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哪一種職業,都需要理解和支持,這是相互尊重最基本的道理。
老師不是保姆
管不了您的家務事
開學第一天的上午,光電話就接了8個。
「老師,我孩子忘了帶飯盒,麻煩你到校門口拿一下。」
「老師,我怕孩子感冒,給他多拿了件外套。」
「老師,提醒下我孩子給他那盒牛奶過期了,別喝。」
……
就這樣,我跑了好幾次校門口,差點趕不上校長組織的會議。
更多留言都集中在微信上。
打開微信,一整列紅seven的未讀提醒,令人心驚。
大部分消息都是家長交代自己孩子又出什麼問題了,要老師多照顧,多擔待。
有些孩子沒完成作業,自己不敢說,要父母向老師求情。
於是,家長就說什麼孩子忘了做、弄丟了、做不完等等,也有人怪老師布置太多作業。
其實,如果家長放假時好好監督孩子做作業,這是可以避免的。
有些家長說孩子做完玩手機打遊戲,睡得太晚了,賴床賴到現在才出門上學,拿他沒辦法。
其實,如果家長約束孩子不玩手機,早睡早起,這也是可以避免的。
老實說,老師並不知道怎麼回這些微信。
說白了就是家務事,家長在家還可以好好管一管孩子,老師一直在學校,又該怎麼管呢?
老師是教育工作者,教的是科學文化知識,育的是為人處世道理。
只有父母在家中先管好了孩子,老師在學校才能教好孩子。
老師對學生負責
更對整個班級負責
二十多年前,老師幾乎只在家長會聯繫家長,還有比較大的教育自主權。
然而到了今天,老師哪怕說一句話,都要反覆斟酌。
比如說新學期要更新學生的學籍信息,需要家長協助孩子完成調查表,於是老師把表格發上群,讓家長完成後單獨發給自己。
群裡的家長們,開始議論紛紛:
「老師,這是孩子填還是家長填?」
「老師,我們沒有變化,你直接用去年的吧。」
「老師你看看微信,我都給你發好幾條消息了...」
「這老師怕是不想搭理我們吧...」
……
偏偏這時候老師放下手機去備課了,根本沒看到家長的留言。
很多人以為老師很閒,每天頂多兩堂課,還有雙休和寒暑假。
只有當過老師的才知道,在不放假的日子裡,基本天天連軸轉。
除了上課外,老師要備課,要批改作業,要管理班級,要參加教研,要進行培訓……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中學專任教師工作量狀況及標準研究」課題顯示:
教師每天在校平均工作時間為9個小時;
工作日每晚工作時間為1.5小時;
每個周末工作時間為2個小時;
每周平均工作時間為54.5個小時,遠超國外教師平均周工作時間。
老師其實真的很忙,不可能時刻揣著手機逐個回復家長的微信。
有時候不能及時回復,或許是在上課,或許是在輔導學生。
有時候沒有回覆,或許是老師手頭事情太多,一時忘記。
每位父母照顧一個孩子已是含辛茹苦,老師教育上百個學生確實不易。
雖然她無法時刻盯著你的孩子,但一定會對所有家長的孩子負責,更會對整個班級的學生負責。
疏忽在所難免
所有老師都在盡力
家長微信群、QQ群的興起,意味著教育邁入新的階段——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成了近幾年關注度極高的話題,支持的聲音佔了大多數。
可家長的過度關心、老師的進退兩難,讓這條路越走越偏。
別讓「家校共育」變讓「找麻煩」的歪路!
隔壁班的王老師,跟我分享了上學期末的一件事情。
上學期雖然取消了期末考,但學生還是要參加一個水平測試,由老師公布ABCD等級讓家長知道孩子的水平。
由於期末的文件太多太雜,一不小心,王老師就傳了有具體分數的表格上群。
沒幾分鐘,群裡面的家長就開始怪王老師,「侵犯孩子的隱私」。
這時,一位媽媽替老師發聲:「王老師應該是發錯了,我們先問清楚再說。」
她打電話告訴王老師情況,嚇得王老師馬上撤回文件,並向家長道歉,忙中出錯,十分抱歉。
經過那位媽媽的調解,許多家長都表示理解,還有人安慰王老師,並勸大家不要保存剛剛的文件。
王老師對我說:「遇到一個願意理解老師、配合老師的家長,太難得了。」
是啊,老師也是普通人,疏忽與差錯在所難免。
但她們都在學習與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一點,才能把孩子託舉到更高的位置。
老師總是希望學生好的,無論從前,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在盡心盡力。
家長的信任和理解
是對老師最大的支持
各位家長,
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也是老師的學生。
老師會因為你的孩子進步而高興,因為你的孩子退步而著急,對他滿懷期待,一心助其成才。
可以說,家長以為跟老師最大的矛盾,在於孩子。
可家長和老師最需要合作的立足點,也在於孩子。
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願望也是一致的,那就是——幫助孩子成長成才。
只有家長教得好,老師教得好,孩子才能學得好。
這一路上,家長與老師的相逢,本就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
一、請相信老師的能力
老師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更受「教書育人」的職責鞭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孩子。
但是,老師不能夠只讓家長滿意,更要對孩子的學習與成長負責。
所以遇到事情莫衝動,家長應該靜下心來與老師一起溝通商量,這是實現家校和諧的不二法門。
二、請學會對孩子放手
孩子一旦邁入校門就已經長大了,是個「大人」了,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家長適當放手,孩子才能學著自己處理問題,自己面對生活。
只有父母學會放手,相信孩子,相信老師,孩子才能展開翅膀,朝自己的目的地飛去。
三、請別一再打擾教育
除非遇到緊急事情,儘量不要在上班時間聯繫老師,避免打擾老師的工作。
能夠在家解決的問題就在家解決,不要過多麻煩老師,讓老師更專心關注孩子的學業。
來源:育才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