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業自主創新有力支撐中國糧食連年豐收

2020-12-23 新浪財經

原標題:種業自主創新有力支撐中國糧食連年豐收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12月19日報導:從中國農業農村部近日在京召開的全國種業創新工作推進會上獲悉:目前,中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40%,為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供了關鍵支撐。

當前,中國種業已進入到以自主創新為驅動力的發展新階段。近十年,全國審定、登記農作物品種3.9萬個,植物新品種保護年申請量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水稻、小麥、玉米、大豆高產典型不斷湧現,優質化水平不斷提升,培育了一批節水抗病小麥、適宜籽粒機收玉米新品種;審定畜禽新品種配套系93個,佔全部審定品種56%,良種生產性能明顯改善,其中,自主培育的蛋雞品種和白羽肉鴨,生產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相關焦點

  • 保障糧食安全:首提「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
    目前,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畜禽核心種源自給率超過75%。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40%,為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供了關鍵支撐。在全國7200多家持證種子企業中,涉外資企業25家,年銷售總額佔整個種子市場銷售總額的3%左右。農作物種子年進口量約佔國內用種總量0.1%,以蔬菜種子為主。
  • 糧食連年豐收、村民收入倍數增長、環境設施大力提升……這樣的...
    三年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謀劃、有序推進。根據中央的要求,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從農業角度來看最大的成效就是說我們糧食實現了連年的豐收,去年的糧食達到歷史的最高點。因為我們能夠在糧食安全方面我們把主動權牢牢攥在自己的手裡,所以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才有堅實的基礎。
  • 透視小種子背後的大戰略——一國糧食安全,繫於種質資源
    【聚焦我國糧食安全與種子問題(下篇)】編者按: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和用種大國,農作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中國農業科學院日前發布消息稱,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
  • 透視小種子背後的大戰略——一國糧食安全,繫於種質資源_國內新聞...
    中國農業科學院日前發布消息稱,我國農作物良種覆蓋率在96%以上,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超過95%,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作物品種已實現完全自給。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已超過45%……一連串好消息背後,是關於種業發展與糧食安全的戰略考量、科研追求。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等。
  • 全國玉米育種專家齊聚山西大豐種業共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
    ,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科院)、山西大豐種業有限公司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戴景瑞、中國農業大學李建生教授作為特邀專家同來自全國玉米科研育種主要單位共計百餘人參加會議。2020年作為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玉米雜種優勢利用技術與強優勢雜交種創製」執行的最後一年,為進一步總結與凝鍊項目取得的重大技術與品種成果,特舉辦此次項目成果展示暨單倍體技術規模化應用現場交流會。
  • 中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 為何還強調要有危機意識?
    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人民群眾衣食無虞,為何還要強調樹立危機意識,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為何要反覆敲響杜絕浪費的警鐘?  我國糧食生產和消費長期處於「緊平衡」  新中國成立至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瞭望|抄襲成風面臨「卡脖子」隱憂,中國種業如何突圍?
    跟隨模仿育種產生大量高度近似品種,套牌侵權等問題也很突出 ◆ 若不重視種業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未來部分品種種業市場或有「淪陷」風險 農業中國芯如何突圍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陳先發 陳尚營 姜剛 吳慧珺 作為農業「晶片」,種子行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乎我國糧食安全的命脈
  • 我省今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記者從近日在定西市召開的全國馬鈴薯產業現場推進會上獲悉,甘肅省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把抓好糧食生產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千方百計抓好糧食生產,加之今年雨水合節,全年糧食豐收已成定局。  甘肅多措並舉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在確保小麥麵積穩定在1000萬畝以上的基礎上,把發展全膜玉米和黑膜馬鈴薯等旱作農業作為糧食生產的突破口,通過調整結構,優化布局,強化科技支撐,推廣良種、全膜雙壟溝播、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統防統治等關鍵技術,持續擴大種植面積,今年玉米種植面積達到1500萬畝,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030萬畝,為保障全省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 未來5年我國種業如何發展?力爭3年內完成現有種質資源登記任務
    種業是農業的「晶片」,也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處於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關鍵時期的中國種業,應如何在搶抓機遇中贏得主動?如何提高種源保障能力,提高種業創新水平,亟待科學分析研判。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在12月17日舉行的全國種業創新工作推進會上透露,「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做強優勢,補上短板,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強化種業科技支撐,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建設現代種業基地,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種業體系。
