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跳樓自殺:大數據讓孩子被過度消費,請警惕孩子世界裡的上癮性行為!

2021-02-15 銳族兄弟

前兩天回老家比較晚了,當我臨近家門的時候,嚇了一跳。

 

一個孩子在我家窗外的一個角落蹲在那裡玩手機,手機屏幕的綠光反射到他臉上,看著有點陰森恐怖。

 

那個時候大概是晚上十二點多,他又在這裡悄無聲息做這樣的事情,難免讓人驚嚇。

 

母親告訴我說,這是前面一個鄰居家的孩子,他之所以蹲在我家牆壁外玩手機,是因為要蹭我家的WIFI,在我們村子裝寬帶的人不多,於是他就跑到我家外面蹭個網,玩手機遊戲。

 

我問母親,這麼晚蹲在別人家牆壁外面玩手機,他父母難道不管的嗎?

 

母親說,這個孩子是我們那裡有名的「玩手機少年」,成績一落千丈,手機就是自己的命,他的父母離婚都在外面打工,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想管管不了。

 

而且,這個孩子曾經自殺過,之前他父親看他不顧學習,一氣之下就把手機摔碎了,於是他爬上自家的樓頂要跳樓,還是鄰居好說歹說,說給買一個新的手機,他才肯下來。

 

後來,他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聽完他的故事,我一聲嘆息,感覺特別無力。

 

其實「手機成癮」這個現象在未成年這個群體裡面特別普遍,而且不給手機就動不動威脅跳樓自殺的孩子,真的很多。

 

5月12日,南寧12歲孩子因家長沒收手機,不讓他玩,從樓頂一躍而下,不幸當場身亡。

5月15日,山東一名初中生用手機玩遊戲被老師沒收,回家後被發現墜亡。

6月6日頭條新聞報導,一名中學生寫下「遺書」爬上五樓陽臺欲跳樓,他在「遺書」中寫到:媽,對不起,你們去生一個更好的吧再見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機。

 

這些還只是最近的,像這樣的新聞還有很多很多,百度搜索孩子打遊戲跳樓,得到的相關結果竟然有2490000個。

我一個當教師的朋友告訴,在他們學校,一個老師沒收了學生的手機,那個學生變得很狂躁,當即打開窗口從樓上一躍而下,整個過程不到1分鐘,讓人來不及反應。

 

十一、二歲的年紀,正是讀書和成長的年紀,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是朝氣蓬勃,奮發向上,渾身充滿著朝氣和陽光。

可是有些孩子竟然會如此偏激和狂躁,動不動就要用生命做威脅,真的是讓人膽戰心驚,不寒而慄。

 

我不禁想問,孩子們到底怎麼了?

 

 

中國兒童中心組織發布過一份報告,報告顯示,在中國,六成以上的孩子課外除了上輔導班,剩下的時間大部分都會拿來刷短視頻、打遊戲、網聊。

 

平時正常的上學日,待在室外的鍛鍊玩耍時間只有18.59分鐘,但是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是室外玩耍的兩倍多。

不論上學日還是休息日,他們花在電子產品上的時間都排在前三名。像短視頻以及一些手機遊戲,更是在他們的喜愛程度上高居前列。

並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於那些閱讀、體育鍛鍊、社會學習之類的校外活動更是表現得興致缺少,唯獨對於電子遊戲熱情不減。

 

沉迷於手機遊戲帶來最嚴重的後果,並不是孩子的時間被耽誤了,家長的錢白花了,而是手機帶來的輕鬆和愉悅讓孩子們的興奮閾值不斷提高。

 

你想想,學習是極其枯燥的,要從學習中找到樂趣是有難度的,而這樣的樂趣在遊戲中就可以輕易獲得,誰還會費勁心思從學習裡面找?

 

於是,他們的學習能力被嚴重破壞。

 

網上有一個梗:短視頻5分鐘,人間一小時。

 

原因很簡單,一開始你只想刷幾個小視頻打發一下時間,可是當你打開軟體,看到那些獵奇的視頻或主播,一個比一個更吸引你的眼球,刷完一個還有下一個。

當你意猶未盡地看一眼時間,說好的五分鐘,早就過去了一小時!

 

大人都難以抗拒這樣的誘惑,更何況是那些孩子呢?

