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 VS 熱敷,冰敷如何正確使用,居然還有那麼多原則!

2021-02-13 優享康康

關於冰敷你一定聽說過,在康復中,也很常見,到底什麼時候用冰敷?關於冰敷是怎麼使用的呢?

 

沒錯在很多運動損傷,如崴腳、扭傷、急性損傷等中常常會利用冰敷,一些專業訓練後也會利用冰敷作用在身體上,以求緩解疼痛、消除水腫、減少出血、減輕症狀、加速恢復等。如今隨著現代醫學對冷敷效果的肯定,冷敷在康復領域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展,相關研究也不斷深入。

冷療歷史悠久,早在我國《本草拾遺》《本草綱目》及西方古希臘希波克拉底時代均有記載。冰敷,主要是通過低溫作用於皮膚和深層組織,以達到減少出血、減輕炎症緩解腫脹疼痛的作用,因此最常用於外傷等引起的炎症急性期。此外,以上這些作用還可能會減少繼發損傷、缺血和對其他結構的損傷。如果在過去48小時內身體遭受了傷害,那麼冰敷可以幫助最大程度地減少腫脹,減少組織內出血,減輕肌肉痙攣和疼痛。也可用於常規治療慢性病,包括運動員的過度使用傷害(例如肌腱炎,肌腱病或滑囊炎)。

冰敷的直接作用是降低所接觸身體部位的溫度,通過降低溫度,冰敷對於運動損傷後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在損傷發生後的第一時間進行冰敷,可以通過快速的降溫減少神經的傳導速度和敏感度,在低溫的刺激下,能引起神經終板反應的疼痛值提高,從而有效的減輕運動損傷者的疼痛感,穩定受傷者的情緒。在減輕疼痛的同時,冰敷帶來的低溫能夠減少白細胞的活動值,從而讓毛細血管內皮更加緊緻,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同時,低溫導致損傷部位的血管局部收縮,較少血流量,從而實現了局部的腫脹明顯減輕。

繼發性損傷是在運送損傷造成後引起的更進一步的損傷,是損傷引起的損傷,引起繼發性損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主要的是損傷後的部位缺血、缺氧、自由基增加。冰敷帶來的低溫可以使受傷部位的溫度有效降低,從而使得細胞的代謝、自由基的產生都變得比往常更慢,從而使得細胞適應缺氧環境,降低對其他營養物質的需求度,將運動損傷造成進一步損傷的風險降至最低。


在運動損傷發生後,冰敷能夠幫助運動員減少疼痛,儘早開始進行低溫下的運動,防止肌肉萎縮,較少局部粘連,對於運動損傷,特別是關節扭挫傷有著重要的恢復功能。此外,冰敷帶來的低溫能夠減少肌肉拉傷帶來的肌肉痙攣,可以實現運動損傷後的無痛拉伸,增加運動損傷部位的肌肉活性,從而加快恢復。但是要注意在恢復階段,有時候需要冷敷與熱敷交替使用。


冰敷的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主要有氣體噴霧、一次性化學冰袋、矽膠冰袋、冰水混合物、冷療機等。氣體噴霧製冷速度快,使用方便,在使用時要適當保持距離,一般噴射 10 秒左右,以出現白霜為停止信號。


我們日常中最為常見的是使用冰水混合物,在運動損傷後,我們可以使用一個質量比較好的塑膠袋或者保鮮袋,排掉塑膠袋裡的空氣,將冰塊放進去,然後加進去一些涼水,冰塊的體積與水的體積大約相同,大概在1:2~1:3左右,注意:這裡塑膠袋不要裝得過滿,一般裝1/2~2/3左右,而後將塑膠袋口紮緊,即製成冰敷冰袋。


