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症候群診治指南

2021-02-12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點擊標題下方藍色「醫學界風溼免疫頻道」,添加關注後,回復「140807」,即可查收今日精彩資訊!

  來源:江蘇大學附屬醫院

  乾燥症候群(Sjgren′s syndrome,SS)是一個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由於其免疫性炎症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除有涎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乾、眼乾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症狀。其血清中則有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

  本病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前者指不具另一診斷明確的結締組織病(CTD)的SS。後者是指發生於另一診斷明確的CTD,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類風溼關節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等的SS。本指南主要敘述原發性乾燥症候群(primarySj gren′ssyn drome,pSS)。

  pSS屬全球性疾病,在我國人群的患病率為0 3%~0 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為3%~4%。本病女性多見,男女比為1∶9~20。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也見於兒童。

  1 臨床表現 本病起病多隱匿,大多數患者很難說出明確起病時間。臨床表現多樣。病情輕重差異較大。

  1 1 局部表現

  1 1 1 口乾燥症:因涎腺病變,使唾液粘蛋白缺少而引起下述常見症狀:①有70%~80%患者訴有口乾,但不一定都是首症或主訴,嚴重者因口腔黏膜、牙齒和舌發粘以致在講話時需頻頻飲水,進固體食物時必須伴水或流食送下,有時夜間需起床飲水等。②猖獗性齲齒,約50%的患者出現多個難以控制發展的齲齒,表現為牙齒逐漸變黑,繼而小片脫落,最終只留殘根,是本病的特徵之一。③成人腮腺炎,50%患者表現有間歇性交替性腮腺腫痛,累及單側或雙側。大部分在10d左右可以自行消退,但有時持續性腫大。少數有頜下腺腫大,舌下腺腫大較少。有的伴有發熱。對部分有腮腺持續性腫大者應警惕有惡性淋巴瘤的可能。④舌部表現為舌痛,舌面乾裂,舌乳頭萎縮而光滑。⑤口腔黏膜出現潰瘍或繼發感染。

  1 1 2 乾燥性角結膜炎:此因淚腺分泌的粘蛋白減少而出現眼乾澀、異物感、淚少等症狀,嚴重者痛哭無淚。部分患者有眼瞼緣反覆化膿性感染、結膜炎、角膜炎等。

  1 1 3 其他淺表部位:如鼻、硬顎、氣管及其分支、消化道黏膜、陰道黏膜的外分泌腺體均可受累,使其分泌較少而出現相應症狀。

  1 2 系統表現除口眼乾燥表現外患者還可出現全身症狀如乏力、低熱等。約有2/3的患者出現系統損害。

  1 2 1 皮膚:皮膚病變的病理基礎為局部血管炎。有下列表現:①過敏性紫癜樣皮疹:多見於下肢,為米粒大小邊界清楚的紅丘疹,壓之不褪色,分批出現。每批持續時間約為10d,可自行消退而遺有褐色色素沉著。②結節紅斑較為少見。③雷諾現象多不嚴重,不引起指端潰瘍或相應組織萎縮。

  1 2 2 骨骼肌肉:關節痛較為常見。僅小部分表現有關節腫脹但多不嚴重且呈一過性。關節結構的破壞非本病的特點。肌炎見於約5%的患者。

  1 2 3 腎臟:國內報導約有30%~50%的患者有腎臟損害,主要累及遠端腎小管,表現為因Ⅰ型腎小管酸中毒而引起的低血鉀性肌肉麻痺,嚴重者出現腎鈣化、腎結石及軟骨病。表現為多飲、多尿的腎性尿崩亦常出現於腎小管酸中毒患者。通過氯化銨負荷試驗可以看到約50%的患者有亞臨床型腎小管酸中毒。近端腎小管損害較少見。小部分患者出現較明顯的腎小球損害,臨床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甚至腎功能不全。

  1 2 4 肺:大部分患者無呼吸道症狀。輕度受累者出現乾咳,重者出現氣短。肺部的主要病理改變為間質性病變,部分出現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少數人可因此而呼吸功能衰竭致死亡。早期肺間質病變在肺部X線片上並不明顯,只有高分辨肺CT方能發現。另有小部分患者出現肺動脈高壓。有肺纖維化及重度肺動脈高壓者預後不佳。

