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意味著什麼?

2020-12-17 人民日報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嗎?《新聞1+1》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共同關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新聞1+1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1、怎麼看待11月份的CPI同比和環比均下降?

張立群:價格變動是市場供求關係的表現。經濟增長有一個周期性變動特徵。在經濟上升周期,一般是需求引導供給,這時一般是供不應求,價格漲幅提高。在經濟下行階段,是供大於求,這時價格漲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實際上我國從2010年以後經濟增速下降,GDP增長率從10.3%降到去年的6.1%,今年可能會更低。在這個過程中,從宏觀經濟總量關係來看,總體是供大於求的特徵,在這個背景下,價格漲幅較低是一個基本特點。當然今年價格漲幅較低,還包含一些特殊因素。比如疫情衝擊的影響,特別是在2019年出現了「豬周期」,對食品價格影響比較顯著。所以在2019年,儘管經濟處於下行周期,但去年CPI同比漲幅超過4%。經過各方面工作,它的效果體現,今年豬肉供給顯著增加,所以豬肉價格漲幅顯著下降,「豬周期」的影響在今年下半年在很快消失。這些因素組合起來就形成今年CPI回到經濟增長下行周期的基本特徵。

2、CPI是否會持續下行?

張立群:中國經濟今年應該是從下行轉到回升的一個轉折點。主要的判斷依據是,過去幾年,我們開始克服經濟下行壓力,注重擴大需求。今年疫情的衝擊使需求不足的矛盾加重,所以今年更明確提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特別是要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這個過程中就包含著中國經濟開始走向回升向上的周期。在這個背景下,擴大內需的效果也會進一步表現出來。企業的訂單會增加,企業的生產形勢會更加活躍。這時市場供求關係,逐步從供大於求向供求大體平衡方向發展,這對未來價格走勢會產生向上的拉動作用。

3、11月份PPI同比下降1.5%,降幅收窄,工業部門開工率和盈利狀況逐步改善

張立群:從PPI的走勢來看,它的降幅在收窄,恰恰表明需求不足的矛盾在生產資料市場、在工業產品市場上在緩解。這個緩解表現為PPI的降幅出現收窄的變化態勢,這也表明今年在疫情嚴重衝擊之下,在擴大內需方面,在圍繞「六穩」「六保」工作方面,我們所做的各項努力,它的效果正在越來越多表現出來。所以需求不足的問題正在不斷得到克服、得到解決。所以整個擴大內需政策的效果,在支持整個市場供求關係,向著供求均衡的方向轉變。

4、從老百姓的角度看,CPI漲幅下跌,物價下降,是好事嗎?

張立群:CPI漲幅下降,其實從民生角度來看,首先表明供給的保障水平比較高,特別像一些基本生活品供給比較充裕,這一點是非常好的方面。但另一方面,從企業來看,價格水平的下降,它的生產困難會加大,市場需求不足,產品銷售不暢,這時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可能就會受到影響,它的發展不好就會對就業、對居民收入帶來另一個方面的影響。所以,要通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一個是要保障就業和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另一方面保持價格大體平穩。這時我們必須要通過宏觀調控,使得整個經濟達到一個充分就業的均衡增長,實現這個目標非常重要。

5、豬肉價格對CPI影響很大,豬肉價格什麼時候能穩住?

張立群:從今年來看,豬肉價格漲幅下降是很快的,這表明了我們增加生豬供給的各項政策效果在較快顯現。但在這基礎上,也要注意到豬肉價格持續下降,對豬肉的生產有負面影響。怎麼讓生豬的生產和供應保持大體平穩,儘量使它的周期性波動特徵淡化,使整個豬肉價格有一個長期平穩的基礎,這很重要,所以要把市場價格的調節和整個生豬生產的發展協調好,這裡有很多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抓細抓實。

6、如何提振消費,讓老百姓敢花錢?

張立群:今年的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大,第一季度消費同比負增長19%。雖然隨著疫情防控成效越來越明顯,人們活動的自由度不斷增加,消費市場在恢復,但到目前為止消費仍是負增長。所以下一步要在疫情防控、精準防控能力的提高上,進一步取得積極進展,讓人們活動的自由度進一步加強。在這個基礎上,通過保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的購買力進一步提高,使整個消費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回暖,進一步活躍。在這個基礎上,整個CPI的平穩變動特徵可能會越來越明確。

