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門是蜂群進出之門,事關生死,豈能輕易關閉?

2022-01-06 蜂農部落

養蜂得有蜂箱蜂桶,蜂箱蜂桶就得有蜂巢門。蜂巢門是蜜蜂進出的通道,可能並不僅僅只是一個門而已,有時候也關乎著整個蜂群的生死,可以說是生死之門的。蜂巢門該怎樣開,什麼時候才能關閉?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對蜂群的發展至關重要,養蜂人也一定要注意。

在一般情況下,只要有蜜蜂蜂巢門就不能隨便關閉。哪怕在陰雨天氣,越冬期蜜蜂並不能出巢飛行時,巢門口也應該適當的打開。因為蜂巢門不僅僅是蜜蜂進出的門口,而且是蜂群通風透氣的重要部分,不是特殊情況,不要隨便關閉巢門。如果隨便關閉,不僅會使蜂群恐慌,也會造成缺氧,悶死的情況。。

什麼情況下才需必需要關閉巢門

一,蜂群轉場或搬運蜂群時。

在轉場或者轉移蜂箱時,我們要等到傍晚後,蜜蜂全部歸巢,再把巢門口關上,防止蜜蜂出來,這樣才能把全部的蜜蜂轉運走,也更加安全,避免蜜蜂出巢蜇人。

如果是遠距離的轉場,為了防止巢門關閉時間太長,給蜂群造成悶熱缺氧的現象,把蜜蜂給悶死了,一定要把覆布拿掉,把透氣窗打開,加強通風透氣,這樣才能安全。如果只是短距離的挪動,就不用了。

二,發現農藥中毒或者盜蜂發生時,關閉巢門暫緩損失。

農藥中毒會造成蜜蜂迅速大量的死亡,發現農藥中毒後立刻關閉巢門,避免工蜂繼續出巢採集,也不準讓有毒蜜粉進入蜂巢,這樣才能減輕蜂群的損失。然後再想具體解決的辦法,嚴重的搬到安全的地方。如果不太嚴重,可以暫時關閉一兩天左右,白天關閉,晚上打開,把透氣窗打開,注意餵水,只要保證蜜粉充足,通風透氣,基本上是可以的。

當盜蜂剛剛發生時,如果能夠及時關閉巢門,可以起到止盜的作用。如果注意蜂群通風透氣,蜂數並不太多,白天暫時關閉巢門,避免偷盜蜂進入,還是能夠制止盜蜂發生的。但一定要記住,注意蜂巢通風透氣,密集強盛的蜂群不能隨便關閉巢門。

什麼情況下不能關閉巢門?

一,合併蜂群時不能關閉巢門。

有的人在合併蜂群時擔心蜜蜂跑出巢門,回到原來蜂箱處,或者怕蜂飛出來多了鬧事,就會在合併蜂群後,把巢門也關閉了,強行把蜂群合併在一個蜂箱裡。這樣,看不到蜜蜂出來飛舞,也沒有看到打鬥,以為就安全無事了。

可兩蜂群剛開始合併時,都會有敵對情緒的,哪怕想辦法混淆氣味也可能會發生打鬥。無論是在蜂箱裡還是在蜂箱外,想打架的還是一樣打架。因為蜜蜂不是靠視覺來辨別,在黑暗的蜂箱裡也能分辨出不同蜂群的蜂。

而且,合併的蜂群關閉在蜂箱裡,如果不能自由出,會引發憤怒的情緒,更加具有攻擊性。圍困的工蜂會打鬥更厲害,有的工蜂會把怒氣撒在蜂王身上,圍攻蜂王,造成失王的現象。如果是比較強盛的蜂群,這樣關閉巢門強行合併,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合併蜂群時,只要噴灑帶氣味的水混淆氣味,讓兩群蜂暫時隔開一點,等氣味融合後再合併在一起。巢門還是正常開放,白天合併也是可以的,不要擔心太多蜂飛出來。這些飛出來的蜂發洩了憤怒的情緒,再歸入蜂巢時才不會有攻擊性,而且飛舞的工蜂會加速氣味混淆,合併更加順利。