 

在他們放下手機盯著書本時,腦袋裡都是剛剛才看過的小視頻,他們的注意力早就被收割得所剩無幾。

 

遊戲也是一樣,遊戲中各種元素設計都是為玩家服務的,子彈打出去的撞擊感,刀砍起來的清脆聲音,金幣入袋的響聲,還有贏了之後的成就感,這種即使的快感會不斷刺激我們的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他們即使玩累了,也停不下來。

 

於是,他們腦子裡只有遊戲的情節和畫面,被裡面的場景吸引,

 

這種滿眼都是聲、光、影的快樂,不需要任何思考,這樣的誘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輕易讓孩子沉淪。

 

孩子對手機上癮之後到底有多可怕?

 

這是一個完全沉浸在遊戲世界裡面的孩子,為裡面的角色而痛哭,手機摔爛之後暴跳如雷。

這是一個輸了遊戲的孩子,變得狂躁、情緒激動,一直在哭。

這是一個11歲的孩子,為了證明手機遊戲裡面的「復活」情節,帶著妹妹一起去跳樓。

一個17歲的少年,為了感受遊戲的快樂,可以40個小時不眠不休,最後被診斷成腦梗。

去年春節的時候,我去親戚家吃飯,他家的兩個孩子操作手機打著「農藥」,就連吃飯時間都不肯放下手機。

 

要是想讓他過來吃一口飯,還得跟他談條件:我吃一碗飯,你就把手機給我玩。

 

除了上學和睡覺,孩子幾乎是機不離手。

問題是,他才六歲,我完全不敢想像他十六歲的時候會怎樣。

 

不僅如此,他們還會不計一切代價往遊戲裡面充錢,給視頻主播打賞。

 

那個一線抗疫護士的孩子,媽媽辛苦攢下的10萬塊積蓄,他隨手衝進了手機裡面;

那個14歲的男孩,女主播一句「麼麼噠」,他就把父母一輩子的積蓄拱手相送;

一個11歲的姑娘,竟然當起了女主播的「媽媽」,給她所謂的哥哥姐姐,還有女兒們,打賞了200萬!

這些孩子以為自己不過是用一組數字就買到了快樂,卻沒有想過,送出去的,是他們爸爸媽媽用一輩子換來的血汗錢!

 

被卷進去的是孩子,買單的全是家長。

 

孩子們永遠想像不到自己這個時候的放縱,付出的代價是什麼,以及將來會過上什麼樣的人生。

那麼,這個問題如何才能解開?

 

我覺得,首先手遊戲和短視頻等手機軟體企業,一定要進一步開發防止未成年沉迷系統,現在主要是卡在註冊門檻,未成年不能註冊。

那我們是不是可以搞人臉識別,每一次玩遊戲前,或者玩了一段時間之後,就開始識別,一旦發現不是本人,就強制下線。

 

其次是家長,我覺得這個問題大部分責任在家長。

孩子玩遊戲或者看短視頻,大部分用的是大人的帳號,那大人是不是有義務保管好這些帳號?

 

而且,很多孩子的上癮性行為是家長培養的,家長在那裡玩遊戲看短視頻,孩子耳濡目染,也跟著上癮,家長不在的時候,他們就偷偷玩。

 

家長如果不作為,短視頻或者遊戲企業做再多也沒有用,一些上癮的孩子還會找到替代品,跑到網吧去上網,或者拿別人的玩,重要的是看管住孩子,教育好孩子。

 

電子產品,我不建議孩子完全不碰,因為現在很多教育的課程就是用電子產品進行的,他們也必須要接觸,但是一定要防止孩子在不正當的地方沉迷。

其實像這樣已經上癮的孩子,打和罵其實是沒有用的。

 

越是使用暴力手段,越是會把他們推向深淵,因為家長的極端行為造成的悲劇比比皆是。

 

很多父母以為,只要綁住了孩子的手腳,控制了他們的身體,就能把他們重新拉回到正道。

 

可實際上,真正把孩子帶走的,卻是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一些精神層面上的東西。

而這種東西,僅僅通過冷漠與暴力的控制,是遠遠無法糾正的。

孩子沉迷手機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心理問題。

 

要麼不讓他們上癮,一旦上癮,只能從心理層次慢慢解決。

 

