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技術操作-疤痕灸

2021-02-12 灸視界

瘢痕灸法,又稱化膿灸、著膚灸、打膿灸。係指以艾炷直接灸灼穴位皮膚,漸至化膿,最後形成瘢痕的一種灸法。有文字記載,最早見於《針灸甲乙經》,而且在唐宋時期非常盛行。

【施灸法】

①點穴:

施灸之前先要點定穴位。首先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患者體位應保持平直,處於一種既舒適而又能持久的位置,審定穴道,暴露灸穴,取準穴位,用75%乙醇棉球消毒,然後用紫藥水或紅藥水點個小點,並做一記號。點定穴位後,囑患者不可隨意變動體位。

②置炷:

用少許蒜汁或油脂先塗抹於灸穴皮膚表面,然後,將艾炷粘置於選定的穴位上。一般用小炷,艾炷如麥粒或綠豆大。

③燃艾:

先用火柴點燃線香,再用點燃的線香從艾炷頂尖輕輕接觸點燃,使之均勻向下燃燒。第一壯燃至一半,知熱即用鑷子快速捏起艾炷更換;第二壯仍在原處,燃至大半,知大熱時即用鑷子快速捏起艾炷更換;第三壯燃至將盡,知大痛時即速按滅,同時醫生可用左手拇、食、中三指按摩或輕叩穴道周圍,可以減輕痛苦。經灸數次,然後再灸疼痛。耐心灸至十餘次後感覺一熱即過,卻無甚痛苦。用火燃著艾炷後,醫者應守護在旁邊。待燃至患者感覺疼痛,醫者也可用手輕輕拍打穴位四周,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減輕施灸時的疼痛。對懼痛患者,可先在穴位注入2%普魯卡因注射液1ml做局部麻醉後再施灸,或塗以中藥局麻液。中藥局麻液配製法為:川烏、細辛、花椒各30g,蟾酥1.8g,用75%乙醇300ml浸泡24小時。使用時,取棕紅色上清液,以消毒棉球蘸後塗於施灸穴位,1~5分鐘之後可達到局部麻醉。連續施灸,灸治完畢,局部往往被燒破,甚至呈焦黑色,可用一般藥膏貼於創面,1周左右即可化膿。如不化膿,可吃些羊肉、魚、蝦等發物促使化膿,不出數日即能達到化膿之目的。化膿時每天換藥膏一次,4~5周瘡口結痂、脫落而形成瘢痕。

④封護:

於完成所灸壯數後,以上法拭去艾灰,灸區多形成一焦痂。在灸穴上用淡膏藥、灸瘡膏藥或根據灸口大小剪一塊膠布,敷貼封口,淡膏藥也稱灸瘡膏藥。護封的目的是防止衣服摩擦灸瘡,並促使其潰爛化膿。化膿後,每日換1次膏藥或膠布。膿水多時可每日2次。經1~2周,膿水漸少,最後結痂,脫落後留有瘢痕。

本法一般每次灸3~5壯,對小兒及體弱者灸1~3壯。

 瘢痕灸

【適應證】

臨床上灸關元穴治縮陽症、遺精、早洩,一次可灸兩三百壯。用小艾炷灸至三百壯時,約有5cm×5cm皮膚起紅暈,3cm×3cm組織變硬,2cm×2cm中心部被燒黑。初灸時尚覺灼痛,以後一熱即過,沒有痛苦,反覺舒服。灸風門、肺俞、膏肓、羶中治療哮喘;灸水分、關元、氣海、足三裡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水腫等症效果良好。體質虛弱、發育不良、高血壓、動脈硬化、癲癇、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婦產科疾病、潰瘍病、脈管炎、瘰癧、痞塊等頑固(或慢性)病均可使用,也可以試灸於癌症,對預防中風及防病健身也有較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

①對身體衰弱、糖尿病、皮膚病及面部、關節部穴位不宜用瘢痕灸法。

②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灸瘡自然痊癒,結痂脫落後而留下瘢痕。因此,施灸前必須徵求患者同意合作後方可實施本法。