在使用冰水混合物進行冰敷時,需要墊一塊毛巾,以免長時間冰敷造成的皮膚凍傷。一般專業運動員身上是應用冷療機,很多專業的體育機構都為運動員提供了專門的冷療機。

運動損傷後或者術後康復,準備好冰敷所需要的工具,一般以冰水混合物為主,而不是純淨水或者剛剛冰好的冰塊。在運動損傷發生後,要儘快進行冰敷,在第一時間減少腫脹,越早越好。後期要持續進行至少2天的冰敷,直到肌肉組織大致恢復,冰敷的位置選擇受傷部位的皮膚,不要將冰袋甚至冰塊直接接觸皮膚冰敷,應在中間間隔毛巾類保護物體,同時可以緩慢的移動,已到全區範圍冰敷。


一次冰敷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避免長時間的冰敷引起的皮膚組織凍傷。一般來說,冰敷的前三分鐘,損傷部位有冷的感覺,冰敷5分鐘後開始出現灼熱感,冰敷10分鐘後出現局部麻木,冰敷15分鐘左右局部新陳代謝停滯,深層組織開始放鬆,這時候就應該停止冰敷,待運動損傷部位恢復常溫後,再進行下一次冰敷。也可以固定時間進行冰敷,例如每2小時冰敷20分鐘。冰敷5min後血流灌注開始降低,20min後軟組織灌注減少26% ,骨灌注減少 19%

冰敷收到良好的消腫效果後,如果損傷部位比較嚴重,應該用繃帶對損傷部位進行包紮,防止受傷部位再次腫脹。如果你感到刺痛,或者皮膚呈現亮粉色或紅色,請停止冰敷,如果有心臟問題,不要在左肩使用冰袋。冰敷前,若患者出血嚴重、骨折或者損失嚴重,應先解決出血、骨折和嚴重損失問題,再考慮冰敷。有高血壓或心臟病患者不考慮冰敷,冰敷會引起血壓升高。冰敷造成的疼痛感持續5分鐘以上,就應立即停止冰敷。



冰敷的有效面積、冰袋固定度、時間和頻率、損傷的程度、冰敷的溫度等都是冰敷的效果有影響的。


其中溫度,皮膚溫度在降至20℃以下,關節腔內溫度才會下降,減輕手術造成的滑膜反應,皮膚溫度在降下15℃細胞代謝開始減退,13.6℃局部痛覺缺失,12.5℃神經傳導速度下降10%,10~11℃細胞新陳代謝下降50%。10℃血管進一步收縮、血栓形成及血液分流,可發生局部組織缺血壞死。冰敷時皮膚表面溫度控制在10~15 ℃是比較理想的範圍,但個體差異不同對冷的耐受度不同。


因為冰敷會收縮血管、皮膚和神經等產生一定影響,所以對於下列情況的患者應避免冰敷。

(6)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參見「陣發性冷性血紅蛋白尿症」);(7)皮瓣手術後,以及手術後切口尚未癒合時,局部禁止冰敷等。

熱敷來治療慢性疾病的。它有助於放鬆組織,刺激血液流向受影響的關節或肌肉。熱敷通常在過度使用的傷害之前施加,如術後康復運動訓練以前進行熱敷。如果引起肌肉緊張或者疼痛,熱是一種有效的止痛方式和幫助放鬆組織和僵硬的關節和肌肉,使其適合於肌肉骨骼條件,如關節炎和肌肉緊張等。一般可使用蒸熱的幹毛巾、溼毛巾或者熱水袋等作為材料,都有不同的效果,有人發現溼熱比乾熱能更好地緩解疼痛。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溫度,以防止過熱和燒傷。



主要注意事項:


(1)運動後不要進行熱敷;

(2)不要用熱敷來治療急性損傷;

(3)使用中等溫度,熱敷不應該引起出汗或不適;

(4)不要用沸水或滾燙的水加熱毛巾;

(5)不要在有任何腫脹的地方使用熱敷;

(6)在破損的皮膚上使用熱敷;

(7)長時間使用熱敷或在睡覺時使用等。


一般來說:急性損傷(沒有傷口),比如運動訓練、磕碰拉傷,崴腳扭腰,在急性受傷的48~72小時內冰敷,其中,在引起腫脹的運動創傷切勿熱敷,否則會讓出血和腫脹加重。但是在肌肉痙攣等沒有發生腫脹的運動損傷中,慢性損傷,尤其是勞累性退變性損傷,比如腰肌勞損,肩周炎等,酌情選擇熱敷或者與冰敷交替的方式進行。


