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給孩子讀繪本,到底有用嗎?讀童書的3大好處,父母應該了解

2020-12-16 糖果媽媽愛孩子

知乎上有人問:「從小陪孩子讀各種繪本,對孩子的教育有用嗎?」

我的回答是:實在太有用了!日本國寶級保育員中川李枝子曾在《當孩子遇見書》中寫道:「繪本是孩子閱讀的入口,也是人生的入口。」我給家裡兩個孩子都是從小開始讀繪本,一直堅持到現在,雖不敢保證每天都讀吧,但一周之內,至少有五天會讀繪本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給孩子讀繪本的好處非常多,接下來我以孩子們最近特別喜歡讀的《神探狗狗》、《四季時光》和《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這三套書為例,分享一下讀繪本對孩子在至少3個方面的好處。

幫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提高孩子的多種學習能力。增強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密感。

一、從小養成閱讀習慣

《如何閱讀:能讓孩子受益一生》一書中說:「閱讀會影響你的思維方式,影響你處理信息的能力。而這在本質上由於掌握某種技巧。」對這點我一直深信不疑,所以我最大的願望是孩子們能養成愛讀書的習慣。

在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方面,不得不提的是全球暢銷1300萬冊,歐美國家的孩子幾乎人手一冊的兒童漫畫書《神探狗狗》,很多情節讓我這個一向對漫畫不感冒的大人也捧腹大笑,讀得根本停不下來,但更難得的是,全書三觀超正。根本沒有為搞笑而搞笑的庸俗膚淺毀三觀的內容。全書都在滲透著「讀書能讓人聰明」、「愛和溫情能化解衝突矛盾」、「要動腦筋思考,發明高科技的東西來解決問題」等許多讓孩子勤學上進的觀點。

我兒子讀完後就說「我也要像神探狗狗一樣讀很多很多的書,變得超級聰明」。為此,我還專門分析了為什麼老師家長反覆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孩子不為所動。聽一條狗狗說讀書能使人聰明,就立即放在心上了。

後來發現這是因為在書中讀書的好處是直接可見的、馬上見效的。彼蒂很好奇神探狗狗為什麼如此聰明,去探察的時候發現他正在讀書。彼蒂拿出智力測量邊一測,正在讀書的神探狗狗每分每秒都在變得更聰明。

人的大腦都是渴望及時滿足的,看到這種當下的反饋,孩子的大腦自然就相信了,也願意去模仿。

此外,書中致敬名著的情節也會對孩子們產生很大的觸動。對《雙城記》、《白鯨》、《蠅王》、《野性的呼喚》等名著的讚揚也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越來越相信,在向孩子傳授真理方面,大人喋喋不休地說教,遠遠比不上一個適時出現的故事。

二、提高學習能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學後成為學霸,但考出好成績,並不僅僅在於孩子努力,還需要良好的學習能力。很多繪本能訓練孩子多方面的學習能力。

比如安徒生大獎獲得者德國繪本作家蘇珊娜的巔峰之作《四季時光》,這是一套密集型繪本,在德語裡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wimmelbuch」,是細節很豐富的情境認知繪本。

除了畫面下方的附錄中列出了主要物品的英文單詞外,這是一套無字書,但是內容和情節超級豐富。同一個人物和物品在每一冊的不同頁面中反覆出現,而且前後都有聯繫,只要仔細觀察線索,就能推導出一個個有趣精彩的故事。

在陪孩子讀的過程中,無論是認知場景和物品,還是找線索推故事,都能有效地鍛鍊孩子的視覺專注力和敏感性,拓寬視覺廣度。這對孩子看黑板抄筆記、寫作業做試卷時看字審題,都是最基礎的能力要求。

更不用說長期下來,對孩子識圖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記憶能力,看圖說話能力、單詞認知學習等方面的提高。而且就像魔雲獸老師說的,從小讀慣了這種密集型繪本的孩子,長大後看到Excel表格,工作圖表什麼的,都沒在怕的。

《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專門就是側重於孩子思維能力訓練的繪本,數字認知、空間智能、分類、比較、邏輯判斷、逆向思維、賦值等各種題目,能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直接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三、增進親子關係。

除了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各方面的學習能力,從小陪孩子讀繪本,對親子關係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孩子在和父母一起讀繪本的過程中建立了密切的聯繫,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增加安全感。這種愛與被愛的體驗、和父母一起親密的共享一個有趣故事的經歷,會成為孩子以後人際交往的基礎。

而且,和孩子共同讀過的故事,就是只有你和孩子特有的共同經歷,這種共同的情感體驗能讓彼此感受到心靈相通的快樂,增加親子關係的質感和深度。

《如何閱讀:能讓孩子受益一生》中也說:

「故事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故事可以是只有家人才能懂的笑話。即使生活再艱難,故事也能幫我們彼此拉近,當我們無法用其它方式彼此相連時,一起讀過的故事就像一座橋梁,將我們聯繫在一起。」

我們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也不可能替他們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難,我們會教他們知識,生活技能,把他們送進學校接受良好的教育,但也僅此而已。而閱讀故事卻可以讓孩子體驗到他從未經歷過的生活。