有很多愛玩手機的孩子,根本不跟大人交流,聽不進話,戒備心很重,我們一開始不要成為他們的敵人,要想辦法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知道他們沉迷於手機的原因是什麼。

 

有一些孩子,他們玩手機的原因完全是因為空虛,父母整天忙,完全不管他們,他們又很孤獨,沒有玩伴,於是就迷上了遊戲。

 

一個博士曾經講過自己初中沉迷於網遊的故事。

他的父母知道他上癮之後,並沒有罵他,而是帶著他一起請教做遊戲的哥哥,讓他知道遊戲裡面精心設計的套路和陷阱是什麼,知道自己是被騙了,然後一起陪著他走出來。

 

雖然用了很久的時間他才戒掉網癮,但總算是走出來了,而且他後來考上了博士。

 

李玫瑾教授還講過另外一個爸爸的故事,他的孩子玩遊戲成了癮,爸爸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搞清楚原因之後,於是和他一起報了個桌球班,天天去練桌球。

 

他對兒子說,兩個人要進行比賽,要對打,看誰打得好。

 

後來他為了超越自己的爸爸,不斷地花時間練習,也越來越享受這種進步的感覺,自然而然地擺脫了手機的控制。

 

原理很簡單,當你讓孩子找到一種更加持續更加令他興奮的快樂時,他自然會放棄那些更低級的快樂。

 

千萬不要一味地責備孩子,大人都沒有自制力戒掉手機,更何況孩子呢?我們需要的是站到他們身邊,陪伴他們度過困境。

 

這是一個全社會性的問題,需要我們共同來關注這些孩子。

這也是一個刻不容緩的事情,千萬不要覺得這個事情概率很小,玩手機的孩子真的很多很多,不要等到他們上癮之後才後悔莫及。

 

讓整個社會關注到這個問題,讓大家關心這些陷入困境的孩子,就是桌子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冰冷的呵斥和批判,而是帶他們去看看更加有趣的世界。

讓他們知道,除了那一方小小的屏幕,還有更多的快樂值得他們去發掘。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個見過廣袤天空的孩子,才不會囿於一塊四四方方的手機。

文章作者簡介:桌子,身高1.85米,有八塊腹肌的兼職男模。前南方航空公司職員,三觀比五官更正,思想比套路更深。新浪微博@桌子的生活觀 ,個人微信公眾號: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經授權轉載。

深圳市銳族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京   東: RUIZU銳族數碼官方自營旗艦店

天貓店: 銳族旗艦店 

(五年雙十一銷量第一,金冠店鋪,65萬粉絲)