二,飼餵糖漿時不能關閉蜂巢門。

飼餵糖漿時蜂群會興奮出巢飛舞,蜜糖的氣味也可能會引發其他蜂群來偷盜,所以有的人在飼餵糖漿時就想關閉巢門,阻止工蜂出來。這樣的做法,會使興奮的蜂不能出巢,產生恐慌心理,整個蜂群就會處於亢奮憤怒的狀態,會引起蜂巢溫度急劇上升,對於幼蟲是極為不利的。個別工蜂還會圍攻蜂王造成失王的現象,這樣損失就更大了。

飼餵糖漿要選擇天黑後飼喂,蜂巢門正常開放,不要有燈光吸引蜜蜂。看不見也只能用小電筒偶爾照亮一下,千萬別對著巢門口照射。這樣蜜蜂不會大量出巢,其他的蜂群也不會來的。飼餵的量要少點兒,保證在天亮前吃完,就不會吸引來盜蜂的。

三,越冬期不能關閉巢門。

在氣候炎熱時,我們不能把巢門開得太大,避免熱空氣進入蜂箱。在越冬寒冷的時候,我們也不能關閉巢門。有的人可能認為,巢門打開讓冷空氣進入蜂箱會讓蜜蜂凍著,就關上巢門。

在越冬期間,蜂群還是要進出活動的,哪怕在極其寒冷的情況下,也需要打開巢門,通風透氣,避免造成缺氧的狀況。對於蜜蜂來說,是不願意處在完全封閉的環境下,如果發現巢門關閉,就算不會造成不通風,缺氧的情況,也會使蜜蜂恐慌的。想讓蜂群保持安定的狀態,就必須要維持正常的狀態,不能隨便關閉巢門。

在越冬期間,越是強盛的蜂群,巢門口越要注意通風透氣,還要定期檢查是否有蜂屍等東西堵塞巢門,要注意清理乾淨。千萬別因為怕凍著蜜蜂而捂得太緊,如果真的讓蜂群造成缺氧,蜂巢溫度升高造成熱傷蜂,就會使整群蜂都悶死的。

弱小的蜂群巢門可以縮小一點,保證一兩隻蜂能進出就可以了。但絕對不能完全關閉巢門,如果蜜蜂發現巢門關閉,會使整個蜂群恐慌的,對越冬更加不利。

巢門宜小不宜大,只要不妨礙蜜蜂進出,儘量縮小點。

巢門是蜜蜂進出的門口,也是與外界空氣緊密相連的通道。巢門貼近地面,地面溫度會因為季節不同而相差很大,炎熱的夏天地面溫度可能達到六七十攝氏度,而寒冷的冬天可能會達到零下幾十度。如果讓地面的空氣順利進入巢門,就會極大影響蜂巢溫度。而蜂巢溫度必須要維持恆定的狀態,不能因為世界的變化而變化。特別在繁殖期,幼蟲必須有35攝氏度的蜂巢溫度,一般氣溫超過30攝氏度時,蜂巢溫度就可能高了。在低溫時就更容易降低蜂巢溫度了。所以氣溫過高過低蜂巢門都不要開大了,以免外面的空氣影響蜂巢溫度。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不能把巢門開大,要想蜂巢透氣,關鍵是要打開透氣窗,要讓紗蓋覆布透氣。

巢門口的大小十分影響蜂巢的溫度,儘量遵循宜小不宜大的原則,只要蜜蜂能夠順利的自由進出就可以了。密集強盛的蜂群在蜜源期要把巢門開大,方便蜜蜂進出,如果弱小的蜂群只要能讓一兩隻蜂能進出就行了。