  • 新華社評論員:穩固耕地基本盤,打好種業翻身仗——學習貫徹中央...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重要部署,把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作為明年的重點任務之一,為保障糧食安全,落實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指明了著力方向。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糧食生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我國耕地資源稀少、質量不高、汙染形勢嚴峻,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長期制約性因素。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好耕地,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
  • 保障糧食安全是永恆話題
    保障糧食安全是永恆話題 2021年01月09日 11:43:00來源:經濟日報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經過長期努力,我國糧食產量連續6年超1.3萬億斤,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但是,我國糧食安全基礎仍不牢固,決不能因連年豐收就忽視和放鬆糧食生產,要時刻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  在人多地少的國情糧情下,我國糧食產需將長期處於緊平衡。目前,我國糧食年度需求總量逼近歷史峰值,雖然口糧消費有所下降,但飼料糧需求大幅增長,保持糧食供需平衡仍然面臨較大壓力。
  • 穩固耕地基本盤,打好種業翻身仗——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穩固耕地基本盤,打好種業翻身仗——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新華社評論員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重要部署,把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作為明年的重點任務之一,為保障糧食安全,落實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指明了著力方向。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糧食生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我國耕地資源稀少、質量不高、汙染形勢嚴峻,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長期制約性因素。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糧食豐收讓脫貧攻堅的「成色」更足 -太陽鳥...
    今年開春是糧食播種的季節,同時也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我們看到黨中央、國務院積極出臺各種措施,抓住重點、補齊短板,打牢基礎,鞏固和發展「三農」持續向好形勢,各地各部門的非常舉措也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水利、農業、氣象、農業院校等積極下沉一線,打出了春耕生產的「組合拳」,保障了糧食等農作物的全面播種,為糧食豐收打下了基礎。
  • 直播回顧丨中國南方種業博覽會開幕 花椰菜西蘭花種子溫州「選美」
    12月14日—15日,第24屆中國南方種業(溫州)博覽會暨長三角現代種業技術創新產教聯盟成立大會在溫州舉行。40多家國內科研院所、知名種企帶來近800個行業標杆品種,在溫州開展一次花椰菜、西蘭花種子的「選美」PK大會,共同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浙江新聞客戶端對活動進行圖文直播。
  • 品豐收、享農趣、塑品牌 南京江寧谷裡同慶豐收迎小康
    中國江蘇網10月20日訊 (通訊員 尹興超 胡悅 邵丹 記者 羅鵬)金秋十月,瓜果飄香。廣袤的江寧谷裡大地上,到處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10月20日,「萬種業興 豐蔬谷裡」——第四屆中國江蘇蔬菜種業博覽會暨谷裡街道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開幕式在南京市江寧谷裡現代農業產業園拉開帷幕。
  • 溫氏股份的「種業強國夢」--資訊速遞--中國經濟新聞網
    12月11日,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世信國際會展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種業論壇暨廣州國際畜禽產業博覽會」(簡稱:LPE)在廣州盛大開幕。會議由全球多個國家的140多位畜禽產業相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和278家國際畜禽產業領軍企業齊聚廣州。共同分享深化畜禽產業新知。
  • 又是一個豐收年!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6年達1.3萬億斤
    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消息,繼夏糧、早稻豐收之後,秋糧豐收也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預計有望增加,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水平。新華社資料圖 楊文斌 攝今年我國糧食生產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澇、東北夏伏旱和颱風、草地貪夜蛾等嚴重影響,這來之不易的豐收是如何實現的?日前,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全面介紹了相關情況。「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在秋糧。
  • 青平:牢固責任意識,維護糧食安全
    報告指出,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應充裕,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但我國糧食中長期供求仍呈緊平衡狀態,目前糧食供給結構性矛盾突出,影響糧食安全的潛在風險隱患依然存在。  於民而言,「民以食為天」,糧食是人民群眾安全感的源頭,所謂「家有餘糧,心中不慌」;於國而言,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
  • 經濟學家萬喆:糧食安全問題是個什麼問題
    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三低一高從中國國內層面看,中國糧食安全面臨的主要痛點是「三低一高」,即規模化程度低、人均耕地面積低、人才儲備數量低和特定作物對外依存度過高。農業人工成本高,糧價調節潛力變小。一是規模化程度低。我國小農戶數量佔農業經營主體的98%以上,糧農的戶均規模僅7畝。
  • 九聖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重裝亮相昌吉種交會
    新疆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副處長賴波介紹,全區農作物種子生產面積約230萬畝,年制種量7億公斤,年種子銷售額20多億元,制種業每年可為農民增收近4億元,已成為保障國家用種安全,促進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的重要農業支柱產業。   仲夏時節,2020中國新疆(昌吉)種子展示交易會將於7月20-22日在昌吉·新疆農業博覽園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