③敷貼灸瘡:不可採用護瘡膏類及藥紗布。也不可以一見到膿液用清瘡消毒之法後再敷貼膠布,只需採用棉球擦乾膿液後敷貼膠布即可。

④護理灸瘡:化膿灸要求灸後局部潰爛化膿,這是無菌性化膿反應,膿色較淡,多為白色。灸瘡如護理不當,造成繼發感染,膿色可由白色轉為黃綠色,並可出現疼痛及滲血等,則須用消炎藥膏或玉紅膏塗敷。若瘡久不收口,多因免疫功能較差所致,應即予治療。

⑤注意調養:為了促使灸瘡的無菌性化膿反應,要注意調養。對此,《針灸大成》曾有論述,可作參考:灸後不可立即飲茶,以防損失灸療的效果;也不可立即吃食物,以防阻滯經氣。在灸後一兩個小時內,可在安靜的環境內靜臥休息,不去考慮什麼大事,不進行房事,平心定氣,什麼事都要放寬心。尤其禁忌大怒、大勞、大飢、大飽、受熱、冒寒。至於生冷瓜果也要禁忌。可以食用清淡養胃的食物,促使氣血流通,從而可以使艾火將病氣逐出人體。如果過食肥甘厚味,酗酒,就會產生痰液,阻止病氣出離人體。鮮魚雞羊,雖能產生火氣,可在灸後十數天之內食用,不能在半個月後食用。⑥施灸時謹防暈灸,若有發生,則應積極對症治療。

