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格地章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乾燥症候群如何治療?一文讀懂!
乾燥症候群(SS)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為原發性乾燥症候群( pSS)和繼發性乾燥症候群( sSS),女性患者佔90%以上,尤以老年女性為主。目前,SS無根治方法,國內也缺乏統一的診治規範,通常以對症治療和替代治療為主。近幾年研究認為可針對患者不同的臨床表現,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案。
SS常用治療藥物
表1 SS常用治療藥物
以受累器官為導向的治療
▎眼:
多數患者會出現乾眼症狀,且嚴重程度與疾病活動指數存在相關性。
表2 乾眼症的藥物治療
自體血清滴眼液通過模擬自然淚液,短期治療即可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對眼部的潤滑作用優於人工淚液,且耐受性良好。0.05%環孢素A乳劑對因與角結膜炎相關的炎症不能產生足量淚液的患者,具有增加淚液的生成,抑制白介素2的產生的作用。
▎口腔
70%~80%的患者有口乾症狀,但不一定是主訴或首發症狀;約50%的患者出現嚴重而廣泛的齲齒;間歇性、交替性腮腺腫痛佔50%,累及單側或雙側,可伴有低熱;還可能發生與唾液減少相關的繼發症:如念珠菌感染等。
表3 口腔損害的藥物治療
另外,需保持口腔清潔,勤漱口,避免吸菸、飲酒、進食富含糖分的食物等。
▎泌尿系統
腎損害以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最常見。遠端小管功能異常發生率約5%~30%,最常見的是遠端腎小管酸中毒。腎小球腎炎約佔腎活檢病例的1/3,最常見的病理類型為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其次為繼發性 IgA 腎病(1%~22%)等。腎功能不全不常見。
表4 腎損害的藥物治療
註:10%枸鹽酸鉀溶液配置方法為枸櫞酸鉀100g及枸櫞酸鈉100g加水至1000 ml,即每1 ml水中含Na+和K+各1 mg。
▎神經系統
如:小纖維感覺神經病(發生率60%~80%)、多發性感覺運動神經病(66%~68%)和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4%~15%)、多數單神經病(6%~12%)、自主神經病(50%~60%)、三叉神經損害(17%)、中樞神經損害(2%~25%)等。
表5 神經內科藥物治療
▎呼吸系統
氣管、支氣管幹燥是最為重要的症狀;間質性肺病是最常見的表現。現常用口服氨溴索(60mg,3次/d)、稀化黏素、N乙醯半胱氨酸或溴已新等提高腺體分泌或降低黏液黏稠度。治療間質性肺病可選用CTX、CD20單克隆抗體等,預後較非結締組織病相關的肺間質病變好。
▎消化系統
SS可引起非潰瘍性消化不良、食道炎、萎縮性胃炎或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治療可:
單用強的松療法:適合於白細胞明顯減少、妊娠、伴發腫瘤、硫嘌呤甲基轉移酶缺陷或僅需短程治療者(≤6個月)。
強的松與硫唑嘌呤聯合療法:適用於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脆性糖尿病、肥胖、痤瘡、焦慮不安或有高血壓者。
替代治療和肝移植等。
▎血液系統
SS可能致貧血、白細胞計數減少、血小板計數減少、淋巴增殖性疾病等。輕度血液系統受累可隨診觀察,重者若出現嚴重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治療常選擇糖皮質激素、靜脈用丙種球蛋白,並聯合環孢素或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劑,黴酚酸酯、CTX也可作為二線治療,難治性患者可嘗試利妥昔單抗。
▎骨骼肌系統
關節和肌肉疼痛時可選用非甾體抗炎藥或羥氯喹治療。必要時需使用短時間低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如使用5~10mg/d的潑尼松以治療非常嚴重的關節疼痛及活動障礙等症狀。對於難治性關節炎可以考慮使用甲氨蝶呤或來氟米特等。
參考文獻:
[1]趙福濤,周曾同,沈雪敏,李瑾,丁峰,陳向軍,王桂芳,薛鸞.原發性乾燥症候群多學科診治建議(2019年).
[2]曹曉宇,徐東,趙巖.乾燥症候群的治療[J].現代實用醫學 2019,31(8):993-994.
[3]周瀟逸,徐霞.乾燥症候群的藥物治療[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5,15(4).
[4]《糖皮質激素類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1年)》.
[5]臨床診療指南˙風溼病分冊(2004年).
[6]吳桐,明冰霞,董凌莉.乾燥症候群的診治現狀[J].內科急危重症雜誌,2019,25(2):95-102.
[7]邵勤,吳斌.原發性乾燥症候群的治療進展[J].中國免疫學雜誌,2018,34(1):144-148.
[8]高麗霞,郭惠芳.2017年風溼免疫病主要臨床進展[J].《臨床薈萃》,2018,33(1):54-65.
[9]張風肖.乾燥症候群的治療現狀及進展[J].《臨床薈萃》,2016,31(5):482-485.
本文首發: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本文作者:格地章
本文審閱:陳新鵬 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風禾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 End -
原標題:《乾燥症候群,這樣做緩解眼乾、口乾!|你「藥」知道》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