臨可以通過興趣愛好把它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