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循環是什麼?「內循環」「雙循環」主要內容

2020-12-12 綜投網

  一、「內循環」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將成主基調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下半年政策以及工作目標定調。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布局「內循環」是會議的重要亮點之一,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當前正處於「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計劃制定時期,「內循環」或將成為下一階段我國重要的經濟戰略布局。

  「內循環」概念並非首次提出,今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首次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概念。

  5月24日,領導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確立了「內循環」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的基調。

  在7月22日的企業家座談會上,再次強調「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二、「內循環」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來逆全球化趨勢明顯,在疫情影響疊加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加大的大環境下,「內循環」的提出是應對當前形勢的必然選擇。在逆全球化趨勢之下 ,「內循環」為主,「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戰略不僅可以有效緩解我國對外圍環境的依賴,也能夠推動全產業鏈的發展,在全球化分工中擁有更強的話語權,對國內經濟的穩定也將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一)逆全球化趨勢倒逼經濟「內循環」

  我國經濟近些年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外循環」模式:在改革開放初期,憑藉勞動力數目和成本上的競爭優勢,我國的出口產業鏈初具規模,外需的提振使上下遊產業鏈逐步完善;2000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也標誌著我國正式參與全球產業鏈分工,成為「世界工廠」。

  在「外循環」的模式下,中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較高,根據數據顯示,在2007年之前,我國的進出口佔GDP的比重整體呈現震蕩上升的趨勢。

  2008年,次貸危機席捲全球的主要金融市場,中國也未能免除波及。在這一階段,中國的外貿環境整體走弱,自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長達一年的時間進出口數據均持續負增長。由於中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較高,經歷過次貸危機後,中國無法通過外部市場消化過剩產能,進出口走弱帶來對經濟的衝擊較為明顯,我國意識到要逐漸降低對外貿的依存度。在「十二五」提出擴大內需戰略以尋求改革,即由投資和出口拉動轉向消費和投資拉動,並把消費作為主要著力點,主動化解過剩產能。之後的八屆三中全會上,中央進一步提出優化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指導意見。

  經濟結構方面,自2008年以來雖然外貿佔GDP的比重有所回落,但整體的外貿依存度依舊較高。從中國進出口金額佔全球進出口的份額來看,並未出現明顯拐點,外貿依存度有待進一步降低。

  產品結構方面,雖然出口產業正在轉型升級,但對於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依舊較為敏感。我國當前的出口產業正由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機電產品的出口規模也有所提升,2000年我國機電產品的出口規模約為482億美元,出口規模佔比約為42%,2018年我國機電產品的出口規模約為14603億美元,出口規模佔比提升至了58.73%。但這種通過貿易順差實現資本積累和再投資的「外循環」模式對國際經濟環境的波動較為敏感,全球產業鏈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對出口大環境產生影響,產品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二)經濟復甦仍需內需發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7月公布的最新宏觀經濟數據,上半年我國GDP為45.7萬億元,同比-1.6%。單季度方面,相較於一季度-6.8%的增速,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達到3.2%。在疫情的有效控制下,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等經濟數據的單月增速逐步回暖,經濟得到了明顯修復。

  投資、消費和出口作為GDP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反映我國目前的經濟復甦程度,總體來看,儘管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三者的增速,也基本都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但經濟仍處在持續修復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激發內需潛力,升級需求體系。投資方面,截至6月底,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28.16萬億元,同比-3.1%,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為15.79億元,同比-7.3%。消費方面,上半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7.23萬億元,同比-11.4%,6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35萬億元,同比-1.8%。

  出口方面,數據同樣回暖,6月份出口累計同比-6.2%,較5月份累計降幅收窄1.5個百分點,6月單月出口同比增速0.5%,再度由負轉正。但從具體的出口品類來看,增長大多集中在防疫產品、在線設備等品類。

  (三)推進全產業鏈長期布局

  在「外循環」模式下,我國在生產環節一直具有比較優勢,所涉及的行業類別也非常豐富。但我國具備比較優勢的產品都集中於低附加值品類,如服裝、家具類產品,而對於晶片、半導體等高附加值產品,產業鏈並不完善,在核心技術方面仍面臨較大的技術壁壘。此外,考慮到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只有提升核心技術競爭力,突破技術壁壘,才能參與全球產業鏈重塑,真正實現全產業鏈布局。

  根據此次重要會議提出的「鍛長板,補短板」思路,在「鍛長板」方向上發揮自身的成本優勢,在服裝、食品飲料等產業加大布局,面對外需不足或出口過剩等情況,則通過「內循環」承接,激活內需市場。而對於「補短板」方向,其核心就是突破相關產業的技術壁壘,這需要大量研發投入和尖端人才的培養,才能將「中國製造」變成「中國創造」,最終實現技術自主可控和全產業鏈布局的長期目標,半導體、通信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將不再受制於人,達到「國產可替代」水平。

