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過程中的巢門觀察技術

2022-01-06 蜂業雜記

進來的蜂友閱讀之前先關注,也記得分享哦……

養蜂是門技術活,涵蓋了方方面面,下面我就著重講一下巢門觀察技術,到底要觀察什麼?養蜂人,日常管理蜂場,時常會觀察蜜蜂出入巢情況,從表像看出本質。1.蜜蜂出入巢門根據蜂數的多少,可以看出這箱蜂的強弱,蜂數出入越多,說明這窩蜂越強,反之是弱群!
2.觀看蜜蜂的原色,如果蜜蜂顏色偏黑,或一隻工蜂咬住另一隻工蜂后腿的現象,有可能是失王比較久了,有工蜂點卵的可能,或者是起盜的蜂,顏色也會偏黑!這種情況就要開箱檢查。3.看巢門蜜蜂的情緒,如果穩定有序,那是正常的,如果巢門蜂看起來比較亂,就要注意這箱蜂,進一步開箱檢查情況。
4.天氣炎熱蜂群較強,氣溫30℃以上,巢門擁擠,很多蜜蜂爬伏在巢門口,中華蜜蜂頭部朝向巢門外振翅扇風,且比較有規律,是巢內過熱現象,巢門口如果出現有小量或者大量蜂團,那麼就可能是蜂箱裡太熱,或者分蜂不成回來了!
5.如外界蜜粉源稀少,蜂箱周圍有蜂繞飛尋機侵入,巢門前有工蜂廝咬,進巢蜂行蹤詭秘左顧右盼腹部較小,出巢門加快,出巢蜂腹部較大,且尾端發亮發黑,說明已經發生盜蜂,應及時處理!
6.群內有陣陣轟響聲,巢門口有蜂驚慌不安,發出尖叫聲,不時有蜂將傷殘死蜂拖出巢門,則是圍王現象;
7.正常活動情況下,個別蜂群採集活動明顯減少,可見少數蜜蜂在巢門口抖腹振翅,頻率不高,且有尖叫聲,神態慌張,是剛剛失王的現象;
8.花粉中毒而死,花粉中毒多為幼齡蜂,腹部膨大,屍體伸展,中腸內積有尚未消化的花粉粒。9.如天氣陰冷或不利於活動的時節,多數蜂群停止活動,只有個別蜂群仍然忙亂地出巢活動,或在箱底及周圍無力爬行,並有棄出的幼蟲,說明該群飼料短缺或耗盡。10.在分蜂季節,蜜蜂消極怠工,出勤蜂明顯減少,巢門口有「蜂鬍子 」,是蜂群產生分蜂熱的現象;在晴天的中午前後,突然有大量蜜蜂湧出巢門,在空中旋轉形成「蜂雲」,不久或降落在附近或遠徵出走,是自然分蜂出巢,應及時收蜂,加強管理。
11.巢門口發現有蒼白幹硬的「石膏蛹」,或見到長有白色菌絲或黑白兩色的幼蟲屍,即可確診為白堊病。
12.蜂巢門外,可見到被工蜂拖出的各色死蛹,部分幼蜂發育不良,體質衰弱,有的無翅,有的只有一對翅或三隻翅,無生產力,工蜂表現疲憊,出勤率降低。常飛出巢後就不能返巢而死於蜂巢附近。應立即開箱檢查,如果封蓋子脾顏色變暗,封蓋下陷,部分封蓋被工蜂咬開,露出死蛹,死蛹體色由白色逐漸變成灰白、淺褐、深褐、暗褐,無臭味無黏性,挑取呈絲狀物,易被工蜂清理,多呈乾枯狀,偶有溼潤狀,感病幼蟲乾燥、萎縮、光澤感差,部分幼蟲死亡,死蟲為淺黃色,綜合分析後可斷定為「死蛹病」。
13.如發現幼蟲死亡,蟲屍堅硬,蟲體長滿絨毛狀黃綠色菌絲,可能為黃麴黴病。蜂箱外可聞到酸臭味,可能是美洲幼蟲腐臭病。如果是油茶花期間,可能是油茶花中毒。