灸視界掃一掃,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什麼時間灸艾灸最好?艾灸中,需要搭配什麼?
    艾灸的主要灸法為「發泡灸」,這是一種直接灸的方法,也稱為「疤痕灸」。艾灸是一種常見的調養身體的辦法,患者需要遵循醫囑,在醫生指導下正確地進行艾灸。什麼時間灸艾灸最好?艾灸是屬於溫陽性的一種治療方法,所以在艾灸治療的過程中,中醫講究需要在陽氣生發之時艾灸最為適宜。因此,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合適的灸法時間。1、眾所周知得失,在早上的陽氣是剛剛新生的,此時灸療法可以幫助改善陽氣,在上午的時間段艾灸是可以的。
  • 中醫艾灸用灸盒和直接灸效果一樣嗎
    大家都把「養生」掛在嘴巴,冬天不少人三不五時拿起艾灸自己燻一頓,或者在美容院、保健中心美容、沐足後順便灸一下,卻不知邁入了多少誤區。你知道嗎?艾灸使用的不同艾條、手法甚至有煙無煙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若選錯還有可能起負面效果。灸療是中醫學中最古老的療法之一。
  • 艾灸灸感講解!
    灸感的發生是在艾火物理與藥理的雙重作用下,使體內的經氣被艾火激發和推動,經氣在運行的過程中與病灶的邪氣相搏,和邪氣外瀉而引發的一系列灸感現象。灸感指的是被施灸時自我所感知的熱、風、涼、寒、麻、脹、酸、沉、痛等經氣反映的現象稱之為灸感。艾灸灸感相當重要,掌握你身體的灸感部位,那艾灸效果將會事半功倍!
  • 化膿灸:艾灸效果排第1
    在過去直接灸就是化膿灸,只是在近現代隨著醫療手段的多樣性,人們因為害怕直接灸灼穴位的疼痛,而又因為其治療效果的卓越,不忍拋棄這種療法,這樣才演變出直接非化膿灸,我叫它「麥粒灸」,這是不準確的,因為麥粒灸也可以直接灸出膿瘡。化膿灸才是古法艾灸!在古代化膿灸是中醫治病的最後一招,「火有拔山之力,灸有回陽之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化膿灸的力度要多大?
  • 智能隨身灸,重構艾灸新體驗!灸大夫升級款i9體驗評測
    前些年,在一位中醫朋友的推薦下,我開始接觸艾灸,平日裡有點小毛病,我就灸一灸,幾天就能搞定。一直到現在,我依然選擇艾灸來做日常保健。說起艾灸,接觸過的人應該知道,它是通過點燃艾條,燻烤人體的穴位,以達到保健治病的一種自然療法。艾灸,一是需要尋找穴位,二是控制一定的溫度,要做好這兩點,一般都需要專業人士操作。
  • 艾灸時皮膚表面會出現水泡,這不是燙傷,而是灸花!
    當有人說——「哎喲,我艾灸莫名其妙出現了水泡可咋整?」「這水泡對身體不會有危害吧!」「我的盛世美顏不會毀於一旦吧?」艾灸時皮膚表面會出現水泡,這不是燙傷,而是灸花! 灸花是灸法術語,也叫「灸瘡」。是指艾灸燻灼穴位局部後,該處皮膚起水泡後所致的無菌性化膿狀態,是邪氣外排的表現。
  • 女人艾灸,必須每次都灸腿!對人來說,灸腿就是養命!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多灸腿可以避免上火,但對於女性來說,灸腿的意義不只是避免上火。很多灸友在艾灸過程中,總是忽視對腿部穴位的艾灸,然後導致氣血不下行,導致經量減少、推遲甚至閉經!  不妨這樣想,人體是個圓,腰腹部是上半圓,腿就是人的下半圓,如果不灸腿,氣血就不能形成完整循環,單灸腰腹部,氣血只在上半圓局部打轉,氣血就沒有往下走的引導,月經也就不來了。  有位灸友就是這樣,平時只灸腰腹部,而且因為心情過於急切,三個月來幾乎每天不停的在艾灸,然後就出現閉經現象。
  • 易灸灸已然成為艾灸行業創業首選
    我是周娜華,易灸灸230萬合伙人之一,易灸灸向陽團隊創始人!經過一年半時間,我從易灸灸5萬總代起步,3個半月走到230萬合伙人,先後組建了三百多人的團隊,帶出2個230萬合伙人和無數個58萬董事,18萬官方合伙人。去年是我的易灸灸事業第一年,在去年年底的四周年大會上,我們的團隊業績,在整個公司排名前十,也因此獲得了林志穎先生的親自頒獎!
  • 艾灸時皮膚出水泡,這不是燙傷,而是灸花!灸出水泡各不同
    近期,不少灸友艾灸過程中出現水泡,害怕、擔心隨之而來。
  • 艾灸技術操作-隔豆豉灸
    隔豆豉灸【施灸法】將淡豆豉餅放在瘡面上,上置艾炷,用線香火點燃施灸,如果豉餅燒焦,可易溼餅再灸。
  • 影響艾灸效果5大因素第4講之灸量:效果好不好快不快,灸量是關鍵
