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廠商「小而散」小熊電器質量與規模的平衡難題

2020-12-21 中國經營網

代工廠商「小而散」小熊電器質量與規模的平衡難題

2020-05-09 10:39 作者:尹蓉 趙毅 來源: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尹蓉 趙毅 廣州報導
臨近曬出登陸資本市場首份成績單前幾日,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002959.SZ,以下簡稱「小熊電器」)股價連創新高,突破百元關口躍居小家電行業首位,遠超老牌小家電企業「美九蘇」。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依靠單一大客戶創收超過3成後,小熊電器在今年一季度營收逆勢增長17.32%。但以往被詬病的質量問題仍未明顯改觀。在質量問題頻現背後,則是其規模快速擴張而被動選擇代加工模式生產,但代工廠商都規模較小且承接加工份額分散帶來隱患。
記者就小熊電器目前的代工廠商選擇標準等相關問題致電致函小熊電器,截至發稿日未收到回復。
電商模式「雙刃劍」
小熊電器股價在4月27日、28日兩天股價屢創新高,最高時108.24元/股,4月28日市值高達124億元。在4月29日曬出登陸資本市場首份靚麗成績單的同時,小熊電器公布了高送轉方案及分紅1.2億元的消息。當天股價回調三個多點,4月29日收盤至103.5元/股。
而對比4月29日老牌小家電企業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333.SZ,以下簡稱「美的集團」)收盤價52.25元/股,九陽股份有限公司(002242.SZ,以下簡稱「九陽股份」)33.16元/股,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002032.SZ,以下簡稱「蘇泊爾」)收盤價65.98元/股。
與老牌小家電企業以傳統線下經銷為主不同,小熊電器以「創意小家電+網際網路」為特色,主要通過網絡渠道進行銷售。2016年至2018年小熊電器線上銷售收入比例分別是91.60%、91.93%和90.41%。在最新發布的2019年年報中小熊電器並未公布線上和線下銷售比例。
不過從2019年公布的銷售情況來看,小熊電器線上銷售為主的模式對大客戶依賴較重,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合計佔全年銷售額的48.89%,銷售金額13.14億元。僅第一大客戶的銷售額超全部營收的三成,銷售金額8.23億元,佔年度銷售額的30.63%。在上一年度第一大客戶京東商城的銷售比例是25.24%。
京東商城的銷售比例高,在業內人士看來,與平臺提供的售後保修政策有關。一位入駐京東平臺的小家電經營戶解釋道,「同樣的產品,廠家一般給予京東等大平臺的營銷扶持和售後政策要比普通的經銷商好得多。比如京東可以提供出現質量問題180天包換,但其他經銷商只能按廠家的規定來,廠家往往對其他經銷商的售後退換貨率有一定的限制。」
小熊電器招股書顯示,在電商平臺入倉模式下,小熊電器的退換貨率逐年上升,從2016年的4.96%,到2017年的5.25%,再到2018年的6.78%。而經銷商(線上經銷+線下經銷)渠道的退換貨率則相反,在逐年下降,從2016年的2.06%,下降至2017年的1.59%,再降至2018年的1.41%。小熊電器對經銷商退換貨率下降原因,解釋為公司與經銷商約定當退貨率小於2%時,公司給予經銷商回款額的 0.5%作為售後補貼。
從2019年度大幅增加的售後服務費用來看,小熊電器此前一直被廣泛詬病的質量問題或並沒有因業績增長和登陸資本市場而得到明顯改觀。2019年售後服務費用是4797.9萬元,上一年度售後服務費用僅2845.4萬元。
一位四川的消費者劉力(化名)告訴記者,自己通過網絡渠道購買的小熊絞肉機才用了一次,底部玻璃體就出現大裂紋,多次聯繫客服無果,最終解決辦法只能是重新購買配件。
劉力表示,100多元的東西,出了質量問題,再花幾十元購買配件,太不值當了,也擔心會再次出問題,他最終選擇直接將絞肉機扔掉。
然而,記者發現,對於小熊電器的質量投訴層出不窮。「質量太差了,用了不到五次開關就不好使,接觸不良,鍋底加熱不均勻。」一位00後從網絡購買了小熊網紅多功能鍋不到一個月就出現質量問題,據了解,他多次聯繫售後客服卻被告知已經過了7天的退貨期和15天的換貨期,雖在保修期內,但維修的話要承擔來回運費。
在資深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看來,「小熊電器產品的品質非常一般,找大企業之前不屑於做或者沒有想到的市場縫隙,空白地帶,比如酸奶機、打蛋器、電熱飯盒這種個性化的產品,通過電商渠道輕裝上陣、迅速發展。這些產品往往很便宜,幾十塊錢,消費者通常來說比較年輕,以獵奇、新鮮好玩的心態購買買小熊電器的產品。」
梁振鵬認為,作為電商品牌,小熊電器的單位產品價值低,發展時間也不是太長,質量管理重視程度不夠,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代工廠商「小而散」
據一位從業十幾年的小家電經銷商介紹,品牌小家電頻繁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或者是市場上存在大量假冒品牌的產品,或者是大量採用貼牌代工。