巢門開小點還能防止盜蜂的發生,敵害的侵入,使工蜂蜂更容易守衛住自己的蜂巢。巢門開小點兒只有好處沒有害處的,只要巢門口沒有擁擠的現象,儘量開小一點。養蜂人平時要根據蜂群的狀態和蜜粉源情況隨時調控蜂巢門大小,如果蜂群強盛了,巢門就開大點,如果是蜜源期巢門也要加大,反之即要適當的縮小。現在正處在秋繁時候,蜜粉源枯竭,又要飼餵糖漿,盜蜂最容易發生,還有馬蜂等敵害發生,養蜂人一定要把巢門調控到最佳,開小點讓蜂能守衛住自己的蜂巢。儘量開小一點,只要不影響蜜蜂進出就可以了,千萬別以為巢門小了就不透氣。只要用的是標準蜂箱,有紗蓋有透氣窗,巢門口透氣的作用是很小的。蜂巢門不能隨便關,但是也不能開得太大。蜜蜂只要能出巢門就不會嫌巢門太小,如果真的完全關閉,就會憤怒失常。

有時候巢門小了,工蜂可能會啃巢門,那只是無事可幹的工蜂找點事做,是沒有多大影響的。如果是意蜂,就從來不擔心這樣的問題。

聲明:內容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巢門出現很多工蜂進出是什麼原因?
    流蜜期②外界進入大流蜜期春暖花開,外界蜜粉源植物進入大流蜜期時,養蜂人飼養的蜂群如果巢門前出現大量採蜜蜂忙碌的進出時,養蜂人就要把巢門口開到最大。因為如果只見巢門前工蜂大量湧出不進的朝外面飛去,這種情況就說明蜂群出現了分蜂熱,為了避免蜂群分蜂后飛逃造失損失,養蜂人平時就要仔細觀察蜂群的發展情況。
  • 蜜蜂飼養技術:蜂巢巢門的作用與管理
    在人工養殖的蜂群裡,通常有兩個巢門,但是平時只開一個巢門。巢門的管理對人工養殖的蜂群來說特別重要,可惜好多養蜂人卻不了解巢門的管理技術,甚至忽略了這一項技術,直接憑著自己的感覺來開大巢門或者縮小巢門。巢門方向蜜蜂是有記憶能力和定向性的昆蟲,當外勤蜂已經認巢後,就會記住巢門口的位置,以及蜂箱周圍的環境。如果突然大幅度改變巢門方向和位置,蜜蜂便會出現謎巢問題,甚至會誤闖隔壁蜂群的巢門,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 蜜蜂巢門雖小,隱藏學問卻大,這些養蜂知識你學過嗎
    蜜蜂巢門雖小,隱藏學問卻大,這些養蜂知識你學過嗎來源:閩南蜂哥2020-12-12 06:00巢門是蜜蜂每天進出的必經之路。一個蜂箱,通常有兩個巢門,但是養蜂人卻常常只開一個巢門,另外一個巢門通常都關閉著,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小小的蜜蜂巢門,卻隱藏著大學問。
  • 蜂巢門該怎麼樣開也是學問,越冬蜂群要注意!弱小蜂群更要注意
    蜂巢門是蜜蜂進出的通道,關乎著蜂群的生死存亡,正確的開放蜂巢門,對蜂群的影響很大,必須要根據蜂群的強弱和不同季節調整。一,強盛蜂群巢門要開大點,弱小蜂群巢門要儘量開小點。巢門的主要作用就是方便蜜蜂進出,強盛蜂群出巢採集的蜂多,自然巢門就要開大一點。保證蜂群能夠進出通暢不影響採蜜量。蜂群弱小採集蜂少,自然巢門就要開小點。
  • 春繁要成功,注意巢門怎麼開,蜂巢脾怎麼用……了解這些就不難
