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雙循環 促進新流通 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實現高質量發展

2020-12-21 中國網

中國網11月27日訊 11月26日,2020中國西部(重慶)國際物流產業博覽會在南坪會展中心盛大啟幕。400 餘家國內外企業參展,1.5萬名專業客商洽談,共同探索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布局的新思路、新亮點。

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作為主要參展商之一,帶著在「多式聯運」和大宗商品交易及數字供應鏈產業方面的發展成果精彩亮相,吸引眾多參展嘉賓駐足參觀、交流洽談。

「水鐵公空」齊頭並進 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博覽會現場,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展出的「四大物流通道」建設發展示意圖,受到許多物流企業與參展嘉賓的青睞於好評,大家紛紛掏出手機拍照保存。

「我們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具備水鐵公空多式聯運,物流運輸組織靈活,開放通道四通八達,向東,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運能,大力發展江海聯運,向西,拓展中歐班列功能,打造連接中亞歐洲的陸上貿易主通道,向南,加快陸海新通道建設,打通了內陸地區便捷的出海新通道,向北,常態化開行渝、滿、俄國際鐵路專列,聯通中蒙俄經濟走廊,真正實現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開放通道在果園港貫通,『水鐵公空』四種聯運模式在果園港聯通,『人財物數』四種要素在果園港匯聚。」重慶果園港國際物流樞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牛賢丹介紹說。

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作為中國西部唯一的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不僅擁有長江上遊最大的貨櫃港口果園港、魚嘴鐵路貨運站、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及中新合作示範項目中新(重慶)多式聯運示範基地,滬渝高速、重慶繞城高速、渝懷鐵路、重慶軌道4號線從區內通過,距離江北機場15公裡,具備鐵水公空軌五位一體的交通優勢和公、水、鐵聯運無縫連接的區位優勢。

據了解,2020年1-10月,陸海新通道班列在果園港共計開行41個班次,累積發運箱量2320標箱,其中外貿貨1071標箱,內貿貨1345標箱,水鐵聯運393標箱。 

果園港中歐班列(渝新歐)共計到發196班,其中發運44班,發運箱量3682標箱;到達152班,到達箱量11810標箱。中亞班列3班,箱量254標箱。果園港發揮鐵水聯運優勢,中歐班列鐵水聯運箱量9524標箱。

長江黃金水道開行「滬渝直達快線」,上水290艘次,裝載48960標箱,外貿46843標箱;下水424艘次,裝載107580標箱,外貿82307標箱,上下水共享率5.4%。裝載出口箱累計達107580標箱,進口箱量累計48960標箱,與普通班輪相比,整體物流時效提升30%以上。

牛賢丹介紹,當前,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正在全面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滿俄』與長江黃金水道等國際大通道的融會貫通,推進通道班輪化、班列化。充分挖掘與新加坡港、杜伊斯堡港的國際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加大與成都青白江鐵路樞紐、上海港及長江沿線各港口、欽州港、廣州港等國家級物流樞紐和重要節點合作,與內陸地區共商共建無水港,不斷增強幹支配的聯動能力。


依託前港後園產業生態 建設大通道 打造大平臺

作為中國經濟重鎮和文化名城、中國智能製造的重要基地,重慶正以「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的新名片煥發新的活力。而在兩江新區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區,隨著大通道、大立交等基礎設施項目的集中開工,片區功能布局正在全面鋪開加速建設,逐漸形成了「前港後園」的產業生態。

重慶果園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下簡稱果園B保)是果園港樞紐區重要的口岸功能設施,具備保稅倉儲、國際物流配送、進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口岸功能、簡單加工和增值服務等功能。2020年1月一期工程正式投入運營,已入駐康寧原板玻璃西部物流中心項目。

從今年1月份以來,康寧重慶工廠通過果園B保的進出口額已超過7億人民幣,原板玻璃從海外各地通過海船抵達上海,海江聯運到達果園B保,彈性應對今年疫情對國外長供應鏈帶來的波動,根據重慶工廠需求,實時配送至重慶產線,生產出來的玻璃基板,結轉給京東方生產出液晶屏,再供應給兩路寸灘綜合保稅區內的筆電企業。  

同期,兩江萬國半導體生產的晶片、萊寶科技生產的觸控螢幕、聯創電子生產的模組,也同步配送至筆電企業,筆電企業組裝成筆記本、PAD、WATCH,集聚於果園,向西、向北乘坐中歐班列、渝滿俄,向南搭乘陸海新通道,或者就近搭載貨運航班,奔赴世界各地,彌補疫情期全球線上辦公的新增需求。

除此之外,作為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生產基地,今年1—10月,在疫情和轉型發展雙重考驗下實現了觸底反彈,兩江新區汽車產量達75.7萬輛,產值突破1000億元(達1344億元),產值增幅高達36%。出口37.78億元,出口到96個國家。正是這前港後園的產業鏈、貿易鏈和物流供應鏈,為果園港奠定了持續打造國家物流樞紐的堅實基礎。

接下來,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將充分依靠兩江新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核心區優勢,依託新加坡港、杜伊斯堡港國際樞紐港互動,擴大對外通道,加快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真正實現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通過大通道、大平臺、大流通,進一步促進大開放。(馬晶涵)