  1 2 5 消化系統:胃腸道可以因其黏膜層的外分泌腺體病變而出現萎縮性胃炎、胃酸減少、消化不良等非特異性症狀。肝臟損害約見於20%的患者,臨床譜從黃疸至無臨床症狀而有肝功能損害不等。肝臟病理改變呈多樣,以肝內小膽管壁及其周圍淋巴細胞浸潤,界板破壞等改變為突出。慢性胰腺炎亦非罕見。

  1 2 6 神經:累及神經系統的發生率約為5%。以周圍神經損害為多見,不論是中樞還是周圍神經損害均與血管炎有關。

  1 2 7 血液系統:本病可出現白細胞減少或/和血小板減少,血小板低下嚴重者可出現出血現象。本病淋巴腫瘤的發生率約為正常人群的44倍。國內已有pSS患者出現血管免疫母細胞性淋巴結病(伴巨球蛋白血症)、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報導。

  2診斷要點

  2 1 症狀及體徵

  2 1 1 口腔症狀:①持續3個月以上每日感到口乾,需頻頻飲水,半夜起床飲水等;②成人期後有腮腺反覆或持續性腫大;③吞咽乾性食物有困難,必須用水輔助;④有猖獗性齲齒,舌乾裂,口腔往往繼發有黴菌感染。

  2 1 2 眼部症狀:①持續3個月以上的每日不能忍受的眼乾;②感到反覆的「砂子」吹進眼內的感覺或磨砂感;③每日需用人工淚液3次或3次以上。

  2 1 3 其他:有陰道乾澀、皮膚幹癢、臨床或亞臨床型腎小管酸中毒或上述其他系統症狀。

  2 2 輔助檢查

  2 2 1 眼部:①Schirmer(濾紙)試驗(+),即≤5mm/5min(正常人為>5mm/5min);②角膜染色(+),即雙眼各自的染點>10個;③淚膜破碎時間(+),即≤10s(正常人>10s)。

  2 2 2 口腔:①唾液流率(+),即15min內只收集到自然流出唾液≤1 5ml(正常人>1 5ml);②腮腺造影(+),即可見末端腺體造影劑外溢呈點狀、球狀的陰影;③涎腺核素檢查(+),即涎腺吸收、濃聚、排出核素功能差;④唇腺活檢組織學檢查(+),在4mm2組織內有50個淋巴細胞聚集則稱為1個灶,凡示有淋巴細胞灶≥1者為(+)。

  2 2 3 尿液:尿pH多次>6則有必要進一步檢查腎小管酸中毒相關指標。

  2 2 4 血液:周圍血液檢測可以發現血小板計數低下,或偶有的溶血性貧血。

  2 2 5 血清免疫學檢查:①抗SSA抗體:是本病中最常見的自身抗體,見於70%的患者;②抗SSB抗體:有稱是本病的標記抗體,見於45%的患者;③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均為多克隆性,見於90%的患者。

  2 2 6 其他:如肺影像學,肝腎功能測定則可以發現有相應系統損害的患者。

  2 3 診斷標準

  2002年乾燥症候群國際分類(診斷)標準:見表1、2。

  表1 乾燥症候群分類標準的項目

  Ⅰ 口腔症狀:3項中有1項或1項以上

  1 每日感口乾持續3個月以上;

  2 成年後腮腺反覆或持續腫大;

  3 吞咽乾性食物時需用水幫助。

  Ⅱ 眼部症狀:3項中有1項或1項以上

  1 每日感到不能忍受的眼乾持續3個月以上;

  2 有反覆的砂子進眼或砂磨感覺;

