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
除了吃飯睡覺工作學習
鍛鍊身體也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我們總能看到鍛鍊身體的人
一大早,能看到很多人在晨練↓↓↓
圖片來源網絡
大半夜也能看到有夜跑的↓↓↓
圖片來源網絡
或者在健身房鍛鍊身體↓↓↓
圖片來源網絡
到這裡突然有了疑問:
鍛鍊身體究竟什麼時間最好?
什麼項目最適合練?
運動前後又有哪些注意和禁忌?
今天就來一一解答!
究竟是早上運動好,還是晚上運動好?
人體是存在生物節律的,與運動效果關係密切的體溫、肌肉力量、有氧能力、柔韌能力等都在一天的不同時段出現波動。
比如人的體溫一般在傍晚或夜間達到高峰,清晨體溫最低,身體利用氧的能力又會在傍晚會達到峰值。
所以,什麼時候鍛鍊最好不可一概而論,每個人要結合人體生物節律和自身情況來看。
雖然早上鍛鍊還是晚上鍛鍊好,沒有特別大的區別。但早上和晚上適合做的鍛鍊還是有區別的。
適合早上做的鍛鍊:
早上不適宜劇烈運動,可以進行散步、跳操、太極之類。
人的體溫在自然睡醒的前2個小時最低,而長跑這類的耐力運動會使人體溫升高,而體溫升高又會反過來影響運動耐力的進一步發揮。
因此長距離項目,如長跑、自行車等的最佳運動時間應該在上午。
適合晚上做的鍛鍊:
如果想要增肌,那建議傍晚時鍛鍊,因為研究發現人的肌肉力量峰值出現在傍晚17:00-19:00時間段。
對於大多數人喜愛參加的有氧運動,如慢跑、健身操、快步走等,最佳時間也在傍晚,也是由於身體利用氧的能力在傍晚達到峰值。
不僅如此,傍晚鍛鍊更能促進心肺機能儲備的增加。
舞蹈等需要身體柔韌性的運動建議安排在晚上,有研究標明志願者晚上的身體柔韌性高過白天。
如果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項目,不僅不容易達到鍛鍊效果,還可能對自身造成損傷!
身體狀況良好的年輕人,大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自主選擇合適的鍛鍊項目。
但是中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不夠強,因此要更注意一些。
國際上公認的老年人鍛鍊推薦負荷標準為——每周5次,每次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的鍛鍊。
中老年人多喜歡晨練,要注意早上樹木密集的地方二氧化碳含量較高,需要避開。
比較適合的運動包括快走、健身操、廣場舞、太極拳等,早上晚上練都適合,但不推薦劇烈運動。
倒行鍛鍊的好處不可否認,能增加腰背部肌肉內部的協調性,對於增強下肢肌力,改善平衡和關節受力都有好處,甚至連田徑運動員也會經常進行倒著跑訓練。
但是中老年人需要注意,倒行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作用有限。還有,倒著走由於看路不方便,還可能發生意外。
圖片來源網絡
青少年時期,長身體的階段,最不能少的就是營養和運動。
即便是最常見家務勞動、走路等,也是有用的。
而越多參加課外體育鍛鍊,對兒童青少年學習表現的促進作用就會越大!
運動多久有效?研究證實兒童每次進行約60min左右的身體活動練習(包括跳躍、跳舞與抗阻力練習)更好。
早上鍛鍊:
注意熱身,減少休息一晚後肌肉的粘滯性。
早晚溫差大的季節要多穿一點,熱身之後再適當減少衣物。
圖片來源網絡
晚上鍛鍊:
應選擇有合適燈光的運動場地。對於夜跑族而言,選擇熟悉的道路,以及穿著有反光條的衣服鞋子會更加安全。
注意飯後不可馬上運動,至少要飯後半個小時。
圖片來源網絡
運動前,應少量喝水、補充能量,並先做好準備活動;
運動後,應注意進行放鬆整理及肌肉拉伸,天氣寒冷時注意及時穿衣。劇烈運動後應慢走調整呼吸,切不可一屁股坐在地上!
如果在硬質地面跑步,對於膝關節和踝關節的壓力相對會比較大,應儘量選擇專業跑鞋;
即便在較軟的草地上運動,也要注意草地是否存在不平坦或者太軟的情況,避免產生踝關節等關節扭傷。
圖片來源網絡
綜上所述
早上鍛鍊好還是晚上鍛鍊好
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需要綜合自身的條件
和外部條件來決定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公眾科普 科學傳播
中國科協官方微信 國家科普平臺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