天貓店 :  酷銳數碼專營店 

拼多多: RUIZU銳族數碼官方旗艦店  

拼多多: 銳族酷銳專賣店

拼多多: 酷銳影音電器專營店


相關焦點

  • 12歲男孩跳樓自殺:請警惕孩子世界裡的上癮性行為!
    母親說,這個孩子是我們那裡有名的「玩手機少年」,成績一落千丈,手機就是自己的命,他的父母離婚都在外面打工,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想管管不了。而且,這個孩子曾經自殺過,之前他父親看他不顧學習,一氣之下就把手機摔碎了,於是他爬上自家的樓頂要跳樓,還是鄰居好說歹說,說給買一個新的手機,他才肯下來。後來,他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 13歲孩子玩手機致癱瘓:請警惕孩子的上癮性行為
    前不久,看到一則新聞,一位13歲的孩子竟因過度玩手機導致癱瘓和智力衰退。他生病前特別喜歡玩手機,經常一玩就玩到深更半夜,作息紊亂,從而導致患上了免疫性腦炎。沒有一個孩子能夠拒絕手機裡那個精彩紛呈、包羅萬象的世界,而對手機的「癮」,正在明目張胆地傷害我們的孩子。這是一個完全沉浸在手機世界裡的孩子,手機壞掉仍不停地點擊著屏幕,因無法繼玩而暴跳如雷。這是一個輸了遊戲的孩子,變得狂躁、情緒激動,一直在哭。
  • 12歲初二男生跳樓自殺,是什麼讓這些花季的孩子放棄了生命?
    上周在讀者群裡發來了一則消息令人十分惋惜。事後調查得知16歲初二男孩,就讀本地最好的學校,在家因為作業問題與家長發生爭執,從22樓跳下......在這個特殊的「假期」,這類事情並不是少數,由於頻發的幾起極端案例,就在3月13日,北京市很多家長都有收到教委辦公室發的緊急通知。
  • 獅子大開口!孩子盜竊老師詢問後竟跳樓自殺,家屬索賠150萬
    現在地教育貌似存在很大問題,老師對於學生的一些違規行為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非常的尷尬,因為如果管得嚴格了,學生叛逆可能做一些輕生舉動,如果不管,家長又不樂意,所以這就非常尷尬了,日前,河北一名15歲的中學生在學校偷東西,班主任老師詢問兩小時後,這名同學竟然跳樓了,事後,家長獅子大開口索賠
  • 初中生被親媽扇臉跳樓:沒有孩子想自殺,只有讓孩子想自殺的教育
    文|福林媽咪看多過太多孩子自殺的新聞,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們以前怎麼就很少出現這樣的事情?怎麼現在的孩子這麼脆弱?動不動就自殺?前幾日,一名初三男生被媽媽扇耳光後跳樓自殺。還有兩名學生目睹到了他跳下的過程……翻了一下評論,相比較於之前上海男孩跳橋和哈佛女博士跳樓的兩件事來看,這件事的評論不太一樣了。「請停止那些『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屁話吧!」
  • 12歲男孩肺癌晚期,母親一句話曝光真相: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了
    ——虎媽作者丨亦云白來源|男孩派原創近日,看到一則令人膽戰心驚的新聞,湖南邵陽一名12歲男孩因鎖骨處長包塊,到醫院檢查,竟然得了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晚期主治醫生說,這位男孩是他從醫生涯中遇到的年紀最小的。母親潰不成聲地哭訴,道出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他很懶,經常熬夜,早餐基本上不吃!」按理說,12歲的孩子沒什麼事兒值得天天熬夜呀,這孩子到底在幹什麼呢?
  • 12歲男孩肺癌晚期,母親一句話曝光真相: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了
    湖南邵陽一名12歲男孩因鎖骨處長包塊,到醫院檢查,竟然得了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晚期! 按理說,12歲的孩子沒什麼事兒值得天天熬夜呀,這孩子到底在幹什麼呢? 母親悲憤交加地回答:「玩遊戲!」
  • 21歲小夥因微信被封,跳樓自殺:孩子的壞情緒,你一定要看到!
    家屬在收拾孩子的遺物時,發現了他對前女友的執著:兩個人分手後,他心灰意冷,不能接受現實,最終選擇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他跨過了學業、工作的坎,卻倒在了愛情的坎上,只留下滿面滄桑的父母崩潰大哭。每當看到這些自殺新聞,都會讓我想到年幼的孩子:成年人的崩潰往往都在一瞬間,孩子的世界何嘗不一樣呢?
  • 不斷上升的青少年自殺案,到底是什麼讓孩子親手打開了地獄之門?
    12月4日,安徽安慶一名高二女學生投湖自殺。12月3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一學生跳樓自殺。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11月份,全國高校跳樓自殺事件超過10起。以上這些都不過是每年中國青少年自殺案件中的冰山一角,中國青少年死亡第一原因就是自殺,在抽樣比例裡20%的青少年有過自殺的衝動,等於抽樣中每5個孩子就有一個想過自殺。
  • 孩子的生命教育課堂:自殺不該是生命的解藥