    有些人甚至不知道巢門怎麼開,覆布怎麼辦蓋,蜂巢脾用什麼樣的最好。因為有人說,春繁不能讓風進入蜂群裡,所以不知道開有蜂那邊巢門還是無蜂的巢門。覆布是保暖遮光透氣用的,蓋多了怕不透氣,蓋少了怕不保暖。蜂巢脾有的說新的好,有的說舊的好……蜂巢門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開在有蜂的那一邊,如果蜂群弱小,無蜂的那邊的可以關閉。雖然在寒冷的時候,蜂巢門打開會帶走蜂群的熱量,但是蜂巢也要透氣,這樣才不會排溼,也便於蜜蜂進出。在蜂群強盛時,我們還要把兩邊的巢門都打開,這樣才能給蜂群排溼透氣,蜂群進出方便,利用於發展。
  • 新收蜂群,用紙塞住巢門關幾天可以嗎?用好4步,蜜蜂趕都趕不走
    對於我們沒有養過蜜蜂的朋友來說,新收到蜜蜂以後都會很興奮,在關心蜜蜂的同時也害怕蜜蜂跑掉,所以在實際養殖中難免出現各種對蜜蜂過度的「愛護」行為,比如我們今天蜂部落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就是在收捕蜜蜂以後,看到蜜蜂想要逃跑,於是用紙塞住巢門,想要把蜜蜂關幾天,認為這樣蜜蜂就不會逃跑了
  • 5個毫高的巢門口蜂王可以進出嗎?
    5毫米高的巢門口蜂王可以進出嗎?應該是可以的。我們可以根據蜂王的大小來判斷,只要蜂王最粗的頭胸部能過去就可以了。一般中蜂王的體長是21.2毫米,意蜂王的體長平均為22.25毫米,體圍和頭圍是多少,我還沒有具體的數據,但以實際經驗,蜂王最大的頭胸部直接也沒有5毫米吧,直徑為5毫米的巢門應該能過去的。我不知道你為什麼要把巢門限定到這麼小,難道是為了阻止蜂王出巢防止自然分蜂嗎?但這樣的做法是不行的。
  • 逃蜂發生關閉蜂巢門可以嗎?做對了能阻止逃蜂,做錯了會害死蜜蜂
    想要分蜂飛逃的蜂群先是採集蜂少活動,巢門口進出的蜂要少一些。然後蜂群裡出現嗡鳴聲,那是工蜂在散發分蜂飛逃的信息。接著,會有很多的工蜂衝出來,在半空盤旋嗡鳴,聚集的蜂會越來越多。這時候如果聽到蜂群裡的動靜不對,有蜂在半空聚集,趕緊關閉巢門,如果生完還沒有飛出巢門,想辦法還是能阻止逃蜂發生的。
  • 養蜂過程中的巢門觀察技術
    進來的蜂友閱讀之前先關注,也記得分享哦……養蜂是門技術活,涵蓋了方方面面
  • 不同情況下,蜜蜂在巢門的表現有哪些規律?
    養蜂是門技術活,涵蓋了方方面面,下面我就著重講一下巢門觀察技術,到底要觀察什麼?養蜂人,日常管理蜂場,時常會觀察蜜蜂出入巢情況,從表像看出本質。1.蜜蜂出入巢門根據蜂數的多少,可以看出這箱蜂的強弱,蜂數出入越多,說明這窩蜂越強,反之是弱群!
  • 蜂群進行異地遷移,蜂巢門打開更適合轉運蜂群,原因有2點
    加入我們一起學養蜂  養蜂技術是一門值得不斷學習的技藝
  • 如何正確檢查蜂群?
    1.什麼時候檢查蜂群檢查蜂群是要選擇合適的時間的,一般在15~30℃即可,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能打擾蜜蜂的生活秩序,比如:在夏天時就要選擇氣溫不高的時候,譬如太陽剛升起時或則太陽下山時,而冬天則要選擇氣溫較高的時候;在合適的時間檢查蜂群不但有利於蜂群的發展,蜜蜂本身性情也會比較溫柔,不會輕易主動攻擊人。那麼什麼時候不適合檢查蜂群呢?
