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全家人都會圍著他一個人轉。孩子不生病還好,一生病全家人都焦頭爛額的,祈禱著孩子病趕快好。
生病是正常的現象,也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孩子小時候身體比較嬌弱,只要多加調理就行。
其實,孩子生病多與脾胃有很大的關聯,孩子脾胃虛弱就會出現積食,俗話說「小兒積食百病生」,若積食得不到重視,對孩子的傷害也會很大。
前段時間堂哥家的孩子出現不好好吃飯,還拉肚子,想著是吃壞了東西,就給孩子調養了一下,情況慢慢好轉了。
可是,沒過幾天孩子又出現了厭食、腹瀉、口臭的現象。
折騰來折騰去堂哥帶著孩子去了醫院,經過檢查,發現孩子的脾胃比較虛弱,已經出現了積食的現象。
醫生告訴堂哥:「孩子若有這3個信號,多半是脾虛積食」
1、臉色發青
出現積食的孩子很容易營養跟不上,孩子的面色就會出現變化。
若孩子的鼻梁處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青筋,並且面無血色,黯淡無光,那麼家長就需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孩子出現了積食。
2、不好好吃飯
積食後,孩子脾胃的運化能力會降低,食物進入人體後得不到消化,就會堆積在腸胃道內,從而會降低腸胃道的蠕動能力。
這個時候孩子的胃口就會變差,看見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也提不起興趣。
3、嘴巴酸臭
若家長發現孩子的舌苔較厚,並且有一股子的酸臭味道,很有可能是孩子積食了。
因為食物堆積在腸胃部得不到消化,就會發酵,食物發酵的味道就會隨著孩子的呼吸排出體內,出現酸臭味。
孩子積食,多與這4個習慣有關:
1、睡前餵奶粉或吃食物
有不少的家長,擔心孩子發育不好會給孩子加餐,讓孩子在睡覺前喝一點奶粉或吃一點東西。其實這樣做會加重孩子的腸胃負擔。
長久下去,就會導致孩子出現積食,慢慢的就會讓孩子的身體處於惡性循環。
因此,在寶寶睡覺前,不要讓孩子再吃東西了, 晚上睡覺的過程中儘量不要打擾到寶寶。
2、逼著寶寶不停吃飯
生活中,許多家長怕孩子營養不夠,還會在寶寶已經吃飽以後,再讓寶寶吃一點,因為他們認為「吃飯吃得多,就能長高個子」。
然而,對於孩子來說,本身消化系統就不夠成熟,如果經常吃撐就會導致身體的負擔過大,給寶寶的腸胃增加負擔,導致孩子出現積食。
3、經常吃刺激性的零食
還有一部分家長總會給寶寶備許多小零食,辣條、餅乾等等。
雖然這些東西偶爾吃一次沒問題,但是,長期吃就會刺激到寶寶的腸胃道,降低腸胃的蠕動能力,最終消化不良,出現積食。
因為此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添加劑,工序複雜,常食用會加大身體的負擔。
4、只要生病就大量補充營養
寶寶的年紀較小,抵抗力較弱,發燒感冒是正常的事情。
可是,許多家長會過分擔心,就給孩子補充一些營養品,然而,這些營養品會給寶寶帶來很大的影響。
經常補充過多的營養品,反而會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
家長們,日常學到2招,健脾胃,清理積食:
1、飲食清淡好消化
經常吃的過於油膩,會引起孩子出現積食。
因此,對於家長來說,平時應注意給孩子的飲食調節。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之類的食物 。
幫助孩子清理積食,促進營養的吸收,減輕孩子的脾胃負擔,讓孩子的發育更好。
2、多按摩
1、揉天樞300-1000次
位置:臍旁兩側。
手法:沿肋緣下由外向臍擦至天樞50-100下。
分腹陰陽100-300次
手法:分臍中至兩側分推,以雙手拇指沿肋弓邊緣,或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
作用: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
推下七節骨100-300次
位置:自第四胺推向尾骨端直推位於腰骶正中,命門至尾骨端一線。
作用:治便秘等症。
小結:孩子脾虛、積食還會有哪些表現?
1、頭髮枯黃,面色發暗,睡覺口水非常多;
2、總是要睡覺,沒精神,要抱抱;
3、抵抗力差,容易感冒;
4、容易食積,一吃飯就鬧騰,不愛吃飯,吃一點就不吃了;
5、頭昏昏沉沉,頭腦不清醒;
6、孩子舌苔厚膩,胃氣弱的孩子舌苔薄甚至沒有舌苔;
7、說話軟弱無力;
8、便秘或者大便粘膩,粘馬桶,不容易衝洗乾淨;
9、長期脾虛積食,易出現個子矮、長得慢,身體瘦等。
脾虛,孩子萬病之源!千古健脾、消食、化積第一膏
而脾作為能量生化之源,主運化、主代謝,對於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輸至關重要,脾虛意味著吸收、消化不好,容易積食、厭食,久而久之會影響到生長發育,不長個!
兒童階段,脾的發育本身就不完善成熟,這也是兒童容易積食、厭食、消化不良的根本原因,所以小孩健脾要趁早!
健脾、開胃、消食,這個內調方還不錯
兒童健脾胃,除了堅持上面介紹的2件事外,可以喝健脾、養胃、消食的山楂六物膏,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六物膏口感好,方便實用!不光小孩愛喝,很多大人健脾開胃,喝了也不錯!
組成:山楂、 雞內金 、炒麥芽 、茯苓 、懷山藥、 大棗、 淡竹葉
方解:
1、山楂消肉食,還潤腸通便。
2、雞內金都可以把小石子消化,區區積食又算得了什麼。
3、炒麥芽可以消五穀之積食,解決兒童主食吃太多,導致的脾虛、積食。
4、加入茯苓,解決積食導致的脾虛溼氣。
5、加入淡竹葉可以清熱,解決積食產生的熱邪。
6、加上懷山藥與大棗來補脾健脾,搭配精當。
一個好的方子如果僅僅停留在攻邪上,是不夠的!
攻邪需要消耗正氣,水谷精微運化差,正氣弱,這時就需要我們一邊消食導滯,一邊補脾,扶正,君臣佐使相互配合!
六物膏正是用這個思路組方,製作出了成品,事實也證明效果非常好!市面上仿製較多,望大家仔細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