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50周過去,瀋陽二手住宅平均掛牌價在掛牌房源量大減12%之後達到了11987元/㎡,是2018年第47周之後的最高點,這說明瀋陽二手住宅價格又要漲了麼?別急,掛牌價再高賣掉再說。普遍反映目前瀋陽二手住宅平均「成交」周期在6個月以內,注意:成交周期,賣掉的房子才有成交周期。換句話說就是半年沒賣掉就想想後面怎麼辦吧,不想賣就別幫著抗價了。
新政落地之後增值稅2改5,對二手房市場成交影響很大,但從掛牌價上來看卻並非如此。雖然調價房源仍然是降價為主,但全市二手住宅平均掛牌價卻一周高過1周。有很多朋友將之歸罪與中介,但中介朋友大呼「冤枉」,「中介中介,成交了才有錢賺,雖然賣得高賺得多,可得賣出去才行啊!」
截止到第50周結束,瀋陽二手住宅掛牌房源量為10.8萬套,比第42周前最高峰期減少了5.9萬套,然而這還不是結束,這9周的時間新增的全新房源還有6.1萬套!也就是說,就算這9周時間每周賣2000套房,也有10萬套原來打算賣的房源下線了。當然,這是估算的數字,房源數量也是AI識別排重之後的結果,做不到1套不差的準確,我們打個對摺也是不小的數字了吧,這些房源的主人為什麼選擇房源下線?不賣了麼?為什麼?
中介的朋友表示,目前瀋陽二手住宅的平均成交周期大概在6個月左右,各檔次的房源都有需求學區改善多些其次是剛需和中大面積戶型的。定價偏低的房源1個月內就可達成意向開始走流程,定價合理的3~6個月以內通常也能找到買主,定價偏高的一般都是自認為裝修等方面比較好的,這就要看運氣了,再久的那就等房價真的再漲點然後再說吧。
上周瀋陽僅有3區二手住宅平均掛牌價環比下跌,蘇家屯區和瀋北新區兩大「低價」區域均在其中。鐵西區領漲全市單周漲幅0.8%,其餘5個市轄區(不含遼中區)漲幅在0.2%到0.7%之間。與全市大面積漲價相對應的,是掛牌房源數量的大幅度下降,說明新增房源的均價遠大於下線房源的均價。當這些「新賣家」被漫長的成交周期「毒打」之後,自然也會跨入到調價者的行列中。
上周瀋陽9個市轄區(不含遼中區)共有4.7%的房源調價,其中78%的房源為降價。其中調價比例最高的區域為蘇家屯區超過10%,最低為瀋河區僅有3.6%,降價房源比例最高的則是于洪區的87.8%,最低是和平區的62.9%。從上周來看,學區房的價格還是「很堅挺」的,畢竟大部分時候和平、瀋河、皇姑三區的二手住宅降價比例都低於全市數值。
上周鐵西區二手住宅掛牌量仍是最高,新增房源量同樣全市最多,單周新增房源950套。渾南區房源數量再次被于洪區反超,主要源於渾南區上周房源數量大減14.5%,這還是在有825套新房源的情況下,看來渾南區二手住宅掛牌價雖然高,但承受不了漫長成交周期的人還是很多呀。除渾南外掛牌房源數量下降幅度超過10%的區域還有和平區、大東區和皇姑區。
上周皇姑區滿5房源比例大幅增加,佔比達到18%為全市最高。滿5房源佔比升高的還有于洪區,其他各區則全面下降。
註:數據來源諸葛找房瀋陽站,二手住宅掛牌均價來源其公布數據,各區掛牌房源數量、滿5房源數量來源第51周周一房源搜索實時顯示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