  3 每日需用人工淚液3次或3次以上。

  Ⅲ 眼部體徵:下述檢查任1項或1項以上陽性

  1 Schirmer試驗(+)(≤5mm/5min);

  2 角膜染色(+)(≥4vanBijsterveld計分法)。

相關焦點

  • 乾燥症候群,這樣做緩解眼乾、口乾
    原創 格地章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乾燥症候群如何治療?一文讀懂!乾燥症候群(SS)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為原發性乾燥症候群( pSS)和繼發性乾燥症候群( sSS),女性患者佔90%以上,尤以老年女性為主。
  • 乾燥症候群分類及診斷標準解讀
    乾燥症候群是一種累及外分泌腺體和腺體外器官、同時伴有淋巴瘤發生率增高的特異性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多見於成人,兒童罕見。兒童乾燥症候群的臨床特徵與成人有所不同,經常被誤診或診斷延遲。隨著對本病的研究和認識的深入,成人乾燥症候群分類標準在不斷進行調整和修訂,然而至今沒有制定出針對兒童乾燥症候群的診斷標準。文章回顧分析了有關成人乾燥症候群分類標準和兒童原發性乾燥症候群診斷標準的建議,以期對兒童乾燥症候群的早期診斷和相關研究提供幫助。
  • 乾燥症候群雖不是遺傳性疾病,但也與遺傳有關,診治手段需了解
    導語:乾燥症候群是一種對於患者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的疾病,會導致患者的全身都受到諸多不良的影響,無疑是十分麻煩的。乾燥症候群這種疾病的出現,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精神困擾。那麼,乾燥症候群是怎麼樣引起的?乾燥症候群如何治療呢?下面讓我們了解一下吧。
  • 乾燥症候群知識科普|3個「加溼」小妙招!教你輕鬆應對冬季乾燥
    秋冬季節,天氣逐漸變得乾燥,極易引起或加重乾燥症候群患者的不適。在此,河北以嶺醫院風溼二科主任郭剛提醒大家,注重溫差,防控感染,做到合理的保養,可以減緩皮膚乾燥、眼乾口乾等不適症狀,以免病情反覆。皮膚乾燥,潤膚有方口乾眼乾,皮膚乾燥是乾燥症候群患者的常見症狀,很多患者皮膚汗腺分泌不足、油脂減少,還會出現皮膚瘙癢加重、皮膚脫屑的情況,所以對乾燥症候群患者來說,在秋冬季節更應注意潤膚。
  • 診斷乾燥症候群被延誤10年?不要怕,新指標來了
    原創 姚小燕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新指標、新思路~2020年11月28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何菁教授在會議上介紹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風溼科團隊以及目前乾燥症候群(pSS)無創診治進展
  • 一文讀懂:乾燥症候群分類標準及治療原則
    以下我們總結了2002年版、2012年版、2016年版的乾燥症候群分類標準供大家共同學習,同時附上《2020年原發性乾燥症候群診療規範》推薦治療方案及原則,以及合併妊娠相關問題解答。答:國外研究發現,乾燥症候群本身並不影響女性患者的生育能力,但患者體內的抗SSA抗體、抗SSB抗體可影響胎兒,導致胎兒生長發育異常、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新生兒狼瘡症候群、新生兒血色病。據義大利的研究顯示,原發性乾燥症候群患者中,胎兒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的發生率為5.5%,高於健康人群的0.25%~0.36%。
  • 杜甫有乾燥症候群嗎?
    今天,我們請來口腔科的王木醫師,為大家解讀乾燥症候群的口腔相關知識~來源:協和八  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稱為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種因炎性細胞浸潤和破壞唾液腺和淚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SS可以根據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 2019年風溼免疫科熱門指南、共識匯總,不容錯過!
    2019即將完結,在過去的一年中,風溼免疫學領域更新了不少指南、共識。本文精選了醫脈通網站最受歡迎的12篇中外指南,方便大家查閱學習~原發性乾燥症候群(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種侵犯外分泌腺體,尤以唾液腺和淚腺為主,並伴有內臟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pSS 起病隱匿,不能根治,需要多學科參與,而國內目前缺乏統一的診治規範。
  • 如何治療乾燥症候群?
    乾燥症候群發病率高?如何治療乾燥症候群?關於治療大家又存在哪些誤區?以上內容是許多乾燥症候群患者常問的問題,今天,以嶺醫院風溼病二科主任郭剛就來為大家解疑答惑,感興趣的朋友快來看看吧!一、引起乾燥症候群的四大原因乾燥症候群的病因非常複雜,它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杜甫有乾燥症候群嗎 朝花夕拾 · 協和八
