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販子從不外傳的24個買菜竅門,以後買菜就這麼挑!太實用了!

2021-02-27 樟樹+

去菜市場買菜,菜的種類繁多,而且越來越多地使用添加劑或者化學農藥,讓我們不得不注意這些舌尖上的安全。而且蔬菜質量好不好就會影響到飯菜的口感。

那怎麼才能選到最好的蔬菜呢

下面小編總結了一些方法

大家趕緊記下來吧

讓家人吃的健康放心

 1.馬鈴薯 

(又名:地蛋、土豆、洋山芋等)

沒有破皮的,儘量選圓的,越圓的越好削。皮一定要幹的,不要有水泡的,不然保存時間短,口感也不好。一定不要有芽的和有一點綠色的(因為土豆變綠是有毒生物鹼存在的標誌,如果食用會中毒),不要有傷殘、蟲害,這樣就差不多了。

 2.茄子 

判斷茄子老嫩有一個可靠的方法就是看茄子的「眼睛」大小。茄子的「眼睛」長在茄子的萼片與果實連接的地方,有一白色略帶淡綠色的帶狀環,菜農管它叫茄子的「眼睛」。眼睛越大,表示茄子越嫩;眼睛越小,表示茄子越老;同時,嫩茄子手握有粘滯感,發硬的茄子是老茄子。

 3.辣椒 

辣椒的果實形狀與其味道的辣、甜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性。尖辣椒辣的多,且果肉越薄,辣味越重。柿子形的圓椒多為甜椒,果肉越厚越甜脆。半辣味椒則介於兩者之間。如果你比較重視營養,可買紅椒吃,因為紅椒的維生素C比青椒多0.8倍,胡蘿蔔素要多3倍,而且紅椒分量輕(比重小),在經濟上也合算,只是口感不如青椒脆嫩。

 4.番茄 

(又名:西紅柿)

市場上的番茄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大紅番茄,糖、酸含量都高,味濃;另一類是粉紅番茄,糖、酸含量都低,味淡。買番茄,如果要生吃,當然買粉紅的,因為這種番茄酸味淡,生吃較好;要熟吃,就應儘可能的買大紅番茄。這種番茄味濃鬱,燒湯和炒食風味都好。果形與果肉關係密切:扁圓形的果肉薄,正圓形的果肉厚。

 5.山藥 

無論購買什麼品種,塊莖的表皮是挑選的重點。表皮光潔無異常斑點,才可放心購買。發現異常斑點絕對不能買,只要表皮有任何異常斑點,說明它已經感染病害,食用價值降低了。

 6.紅莢種 

市場上的扁豆品種較多,多以嫩莢供食用,只有紅莢種(豬血扁等)可莢粒兼用,鼓粒的口感也好,富香味。青莢種以及青莢紅邊種豆以嫩莢口感更好,不可購買鼓粒的。

 7.黃瓜 

選黃瓜,要選嫩的,最好是帶花的(花冠殘存於臍部)。同時,任何品種都要挑硬梆梆的。因為黃瓜含水量高達96.2%,剛收下來,瓜條總是硬的,失水後才會變軟。所以軟黃瓜必定失鮮。但硬梆梆的的不一定都是新鮮。因為,把變軟的黃瓜浸在水裡就會復水變硬。只是瓜的臍部還有些軟,且瓜面無光澤,殘留的花冠多已不復存在,購買時很易識別。

 8.冬瓜 

選購以黑皮冬瓜為佳。這種冬瓜果形如炮彈(長棒形),選瓜條勻稱、無熱斑(日光的傷斑)的買。長棒形的肉厚,瓤少。故可食率較高。特別要緊的是:要用手指壓冬瓜果肉,撿肉質緻密的買,因為這種冬瓜口感好;肉質鬆軟的煮熟後變成「一泡水」,口感差。最佳消費期為7、8月盛夏季節。

 9. 蘿蔔 

第一,選擇根形圓整、表皮光滑為優,皮光的肉細;第二,分量比重大,掂在手裡沉甸甸的,可避免買到空心蘿蔔(糠心的蘿蔔、肉質成菊花心狀);第三條,皮色正常。皮色起「油」(半透明的斑塊)的不僅表明不新鮮,甚至有時可能是受了凍的(嚴重受凍的蘿蔔,解凍後皮肉分離,極易識別),這種蘿蔔基本上失去了食用價值;第四條,買蘿蔔不宜貪大,以中型偏小為好,肉質緊密、充實,燒出來成粉質、軟糯,口感好。