從小給孩子讀繪本,除了能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習能力、增進親子關係之外,還能增加孩子的人生閱歷和生活體驗,不止有用,簡直超值。

【更多精彩】2020年親子共讀了上百本繪本,孩子、媽媽都覺得有用的是這5類

我是一名中學教師,兩個孩子的媽媽,親子閱讀踐行者,喜歡讀書,喜歡分享兒童教育知識,想了解更多育兒和孩子學習方面的知識,歡迎關注 。

相關焦點

  • 【父母課堂】臺灣童書「教母」:看書的孩子是不是功課一定比別人好?
    我這個九十後沒有現在小朋友們讀繪本的福氣,因工作有幸運每天接觸繪本,通過其看到不同的世界風景和作者的經歷智慧,深深受益,像小孩般用心欣賞生活,又發現自己的心靈淨化,每天笑得少女般燦爛天真。因此深深喜歡繪本,並且一直向親友們極力推薦繪本。所以繪本不限年齡,本質是讓人們感受讀書的樂趣和生活的美。大人不應該扔給孩子繪本,要和孩子共讀繪本,增深感情,互相了解,一起成長,留給將來的自己美好的回憶。
  • 童書推薦 || 4本適合3-7歲孩子讀的童書
    一起來看一下吧~  1945 系列產品套服(共 9 冊) 兒童圖畫書有史以來的經典 藝術創意翻翻書的開山之作 被畢卡索稱為「當今達文西14」的當代藝術家 適讀年紀:3-七歲  「著名設計師穆納裡1945系列產品」是穆納裡1945年為孩子設計方案的一套兒童圖畫書,共9本,長銷歐美70很多年,是兒童圖畫書有史以來的經典作品。
  • 孩子不愛讀繪本?親子共讀養成「四好」習慣,想讓娃放下書都難
    一般都怎麼陪伴孩子讀書呢?」果然如我所想,這位媽媽說:「就是拿書來給孩子念啊!」隨著課改推行,大語文教育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父母注意到閱讀的重要性,希望能在早期就培養寶寶對閱讀的興趣,建立閱讀習慣。或許閱讀角色錯位了工作室的第一批孩子中,有一位叫煜煜的小男孩,他媽媽對我說:「在家每次一準備給他講繪本,他就跑開了。就算能坐下來,也不到兩分鐘就要去玩別的。」希望在工作室,能多讀點書,最好對閱讀產生興趣。
  • 宮崎駿都甘拜下風的童書作家:把愛和溫柔寫進故事,呵護孩子童心
    這話如果放到讀童書繪本的人身上,可以這樣說:讀書的人過著5000種生活,讀童書的人過著10000種生活。因為童書繪本裡的世界包羅萬象、精彩紛呈,有魔法世界的愛與勇氣,也有奇幻角落的悲傷失落。所以童年有機會讀繪本的孩子是幸運的。
  • 楊紅櫻:到底誰有權決定孩子看什麼書
    兒童讀物應該是什麼樣的,到底該由誰來決定兒童讀物的優劣,這一直是個值得爭議的話題。前段時間楊紅櫻的經典童書《淘氣包馬小跳》也引起了一波爭議,有家長覺得這書沒有什麼營養,甚至從中斷章取義挑出了許多毛病,認為孩子不看也罷。
  • 3步親子閱讀法,教您如何給孩子讀繪本,讓孩子愛上閱讀
    很多父母都有給孩子讀繪本的習慣,但也有些父母深感疑惑,繪本就這麼薄薄的一本,圖畫少字數少,一會兒就讀完了,孩子好像什麼也沒學到。而且繪本也不便宜,不知道繪本的價值在哪?所以父母們應該珍惜每一個與孩子共讀繪本的時刻,親子共讀繪本的3個步驟:聽——啟發孩子的感知力「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說:如果把孩子經歷的一件件事情比喻成最終會孕育出知識和智慧的種子,那麼各種情緒和豐富的感知力則是讓這些種子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
  • 人的一輩子有三次讀童書的機會
    所以我們父母的每一步,都不要扼殺這個美麗的生命,而是靜靜等待它奇蹟的來到。因為兒子,我看了很多的繪本書。以前我有一個看法,就是認為,繪本是低齡的,小孩才看。後來我感到羞愧,因為我對人生的許多啟發,其實都來自童書。
  • 讀繪本的好處這麼多,為啥孩子讀完沒變化?
    這幾年,隨著素質教育、科學育兒的普及,繪本被眾多父母熱衷推崇。有人發出質疑的聲音:親子閱讀固然是好事,但兩三歲娃動輒有幾百本的藏書量真有必要麼?繪本真的有那麼大的「功效」?孩子閱讀之後又沒有明顯效果,感覺繪本對於孩子來說沒有預想的效果。所以,用繪本培養寶寶成長所需能力、塑造性格,就是不靠譜的嗎?我們對於繪本閱讀是不是過分神化了?今天我們跟大家聊一聊繪本的二三事。我們鼓勵寶寶讀繪本,是希望他們能從中體會閱讀的樂趣。
  • 錯過了3-6歲的英語啟蒙黃金期?用對方法,大童也能迎頭趕上
    閱讀帶來的好處很多,在閱讀中,孩子的詞彙量不知不覺開始提升,語法和句型也通過語感的方式得到了強化,雖然仍需要刷題來進行鞏固,但少而精即可。好了,既然英語學習有其必要性又不會浪費太多時間,那就來聊聊大童如何啟蒙吧。
  • 歐巴馬送女兒的書被引入國內,這些好玩的童書該怎麼讀?
    剛剛結束的童書展見證了當代父母們對孩子在閱讀和教育上的重視。如今,越來越多國外的童書被進入國內,其中有不少都是國外獲獎圖書,但是如何選擇這些書呢?臺灣地區著名兒童文學教授林文寶和上海的兒童作家張弘在一場新書發布會上的對談,或許可以給父母們一些想法。 歐巴馬曾經公開在書店為女兒選購和閱讀書籍,其中就有《胡椒罐大樓的小偵探》。
  • 部分童書陷入爭議旋渦 該給孩子看什麼書?
    ……  有網友在《淘氣包馬小跳》《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等多篇兒童文學作品中發現了這樣一些片段描寫,其內容包含自殺情節,甚至美化這種行為,發到微博上後,很快引起網友特別是家長們的反感。不少人在網上提出疑問:「這些內容適合孩子讀嗎?」
  • 「書中自有黃金屋」,從小帶孩子看課外書,孩子長大學習不會差