相關焦點

  • 經濟內循環什麼含義?
    圖片來源網絡隨著中美貿易戰的不斷升級,「內循環」這個新名詞,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提起。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下半年政策以及工作目標定調,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內循環」一經定調,各種聲音層出不窮,不看好或者支持的雙方各執一詞。除了上面那些質疑的聲音,也有很多人表示支持。
  • 陳立平:經濟內循環「倒逼」零售業變革
    對零售行業而言,經濟內循環意味著什麼?零售企業家如何正確認知中央提出的內循環,並對企業戰略做出部署和調整?《第三隻眼看零售》就此專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陳立平,希望他從學者的視角為我們解讀內循環體系下的零售業。陳立平指出,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一些物美價廉的好商品充斥於發達國家的商店卻很少惠及國內消費者,這種中國商品的二元流通結構問題一直存在。
  • 這個2020,經濟開始內循環!存錢還是買房,怎麼解?
    近來局勢不太安穩,各方都開始劍拔弩張針對中國,對於從事外貿進出口的人來講,前景非常的不明朗,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的飯碗就會被砸掉,所以很多做外貿的都慢慢的轉型做內貿,從而最大化的降低經營風險。不例外的,在局勢動蕩和全球疫情的影響下,讓中國的外貿很受影響,慢慢的進入了內循環的窘境。
  • 經濟內循環是什麼意思?你該如何看待?
    最近,國內經濟領域最熱門話題是,經濟內循環。所謂經濟內循環,就是 「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主要是指,擴大內需,擴大消費。因為,在未來出口預期不好的情況下,我國可以通過內需的動力,而不靠外力,來拉動經濟增長。也就是說,過去生產在國內,銷售到國外。而現在是,產供銷都在本國完成。
  • 經濟內循環是什麼意思 循環經濟利好哪些行業概念龍頭股介紹
    經濟內循環是什麼意思>>  有分析人士指出,大消費板塊再度崛起,除了自身基本面支持外,政策力挺也不可或缺,尤其是近期經濟內循環這一理念的提出,意味著刺激消費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旋律。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成為政策導向。消費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內循環消費主要包括三條主線:高端海外消費回流,美妝等本土品牌崛起,必選消費平穩增長。中長期重點配置高確定性的超市板塊,以及成長性強的化妝品、休閒零食、教育板塊;短期積極關注基本面邊際改善明確、估值仍在低位的黑馬標的機會。
  • 通信行業專題報告:經濟「內循環「,通信「鍛長板「,維持「推薦」評級
    機構:長城證券 評級:推薦 貿易爭端加劇,「雙循環」戰略全面應對:近期「乾淨網絡」等貿易爭端加劇,應對世界多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供給及需求端設立障礙,中國經濟轉向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內循環經濟將基於兩條脈絡展開。
  • 關系所有人的經濟內循環要開始了,什麼東西最值錢?
    在「地攤經濟」後,國家提出了「經濟內循環」,而「經濟內循環」是什麼呢?這是一種為復甦經濟而採取的一種方式,總體來講,就是自產自銷,國內生產的物品由國內消化,通過刺激國內消費能力拉動經濟增長。經濟內循環帶來的影響有專家對經濟內循環進行了專業分析,這主要涉及到投資和消費兩大板塊。
  • 張平:經濟內循環是什麼意思?你該如何看待?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張平最近,國內經濟領域最熱門話題是,經濟內循環。所謂經濟內循環,就是 「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主要是指,擴大內需,擴大消費。因為,在未來出口預期不好的情況下,我國可以通過內需的動力,而不靠外力,來拉動經濟增長。也就是說,過去生產在國內,銷售到國外。
  • 業內:內循環背景下武漢區位優勢凸顯
    會議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多位企業家不約而同地提出,當前中國經濟加強「內循環」的背景,對於武漢將是難得的機遇。「如果說國內是一個大循環,是一個大消費市場,那麼從區位上來看,武漢相當於沿海。」8月12日,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表示。
  • 內循環,外循環,看720雲VR如何助力經濟雙循環
    2020年作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年,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經濟更是提出了立足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方向。那麼,720VR的創作者們又可以在其中獲得哪些商業機會,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呢?其實早在今年廣交會上720VR就已經開始為國際外循環的經濟發展提供助力了。
  • 權威訪談|著眼「內循環」落實新《條例》,為化妝品行業帶來新希望