相關焦點

  • 智庫之聲|以「雙循環」戰略促進江蘇糧食流通高質量發展
    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黨中央立足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的整體形勢,根據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新環境和新挑戰,圍繞經濟發展中長期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
  • 金華新絲路高效暢通「雙循環」
    中歐班列金華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回程班列高頻率、高質量開行,帶動中歐班列運營成本進一步降低,推動進出口貿易份額趨於平衡,有力地促進了生產要素流動,同時使國內和國際市場更好地聯通,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加高效有力。
  • 蘇州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begin-->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共有22個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蘇州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成功入選。
  • 探訪重慶果園港:「世界的中轉站」加速形成,將與瀘州港宜賓港「三...
    9月7日,「雙城新發現——成渝主流媒體聚焦雙城新經濟高質量發展」重慶報導團走進重慶兩江新區果園港。 長江江畔。江面,江水浩浩湯湯;江上,貨櫃龍門吊起起落落。箱內的貨品,多為汽車零部件、玻璃纖維及機電產品。幾天後,它們將到達杭州、無錫等江浙地區。
  • 2020中國物流投融資暨物流樞紐合作大會在達州成功舉辦
    11 月20 日,2020 中國物流投融資暨物流樞紐合作大會在四川達州舉辦,會議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物流投融資分會與中共達州市委、達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會議以「開放共享論道新樞紐,合作共贏提振新經濟」為主題,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物流樞紐發展機遇,物流樞紐投資運營模式創新等議題展開,共計200 餘位代表出席了會議。
  • 我省蘇州港口型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begin-->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發改經貿﹝2020﹞1607號),我省蘇州港口型物流樞紐入選2020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此次全國共有22個物流樞紐入選。
  • 重慶該如何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看今年市長顧問團顧問怎麼說
    面向未來,我們將努力建設輻射內陸、聯通全球的物流體系,加快構建便捷經濟、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的多式聯運體系,加快推進通關一體化和貿易便利化,不斷完善物流業政策支撐體系,積極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在本屆年會上,重慶市政府常務副市長吳存榮從五個方面闡述了重慶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的最新進展情況。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將有力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我們黨在科學分析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基礎上,遵循大國經濟發展規律作出的戰略選擇。
  • 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這是基於國內發展形勢、把握國際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和重要戰略選擇。
  • 重慶團代表聯名建議儘早決策建設三峽水運新通道,有何深意?
    2019年,「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和葛洲壩航運擴能工程」作為抓緊推進前期工作的重大項目寫入了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那麼,為什麼國家需要儘早啟動建設三峽大壩水運新通道?   一、有利於長江經濟帶建設   長江黃金水道是全世界運輸量最大的河道。
  • 南航物流混改正式落地,為「雙循環」發展格局提供加速度
    為「雙循環」提供南航加速度南航物流是南航集團貨運業務的一體化運營主體,目前,南航物流共運營14架大型貨機,擁有國內最大的B777全貨機機隊,經營19條貨機國際航線,每周60個貨運航班,航點覆蓋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倫敦、洛杉磯和芝加哥等歐美主要門戶樞紐。
  • 百度地圖智能物流解決方案加碼智慧物流園區助力產業布局物流樞紐
    面對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和建設現代化流通體系的重大任務,物流樞紐、物流園區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交流探討新思路和新政策、新模式和新技術,為相關各方創造新的合作機會,2020(第18次)全國物流園區工作年會暨「雙循環」物流企業協作研討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召開。
  • 暢通雙循環 共享大市場
    暢通雙循環 共享大市場 2020-12-22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暢通雙循環:根本要靠改革創新
    雙循環,無疑是2020年中國宏觀經濟最熱的關鍵詞。5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了「雙循環」,即強調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新提法受到國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引發了密集討論。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歷史溯源、邏輯闡釋與政策導向
    只有暢通國內大循環,提升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質量和吸引力,才能夠把握主動,更好融入國際市場,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國內經濟的長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以新全球化推動全球經濟再平衡。因而,暢通國內大循環是掌握主動實現國際大循環的前提,而暢通國際大循環是加快實現國內大循環的保障,最終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 2020中國(臨沂)百貨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把握「雙循環」時代新機遇
    臨沂市政協副主席、臨沂商城管委會主任李宗濤在致辭中說,當前,順應新常態下市場環境和消費行為的深刻變化,重塑商城商業模式,開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徵程,成為新時期商城轉型發展的重大課題。中國百貨商業協會作為中國百貨流通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全國性行業組織,在臨沂舉辦行業發展高峰論壇,必將有力引領百貨行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臨沂商城轉型升級。
  • 廣東: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
    進入新發展階段,廣東省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充分發揮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聚集兩種資源的獨特優勢,積極作為深入推進大灣區建設,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著力抓好以下四個方面:一、紮實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出廣東貢獻科技自立自強是暢通國內大循環、塑造國際大循環主動地位的關鍵。
  • 盛輝物流:黨建引領「雙循環」
    盛輝物流集團是一家大型綜合物流產業集團,是「國家5A級物流企業」「中國物流百強企業」「中國民營物流十強企業」。「盛輝」商標還是中國馳名商標。「盛輝從發展之初,就一直踐行『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的理念,保持著對黨建工作極大的熱忱。」劉用輝介紹,2001年,盛輝成立了公司黨支部,2010年黨支部升格為黨委。目前黨員已經有200多人,隊伍還在不斷發展壯大。
  • 打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組合拳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打好「統籌綜合交通和現代物流發展」這一拳。   這是發展邏輯使然,也是基於浙江交通現狀和經濟社會發展現實需求的選擇。到今年底,我省交通網絡總規模將突破14.2萬公裡,較「十二五」末增加1萬公裡。其中,鐵路已實現全省陸域各設區市高鐵「市市通」,公路將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內河通航已實現所有設區市「通江達海」。
  • 融入「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成都持續打造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樞紐
    11月9日,以「雙循環·新格局·供應鏈·新生態」為主題的成都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合作論壇在成都高新區舉行。活動現場,來自拉脫維亞、立陶宛、匈牙利、波蘭、瑞士等國商務代表及生物醫藥領域的專家和學者齊聚,共同分享各國優秀藥械產品和技術以及與中國的合作機遇,同時為成都生物醫藥供應鏈發展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