 10. 菠菜 

菠菜選擇葉柄短、根小色紅、葉色深綠的好。但在冬季,葉色泛紅,表示經受霜凍鍛鍊,吃口更為軟糯香甜。菠菜消費的季節性很強,從10月至翌年4月曆時半年均有菠菜上市,早秋菠菜有澀味(草酸含量高),晚春多抽薹。一般以冬至(12月下旬)到立春(2月上旬)為最佳消費期。有時會看到菠菜葉子上有黃斑,葉背有灰毛,表示感染了霜黴病。

 11.菜薹 

(tái,又名:菜尖、菜心)

市場上菜尖冬季和早春上市的臘菜尖,葉色深,尖葉,見花採收,可收主花薹後再收側花薹,12月至1月上市。

 12.茼蒿(又名:蓬蒿)

蔬菜市場上有尖葉和圓葉兩個類型。尖葉茼蒿(又叫小葉茼蒿或花葉茼蒿),尖葉種葉片小,缺刻多,吃口粳性,但香味濃;圓葉茼蒿(又叫大葉茼蒿或板葉茼蒿),葉寬大,缺刻淺,吃口軟糯。春季易抽薹,不要買抽薹的。茼蒿病蟲害少,農藥汙染輕,10、11、12和3、4月為最佳消費期。

 13.芹菜 

市場上的常見的芹菜有:旱芹(又稱「藥芹」)、西芹。旱芹味濃;西芹味濃淡,嫩相,口感脆。不管那種類型的芹菜,葉色濃綠的不宜買,因為葉子「墨黑」,說明生長期間乾旱缺水,生長遲緩,粗纖維多,口感老;芹菜新鮮不新鮮,主要看葉身是否平直,新鮮的芹菜是平直的;存放時間較長的芹菜,葉子尖端就會翹起,葉子軟,甚至發黃起鏽斑; 挑選芹菜時,可以掐一下芹菜的莖部,易折斷的為嫩芹菜,不易折的為老芹菜。

 14.冬筍 

當你在選購冬筍的時候,發現其筍殼張開翹起,還有一股硫磺氣味,那麼表明它可能硫磺燻過的。如果是新鮮的冬筍,它的殼包的很緊。

15.生薑(多種藥用價值)

購買生薑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是否經過硫磺「美容」過。生薑一旦被硫磺燻烤過, 姜的表面有沒有異味或硫磺味,其外表微黃,顯得非常白嫩,看上去很好看,而且皮已經脫落掉; 姜味不濃或味道改變的要慎買; 正常生薑外表粗糙,較幹,顏色發暗;「毒生薑」外表光滑,像打了蠟一樣,非常水嫩,呈淺黃色; 一般的生薑保質期比較久,而「毒生薑」暴露在空氣中後,過幾天就會變質發黴

 16.雞毛菜(又稱:小白菜)

雞毛菜是市場上生長期最短的綠葉菜。在高溫季節,播種後20天左右即可採收。選購雞毛菜有兩個要求。一是鮮,即新鮮度要高。雞毛菜很嫩,最易失水萎縮。一旦失水再去噴水,壯齡葉葉片尖端萎縮的也不能恢復。所以凡是葉尖萎蔫的不要買,刀口有水珠的表示新鮮度最高。二是嫩,即長相老的不要買,顏色深的老,淡的嫩。生長期長的葉柄也長,一般說來短的好(長度不應超過15釐米)。

 17.青菜 

青菜好不好主要看兩條:一要看菜株高矮,即葉子的長短,在生產上葉子長的叫做長萁,葉子短的叫做矮萁;矮萁的品質好,口感軟糯,長萁的品質差,纖維多,口感不好。二要看葉色深淺:葉色淡綠的叫做「白葉」,葉色深綠的叫做「黑葉」,白葉品種質量好,黑葉品種質量差;另外,青菜還有青梗、白梗之分,葉柄顏色淡綠的叫做青梗,葉柄顏色近似白色的叫做白梗;兩者的差別在於:白梗味清淡,青梗味濃鬱。

