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再現負增長 主要因素是什麼?

2020-12-17 品牌時報網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嗎?《新聞1+1》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共同關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

1 怎麼看待11月份的CPI同比和環比均下降?

張立群:價格變動是市場供求關係的表現。經濟增長有一個周期性變動特徵。在經濟上升周期,一般是需求引導供給,這時一般是供不應求,價格漲幅提高。在經濟下行階段,是供大於求,這時價格漲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實際上我國從2010年以後經濟增速下降,GDP增長率從10.3%降到去年的6.1%,今年可能會更低。在這個過程中,從宏觀經濟總量關係來看,總體是供大於求的特徵,在這個背景下,價格漲幅較低是一個基本特點。當然今年價格漲幅較低,還包含一些特殊因素。比如疫情衝擊的影響,特別是在2019年出現了「豬周期」,對食品價格影響比較顯著。所以在2019年,儘管經濟處於下行周期,但去年CPI同比漲幅超過4%。經過各方面工作,它的效果體現,今年豬肉供給顯著增加,所以豬肉價格漲幅顯著下降,「豬周期」的影響在今年下半年在很快消失。這些因素組合起來就形成今年CPI回到經濟增長下行周期的基本特徵。

2 CPI是否會持續下行?

張立群:中國經濟今年應該是從下行轉到回升的一個轉折點。主要的判斷依據是,過去幾年,我們開始克服經濟下行壓力,注重擴大需求。今年疫情的衝擊使需求不足的矛盾加重,所以今年更明確提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特別是要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這個過程中就包含著中國經濟開始走向回升向上的周期。在這個背景下,擴大內需的效果也會進一步表現出來。企業的訂單會增加,企業的生產形勢會更加活躍。這時市場供求關係,逐步從供大於求向供求大體平衡方向發展,這對未來價格走勢會產生向上的拉動作用。

3 11月份PPI同比下降1.5%,降幅收窄,工業部門開工率和盈利狀況逐步改善

張立群:從PPI的走勢來看,它的降幅在收窄,恰恰表明需求不足的矛盾在生產資料市場、在工業產品市場上在緩解。這個緩解表現為PPI的降幅出現收窄的變化態勢,這也表明今年在疫情嚴重衝擊之下,在擴大內需方面,在圍繞「六穩」「六保」工作方面,我們所做的各項努力,它的效果正在越來越多表現出來。所以需求不足的問題正在不斷得到克服、得到解決。所以整個擴大內需政策的效果,在支持整個市場供求關係,向著供求均衡的方向轉變。

4 從老百姓的角度看,CPI漲幅下跌,物價下降,是好事嗎?

張立群:CPI漲幅下降,其實從民生角度來看,首先表明供給的保障水平比較高,特別像一些基本生活品供給比較充裕,這一點是非常好的方面。但另一方面,從企業來看,價格水平的下降,它的生產困難會加大,市場需求不足,產品銷售不暢,這時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可能就會受到影響,它的發展不好就會對就業、對居民收入帶來另一個方面的影響。所以,要通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一個是要保障就業和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另一方面保持價格大體平穩。這時我們必須要通過宏觀調控,使得整個經濟達到一個充分就業的均衡增長,實現這個目標非常重要。

5 豬肉價格對CPI影響很大,豬肉價格什麼時候能穩住?

張立群:從今年來看,豬肉價格漲幅下降是很快的,這表明了我們增加生豬供給的各項政策效果在較快顯現。但在這基礎上,也要注意到豬肉價格持續下降,對豬肉的生產有負面影響。怎麼讓生豬的生產和供應保持大體平穩,儘量使它的周期性波動特徵淡化,使整個豬肉價格有一個長期平穩的基礎,這很重要,所以要把市場價格的調節和整個生豬生產的發展協調好,這裡有很多工作還需要進一步抓細抓實。

6 如何提振消費,讓老百姓敢花錢?