  • 中蜂養殖:胡蜂對蜂群的危害
    但到入夏以後,胡蜂已經大量繁殖,此時若蜜粉源缺乏,它們就轉來集中為害蜜蜂,在野外或巢門前捕殺蜜蜂,劫食蜜囊中的貯蜜,或以蜜蜂的肌體飼餵其幼蟲。如果大胡蜂咬破巢門大批侵入蜂箱後,蜜蜂全群無法抵禦時就會被迫逃群。為害蜜蜂的胡蜂,種類很多,但在南方主要有大胡蜂、小胡蜂和黃胡蜂3種,大胡蜂俗稱馬蜂,體長3釐米以上,全身黑褐色,腹部胖大,有金黃色環紋,尾部有螫針。
  • 有的養蜂人,總愛在兩個巢門中間放塊磚頭,有啥用?作用可不小
    其實要說養蜂人放在兩個巢門中間的磚頭,還真有一定的作用。其實這塊磚頭的作用,主要就是為了避免兩個蜂群打架。這裡可能有的朋友不清楚,既然都是在一個蜂箱裡面,為何又有兩個蜂群要打架的說法?實際上真相未必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原因是我們看到的蜜蜂雖然在一個蜂箱裡面,但是實際上卻不是兩群蜜蜂。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在春末夏初,外界候平均氣溫15℃以上,蜜粉源尚可,蜜蜂群勢達到當地強群時,蜂群容易發生分蜂行為,在分蜂準備階段,蜂群內呈現出不同的分蜂熱徵兆,以築造雄蜂房、培育雄蜂兒作為分蜂初期徵兆,以築臺、培育分蜂蜂王作為分蜂中期徵兆,以分蜂王臺封蓋作為分蜂后期徵兆,同時伴有群勢快速增長,哺育力過剩,休閒蜂增多等熱症。
  • 蜜蜂養殖技術|自然分蜂群選擇新巢穴的要求及啟示
    選擇有巢脾的巢穴,蜂群將本該用於築巢的能量轉向哺育幼蟲和採集食物,使成功越冬的機會大大增加。觀察發現,自然分蜂群,選擇有巢脾的巢穴比選擇沒有巢脾巢穴的蜂群,在經歷一個夏季後,蜂量增加多近一倍。三、蜂群選擇新巢穴的啟示自然分蜂是蜂群繁殖的唯一方式,能增加自然界蜂群數量,實現世代沿襲,因此蜂群的所有活動圍繞分蜂和度劣(越冬)。選擇新的巢穴也不例外,因此,合適的巢穴是蜂群強壯的前提,強壯的蜂群才能採集和貯存大量的越冬飼料安全越冬。同時強壯的蜂群,蜂數多,更有利於蜂群營巢習性,共同度劣。
  • 蜂群春繁抓三月,培育適齡採集蜂看四月
    經多年試驗觀察,蜂群最佳春繁之日是距頭一個輔助蜜粉源開花前7天或頭一個主要蜜源開始前55-60天。我地頭一個輔助蜜粉源榆樹開花是3月26-4月1日,頭一個主要蜜源刺槐流蜜是5月18-20日。這樣,我地蜂群春繁最佳之時應是3月20日前後3-5天。  2.堅持組織合理的春繁群勢。
  • 蜜蜂春繁開始前做一次「排便」時,還要在巢門擋一塊木板?
    如果蜂群在室內越冬,應選擇晴暖天氣,把越冬蜂搬出室外,兩兩排開,或成排擺放,讓蜜蜂排洩飛翔後進行外包裝保溫。促蜂排洩的時間,在華北地區,一般選在立春前後,即離早期蜜源植物開花前半月左右。根據蜜蜂飛翔情況和排洩的糞便,可以判斷蜂群越冬情況。越冬順利的蜂群,蜜蜂體色鮮豔,飛翔敏捷,排洩的糞便少,像高梁米粒大小的一個點,或是線頭一樣的細條。越冬不良的蜂群,蜜蜂體色暗淡,行動遲緩,排洩的糞便多,排洩在蜂場附近,有的甚至就在巢門附近排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