    今天的朝花夕拾欄目帶大家重溫乾燥症候群的口腔相關知識,大家歡迎口腔科的王木醫師!點擊音頻👆聽取文章節選本期主播:波稜瓜子🍉回復關鍵詞「乾燥症候群」可查看本文。各位即將輪轉內科、正在輪轉內科、已經輪轉完內科的同學們,想必各位在上課、報告、查房中經常聽到見到乾燥症候群這個詞。乾燥症候群稱為 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種因炎性細胞浸潤和破壞唾液腺和淚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SS 可以根據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 口乾、眼乾、皮膚幹,是不是得了乾燥症候群?秋季可以這樣自我保健……
    乾燥症候群患者平時就飽受乾燥之苦,在愈發涼燥的秋季,又該如何自我保健呢?乾燥症候群是一種好發於中老年女性的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系統性自身免疫病,症狀多種多樣,但總結起來大概有三類。乾燥症候群患者可以出現多種乾燥症狀,包括口乾、唇乾、咽幹、鼻幹、眼乾、皮膚乾等。嚴重的患者還會因為唾液減少而出現牙齒變脆、變黑、脫落,醫學上稱之為猖獗齒。
  • 生活 經常口乾、老想喝水,是得了乾燥症候群了嗎?
    時間一長拖不下去,只好去找醫生看了一下,醫生說是乾燥症候群。現在經過治療和飲食方面的注意已經恢復了。那麼這個乾燥症候群,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呢?今天小惠就和大家說道說道。門診就診的病人常常會有這個問題:我經常口乾、老想喝水一定是乾燥症候群嗎?乾燥症候群雖然是一種以侵犯淚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體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乾燥性角、結膜炎,口腔乾燥症,嚴重時還可累及其他重要內臟器官等,但並非所有具有口乾症狀的病人均是乾燥症候群,如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累及外淚腺、唾液腺的疾病(病毒性腮腺炎、腫瘤)等均會出現口乾症狀。
  • 乾燥症候群對女性性功能的影響
  • 【指南與共識】多囊卵巢症候群診治內分泌專家共識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又稱Stein-Leventhal症候群,由Stein和Leventhal於1935年首次報導[1],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導致的常見內分泌代謝疾病。
  • 乾燥症候群,2020好起來
    但是,有一種「幹」應付起來就沒這麼輕鬆了,必須去醫院治療,這就是「乾燥症候群」。乾燥症候群,不是天幹風大引起的乾燥,也不是你皮膚起點皮皮,擦了潤膚霜就對了的那種乾燥,而是一種以嚴重的眼睛、口腔乾燥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 乾燥症候群春季更「乾燥」?真相是......|一周風雲
    乾燥症候群和季節沒有關係?!這樣做,RA患者不良妊娠結局風險降低40%!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診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是指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反覆出現呼吸暫停和低通氣。臨床上可表現為打鼾,且鼾聲不規律,患者自覺憋氣,甚至反覆被憋醒,常伴有夜尿增多,晨起頭痛、頭暈和口咽乾燥等一系列症候群。 由於夜間反覆出現大腦皮層的覺醒和覺醒反應,正常睡眠結構和節律被破壞,睡眠效率明顯降低,白天出現嗜睡,記憶力下降,嚴重者出現認知功能下降,行為異常。
  • 乾燥症候群的臨床特徵與治療方法
    以嶺醫院風溼病二科主任郭剛指出,出現以上症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因為那是乾燥症候群的早期表現。乾燥症候群是一種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並且該病的發病率高於類風溼關節炎,口乾可能是該疾病的最早症狀,但是大多數人都不會留意,直到疾病發展到後期才開始重視起來,耽誤了珍貴的治療時間。
  • 乾燥症候群一般能活多少年?
    乾燥症候群總體預後良好,患者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不會影響患者正常的壽命。乾燥症候群主要是侵犯外分泌腺,尤其以唾液腺和淚腺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中年女性,口乾、眼乾為其最常見的症狀,若控制不佳,部分患者會伴有內臟損害,並出現多種臨床表現。乾燥症候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系統性紅癍狼瘡、系統性硬化症等稱為繼發性乾燥症候群,如果不合併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為原發性乾燥症候群。
  • 早讀 | 快速診治肘管症候群,不可錯過的好文!
    肘管症候群(cubital tunnel syndrome,CuTS)是尺神經在肘部及其周圍受到卡壓而引起尺神經進行性損害的臨床徵候群,過去稱為「遲發性尺神經炎」,其發病率僅次於腕管症候群,好發於中年的男性體力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