張立群:今年的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大,第一季度消費同比負增長19%。雖然隨著疫情防控成效越來越明顯,人們活動的自由度不斷增加,消費市場在恢復,但到目前為止消費仍是負增長。所以下一步要在疫情防控、精準防控能力的提高上,進一步取得積極進展,讓人們活動的自由度進一步加強。在這個基礎上,通過保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的購買力進一步提高,使整個消費市場的需求進一步回暖,進一步活躍。在這個基礎上,整個CPI的平穩變動特徵可能會越來越明確。

相關焦點

  • 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意味著什麼?
    這是時隔11年後,CPI再現負增長。導致負增長主要因素是什麼?負增長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趨勢嗎?《新聞1+1》連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共同關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新聞1+1丨11月CPI,為何創了11年來的新低?1、怎麼看待11月份的CPI同比和環比均下降?
  • 活久見,CPI負增長?意味著什麼?機構觀點全梳理
    活久見,CPI負增長?意味著什麼?掐指一算,距離上一次CPI同比負增長已經過去了11年,由此可見,CPI負增長真的非常少見。數據來源:同花順 2020.12.9CPI為什麼會出現負增長呢?主要還是和食品價格下降有關係。
  • 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 提振消費關鍵在保經濟增長穩就業
    繼2009年10月以來,CPI同比增速首次滑落至負增長區間。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其中,豬肉價格的走低帶動食品價格和整體CPI進入通縮狀態。從非食品項表現看,11月非食品價格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1%,這是近10年以來的首次同比負增長。
  • 我國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
    時隔11年CPI再現負增長: 「二師兄」身價下跌為主因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官網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北京11月份CPI環比下降0.6%
  • 滑鼠上的 DPI 與CPI是什麼指標,有何區別?
    1000dpi解析度的光學滑鼠滑鼠的解析度,是選擇一款滑鼠的主要依據之一。一款滑鼠性能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就在於其滑鼠內部的解碼裝置所能辨認的每英寸長度內的點數,也就是一般人們所說的解析度,單位是DPI。其意思是指滑鼠移動中,每移動一英寸,屏幕上能準確定位的最大像素點位數。解析度是衡量滑鼠移動精確度的標準,分為硬體解析度和軟體解析度,硬體解析度反映滑鼠的實際能力,而軟體解析度是通過軟體來模擬出一定的效果。
  • 財信研究評12月CPI和PPI數據:預計1月CPI為負 PPI將迎來正增長
    12月CPI同比增長0.2%,重回正增長區間。食品價格同比由下降2.0%轉為上漲1.2%,對CPI的拉動作用較上月提高0.7個百分點,與本月CPI增幅相當。其中豬肉、鮮菜、鮮果價格出現普漲,主要受冬季需求增加、短期供給擾動以及養殖運輸成本上升等因素共同影響。 >> 油價拖累作用減弱,非食品價格持平於去年。
  • 全國CPI短暫負增長後回正,上下波動反映什麼樣的經濟信號
    同比負增長僅一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再次轉正!今天,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CPI同比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2%,非食品價格持平;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0.2%,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3%。
  • 豬價「砸盤」CPI進入「負時代」,PPI環比上漲!什麼信號?
    在「三跌一漲」的背後,反映出中國經濟新的發展態勢:CPI在連續下跌4個月之後,11年來首次步入負區間,其中豬價下跌12.5%,是促使CPI由正轉負的最直接因素。與此同時,以原油、化工為代表的大宗商品走強,反映出全球經濟逐步企穩,利好中國經濟,促使PPI環比提升。
  • 人口再度發出負增長預警!房價到底什麼時候跌?
    近期,關於人口問題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也被視為樓市「利空」,我們距離「人口負增長」又近了一步?! 首先,近日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在《人口與健康》雜誌發表文章《我國「十四五」時期及中長期人口發展態勢分析》。該研究預測,中國總人口在2027年後開始進入負增長。
  • 豬肉砸盤 CPI漲幅「轉負」!什麼信號?比通貨膨脹更可怕...
    在「三跌一漲」的背後,反映出中國經濟新的發展態勢:   CPI在連續下跌4個月之後,11年來首次步入負區間,其中豬價下跌12.5%,是促使CPI由正轉負的最直接因素。   CPI會在豬價的影響之下,長期處於負區間嗎?   徐洪才指出,談通縮緊縮言之過早,不過目前經濟復甦的基礎較為脆弱,尤其是需求並不強。首先,10月份有中秋和國慶雙節,但是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76億元,同比增長4.3%,沒有達到以前正常的8%左右的水平。