    2020中國化妝品國際高端論壇暨行業影響力榮耀盛典焦點議題「雙循環」「新條例」下,行業迎來的機遇與挑戰著眼「內循環」落實新《條例》為化妝品行業帶來新希望在我國當 前「以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經濟態勢下,化妝品行業及日化行業面臨了怎 樣的挑戰,以及國內科研機構(高校)在化妝品行業發展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針對以上問題,我 們採訪了王偉教授,請他從專業角度分析並闡述相關論點。
  • 如何開始消費內循環模式?
    在目前美國以舉國舉球之力壓制中國崛起的世紀未來之戰中,我們國家審時度勢作出了啟動國內經濟消費內循環的戰略決策。這個決策切中了中美決戰的核心,是我國繼續沿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高歌向前的唯一正確道路。一,內循環的精神要素1,信心和勇氣內循環經濟是被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逼出來的。目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正在全面啟動打造清一色的所謂市場經濟自由貿易區。
  • 「六個錢包」都給房地產了,高房價是經濟內循環的最大障礙
    這不,中央剛提出經濟內循環,馬上就有人在網際網路上喊:「在內循環的經濟背景之下,房價上漲是唯一的選項!"我真替這樣的人擔心,長此以往,腦子會僵化的!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爆發以來,整個世界商業貿易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加上一些敵對勢力故意擠兌,我國的外部環境不太好。過去我國是通過外貿盈利的大戶,但現在遇到了問題,外貿不好做了。
  • 怎樣區別和正確使用車輛的「內循環」和「外循環」?
    汽車上的空調,根據廠家的設置,並不會完全進行內部循環,這也是出於對車內空氣品質方面的考慮,比如打開車內循環十分鐘後,就會打開約10%的外循環,以改善空氣品質,防止因車內乘客多,長時間開內循環,會因空氣品質不好而感到不適;所以即使是長時間開外循環,也不必擔心什麼,因為外循環會根據實際情況而自動開啟,只不過佔的比例很低,所以到底要開什麼外循環,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 到底什麼叫「雙循環」?黃奇帆一下就把它講透了
    我國為什麼我們要實行雙循環戰略?到底什麼叫雙循環?聽聽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的演講吧,他把這個問題的歷史背景、來龍去脈,都講透了!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深刻衝擊世界經濟的大背景下,特別是在一些國家不負責任地「甩鍋」「脫鉤」的背景下,提出「加快形成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既是順勢而為的戰略舉措,更是強國之路的必然選擇。二、可為之處黃奇帆表示,「我們在核心、高技術、基礎性的關鍵性技術上投入不足,創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不夠,種種問題導致有可能會在國際上被』卡脖子』。
  • 經濟內循環來襲,中國房奴們成為發展內循環的最大阻礙!
    近段時間,經濟內循環的話題被頻繁提起。其實還有很多人都不理解,經濟內循環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些人認為經濟內循環之下,想要拉動經濟發展必須要靠房地產,所以未來的房價只漲不跌。雖然說房地產行業發展起來了,但是經濟內循環是無法循環起來的。所以經濟內循環之下,房價會下降,讓人們重新恢復購買力。其實簡單來說,經濟內循環就是中國在應對外部挑戰時建立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在這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內和國際周期是相輔相成的。不過,經濟內循環並不意味著中國將來要完全依靠國內市場。
  • 國家搞經濟內循環,鄉村市場、縣鎮市場有什麼賺錢機會?
    前面的文章,我們講了,接下來的數年內,經濟內循環是咱們的國策。而搞內循環,主要是通過兩點來發力:一是做大內需,二是搞產業升級。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普通人,有哪些賺錢機會呢? 帶著這個思考,渠梁最近查了不少資料,整理了一些想法,在這裡分享給大家,也歡迎大家一起探討啊。
  • 開啟「經濟內循環」後,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會相對穩妥一些
    特約作者:小雯這段時間,有一個詞火了,那就是「經濟內循環」。 作為近期經濟領域的熱搜詞彙,如果你不明白何謂「內循環」,那你就無法弄清楚,接下來國家經濟發展的朝向在哪裡,普通人又該怎麼樣應對。首先,要清楚的是,經濟內循環與外循環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兩大動力來源。
  • 汽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怎麼區別和正確使用呢?
    汽車的「內循環」和「外循環」,怎麼區別和正確使用呢?「內循環」顧名思義,汽車空調出風口的風從車內吸入,經由空調冷卻或加熱後從出風口吹出,相當於車內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外循環改變了空調的吸氣方式,從原來從車裡吸空氣的方式變成從車外吸空氣進入車內,相當於在車內可以不斷換氣。
  • 汽車開空調該用內循環還是外循環
    【太平洋汽車網】堵車時多數用內循環,高速多數用外循環。內、外循環的使用,應結合空調、暖風進行。利用外循環,可以呼吸到車外的新鮮空氣。高速開車,時間長了就覺得車內空氣渾濁,人不舒服,又不能開窗,就應該利用外循環打點清風進來;冬天送暖風感覺太熱,可關掉風機,打開外循環,既保持車內溫度,又有新鮮空氣,感覺會更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