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 我的兒呀!你終於回來了 "
5 月 1 日,在貴州省六枝特區木崗鎮低簸村,一件 " 喜事 " 轟動了全村,村裡鞭炮鳴不停,場面熱鬧非凡。當天,被拐 27 年的王魚魚回家了,擁抱的那一刻,他的父母,淚溼衫襟。
對於王家人來說,這一天,這一刻,他們等待了 27 年。
去學校找哥哥 三歲男孩被拐
時間回放到 1993 年 11 月 25 日。
時年三歲的王魚魚去六枝特區木崗鎮低簸村低簸小學找正在上一年級的哥哥。找到哥哥後,由於他在教室裡吵鬧,哥哥沒辦法上課,只能讓他去教室外面玩。然而,待哥哥下課後,就再也沒有看見弟弟小魚魚。
這一別就是 27 年,被拐後的王魚魚被養父改名張錦,生活在福建。
在張錦的記憶中,自己曾多次被轉賣,一次又一次喊素不相識的人爸爸媽媽。直到 15 歲那年,因受不了養父的暴脾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他第一次逃離了沒有溫暖的 " 家 "。沒多久他又被養父尋回,情急之下的養父脫口說出一句話:" 你不能跑,你是我用錢買回來幹活的。"
痛苦的經歷加上養父的話,讓張錦對自己的身世更加懷疑。他印象裡自己曾經在海邊生活過,但也不確定自己真正的家是不是這裡。至此,對家的渴望讓他暗自下定決心, 一定要找到夢中出現的家鄉,還有爸爸媽媽。
網上發貼尋親 獲志願者幫助
" 我站在路的中央,卻迷失了方向。我知道這條一眼望不到頭的馬路,肯定有一頭通往我遠方的家,但我卻不知道我的家在何地何方!"
2017 年的一天,出於對親人苦苦的思念,以及養父弟弟的支持,張錦到寶貝回家尋子網進行了尋親登記,寶貝回家尋親工作組志願者 " 湖北雨 " 接到幫助張錦尋親的任務後,與他取得聯繫。
經過溝通,由於張錦有很明確的被拐記憶,採血入庫便成了尋親捷徑。於是," 湖北雨 " 立即指導張錦在戶籍所在地採集 DNA 錄入 " 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兒童 DNA 資料庫 " 比對。
在志願者幫助下,當年 10 月 16 日,張錦血樣 DNA 數據送檢入庫。
張錦的 DNA 入庫後," 湖北雨 " 發現,張錦雖然知道自己是被拐賣的,但是對親生家庭的記憶很少,於是又為其整理了一則尋親信息,在寶貝回家網站論壇發出。
按照常規,志願者隨後在寶貝回家論壇利用高級搜索比對尋貼子,但未能發現疑似尋子家庭,之後又用 " 人臉識別 " 進行搜索,但也未發現有價值的線索。
事後,在 " 湖北雨 " 的求助下,全國各地的志願者紛紛轉發張錦的尋親信息,雖然一時間未能找到他家鄉的信息,但志願者們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和他保持著溝通,希望能陪著他,最終有一天完成尋親夢。
父母同時尋找 DNA 助一家團聚
事實上,在張錦苦苦尋找親生父母的同時,家人也一直在找他。早在 2011 年 8 月,他的父母就通過寶貝回家志願者 " 玉鈴兒 " 發出了尋找 " 王魚魚 " 的帖子,講述他在學校丟失的經過。但信息發出後,同樣沒有尋到有價值的線索。直到 2015 年," 王魚魚 " 父母親的血樣才被錄入 " 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兒童 DNA 資料庫 "。
2017 年,在張錦的血樣錄入 DNA 資料庫後,為他和家人的認親成功奠定了基礎。
2019 年年末,張錦接到志願者通知,經 DNA 比對,他疑似六枝特區被拐的 " 王魚魚 ",但需要與 " 王魚魚 " 父母的 DNA 數據進行覆核。
消息傳來,志願者隨即聯繫了六枝特區志願者 " 老餘 "," 老餘 " 很快找到了 " 王魚魚 " 家所在的村莊及其父母,現場採集了 " 王魚魚 " 父母的血樣,送往公安機關鑑定。
很快,結果出爐," 王魚魚 " 父母的 DNA 與張錦比對成功," 王魚魚 " 就是張錦!
隨後,寶貝回家志願者開始為張錦張羅認親,卻疫情影響不斷推遲。
5 月 1 日,在江西南昌務工的張錦被當地誌願者送上飛住貴陽的飛機。寶貝回家貴陽志願者接機後,又在六盤水、六枝志願者的接應下,將他送到了闊別 27 年的家鄉,與親人團聚。
" 家裡面為了迎接他回來,提前準備了很久,有專屬他的房間,一切生活用品都是新的,接下來的時間,我會帶他好好認識一下家鄉。" 弟弟回來,哥哥王專專眼裡淚光閃動。
【來源:ZAKER六盤水】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