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工作與生活型態,迫使我們手臂經常處於往前伸的狀態,例如打電腦、玩手機、看書、寫字。
如果缺乏活動、姿勢長期不變換的話,就會影響到肩胛骨以及附近的肌肉,進而導致上背痛,也俗稱膏肓痛。
膏肓痛 : 指的就是膏肓穴附近的疼痛,而膏肓穴的位置在第四、五胸椎之間內側,靠近肩胛骨的內緣的地方。其疼痛通常就在肩,甚至牽連上背及下頸作痛。
膏肓痛是辦公室常見的引起疼痛原因之一,主要是由姿勢不良,肌肉又使用過度,導致肩胛骨和胸口周邊肌群緊繃。被不當拉扯甚至發炎,肌肉為了保護受損組織而攣縮,惡性循環之下持續產生疼痛。
如果只單純施以肌肉按摩,會因為短暫的鬆弛而感覺緩和,但過不多久又會疼痛,因為真正造成疼痛的原因並非只有肌肉緊繃,還有其他關節和軟組織的問題沒有解決,疼痛不會消失。所以如果有膏肓痛,需要確認問題來源究竟來自於何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姿勢 肩胛骨與背痛之間關係
當我們坐著並且把手往前伸的時候,你的肩胛骨會往前凸、往前傾,這樣才能把手更往前伸。這個狀態下肩胛骨是處於比較不穩定的狀態。身體為了穩定住肩胛骨,肩胛提肌、上斜方肌、中斜方肌、菱形肌會進入被拉長又要出力的狀態。
上述肌肉在被拉長且需要穩定肩胛骨的情況下,是容易疲勞、緊繃、變硬的。如果肌肉長期緊繃,久了會產生激痛點(rigger point)l ,
激痛點是因為肌纖維長期處於緊張收縮狀態,造成局部循環障礙;同時身體會啟動我們保護機制讓你身體那個激痛點變得輕輕碰壓就很痛。激痛點除了很痛以外,時間長了會慢慢演變成一整片的筋膜痛(myofascia pain)。
而且上背痛不會單獨出現,手臂長時間前伸的同時,頸部通常也會跟著前伸,讓被拉長的斜方肌還要出力支撐頭部的重量,導致脖頸酸痛。
肩胛骨附近的肌肉過度緊繃不單造成酸痛,也會導致脊椎的活動度降低
即彎曲活動的能力變差,或是卡在過度彎曲的狀態。
常見的相關問題包括烏龜頸、駝背、水牛肩(富貴包)。烏龜頸、駝背很常見, 出去路上走一圈可能就能看到幾個。
而富貴包(又稱水牛肩)是指因為長期姿勢不良,頸椎第6或7節長期往後凸,在不正常增生組織下表現凸出。
較小的富貴包很少引起傷害,隨著富貴包逐漸增大,會使頸肩部肌肉的壓力增大,可以引起頸肩部的酸脹疼痛感。如果壓迫頸椎會引起頸椎病的症狀出現,例如頭暈和手臂麻木感,甚至放射「串痛串麻」至頭頸、後背或者肩膀等,如果增大的富貴包影響到了交感神經,會引起血壓增高、心跳加快、心律不齊、心慌胸悶等不適表現。
這些壞習慣容易導致「富貴包」
低頭習慣
低頭習慣:低頭玩手機會導致頸部後側張力變大,下頸椎段承受壓力比較大,長期處於關節往前滑移的位置,這樣非常容易出現頸椎大包。探頸習慣
探頸習慣:這個動作大部分人都沒有注意過,玩電腦的時候會不自覺的伸頭,原理和上面類似,導致頸椎部分增生導致所謂的「富貴包」。
圓肩習慣
圓肩習慣;由於生活中長期的雙手在身體前側,肩膀也會不自覺的往前伸,可以回想下生活中有多少時間雙手是在身體後面的?
隨著不良習慣,會加重圓肩的形成。會導致上胸椎部分和下頸椎部分的牽拉,張力變大而增生組織,所以形成大包。
駝背
肥胖或慢性病也會導致「富貴包」
肥胖或慢性病也會導致「富貴包」
頸椎後方這個部位是脂肪較容易堆積的地方,如果是肥胖,糖尿病的患者很容易再次產生脂肪堆積,脂肪堆積較厚較大且柔軟。
有很多人脖子一不舒服就喜歡按摩,單去按摩緊張的肌肉是沒用的,你只會短暫舒服,過沒多久又痛起來,如果遇到不專業的按摩可能越按越嚴重。
如果已經痛了,那建議去找醫生和物理治療師做診斷、評估和治療,治療的重點不在外觀,物理治療的重點在於找出病因、解決疼痛、改善肌肉平衡、增加關節活動度,主要目的並非全在改善外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