14.巢門口蜜蜂混亂,並有殘片蠟渣和無頭、少胸的死蜂,是老鼠或者其它敵害侵入箱內的現象;巢門口守衛蜂增多,警覺地來回遊動,情緒振奮,並有咬死或傷殘的蜜蜂,個別蜂群或交尾群箱前死蜂成堆,死蜂腹部被撕破,有明顯開口,也有的蜜蜂屍體被廝咬成幾段,說明遭到胡蜂或者其他敵害的侵襲;清晨發現巢門前有灰黑色糞便,撥開觀察糞便內有不易消化的蜜蜂軀殼,說明夜間有青蛙吞食了蜜蜂。
15.如成年蜂追螫人畜,蜂群採集秩序混亂,漫天飛舞,外勤蜂飛回蜂巢途中出現農藥中毒症狀。此時查看箱前,如發現大批成年蜂出現肢體麻痺、打轉、爬行,無法飛翔,死蜂多呈伸吻、張翅呈「K」形、鉤腹狀,有些死蜂還攜帶有花粉團;嚴重時,短時間內在蜂箱前或蜂箱內可見大量死蜂,全場蜂群都如此,而且群勢越強的死亡越多,則可以確定為農藥中毒,或花源中毒,要及時處理。
16.氣味異常,在巢門邊聞到臭氣,是發生幼蟲病現象。臭氣類似魚腥味,是美洲幼蟲病,秋季如聞到酸臭氣味,可能是歐洲幼蟲腐臭病。
17.巢門邊或箱蓋上發現蜜蜂糞便,是消化不良或發生大肚病的症狀。
18.蜜蜂越冬時,箱底掏出物中有大量被支解的腹部,有時群內還拌有啃咬的聲音,巢門口能聞到濃烈的糞尿氣味,越冬蜂騷動,離開蜂團而死等現象,說明群內已經進入了老鼠。如在繁殖期間,箱底掏出殘斷的蜂蛹,可能發生蜂蛹病。
19.爬蜂症候群,病蜂多於凌晨爬出箱外,行動遲緩,腹部拉長,有時下痢,翅微上翹。發病前期,可見病蜂在巢箱周圍蹦跳,無力飛行,後期在地上爬行,於溝、坑處聚集,最後抽搐死亡。病害嚴重時,大量幼蜂和青壯年蜂爬出蜂箱,死於蜂箱周圍。爬蜂時間一般為上午多,下午少,遭陰雨、寒潮轉晴多,二三個晴天后又逐漸轉少,有的晚上也爬出箱外,幾小時便死亡。可初步斷定為爬蜂病,具體病原需要實驗室檢測。
20.飢餓致死,蜂屍腹部瘦小,吻伸長,翅膀平展,腿足彎曲收縮,是飢餓致死的現象。如果箱外出現雄蜂屍體,有較多的雄蜂被趕出致死,說明蜂群內可能缺少飼料,這種情況下,應立即採取急救飼餵措施。
21.惡劣氣候致死,冬末或早春,氣溫10℃以下,健康蜂死於巢前,全身緊縮頭對蜂箱,這是採集歸來不幸凍死的現象;死蜂新鮮,沾滿泥土,腿長伸,吻圈起,是遭受雨淋致死現象。
22.觀察蜜蜂飛出去的方向,也可大概知道花源來自哪裡!
23.巢蟲危害。飼養中蜂,如果發現在巢門前有工蜂拖死蜂蛹,則說明是巢蟲危害,取蜜操作不慎,破壞封蓋巢房,巢前也會出現工蜂或雄蜂的死蛹。
24.蜂群缺鹽。無機鹽也是蜜蜂生長不可缺少的物質,見到蜜蜂在小便池採集,則說明蜂群缺鹽,如果人在蜂場附近,蜜蜂會在人的頭髮和皮膚上啃咬汗漬,說明蜂群缺鹽嚴重。箱外觀察是蜜蜂飼養的基本技術之一,也是養蜂日常管理中識別蜜蜂病敵害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一旦通過箱外觀察發現可疑情況,應立即開箱檢查,專業養蜂人同時對患病蜂群進行取樣,儘快送到實驗室或權威部門進行檢驗,以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控制病害的傳染,減少養蜂生產的損失。

