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雙城新發現——成渝主流媒體聚焦雙城新經濟高質量發展」重慶報導團走進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
長江江畔。江面,江水浩浩湯湯;江上,貨櫃龍門吊起起落落。箱內的貨品,多為汽車零部件、玻璃纖維及機電產品。幾天後,它們將到達杭州、無錫等江浙地區。
這裡是重慶果園港,也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作為國內最大的內河水、鐵、公聯運樞紐港,去年,果園港正式獲批成為首批國家港口型物流樞紐。
這裡是通道聚集點:沿長江一路順流而下,東連太平洋,可達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路向西,通過中歐班列可達中亞、歐洲;向南,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連接印度洋,可達東協、南亞……果園港正逐漸成為「世界的中轉站」。
果園港與四川聯接由來已久。
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產業部相關負責人李裡告訴記者,不管是四川對外輸出,或進口所需礦石、鋼材、糧食等,都可以在此地集聚,再通過水運或鐵路、公路四散分發。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提出,給果園港帶來更多發展機遇。」李裡介紹,就在6月底,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人民政府與其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鄰水縣建立無水港。
所謂無水港,指非港口地區建立的具有報關、報檢、籤發提單等港口服務功能的物流服務平臺。無水港所在區域內企業通過無水港進出口貨物,可享受港口相關優惠政策。
此外,果園港也正著力推動與四川瀘州港、宜賓港之間的三港聯動,共同打造集運和分撥中心,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今年1—8月,果園港貨物吞吐量841萬噸。預計2030年,貨物吞吐量4500萬噸,建成『世界的中轉站』。」李裡說。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鍾茜妮 攝影記者 呂國應
編輯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