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張麵皮薄餅鋪開,放上一塊長方型的雪白糖蔥,撒上碾壓過的芝麻、花生等粉末,加上一根香菜,用薄餅包起這些餡料。咬一口,噴香撲鼻,鬆脆可口。這,就是聞名潮汕地區的糖蔥薄餅。
潮汕美食一貫以小吃著稱。糖蔥薄餅,便是潮汕小吃中最為經典的茶點。糖蔥,顧名思義就是有蔥孔而且象蔥白一樣潔白的糖塊。據悉,這種小吃起源於汕頭市潮南區陳店鎮福潭村,人稱鴨潭,所以也有人把糖蔥薄餅叫作「鴨潭糖蔥」。以前,潮汕地區的街頭巷尾都可以看到很多賣糖蔥薄餅的攤檔,也能聽見許多走街串巷的小商販穿街走巷,拉著長音吆喝著:「糖蔥~薄餅~」。而時下,隨著各種現代精製糖果不斷豐富市場,糖蔥薄餅已經越來越少見。揭陽市區也鮮見賣糖蔥薄餅的商販,部分糖果店有賣用塑料罐裝起來的糖蔥,但是這一種往往不夠新鮮,吃起來沒有現做的酥脆。想吃新鮮糖蔥的市民,可到榕城區步行街的周圍,那裡有幾家現做現賣的糖蔥薄餅小攤。
在古城洪陽,鄉土氣息仍很濃厚。在普寧德安裡的大門前,經常能看見好幾輛的鐵皮推車,這些鐵皮推車便是賣糖蔥薄餅的。洪陽人老方,在這裡賣了10多年的糖蔥了。他做的糖蔥薄餅皮韌餡脆,許多人都喜歡買他家的糖蔥饋贈親友。
老方向我們介紹,糖蔥之所以叫做糖蔥,是因為它中間有許多通孔,像是多個蔥孔並排粘在一起。合格的糖蔥必須有16個大孔,每個大孔周圍又有16個小孔。做糖蔥的主要原料是白糖,其次是麥芽糖,要把糖先在鍋裡熬煮成飴,冷卻到合適溫度後才趁熱拉打。做糖蔥的,用手指就能試出糖飴的溫度。而拉糖的動作則最考功夫,糖的韌性大,要拉長很費力,這拉糖的動作有點像是在拉麵條,有的人會用一根釘子固定好糖的一端,拉長之後兩股合在一起又繼續拉。這樣不斷重複拉打,不斷將空氣包含在糖裡面,直到變成白色的中空長方形糖條。然後切斷成小指長的一段段,成為香酥甜脆的「白糖蔥」。用來包裹糖蔥的薄餅皮,則是用麵粉和水揉成軟團,把平底鍋燒熱,手拿軟麵團往熱的平底鍋猛的一貼,迅速拿起,鍋裡就粘了一張圓圓的薄餅,等成形即可。
老方賣糖蔥薄餅時,會詢問顧客是否由他幫忙包好,有些顧客喜歡買回材料拿回家自己包,這樣花生芝麻等配料可以隨意增減。喜愛甜食的人,還可用一張薄餅包上多塊糖蔥。
新鮮的糖蔥很鬆脆,吃的時候入口即化,又不沾牙,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外出遊子回家時,都喜歡買一點糖蔥薄餅吃,因為這款古老又經典的鄉土糖果,飽含著家鄉特殊的味道。
(記者 林寶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