(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我國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
    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 「二師兄」身價下跌為主因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官網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11月份CPI環比下降0.6%
  • CPI再現負增長 主要因素是什麼?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嗎?《新聞1+1》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共同關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 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 提振消費關鍵在保經濟增長穩就業
    繼2009年10月以來,CPI同比增速首次滑落至負增長區間。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其中,豬肉價格的走低帶動食品價格和整體CPI進入通縮狀態。從非食品項表現看,11月非食品價格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1%,這是近10年以來的首次同比負增長。
  • 活久見,CPI負增長?意味著什麼?機構觀點全梳理
    活久見,CPI負增長?意味著什麼?機構觀點全梳理今天打開新聞一看,CPI居然罕見地負增長了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為2009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環比下降0.6%,連續2個月出現負增長。
  • 11年來首次!豬肉砸盤 CPI漲幅「轉負」!什麼信號?比通貨膨脹更可怕...
    豬價「砸盤」,11月CPI轉負!   在「三跌一漲」的背後,反映出中國經濟新的發展態勢:   CPI在連續下跌4個月之後,11年來首次步入負區間,其中豬價下跌12.5%,是促使CPI由正轉負的最直接因素。
  • CPI負增長!11年來首次菜籃子「硬通貨」價格降幅大
    農貿市場蔬菜種類豐富,市民「菜籃子」國家統計局揚州調查隊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揚州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為近11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CPI為何負增長?「菜籃子」迎來一波降價11月份,食品菸酒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3個百分點。
  • 全國CPI短暫負增長後回正,上下波動反映什麼樣的經濟信號
    同比負增長僅一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再次轉正!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2%,非食品價格持平;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0.2%,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3%。
  • 豬價「砸盤」CPI進入「負時代」,PPI環比上漲!什麼信號?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CPI、PPI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CPI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PPI同比下降1.5%,環比上漲0.5%。在「三跌一漲」的背後,反映出中國經濟新的發展態勢:CPI在連續下跌4個月之後,11年來首次步入負區間,其中豬價下跌12.5%,是促使CPI由正轉負的最直接因素。
  • 31省份11月CPI出爐:22地物價降了!海南降最猛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2日電(董湘依)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31省份2020年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2個省份11月CPI同比錄得負增長,而海南為跌幅最大的省份,降幅達1.9%。僅8省份CPI同比上漲,西藏漲0.9%領漲全國。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降降降!
  • 財信研究評12月CPI和PPI數據:預計1月CPI為負 PPI將迎來正增長
    一是2021年PPI翹尾因素將較2020年提高1.6個百分點;二是疫苗投入使用疊加前期政策效果顯現,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短期上行壓力較大,但全球經濟負產出缺口仍在,大宗商品持續上行動力不足,國內輸入型通脹壓力可控;三是2020年使用偏慢的財政資金短期將支撐基建投資維持高增長,但在隱性債務風險增加和房主不炒定位下
  • 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0萬創新高 連續11年負增長
    來源:央視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0萬創新高 連續11年負增長日本總務省8月5日發布的人口動態調查結果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人口為124,271,318人,較上年減少505,046人,減幅為0.40%
  • 負油價是什麼意思?負油價意味著什麼
    2020年4月20日再次見證歷史。這一次是歷史上還沒有過的「負油價」。這是自石油期貨從1983年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開始交易後首次跌入負數交易。  不過在同一天,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51美元,收於每桶25.57美元,跌幅為8.94%。
  • 11年來CPI首次轉負!機構表示整體數據指示意義不大 未來3-4個月或...
    整體來看,11月CPI同比下降0.5%,較10月份大幅回落了1個百分點,且是2009年10月份以來CPI首次轉負。為何CPI大幅轉負?東吳證券採用兩分法拆分後發現,豬價帶動的食品價格轉負是主要拖累,但非食品項亦出現轉負。
  • 品牌破產 這家韓國車企似乎聽過,時隔11年還是撐不住了
    這是雙龍汽車在遭遇金融危機之後,時隔11年再次申請了。雙龍汽車已經在連續15個季度出現了虧損,面對外債已經無力償還。包括向銀行貸款的金額在最後延期日裡也無法償還,像銀行的貸款金額連本帶息以及在外金融機構借的錢多達上千億,導致上半年各大銀行都在躲著韓國雙龍的現象。從今年的數據來看,雙龍汽車銷量減少了近五分之一,僅有7.94萬輛的銷量。
  • 滑鼠上的 DPI 與CPI是什麼指標,有何區別?
    1000dpi解析度的光學滑鼠滑鼠的解析度,是選擇一款滑鼠的主要依據之一。二、為什麼有的滑鼠上標註的又是cpi呢?cpi的英文是「count per inch」,直譯為「每英寸的測量次數」,這是由滑鼠核心晶片生產廠商安捷倫定義的標準,可以用來表示光電滑鼠在物理表面上每移動1英寸(約2.54釐米)時其傳感器所能接收到的坐標數量。cpi意思是每英寸的採樣率。
  • 人口再度發出負增長預警!房價到底什麼時候跌?
    近期,關於人口問題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也被視為樓市「利空」,我們距離「人口負增長」又近了一步?! 首先,近日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在《人口與健康》雜誌發表文章《我國「十四五」時期及中長期人口發展態勢分析》。該研究預測,中國總人口在2027年後開始進入負增長。
  • 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0萬刷新紀錄,連續11年負增長
    這是日本人口連續11年負增長,減少數和減幅均創歷史新高。2019年日本人口出生數為866908人,首次低於90萬人,刷新了歷史最低紀錄。而死亡數為1378906人,達到了歷史最高。另外,日本人口中15歲至64歲勞動人口佔到總體的59.29%,下降0.20%。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上升0.35個百分點達到28.41%,老齡化問題呈現加劇趨勢。
  • 11月湖南CPI創近10年來新低
    12月10日,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以下簡稱「國調總隊」)公布最新數據:11月份,湖南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1.0%。這是近10年以來,我省CPI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  是什麼力量拉動CPI由正轉負?我省經濟復甦向好的態勢是否會受到影響?國調總隊相關專家對此進行解讀。
  • 2020年12月CPI同比增長0.2%
    1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實現由負轉正。據此前公布數據,2020年11月份CPI同比錄得負增長,下降0.5%。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7%。
  • CPI和ppi同時出現負值,通縮信號已經出現?
    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9號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個月全民居民消費指數cpi同比下降了0.5%,環比下降了0.6%,竟然出現了負值,這是個非常罕見的數據,這個數據是最近11年以來的新低,-0.5%其實在經濟性的意義上就已經進入了通縮,只不過這一次的通縮可能跟之前歷史上的通縮有所不同,很有可能會形成一種窮人的通縮和富人的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