事實上,小熊電器近幾年業務規模高速擴張與自身生產能力不匹配,從而被動選擇貼牌生產和委託代加工模式擴充產能。小熊電器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現有生產場地難以滿足銷售旺季對注塑加工、零部件組裝、總裝裝配等工序的需求,需要通過外協加工廠商來完成上述工序。
根據小熊電器的招股書披露,小熊電器的代工模式分兩類,一類是貼牌生產商,一類是代工商。貼牌生產商即由外協生產商生產產品後貼「小熊」品牌,2016年至2018年小熊電器外協生產小家電產品數量分別為105.07萬臺、150.30萬臺和178.68萬臺,佔比分別是12.67%、10.48%、9.25%。
代工商則是小熊電器委託加工廠進行外協加工,具體方式是由小熊電器提供主要材料,加工商通過注塑加工、零部件組裝和總裝裝配工序,將其分別加工成五金件、注塑件、底座、面板組件和產成品。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小熊電器選擇的貼牌生產商和代工商規模都較小,且代工商的代工份額較為分散。拿代工商來說,2016年~2018年間,前五大代工商的加工費總額佔全部外協加工費的比例僅3~4成,2016年~2018年分別為48.65%、37.22%、33.41%。
「不同廠家的不同產品代工費用都不一樣,一般來說,代工廠利潤能夠佔產品銷售價格的5%~10%左右,大的有實力的加工廠加工成本高一些,能及時交貨,良品率也相對高。」梁振鵬說。
記者查閱發現,近幾年外協加工的小家電產品數量和對應的產成品金額小熊電器並沒有披露,只公布了每年外協加工的加工費用。2016年~2018年分別是4195.3萬元、5438.1萬元、6891.9萬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2016年~2018年前五大外協加工廠商中,佛山市天馭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在2018年度和2017年度均為第一大代工商,2016年度為第二大代工商,三年累計加工費用1772.85萬元,但其註冊資本僅50萬元,參保人數2人;2018年第三大代工商、2017年第五大代工商是廣東順德泉海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註冊資本50萬元,參保人數4人,兩年累計加工924.55萬元;2018年第四大代工商,2017年第二大代工商,2016年第一大代工商是廣東順德申毅塑膠實業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萬元,參保人數8人,三年累計加工費1499.53萬元;2016年度的第三大代工商順德區容桂立信塑料五金製品廠,屬個體戶,2016年加工費407.48萬元,目前已經註銷。
「代工在行業內比較普遍,目前有品牌、有品質保證和獨立研發能力的企業,在整個小家電行業並不多。」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劍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些企業需要彌補自己的生產線,OEM和ODM形式的合作方式是可行的,但怎麼控制成本和產品質量,將代工產品納入到品牌管理體系裡面,是非常值得企業思考的問題。
對於每年數千萬元的代工費用,對應代工的產品數量、產成品金額,以及2019年及2020年的代工商選擇標準是否有所改變等問題,記者致電致函小熊電器進行採訪,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 除《中國經營報》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中國經營網立場。

* 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經營網」 或「來源:中國經營報-中國經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經營網(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繫:010-88890046 郵箱:banquan@cbnet.com.cn

相關焦點

  • 小熊電器質量怎麼樣?
    時間:2020-01-10 15:02:14 瀏覽:1次 電器品牌在市場上是非常多的,我們平時常常聽到的都是格力電器、海爾電器等,其實還有很多的電器品牌的產品也都非常的不錯,比如:小熊電器,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小熊電器,如果沒有
  • 蘇泊爾、九陽股份、新寶股份、小熊電器對比分析
    三者分別從壓力鍋、豆漿機、外貿代工等不同領域起步,逐步從單一業務模式發展成了多元業務模式。相比較而言,以酸奶機起家的小熊電器成立時間較晚,於2006年成立,這個時間點正好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起步階段。從不同視角看,蘇泊爾、九陽、新寶是一個年代的企業;九陽、小熊是「純正」的廚房小家電企業,蘇泊爾和新寶分別從炊具、代工領域擴張到小家電行業;九陽、新寶、小熊均為中資企業,而蘇泊爾為外資企業;蘇泊爾、九陽有著傳統家電企業紮實的線下渠道布局,而新寶、小熊則主要以線上渠道為主。
  • 研發售後拖業績「後腿」 小熊電器路向何方?