聲明:資料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了就點進去看看!!!

請點擊1:原創篇(部分選摘)

請點擊2:春繁等與蜂群繁殖相關資料匯總

請點擊3:育王篇

請點擊4:蜂王、雄蜂、交尾、分蜂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有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蜜蜂飼養技術:蜂巢巢門的作用與管理
    在人工養殖的蜂群裡,通常有兩個巢門,但是平時只開一個巢門。巢門的管理對人工養殖的蜂群來說特別重要,可惜好多養蜂人卻不了解巢門的管理技術,甚至忽略了這一項技術,直接憑著自己的感覺來開大巢門或者縮小巢門。蜂箱巢門管理技術蜂箱巢門管理技術可分為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巢門方向、第二方面是巢門開關、第三方面是巢門縮放,這三方面巢門管理技術,要配合氣候變化和具體情況來進行相應的變換,切不可隨意變換和調節。一.
  • 養蜂中蜂王不走的技術
    歡迎加入蜂蜜課題養蜂是我們生活中非常有樂趣的一份事業,
  • 蜜蜂巢門雖小,隱藏學問卻大,這些養蜂知識你學過嗎
    蜜蜂巢門雖小,隱藏學問卻大,這些養蜂知識你學過嗎來源:閩南蜂哥2020-12-12 06:00巢門是蜜蜂每天進出的必經之路。一個蜂箱,通常有兩個巢門,但是養蜂人卻常常只開一個巢門,另外一個巢門通常都關閉著,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小小的蜜蜂巢門,卻隱藏著大學問。
  • 巢門出現很多工蜂進出是什麼原因?
    新蜂試飛①新蜂進行認巢試飛春季,當外界天氣溫暖時,養蜂人飼養的蜂群在午後出現大量工蜂朝著巢門前飛翔的話。因為如果只見巢門前工蜂大量湧出不進的朝外面飛去,這種情況就說明蜂群出現了分蜂熱,為了避免蜂群分蜂后飛逃造失損失,養蜂人平時就要仔細觀察蜂群的發展情況。
  • 不同情況下,蜜蜂在巢門的表現有哪些規律?
    養蜂是門技術活,涵蓋了方方面面,下面我就著重講一下巢門觀察技術,到底要觀察什麼?養蜂人,日常管理蜂場,時常會觀察蜜蜂出入巢情況,從表像看出本質。1.蜜蜂出入巢門根據蜂數的多少,可以看出這箱蜂的強弱,蜂數出入越多,說明這窩蜂越強,反之是弱群!
  • 有的養蜂人,總愛在兩個巢門中間放塊磚頭,有啥用?作用可不小
    相信我們到過蜜蜂養殖場的朋友有時都會發現一種情況,那就是有的蜂群的兩個巢門中間被養蜂人放了一塊磚頭或者一塊石頭,很多朋友都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有的新養蜂的朋友更是認為是老師傅們的養蜂秘笈。在蜜蜂養殖中有句話叫做雙王群養殖方法,這種養殖方法本來是西方蜜蜂常用的養殖方式,但是隨著西方蜜蜂採用的活框養殖技術在我國被大量使用,一些養殖中蜂的朋友也開始使用這樣的養殖方式,最後卻發現了中蜂養殖雙王群的時候,兩群蜜蜂很愛打架。
  • 暗室養蜂新技術
    暗室養蜂新技術打破了過去的常規養蜂方法。蜂群在暗室越冬能安靜結團,不僅節省飼料,而且壽命延長。
  • 篇157:從蜜蜂糞便中可見養蜂水平!
    蜂群蜂勢從蜜蜂排洩物中可見一二,一起來通過蜜蜂糞便了解養蜂管理方式!
  • 養蜂農是怎麼養蜂的?科普文.
    養蜂農又是怎麼把蜂蜜收集起來的呢?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下面一篇行業內人士總結的一些養蜂的全過程以及分享的養蜂經驗,看到這些我腦海中閃現出來就是老爸在蜂場勞動的畫面,這不就是我老爸在蜂場成年累月的工作過程嗎!檢查蜂群要在天氣暖和,最好氣溫在15℃以上,檢查人員站在蜂箱一旁,檢查蜂群時動作要輕,如有蜂膠粘住處,可用起刮刀輕輕撬動一下,再進行操作。
  • 城市養蜂可行嗎?處理好這些問題,你也能成為城市養蜂人