 18.薺菜 

蔬菜市場上有兩種薺菜:一種是尖葉種,即花葉薺菜(上圖),葉色淡,葉片小而薄,味濃,粳性;另一種是圓葉種(下圖),即板葉薺菜,葉色濃,葉片大而厚,味淡,糯性。11、12、1、2月為最佳消費期,市場選購以單棵生長的為好,軋棵的質量差,紅葉的不要嫌棄,紅葉的香味更濃,風味更好。

 19.莧菜 

莧菜有紅莧、青莧。紅莧葉片紫紅色,口感軟糯;青莧葉綠色,吃口硬性;總的說來,葉片厚、皺的口感老,葉片薄、平的口感嫩。選購時手握莧菜,手感軟的嫩,手感硬的老,5、6月為最佳消費期。

 20.韭菜 

(1)你知道韭菜有幾種嗎?

韭菜有4種,除了經常食用的葉韭以外,還有根韭(主產雲南,以肉質根供食用),花韭(以採食花薹為主)以及花、葉兼用韭。市場上大量上市的為葉韭,韭菜薹也有供應。

(2)韭菜是寬的好吃,還是窄的好吃?

按韭菜葉片寬窄來分,有寬葉韭和窄葉韭。寬葉韭嫩相,香味清淡;窄葉韭賣相不如寬葉韭,但吃口香味濃鬱。真正喜歡吃韭菜的人,當以窄葉韭為首選。要注意,葉片寬大異常的韭菜要慎買,因為栽培時有可能使用了生長刺激劑(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

(3)韭菜新鮮度如何識別?

韭菜的葉由葉片和葉鞘組成。葉鞘抱合而成「假莖」。割韭時即在假莖近地開刀。剛割下時,「假莖」處切口平齊,表示新鮮;如已割下幾天,切口便不平了,而呈現倒寶塔狀,這是因為韭菜收割後仍然繼續生長,中央的嫩葉長得快,外層老葉生長慢,故形成倒寶塔狀的切口。

 21.花菜 

(1)買什麼樣的花菜好?

選購花菜時,主要看兩條:一條是花球的成熟度,以花球周邊未散開的最好;二是花球的潔白度,以花球潔白微黃、無異色、無毛花的為佳品。

(2)花菜烹調前為什麼不宜用刀將花球切開?

因為如果用刀將花球切開,就會造成花球粉碎散落,不成形,影響觀感和口感。

 22.捲心菜 

捲心菜葉球要堅硬緊實,鬆散的表示包心不緊,不要買(尖頂捲心菜吃的是時鮮,松點也無妨)。葉球堅實,但頂部隆起,表示球內開始挑薹,中心柱過高,食用風味變差,也不要買。捲心菜是對鈣敏感的蔬菜。缺鈣現象經常出現。徵狀是葉緣枯死(菜農管它叫金鑲邊)。這是一種生理病害,不影響食用品質。食用時只要將枯死得葉緣部分剪除即可。

 23.豆芽 

用化肥或除草劑催發的豆芽生長快、長的好,而鬚根不發。它不但沒有清香脆嫩的口味,而且殘存的化肥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生成亞硝酸氨,有誘發食道癌和胃癌的危險。在選購豆芽時,要先抓一把聞聞有沒有氨味,再看看有沒有鬚根,如果發現有氨味和無鬚根的,就不要購買和食用。

 24.淡水魚 

有以下幾個特點:魚鱗緊密完整、閃光滑潤不易脫落;魚眼光亮清澈、豐滿微凸,腮蓋緊閉不易揭開,腮色鮮紅;魚體堅實,肌肉有彈性,手感滑膩不易抓牢,放入水中即沉,腹不鼓脹,骨肉不分離,無異味。

 蔬菜如何保鮮? 

最簡單的方法是利用舊報紙,將葉片噴點水,然後利用報紙包起來,以直立的姿勢莖部朝下放入冰箱冷藏室,就可以有效的延長保存時間,留住新鮮。

 綠色蔬菜如何吃更有營養? 