    有很多的家長表示,孩子把教材書中的知識學好、學透徹了就沒問題了,課外書等孩子長大了再看就可以,但是我覺得這樣並不可以的,因為孩子看課外書直接就關係到了孩子語文的成績。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說的就是讀書的好處,特別是讀一些課外書,還可以幫孩子開闊視野,更可以幫孩子學習一些知識,一舉兩得!那麼,孩子讀課外書到底可以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呢?
  • 9個月的寶寶用它來讀繪本,9歲的孩子用它來讀英語,而寶媽在喝茶
    知識爆發的時代,很多媽媽一想到孩子的未來心裡就一陣陣焦慮:哎呀,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英語、數學肯定要學,音樂、美術也不能放棄,讀個繪本講個故事,就算了吧,太花時間了。一本繪本讀下來,能學到什麼呢?《我爸爸》告訴孩子爸爸很辛苦,要愛爸爸;《大衛,不可以》告訴孩子不要搗亂,這些道理直接告訴孩子就行了,還需要費力地去讀繪本嗎?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讀繪本,中高考作文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但每當提到中高考作文,都讓家長們頭疼不已,讓孩子們大呼太難,其實你不知道的是,這些作文都隱藏在孩子從小所讀的繪本裡。01繪本是寫作重要的素材來源常說「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這句話一點不假,因為給孩子從小讀的繪本也可能是高考作文重要的素材來源。
  • 親子共讀的正確打開姿勢,你做對了嗎?
    同時,最近也有不少寶媽(尤其是學齡前孩子的家長們)私信我:給孩子講繪本有什麼技巧嗎?講的時候孩子總是坐不住怎麼辦?8個月的寶寶適合什麼繪本呢?3歲的孩子適合什麼繪本呢?……小北媽媽發現,其實現在已經有很多家長都開始注重孩子的繪本學習和閱讀了,但在對繪本的「選」「讀」「用」上卻普遍比較有疑惑。而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一本教家長進行繪本閱讀的入門書裡找到答案。它就是《博士媽媽帶你選繪本、讀繪本、玩繪本》。
  • 【開倉】這5種書最好玩的書,讓孩子從小愛上閱讀!
    文:花時間現在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許多爸媽都希望培養寶寶從小愛讀書的好習慣,努力為孩子創造好的閱讀環境,於是一股腦兒給孩子買許多童書,誰知孩子根本不買帳,不是扔到一邊完全不看,就是淪落成撕著玩兒的玩具
  • 讀繪本時總忍不住給孩子「翻譯」?4個方法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然後她曬的是他們家一整面的書牆,就像個圖書館一樣。她有兩個小孩,大兒子十二歲,小女兒三歲多。所以她把書牆分成了兩半,一半是大兒子的要看的書,一半是小女兒要看的書。因為有些近照,我仔細看了看小女兒的書主要是以繪本為主的。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被繪本餵大的孩子如何不優秀?
  • 每天都給孩子讀繪本,就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我們想得太簡單
    很多父母都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即使每天再忙再累,也都會抽時間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在我看來,親子閱讀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讓孩子識字,養成閱讀的習慣,更重要的是父母給予孩子有溫度的陪伴,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收穫愛和滿足感。
  • 80%的富人要求孩子讀這類書,幾個好處很明顯,普通父母難想到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我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氣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為此,多數孩子從小便被父母要求看書,那麼他們讀什麼書比較好呢?選擇一本好書多重要?
  • 孩子6歲前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上學後領先一步,如何讀繪本?
    有一個好習慣需要在孩子6歲前養成,這就是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父母的親力親為,即使工作很忙,生活很累,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一生受益。央視主持人董卿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鼓勵她每天進行閱讀,假期總會收到來自爸媽精心準備的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