冰熱何時使用急性受傷後使用冰塊。如果您患有容易發炎的慢性疾病,請在運動後使用冰塊活動前先加熱,以放鬆肌肉和關節,並放鬆受傷的組織。如何使用將冰袋放在冰袋和皮膚之間的一塊布質隔離物上,然後不斷移動冰袋。直接放置在受傷的關節或肌肉上,注意不要使皮膚過熱。治療時間一次治療時間不超過20分鐘。限制每次使用20分鐘。切勿在睡覺時使用何時禁止千萬不要在活動前給慢性損傷冰敷。千萬不要對急性損傷或破損的皮膚熱敷。

注*:以上總結僅代表個人總結


冰敷,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拿個冰塊放在皮膚上就可以了。用什麼材料的冰敷,冰敷多久,冰敷應該注意什麼,冰敷的頻率是多少,哪些人不能冰敷,那些人可以冰敷等問題,都是有很多講究的,錯誤的使用冰敷,也會導致嚴重後果!當然,熱敷也是同樣的,關於冰敷和熱敷的使用,我們應該選擇好,才會有最好的治療效果和防止意外的發生。


如果不知道這些,或者用錯,不僅達不到想要的治療效果 ,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更嚴重的不良反應。選擇冰敷還是熱敷,如有任何疑問,使用前一定要諮詢專業醫生,切勿自行決定。慢性用熱敷,急性用冰敷這不是一定的。


文章:馮燕鵬

參考文獻:

1.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ice-or-heat-2548807

2.實踐與研究2020年第17卷第5期 冷敷在骨科應用的現狀及展望

3.冰敷在運動損傷中的應用

4.冰敷在膝關節置換 黃娟 吳星

5.不同時間點冰袋冷敷對踝關節骨折合併有軟組織損傷患者術後腫脹與疼痛的影響 創傷外科雜誌

6.物理降溫法應用於顱腦損傷高熱患者的研究進展王黎平 鄭翠紅等

注*:未經允許,禁止其他平臺轉載!