綠色蔬菜中維生素、纖維素和微量元素含量較高,與人體健康關係密切,如果要充分攝取綠色蔬菜中的營養物質,則應注意以下幾點:

(1)生吃的蔬菜儘量生吃

青菜未經加熱烹飪,可使多種維生素不被破壞和丟失。如:蘿蔔、黃瓜、山芋、柿子椒、西芹等都可生食,即可嘗到自然美味,維生素C也沒被破壞。但生食蔬菜應注意衛生。

(2)吃飯時應先吃蔬菜

當人飢餓時,食慾特別旺盛,面對滿桌的美味佳餚,應首先進食蔬菜。因為蔬菜是保持身體營養均衡的重要菜餚之一,尤其是不太愛吃水果的人更要注意這種進餐方法。

(3)食用時需煮透的一定要燒透

如扁豆、刀豆有一定的豆角毒素,如果不煮透,毒素沒有破壞,食用易發生中毒事故。

(4)食用時儘量不加佐料

綠色蔬菜最佳吃法,是在開水中快速燙一下,儘量不加佐料,力求清淡,品味自然味。

(5)不要把蔬菜榨汁作為主要菜餚飲用

蔬菜榨取汁液飲用,會影響唾液中的消化酶分泌。因為咀嚼的作用不單是嚼爛蔬菜,更重要的是通過嚼的手段,使含在唾液中的消化酶充分的混合於汁液裡,所以蔬菜汁只能作為輔助食用飲用。

冷拌、熱炒菜的味覺異樣要立即停止食用

大家有可能會碰到自己冷拌的黃瓜、番茄,或熱炒的蔬菜有味覺苦澀的現象,就很可能選購到蔬菜含有較高的農藥殘留物,或不明原因的激素。這時應立即停止食用,防止中毒事故發生。

買菜竟有這麼多講究!

覺得漲姿勢了就點個zan!

看完記得分享出去

讓更多人知道吧~

▍圖文來源:網絡綜合

▍圖文編輯:樟樹+ (小編微信號:ki0795)