    來源:新浪財經據日媒報導,演員三浦春馬在位於東京都港區的自家住宅中去世,初步認定死因是「自殺」,他的青春終結在了30歲。澳大利亞籍花樣滑冰運動員葉卡捷琳娜·亞歷山德羅夫斯卡婭當地時間17日在莫斯科去世,葉卡捷琳娜是從公寓窗戶跳樓自殺的,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愛(你)」,年僅20歲。自殺僅僅存在於遙不可及的地方嗎?
  • 夫妻吵架妻抱孩子跳樓威脅,失手把孩子扔下14樓:腳還被開水燙過
    近日,在安徽肥東發生了一起慘劇,父母在家中吵架,導致兩人的4歲兒子從14樓墜落不幸身亡。從視頻中看到,醫務人員接到報警趕到現場,給墜樓的孩子做心肺復甦。根據知情鄰居表示,事發當天夫妻兩人正在家中發生爭吵,隨後妻子抱著孩子以跳樓自殺作為威脅,雙方於是發生了搶奪拉扯等行為,一不小心抱著孩子的手送掉,4歲的男孩就這麼從14樓陽臺墜落。經過醫務人員搶救無效,最終不幸身亡。根據調查,父母都只有三四十歲,平常也沒有鄰居見過他們吵架,對小男孩的印象也不深刻,就知道是由孩子的奶奶帶著,偶爾會用車子推到樓下玩。
  • 17歲女孩,穿刺下身,一次3萬,上癮性行為,正在毀掉無數孩子
    但我相信她們的父母一定從未告訴孩子: 這個世界有光明也有陰影,有些禁地一旦涉足,就要賠上一生的代價。 不久前,遊戲《迷你世界》被爆存在色情信息和交易: 遊戲裡有不少成人化元素,「渣女」「婚房」,以及「如果哥哥喜歡你,你就要和哥哥在一起」等暗示性話語。
  • 患抑鬱症,孩子有自殘行為和自殺想法,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抑鬱症,有自殘行為和自sha想法,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家長問我:云爾老師,孩子不和我們說話該怎麼辦?孩子天天玩遊戲,黑白顛倒該怎麼辦?孩子自殘,在手臂上用刀割傷自己,我該怎麼辦啊?孩子日記裡寫到要自殺,你快給我想想辦法吧!孩子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與世隔絕,連飯都不吃,你快幫幫我們吧!
  • 14歲男孩跳樓身亡:「媽媽,你贏了,我把命還你!」
    14歲男孩被媽媽扇耳光後,從5樓跳下,不治身亡!事情就發生在9月17日的武漢。江夏一中,包括自殺者在內的幾名學生,因在教室玩撲克牌被請了家長。自殺者在教學樓樓道,被氣呼呼趕來的母親教訓。兩個耳光打下去,母親離開。孩子默立2分鐘後,轉身跳樓……14歲,僅僅14歲!
  • 【家教】1歲前請自己帶孩子,6歲前要對孩子說不,12歲前重視心理撫養
    前言: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無助的父母,面臨自己養大的孩子卻突然地發現陌生與可怕,曾經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兇狠,父母發現對愛子失控時,愛已過,恨不行,說不聽,罵無用……當他(她)們無奈地說起孩子的問題時,有時候往往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句話「為時已晚」,為什麼?因為他們錯過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時點。
  • 9歲男孩撞碎玻璃以死謝罪:逼死孩子背後的真相扎心了
    前幾天,江蘇句容9歲男孩因撞碎學校玻璃,擔心受到責罰,留下遺書從17樓跳下,自殺身亡。在那張用作業紙寫成的遺書上,稚氣的筆跡歪歪扭扭地寫到:「我之到(知道)要chenfa(懲罰),suo(所)以我跳lou(樓)了。」
  • 12歲學生因作業過多選擇跳樓?這到底是學校還是家庭的責任?
    湖南一12歲學校因作業過多選擇跳樓?這到底是學校還是家庭的責任?現在已經是全國中小學開學的時間了,每逢開學前幾天,就是中國廣大學生拼命趕作業的時候,有網友還用「一支筆,一晚上,還你一個奇蹟」來形容這個大眾現象。
  • 1歲前請自己帶孩子,6歲前要對孩子說不,12歲前重視心理撫養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無助的父母,面臨自己養大的孩子卻突然地發現陌生與可怕,曾經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兇狠,父母發現對愛子失控時,愛已過,恨不行,說不聽,罵無用……
  • 9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是誰毀了這孩子?孩子心理壓力太大了
    西安一名9歲女孩在家中跳樓去世,生前留下兩封「遺書」,上面用稚嫩的筆跡寫著: 「媽媽,這是我的選擇。」 「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 。」
  • 斯坦福教授:4種行為會導致孩子大腦變笨,甚至抑鬱!家長請警惕
    如果發現有以下這幾種行為,家長請警惕了!它們有可能正在讓你的孩子變得越來越笨!錯誤的表揚和歸因斯坦福Carol Dweck教授曾做過一次"稱讚方式與思維模式發展"的實驗。據我國首份兒童安全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國內3-6歲的幼兒中,手機接觸率已經高達91%;到了9-10歲,已經和成人使用行為相差不多。這種現象很可怕,又很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