相關焦點

  • 腳扭傷了,教你正確使用冰敷和熱敷...
    大家都知道什麼是冰敷和熱敷,但大多數人並不了解正確的使用方法,今天小編就跟大家細細道來。在扭傷初期,應該馬上冰敷。             當我們剛發生扭傷的時候,雖然外表 看不出來出血,但是組織內部毛細血管已經受損出血了,這個時候要是再熱敷, 血液循環一促進,出的血更多了,損傷也就更嚴重。
  • 冰敷與熱敷如何選?區別在哪裡?
    冰敷與熱敷如何選?區別在哪裡?3如何正確冰敷冰敷時間在急性受傷的48~72小時內冰敷,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冰敷,如果腫脹、疼痛、發熱明顯,可每隔1~2小時冰敷一次。每次冰敷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切記每次冰敷時間不宜過長,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結果適得其反。
  • 面對運動損傷如何正確進行熱敷和冰敷?
    當您運動時突然感覺肌肉疼痛或者腫脹,您應該做什麼,是冰敷還是熱敷?接下來為我們一起了解遇到傷病如何正確冰敷和熱敷。何時冰敷冰敷對急性損傷最有效。過度腫脹會減慢受損組織的癒合過程,在受傷處使用冰療法可以減輕腫脹和疼痛,並減少流向受傷部位的血液,緩解炎症和疼痛的發生。這一過程將為康復和恢復創造更有利的環境。要正確地冰敷傷處,持續時間為20分鐘左右。長時間放置冰敷可能會損壞神經和其他關鍵組織。冰敷應持續到腫脹消失且疼痛可忍受為止。
  • 肌肉酸痛,冰敷還是熱敷
    那麼問題來了,騎行之後肌肉酸痛到底是冰敷還是熱敷呢?讓小編告訴你冰敷、熱敷如何正確選擇。  首先認識一下冰敷和熱敷的作用原理。  因此冰敷和熱敷是兩種完全相反的處理方法,如果使用不當,不僅達不到恢復效果,反而會加重損傷,所以當我們覺得肌肉不適時,需要區分到底是肌肉酸痛還是肌肉拉傷。
  • 冰敷與熱敷的選擇
    所以現在多半用的是冰袋來冰敷降溫。冰袋當然就是裝了冰塊的袋子,用塑膠袋之類的臨時用一下也都可以,也有專門的可以反覆使用的冰袋,一般是塑料和尼龍結合的材料,表面是絨面的,不滑而且接觸皮膚會比較舒服,有個蓋子,擰開把冰塊和水裝進去再擰嚴實就可以長時間冰敷了。知道了運動場上應急處理的時候用的是冰敷的方法,那麼為什麼要冰敷呢?熱敷一下舒筋活血不是更舒服好得更快嗎?
  • 如何正確冰敷 冰敷的不良反應和風險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正確冰敷 冰敷的不良反應和風險你了解多少? 你一定聽說過冰敷,無論是外傷被打,還是運動崴腳,甚至是專業訓練後,都能看到人們用冰塊或冰水放在身體表面,以求緩解疼痛,減輕症狀,加速恢復。 有人說:冰敷嘛,不就是那些冰冷的東西敷在腫痛部位麼?
  • 冰敷?熱敷?哪一個才是對的呢?
    冰敷一下?腳踝崴了怎麼辦?熱敷一下?傷口發炎怎麼辦?冰敷一下?要知道是用熱敷還是冰敷我們首先要了解到冰敷和熱敷的效用有何不同這兩者相同的是都有止痛效果 ,只是作用機制不太一樣 。所以大家受傷了都會想到---要熱敷還是冰敷?
  • 受傷後的冰敷和熱敷
    這是一張從網絡上找到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要知道是用熱敷還是冰敷我們首先要了解到冰敷和熱敷的效用有何不同熱敷: 提升組織溫度、促進循環(血管擴張)、加速新陳代謝、放鬆肌肉、軟化組織、增加活動度舒緩神經(止痛) 。
  • 受傷後是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這是一張從網絡上找到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要知道是用熱敷還是冰敷我們首先要了解到冰敷和熱敷的效用有何不同熱敷: 提升組織溫度、促進循環(血管擴張)、加速新陳代謝、放鬆肌肉、軟化組織、增加活動度舒緩神經(止痛) 。
  • 受傷冰敷好還是熱敷好,冰敷與熱敷應該控制在多長時間?
    一、受傷冰敷好還是熱敷好? 冷敷是應用比人體溫度低的物理因子(冷水,冰等)刺激皮膚或黏膜以治療疾病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溫度範圍一般低於體溫高於0攝氏度,通過寒冷刺激引起機體發生一系列功能改變,來達到治療的目的。 冷敷主要用於急性損傷,急性損傷一般是指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即刻發的生疼痛。
  • 受傷後如何正確冰敷?何時熱敷?按摩理療有用嗎?
    關節扭傷、長骨骨折等是骨科常見的創傷,為了保證骨與關節功能的迅速康復,傷後的正確處置就變得十分重要。冰敷、熱敷以及適度的按摩理療是簡單易行且科學有效的治療手段。其中,冰敷是一種常見的外傷治療手段,尤其在我們機體發生急性損傷之後。
  • 受傷了,冰敷?熱敷?到底怎麼用?