    我們常說艾灸要灸透,就是要把灸量給足,但是也不能太足,就是指的灸量飽和的狀態。艾灸不灸透,效果打折扣我們經常聽說「灸透諸經治百病」,這裡的「透」很難把握,所以灸量是決定艾灸效果的一個關鍵所在。5、技術手法前邊我們提到過有效灸量,就是灸進去身體裡,並發揮作用的灸量就是有效灸量。技術手法好的人,同樣一根艾條做出來的效果好,就是因為能把艾熱灸進去,沒必要通過大艾條去彌補技術上的不足。
  • 灸眼、灸胸、灸菊花……古法艾灸太野了!
    想灸哪裡灸哪裡但對於許多996的打工人來說,去店裡做艾灸,無論從時間還是金錢上,都太奢侈了。家庭艾灸儀應運而生。這種小盒子內置燃燒的艾柱,不僅能控制火候,還能調節有煙和無煙。配合各種綁帶,讓你自助艾灸不求人,想灸哪裡灸哪裡。
  • 艾灸雖好,但不能盲目灸,還不知道的速收藏!
    艾灸雖好,但不能盲目灸,還不知道的速收藏!艾灸能溫經通絡、驅寒散瘀、扶陽補正、回陽救逆、行氣活血、消瘀散結、補中益氣。多用於虛、寒、陰症為主的疾病,適宜寒性體質(手腳冰涼、精力不濟、易受寒、怕冷、腹瀉等),男女老少都可以。
  • 艾灸有無灸感,效果有所差別;那怎樣艾灸才能有灸感?
    灸感主要是代表經絡是否敏感,有的艾友剛剛艾灸就有很強烈的灸感,有的呢,艾灸很久了,也沒有灸感,這樣的艾友多數屬於經絡遲鈍型。艾灸,氣至才有效要想艾灸的效果好,很簡單一句話:「灸之要,氣至則有效」。每個艾友艾灸時的感覺都不一樣。很多艾友和我交流他們的感受,有的人感覺很明顯經氣的在流動,而這就是傳說的灸感,這樣的艾灸見效是很快的。
  • 灸花:你可能還沒認識我
    當有人說——「哎喲,我艾灸莫名其妙出現了水泡可咋整?」「這水泡對身體不會有危害吧!」「我的盛世美顏怎麼辦?」此時,你應該毫不猶豫地這樣告訴他們:艾灸時皮膚出現的水泡,不是燙傷,而是灸花!灸花是灸法術語,也叫「灸瘡」。是指艾灸燻灼穴位局部後,該處皮膚起水泡後所致的無菌性化膿狀態,是邪氣外排的表現。
  • 灸出水泡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這是火星在行動第13個話題#灸出水泡的原因和處理方法#筆記整理不是所有人艾灸都會灸出水泡,但是肯定是有不少人會灸出水泡
  • 子午養生儀 艾灸儀坐燻 坐灸儀子午坐 艾灸儀器坐燻儀
    子午養生儀 艾灸儀坐燻 坐灸儀子午坐 艾灸儀器坐燻儀凱康坐灸儀是一款新型艾灸保健養生儀器,凱康坐灸儀為成千上萬的人帶去健康和幸福!凱康燻灸儀是根據傳統艾灸的原理,結合現代的電子技術和磁療方法而設計的新保健養生艾灸儀,能夠進行溫灸、溫針灸、隔物灸、操作的現代艾灸儀器。凱康燻灸儀將用艾絨製備好的專用艾壯,安置在具有發熱元件及磁化裝置的艾腔中 ,當專用艾壯被加熱後,患者的皮膚同時被加熱,其汗毛孔舒張,使艾絨的有效成份、揮發物迅速通過穴位經絡,直接作用於病灶,從而達到治療和保健目的,磁療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 哪種情況適用於隨身灸艾灸盒?隨身灸操作使用說明
    通常做艾炙的人,自個手執艾條會挺累,當然了自個手執艾條做艾炙,實際效果是極佳的了,大家還可以依據自個的耐熱水平而挑選艾炙的間隔距離,但是假如大家自個做頸椎部位,腰部位置的艾炙,沒有艾灸器具自己艾灸就難以進行操作。
  • 正安文化成都公開課|灸調陰陽——王譽博老師講溫和灸和直接灸
    艾灸,我們現代人啊,因為這個商業的操作啊,因為這個普遍性,大家就認為艾灸是一個根本的療法,實際上這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狹隘的觀念。你看這灸是什麼呢?準確說是療法,灸是一個療法,艾灸只是療法當中的一項而已。這點大家一定要明白。所以什麼是灸,上一個久,下一個火,所以你就能很明顯的知道灸跟什麼有關,火,就跟火有關,還有這個火是持續性的火,還是一瞬間的火?
  • 家中自製灸罐配艾葉進行艾灸的方法介紹
    在家中自製灸罐配艾葉進行艾灸療法,操作方便,還不失為一種簡單易學的養生法。艾葉,為菊科灌木狀草本植物。中醫學認為,艾葉,味苦、辛,能通十二經。《本草綱目》中稱「艾葉能灸百病。」研究證明,艾葉可通氣血、溫經絡,在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同時,還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常言道:居家常備艾,老少無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