    在城區養蜂,一不注意,出現問題,是很難辦的。因此,要想成功在城區養蜂,還是有些問題需要注意的。一、選用或培育適應城區飼養的蜂種蜂種在城區養蜂中很重要。3、巢門朝向「不同」 即巢門方向各異,讓蜜蜂各奔東西,減少入巢失誤。4、參照物座標「不同」 即在箱間放不同顏色、形狀的物體,在飛行路上擺放不同的花木或標誌物,且在巢門上方箱壁上貼上不同顏色的彩紙或圖案,供蜜蜂辨認自家門。
  • 養蜂方法,中蜂春繁時如何加脾?分享養蜂人師父經驗
    養蜂技術是一門值得不斷學習的技藝,每天一起無保留的學養蜂,交流養蜂!
  • 養蜂31點你必須會
    通常指給無王群引入一隻蜂王,使蜂群恢復正常狀態的操作過程。是給蜂群更換品種或老、劣蜂王,以及給新分群和失王群補充蜂王的重要措施。蜂王誘入的方法分間接誘入和直接誘入兩種。間接誘入是把蜂王暫時關進工蜂無法進入,又能把喙伸進與蜂王飼餵接觸的容器內,如鐵紗網籠、扎有許多小孔的紙筒等,放到蜂群中,來自公眾號 世界蜂聯 經一段時間,蜜蜂咬開用煉糖堵住的鐵紗籠口或紙筒的壁,蜂王離開爬到巢脾上。
  • 中蜂巢門調節有什麼講究?
    一、巢門調節助於保溫二、巢門調節方便採集三、巢門調節利於防盜四、巢門調節便於散熱五、巢門調節可以排溼中蜂守巢門②巢門調節方便採集天氣暖和,外界蜜粉源植物出現大流蜜期時,養蜂人為了增加蜂群的釆集能力,可以通過調節巢門的大小來使用,讓大量釆集蜂進出巢門方便釆集蜂蜜
  • 我養蜂的經驗和教訓
    我養蜂十多年,走了不少彎路,但也積累了幾點小經驗,現借貴刊奉獻給廣大蜂友,以供大家共同參考。       6 對繼箱巢門的探索和試用       我看了不少養蜂書籍和雜誌,提倡在繼箱開巢門採蜜的觀點或經驗幾乎沒有。
  • 短蜂框養蜂新技術,普通蜂箱簡單修改,一箱蜜蜂變兩群
    中蜂養殖一直處在不斷的改進階段,從最早的木桶養殖中蜂,到木箱養殖中蜂,再到活框養殖中蜂,養蜂人不斷在探索更適合中蜂養殖的方式。作為現代養蜂法中的活框養蜂方式,早已經是養殖蜜蜂的主流方式,所以許多養蜂人都是在活框養蜂基礎上,進行優化或改造,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標準的中蜂養殖方式。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原有的活框養殖工具,我們研究了一套「短蜂框養蜂新技術」,只需要簡單的修改一下原有的普通蜂箱,就能完美的使用。
  • 蜜蜂四季箱外觀察經驗分享 !
    養蜂需要通過箱外觀察,掌握蜂群內部情況,箱外觀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減輕養蜂者的勞動強度。 4.群勢強弱風和日麗的天氣觀察蜜蜂體色,可以了解蜜蜂健康狀況。蜂群體色鮮豔,巢門口熙熙攘攘,飛翔敏捷,表明蜂群強壯,採集力強。傍晚大量工蜂簇擁在巢門前,也說明蜂群強壯,要趕緊上繼箱。若工蜂體色灰暗,飛行緩慢,說明蜂群弱,採集力弱。
  • 養中蜂最主要的是什麼?次要的又是什麼?是蜜源,還是養蜂技術
    養中蜂最主要是什麼?次要的又是什麼?人工養殖中蜂在我國有些歷史了,養殖技術也在不斷創新,養中蜂山娃認為最主要的是蜜源,蜜蜂是以採食花粉和蜜源為生。說到次要的,真不好回答,在養蜂生活中,任何一個小細節都會影響到養蜂的成敗。
  • 巢門是蜂群進出之門,事關生死,豈能輕易關閉?
    養蜂得有蜂箱蜂桶,蜂箱蜂桶就得有蜂巢門。蜂巢門是蜜蜂進出的通道,可能並不僅僅只是一個門而已,有時候也關乎著整個蜂群的生死,可以說是生死之門的。
  • 【基礎篇】養蜂需要哪些工具?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養蜂需要哪些工具吧!蜂箱蜂箱是最基本的養蜂工具,是供蜜蜂繁衍生息的處所,種類很多,如十框蜂箱、達旦蜂箱、十二框方形蜂箱等,雖然規格大小不盡相同,但結構原理基本一致,同時根據蜂種不同可分為中蜂箱和意蜂箱等。
  • 冬季養蜂蜂群巢礎要安裝到位以及要時刻關注蜂團狀態
    安裝巢礎對於養蜂數量不多的初學者來說,我們建議購買成品巢框和巢礎,之後只需將巢礎(每群蜂約需要10個巢礎)安裝到巢框上即可。成品巢框上有縱向或橫向的金屬絲,以保障巢脾的穩定性。你還要準備一個可提供12~24伏特電壓的小型變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