    在運動生涯中各位跑友難免都會遇到一些運動傷害的發生,而在不舒服產生的期間,該冰敷還是熱敷?又應該要冰多久才能換成熱敷?成為了一大難題。不同的觀念之下也有各種的不一樣的說法,有人主張冰敷即可,有人認為熱敷效果較佳;時間方面來說,傷後的24、48、72小時適合使用冰敷,三種不同的冰敷使用時機,也都有各自的說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聽聽看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王凱平醫師告訴大家如何適當的傷後的治療方法及使用的時機吧!提示!冰敷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 冰敷VS熱敷 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事實上具體使用何種方式治療,還需要根據損傷的種類來選擇。一、急性損傷急性損傷常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通常即刻發生疼痛。急性損傷後,局部發生出血、炎症反應、腫脹以及疼痛,必須立即控制。此時即刻冰敷能夠降低組織溫度、降低代謝率和神經傳導速度、收縮周圍血管,達到消腫、止痛的功效。
  • 冰敷VS熱敷,怎麼區分怎麼用?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熱敷和冰敷的區別,希望對朋友們會有一些幫助。所以,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用冰敷,慢性勞損型損傷用熱敷。除了市面上可以買到的冷噴霧、冰袋,還有一種更為經濟的方法就是自製冰袋。超市購買中號保鮮袋(每次用兩個),冰塊(冰箱冰格自製),自來水。使用方法:一般用1份冰+2份水,冰水混合後佔冰袋容量的1/2即可。封口時,先把空氣排出,在接近袋口的位置打結,不要太緊貼水面打結。
  • 冰敷還是熱敷,傻傻分不清楚~
    冰敷一下。腳踝崴了怎麼辦?冰敷一下。小腿腫了怎麼辦?冰敷一下。冰敷確實是個好的方法,它有助於減輕疼痛,緩解炎症,促進康復。有人發出了疑問,為什麼有人說受傷後冰敷好,有人卻說熱敷好,那麼我該聽誰的呢?慢性損傷通常沒有突發的外傷,而是長時間反覆勞損和過度使用而緩慢起病(如腰肌勞損,肩周炎),可用熱敷。冷噴霧:冷噴霧最快速的製冷方法。多用現成的冷鎮痛噴霧劑(氯己烷等)作局部噴射,這種器材目前在很多體育用品商店或則醫藥商店均可買到。冰桶:冰桶適應於肢體遠端損傷。冰袋:現在市場上可以買到的冰袋體可以分為兩種:含冰凍介質和不含冰凍介質的。
  • 熱敷冰敷的區別
    冰敷和熱敷都是屬於物理治療的範疇內,這兩種方式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症狀,但是這兩種治療方法也有一定的區別性,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熱敷和冰敷的區別
  • 冰敷或熱敷,到底怎麼選?
    我們都知道,受傷後可進行冰敷或熱敷的物理治療,這兩種方式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症狀。但是什麼時候該冰敷,什麼時候該熱敷呢?
  • 騎行之後肌肉酸痛到底是冰敷還是熱敷呢?
    那麼問題來了,騎行之後肌肉酸痛到底是冰敷還是熱敷呢?「告訴你冰敷、熱敷如何正確選擇。    IAM車隊的車手霍倫斯坦在賽後泡冰桶舒緩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冰敷和熱敷各自的作用原理。冰敷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過低溫促使血管收縮,抑制局部的血液循環及周圍組織的滲出和腫脹,減少減緩組織胺的釋放,從而減輕疼痛感;說通俗一點就是通過低溫達到鎮痛止血(內出血)的效果。
  • 冰敷還是熱敷?你清楚嗎?
    好不容易冰完了3天,但又扭傷了,該要冰敷還是熱敷?我已經乖乖冰敷完3天了,教練叫我今天要改熱敷,熱敷完就更痛,怎麼辦?有些醫療文獻,將建議冰敷時數改為6小時內冰敷。請看下面說明堡醫師建議大家:輕微受傷時 12小時內冰敷,之後可轉熱敷。較嚴重受傷時 36小時內冰敷,之後看狀況。最好是可以了解冰敷熱敷的原理,比較不容易判斷錯誤。
  • 受傷後冰敷還是熱敷?居然是這個...!
    冰敷一下?腳踝崴了怎麼辦?熱敷一下?小腿腫了怎麼辦?冰敷一下?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你該聽誰的?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簡單點說就是: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的用冰敷,慢的勞損型的損傷用熱敷。即刻冰敷能夠抑制感覺神經,起到鎮痛、麻醉效果。此外,冰敷可以改善周圍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腫和滲出。而且冷刺激可以使組織代謝率降低,從根本上降低炎症反應發生的可能,減輕紅腫、熱痛的症狀。 慢性損傷通常沒有突發的外傷,而是長時間反覆勞損和過度使用從而緩慢起病(如腰肌勞損、肩周炎等),可用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