  • 生薑大蔥價格波動影響有限 CPI將呈動態平穩走勢
    可以說11月份的CPI走勢顯著低於預期,是繼2009年10月以來首次滑落至負增長區間,創下十一年來新低。此外,11月份PPI同比也下降1.5%。11年來CPI再現負增長立即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出現我國是否存在通縮風險的擔憂的大討論。實際上,個別農產品價格上漲對於我國居民生活消費的影響有限。CPI雖然「轉負」,但目前不存在顯著通縮風險。
  • 31省份11月CPI出爐:22地物價降了!海南降最猛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2日電(董湘依)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31省份2020年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2個省份11月CPI同比錄得負增長,而海南為跌幅最大的省份,降幅達1.9%。僅8省份CPI同比上漲,西藏漲0.9%領漲全國。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降降降!
  • CPI和ppi同時出現負值,通縮信號已經出現?
    上面的cpi他反應的是消費者的物價水平,主要是跟我們的衣食住行是息息相關的,而ppi他反應的是工業的價格,也就是工業品的出廠價格,這個指標是跟製造業跟實體經濟是緊密相關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普遍倒退30年以上。直接導致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幾千萬人口的實業,德、日 意,帝國主義國家受到慘重的打擊,資產階級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逐漸形成歐亞戰爭策源地,走上擴軍備戰侵略擴張之路。從而間接的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所以,我們今天的講的這個通縮的危害甚至要比通脹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危害更大。
  • CPI負增長!11年來首次菜籃子「硬通貨」價格降幅大
    農貿市場蔬菜種類豐富,市民「菜籃子」國家統計局揚州調查隊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揚州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為近11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CPI為何負增長?「菜籃子」迎來一波降價11月份,食品菸酒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0%,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3個百分點。
  • 2020年12月CPI同比增長0.2%
    1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2%,實現由負轉正。據此前公布數據,2020年11月份CPI同比錄得負增長,下降0.5%。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7%。
  • 我市生活垃圾總量實現負增長
    我市生活垃圾總量實現負增長
  • 2020年臺灣人口首次負增長:減少41885人
    臺灣人口數首度出現負增長。臺灣內政部門官員指出,人口分為自然和社會兩項因素,去年自然和社會兩項雙雙出現減少。去年全年出生人數165249人,新生兒人數創下史上新低。死亡人數173156人,死亡人數較出生人數多出7907人,自然增加率為負的千分之0.34,臺灣人口自然增長首度迎來「死亡交叉」,這也是首度出現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
  • 財信研究評11月CPI和PPI數據:預計明年一季度後CPI和PPI同比轉正
    豬肉拉動食品價格由漲轉降,後者是CPI進入負增長主因。11月CPI同比下跌0.5%,金融危機後首次陷入負增長。其中豬肉同比降幅擴大9.7個百分點至-12.5%,拉動CPI回落0.6個百分點,貢獻了本月CPI同比全部跌幅。豬肉價格的下降,主要受豬肉供給端持續改善影響,加之去年同期豬肉基數較高,豬肉下行周期加速啟動。
  • ...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是密不可分的。-FX168財經網
    朱鳳蓮指出,2020年,臺灣對大陸的出口額及佔臺灣地區總出口額的比例均創歷年新高,和大陸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是密不可分的。
  • 保樂力加在華現負增長 洋酒巨頭集體遭遇萎縮
    保樂力加在華現負增長 洋酒巨頭集體遭遇萎縮  「中國市場今年下滑之後馬上反彈上漲是不可能發生的,接下來市場會尋找底部,並鞏固底部,在這個過程當中,波動可能會稍微向下和窄幅上下波動。」危永標表示  盧綺安  日前,全球最大的烈酒集團之一保樂力加相關公司股票走勢公布了弱於預期的最新財年第三季度銷售數據,其後,人頭馬君度最新一個財年的預告也悄悄「出爐」,營收5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受中國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影響,多個洋酒巨頭在華業績急剎車之後,持續低迷的情況在短期內難以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