    研發投入佔比過低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小熊電器產品質量屢屢出現問題,一定程度上與其重研發輕營銷有關。  梳理小熊電器的發展歷程,其品牌產品品控一直是一大難題。據小熊電器招股書顯示,其生產模式為自主生產與外協生產及加工相結合。
  • 研發投入佔比過低 小熊電器售後服務頻遭投訴
    研發投入佔比過低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小熊電器產品質量屢屢出現問題,一定程度上與其重研發輕營銷有關。梳理小熊電器的發展歷程,其品牌產品品控一直是一大難題。據小熊電器招股書顯示,其生產模式為自主生產與外協生產及加工相結合。「不是自己的工廠,採購生產外包,品牌方很難對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把控,因而容易出現品質問題。」
  • 小熊電器,是熊還是牛?
    目前,小熊電器市值近200億元。更為難得的是,2020年1-9月份繼續實現業績預增,淨利潤達到3.017億元至3.352億元,同比上升80%至100%,10月29日小熊電器將正式披露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從這個角度看,小熊確實很牛。
  • 20萬元創業,15年後市值170億,小熊電器的增長邏輯是什麼
    很快,李一峰就實現了每月幾千臺的目標,其他家電品牌的代工訂單也隨之而來。在創業初期,李一峰在「小熊」自主品牌之外,還兼顧一些品牌代工、促銷品、贈品等業務。那時,美的、格蘭仕等品牌都把李一峰生產的酸奶機當作他們自有產品的附贈品。
  • 20萬元創業,15年後市值170億,小熊電器的增長邏輯是什麼|領軍企業
    很快,李一峰就實現了每月幾千臺的目標,其他家電品牌的代工訂單也隨之而來。在創業初期,李一峰在「小熊」自主品牌之外,還兼顧一些品牌代工、促銷品、贈品等業務。那時,美的、格蘭仕等品牌都把李一峰生產的酸奶機當作他們自有產品的附贈品。創業初期,小熊電器的品牌知名度還不高,代工和促銷品業務雖然盈利不多,但在資金流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 飽受爭議卻成功上市 李一峰的小熊電器公司名竟是個5歲孩子起的
    近日,飽受爭議的小熊電器成功IPO,這給許多在翹首觀望的淘品牌帶去了一些希望,而作為小熊電器的創始人,李一峰算是經受住了在上市前的種種爭議。雖然和娛樂圈男明星李易峰名字讀音一樣,但李一峰出名卻是靠小家電產品,而他給自己公司起名也是十分隨意。
  • 「輕模式」的小熊電器要IPO 下文呢?
    當中國網民規模的增長空間遇到「天花板」,電商紅利自然也會遭遇「天花板」。天貓消費電子事業部供應鏈運營專家衡大表示,流量紅利最近幾年已經慢慢下來,遇到瓶頸了。  小熊電器明顯也意識到這一點,故而開始布局線下,以完善銷售渠道。招股書稱,報告期內,小熊電器逐步發展線下經銷商,甚至布局出口銷售。但遺憾的是,從小熊電器正在進行的線下銷售渠道可以看出,其並未打入主流家電的營銷圈子。
  • 小熊電器:創意驅動型企業,價值幾何?
