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323字,閱讀時間約4.2分鐘
周六工作室舉辦了親子閱讀指導活動,有位媽媽活動後找我私聊,她對我說:「真奇怪,我這孩子在家根本不喜歡看書,但參加活動是卻很專心。你們用了什麼特殊方法啊!」
我反問她:「平時在家看書多麼?一般都怎麼陪伴孩子讀書呢?」果然如我所想,這位媽媽說:「就是拿書來給孩子念啊!」
隨著課改推行,大語文教育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父母注意到閱讀的重要性,希望能在早期就培養寶寶對閱讀的興趣,建立閱讀習慣。
在諮詢中,很多爸爸媽媽都會問我相同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對閱讀越重視,孩子越沒興趣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聊聊,親子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吧!
孩子不愛看繪本?或許閱讀角色錯位了
工作室的第一批孩子中,有一位叫煜煜的小男孩,他媽媽對我說:「在家每次一準備給他講繪本,他就跑開了。就算能坐下來,也不到兩分鐘就要去玩別的。」希望在工作室,能多讀點書,最好對閱讀產生興趣。
像很多面臨「親子閱讀困難」的父母一樣,這位媽媽帶孩子讀書的方法,也是照本宣科,即看到什麼文字就讀什麼文字。這種親子閱讀的方式最大的問題,是閱讀角色的錯位。
認知心理學家研究顯示,幼兒在對世界理解的難易程度從簡單到困難分別是真實的事物、圖像、語音、抽象符號。
因此,打開一本繪本,由於長期的閱讀習慣,我們成年人或許會首先注意到文字,而孩子會看圖片。這兩者在繪本中,經常並不是統一的。在閱讀這件事兒上,如果經常由父母主導,讀完文字部分就結束了。閱讀的樂趣在孩子這裡是減半的,甚至自主性比較強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繪本閱讀對娃到底有多重要?
因為從事的事業和繪本相關,兩個孩子幾乎都有在繪本館"駐館"讀書的經歷。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我越來越發現,早期用繪本給孩子建立閱讀習慣帶來的好處,並不止提高語文成績和作文能力這兩點,而是關係到孩子認知水平發展的方方面面。
在教育資源並不均衡的當前環境中,閱讀依然是我們這些尋常人家孩子,最容易獲得,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早教方式,它的優勢體現在下面四大方面。
1、幫助語言發展
為學話階段寶寶專門設計的繪本,語言一般都很有節奏感,朗朗上口。英文的比如卡爾爺爺的《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中文的比如家喻戶曉的拔蘿蔔都有這個特點。讀這樣的繪本可以幫助寶寶提升語感、更快的學會說話。對於語言敏感期的孩子而言,繪本更是他們獲得更豐富詞彙量的重要渠道。
2、早期閱讀能力
研究表明,從出生到3歲期間,如果能堅持和孩子一起讀書,建立閱讀習慣,那麼在青少年時期甚至成年後,他們也一樣會堅持閱讀,並且閱讀效率更高。
3、增加生活體驗
寶寶的生活範圍其實很小,基本就是家裡、遊樂場偶爾的早教中心,但是繪本和閱讀能帶他們認識從宇宙太空,到叢林草地的廣闊天地。並且通過閱讀和思考,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會充滿趣味,更富深度和廣度。
4、提高學習體驗
英國學者在追蹤300名兒童後發現,早期閱讀習慣的建立和入學後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關聯。那些更善於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也比較出眾。
這是因為學習也是建立在閱讀基礎上的,掌握了符號系統的秘密,孩子自然能更快的吸收知識。用閱讀習慣提升孩子的學習力,是早期閱讀的重要目標。
親子共讀養成「四好」習慣,想讓娃放下書都難
早期閱讀的培養如此重要,但若想建立起孩子閱讀興趣和習慣卻並非易事。
《閱讀力》一書中作者說:學習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一直持續到上學之後。
如此漫長而浩大的工程,需要家長持之以恆付出努力,並且掌握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下面這四個方法核心精神在於「讓孩子做閱讀的主人」。
A、尋找繪本的「隱藏秘密」
宋朝皇帝趙恆在《勵學篇》中寫道:「書中自有黃金屋」。無論是繪本也好,大部頭的哲學著作也好。打開一本書就仿佛一次探險,在親子共度中,父母要扮演好嚮導的角色,和孩子一起去探險,一起去追尋隱藏的秘密。哥哥小時候,我們讀繪本一般先不通讀,而是讓哥哥自己看畫面,在對文字完全無感的情況下,他經常能發現一些我們大人「看不到」的細節,尋找到屬於他的「寶藏」,跟著他的思路,我們再讓故事徐徐展開。
B、多問是什麼?為什麼?
在文章中也好,平時故事會也好,我們經常會告訴家長:讀繪本要讓孩子成為主導。爸爸媽媽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只是胡亂翻,我也不要幹涉嗎?作為嚮導,我們可以給孩子們放下一些線索,引導他們去發現繪本傳達的關鍵信息,讓他們開動腦筋邊閱讀邊思考。多問是什麼?為什麼?你會怎麼樣?就可以起到引導的效果。
C、製作知識卡片
曾經有位粉絲留言很有趣,她說「大幾十塊上百的繪本,就幾行字,幾幅圖一分鐘就讀完了」,有這樣想法的家長並不在少數。但若將繪本當作一個撬動孩子興趣的「支點」或許就會覺得錢花得很值得。從3歲半開始,哥哥讀繪本時,遇到有興趣的部分,我們都會製作知識卡片,夾在繪本中積累起來。比如看【各種各樣的魚】時,繪本只是展現了魚的形狀和樣子,我們就動手去查了每種魚的名字和習性,一本書就認識了三十多種魚。
D、鼓勵孩子自己「創作」
通過閱讀來獲取知識,如果能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記憶的留存效果會更好。因此在親子閱讀時,讀已經看過的繪本,不妨讓孩子給我們講解,並且允許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改變故事的走向,創作「同人」繪本。
凌晨媽媽來叨叨:
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打開孩子的閱讀大門,在這裡我都希望大家能記住兩點:第一,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選書;第二,以孩子為主導去閱讀。讓閱讀成為溝通情感、愉悅身心的活動,而並非必須完成的任務,到時候,你想讓孩子放下繪本,他或許都不肯呢!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連結一:善良才會更幸福,培養孩子「善良感」,哈佛心理學家五點建議
相關連結二:大語文時代,還在硬背唐詩?思維導圖學古詩:理解更重要
相關連結三:3歲寶寶會這些技能了嗎?越早掌握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