    6月23日,小熊電器PE為60.9其PEG=2.18,處於一個高估值、高風險區域。同時參考PB,其PB也處於一個2倍的行情,分析來看公司是一個好公司,但其目前股價偏高。根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我國傳統小家電市場規模擴張成熟,其十年CAGR增速放緩,均低於10%,而創意小家電其不同品類則表現出不同的增長速度,但其大多數增速超過20%,說明其對應的需求開始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同時創意小家電作為可選消費品,相對於傳統小家電,其市場規模極小,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 小熊電器,「網紅」還能紅多久
    然而,喜人業績背後是銷售渠道單一、低價獲客、質量堪憂,小熊電器的高速增長能走多遠?花式小熊吸引年輕消費者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內家電行業一時間低下高傲的頭顱。加購前看看評價,是多數消費者的習慣,不過你打算在天貓小熊電器官方旗艦店入手一款「網紅花樣早餐機」的話,很可能會被很多「驚悚」的差評勸退。養生壺用了兩個月,按鍵失靈;早餐機鍋底融化;燙傷、冒藍煙……很多慕名而來的消費者對小熊電器的喜愛,始於顏值,止步於質量。這或是小熊電器曾經的第一大品類——鍋煲類銷量增速放緩、壺類甚至出現負增長的原因。
  • 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龍頭 行業第一梯隊 營收利潤望快速增長
    導語: 創意小家電的領跑者,公司深耕小家電長尾市場,近年來公司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均實現快速增長,在疫情期間也實現逆勢增長,營業總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4.51%和98.93%,今天就來看看小熊電器的基本面。
  • 小熊電器:消費式家電的爆發邏輯
    資本市場迫切地尋找著下一家「小熊電器」,試圖重演這般增長奇蹟。憑藉227億元的市值,小熊電器已經逼近了它的「前輩」九陽股份(截止發稿約270億元總市值),作為傳統小家電行業的絕對領軍的梯隊「美蘇九」(美的、蘇泊爾、九陽)中的「小老弟」,九陽股份的戰略決策會議上說不定正演示著名為「熊來了」競爭者分析PPT。
  • 解析│小熊電器萌家電等行業標杆將回歸哪些商業邏輯?
    研究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9年小家電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3%,2019年市場規模4015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6460億元。小家電行業為何能異軍突起?它又將回歸哪些商業邏輯?
  • 電火鍋化身智能小廚,小熊電器飲食無憂
    如今在小型電器行業,智能化的應用也愈發普及。小熊電器品牌就緊跟社會潮流,進行了系列創新性研發設計工作,推出了全新的智能化電火鍋DRG-B10E1,讓你化身智能小廚,輕鬆解決一個人的飲食難題。(圖:小熊電器電火鍋DRG-B10E1)小熊電火鍋: 智能化升級,微電腦操控體系健全智能化操作的實現意味著人們將會擁有更加簡單的操作模式,而就小型電火鍋而言,有了智能化的作業系統
  • 蒸發72億,1年暴漲5倍的小熊電器「熊」了?
    (小熊電器股價走勢截圖,前復權)隨著小熊電器股價的持續下跌,市場關於小熊電器是否估值太高、市值存在泡沫,小熊所定位的「創意小家電」本質上是一種偽需求,以及重營銷輕研發、每年100款新品研發的質量不高的討論越來越多。
  • 小家電成為大市場,小熊電器能否成為「頂流」?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從小熊電器的戰略選擇中窺探一二。小熊電器創立之初,彼時國內大家電市場已發展成熟,格力、美的、海爾、小天鵝、西門子等頭部品牌優勢明顯,地位基本不可撼動,面對這樣的情況,小熊電器另闢蹊徑,選擇了「創意小家電+網際網路」的差異化發展路線,並以用戶為核心,根據用戶的成長軌跡和生活、工作場景的發展變化,打造場景化細分的創意小家電產品,不斷豐富自身的產品品類,針對性地滿足用戶需求。
  • 小熊電器:公司有開發「小熊電器服務」微信小程序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1日訊,有投資者向小熊電器(002959)提問, 小熊應該開發一個微信小程序,裡面有各種食譜,或者機器的使用方式,還可以宣傳小熊的品牌理念,深刻綁定用戶,讓用戶感到溫暖舒心,讓用戶感覺到小熊的溫暖
  • 初入母嬰市場的小熊電器能否迎來品牌新升級?
    前不久,有著「創意小家電第一股」之稱的小熊電器宣布,以自有資金1000萬元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廣東小熊嬰童用品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設立登記並取得營業執照。據奧維雲網相關數據顯示, 2018年母嬰市場規模突破了3萬億元(包含母嬰行業所有銷售數據),過去5年複合增速約為14.8%。
  • 小熊電器:「消費式家電」的爆發邏輯
    資本市場迫切地尋找著下一家「小熊電器」,試圖重演這般增長奇蹟。憑藉227億元的市值,小熊電器已經逼近了它的「前輩」九陽股份(截止發稿約270億元總市值),作為傳統小家電行業的絕對領軍的梯隊「美蘇九」(美的、蘇泊爾、九陽)中的「小老弟」,九陽股份的戰略決策會議上說不定正演示著名為「熊來了」競爭者分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