▍商務合作電話/微信: 15270437228

相關焦點

  • 去菜市場買菜,這5種菜不花錢也別買,市場菜販子:我自己都不吃
    買菜這一步驟,確實是十分的關鍵,菜的選擇不僅是關係到口感與味道,更是會直接的影響到我們的健康。買菜這件事看似很簡單,其實裡面大有學問,尤其是去菜市場買菜的,不僅要學會砍價,還要懂得買菜的技巧。無論是去蔬菜市場買菜,還是到超市買菜,以下這5種菜,不花錢也別買,菜販子都說,自己從來都不吃!
  • 菜販子絕不會告訴你的挑菜秘訣,看完驚呆了!
    挑菜也是個竅門!但菜販子才不會告訴你,那麼,以下內容各位街坊可要好好看啦!
  • Mark~10個實用的挑菜小技巧,買菜再也不怕被坑啦!
    去買菜時,各種蔬菜肉類琳琅滿目,有翠綠欲滴的綠色蔬菜、活蹦亂跳的淡水魚、色澤誘人的新鮮肉類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 菜販子從不外傳的16個買菜竅門!挑茄子要看「眼睛」…不說你真不知道!
    同時,要挑硬梆梆的。因為黃瓜含水量高96.2%,新鮮的瓜條總是硬的,失水後才會變軟。但硬梆梆的的不一定都是新鮮。因為,把變軟的黃瓜浸在水裡就會復水變硬。只是瓜的臍部還有些軟,且瓜面無光澤,殘留的花冠多已不復存在,購買時很易識別。
  • 菜農從不外說的15個挑菜技巧,買菜不怕被坑了
    我們整理了以下15個挑菜秘訣,看完這個,我們就再也不怕買菜被坑了!
  • 老人以後買菜怎麼辦
    現在新出一個生鮮社區平臺,一些開店老闆、中間商、房東們就坐不住了,拼命的給生鮮平臺抹黑,說什麼生鮮平臺的出現,會導致傳統的菜市場消失,老年人不懂網絡,不懂手機支付,以後不知道該去哪買菜。我認為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原因下面給大家分析下:先來分析下,為什麼電商平臺的東西會那麼便宜?
  • 去菜市場買菜,這6種蔬菜儘量少買,菜販子:家裡人很少吃
    去菜市場買菜,這6種蔬菜儘量少買,菜販子:家裡人很少吃1、無根豆芽 豆製品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物,可以補充人體當中的蛋白質和營養,而且豆芽也是非常受大家歡迎的
  • 菜農從不外說的15個挑菜技巧,買菜再也不怕被坑了
    菜市場的「學問」多得很選菜的秘訣只有菜農以及常年買菜的老手們才心知肚明
  • 買菜時,媽媽和爸爸的區別,太形象了!
    一場疫情,買菜的老公們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平時在家經常下廚的男人,倒也還好,只是對那些平時只負責吃的老公來說,讓他們去買菜,就有種「文盲解奧數題」的既視感。媽媽買菜VS爸爸買菜,哈哈哈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 實用口語:「買菜」英文怎麼說?真的是「buy vegetable」?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實用口語:「買菜」英文怎麼說?真的是「buy vegetable」?   做廚子當然離不開「買菜」「做飯」......   今天就來教大家一些關於「買菜」的日常表達!   1「買菜」不是buy vegetable   為什麼「買菜」不叫buy vegetable?
  • 不背愛馬仕,怎麼好意思出門買菜?盤點娛樂圈女星標配買菜包
    她聲稱此款包包非常實用,不僅能裝很多東西還能拎著去買菜,然後素手一抬,原來是一款價值14萬的愛馬仕包包!背愛馬仕買菜,張小姐可真是太有生活情趣了,不得不說,如此熱愛生活的女星已經很少見了!看完這個視頻不少網友直呼「這才是娛樂圈女星的真實生活」,事實證明張小姐並不是炫富,因為放眼娛樂圈,你就會發現有一大波背名牌包買菜的女星,仿佛,不背個愛馬仕都不好意思出去買菜。
  • 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這4種食材儘量少買,拍照給你們瞧瞧!管用
    菜販子自己都不吃的東西,為什麼要賣給我們,我特意問了供貨商,不是不能吃,只是他們不敢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知道這幾種菜是怎麼製作和保存的,所以不敢吃,菜販子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為了賺錢只能這也做,不光他自己這也做,都是一樣的,不這樣做進來的菜根本賣不掉!
  • 對比了6個買菜平臺後,我決定以後都點外賣
    而從另一個角度考慮,菜市場的商販有沒有正常營業也是個問題,但飯還是要吃的,菜也還是要買的,該怎麼辦呢?如此一來,買菜的重任,就只能寄望於各大網際網路買菜平臺了。實際上各大網際網路買菜平臺已經經營多年,不過在疫情爆發之前,我們更多地將他們稱之為「新零售」平臺,而且存在感也不強。
  • 2019年菜農從不外說的15個挑菜技巧,買菜再也不怕被坑了
    菜市場的「學問」多得很選菜的秘訣只有菜農以及常年買菜的老手們才心知肚明
  • 妹子,以後出門買菜不要穿這麼漏,旁邊大爺盯著你看不覺得尷尬麼
    1、這素質太差勁,這麼大年紀丟不丟人2、不是說好了去打魚嘛,我都穿好裝備了你告訴我來唱歌3、這是個技術活,一般人只能看,幹不了4、你永遠不知道,有劉海的妹子腦門有多大5、隔著屏幕就被這個小姐姐撩到了6、你這條單身狗,想幹嘛,
  • 叮咚買菜,被合圍!
    產業作者|銘瑄編輯|譚松來源|一鳴網高頻、剛需兩大因素疊加,讓生鮮零售這一市場從不缺戰事。成立於2017年的叮咚買菜,以前置倉的差異化布局,以及大規模的地推迅速殺出一條血路。數據顯示,其成立一年後的2018年,就實現了3萬日單量,GMV突破3600萬;而在2019年7月,叮咚買菜已有345個前置倉,日訂單量已突破40萬單,2019全年,叮咚買菜營收達到50億元。
  • 網上買菜有硬傷,巨頭們補貼過後將平靜
    一時間,大家幾乎異口同聲,認為社區團購會壟斷市民的蔬菜供應,造成菜市場關門、菜販子失業。事實真的會這樣嗎?其實,鶇眼觀世界認為,大家沒必要這麼神經兮兮的,社區團購想要取代菜市場,除非是菜市場自己作死,否則真沒那麼容易,大家是高看了社區團購了。
  • 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新疆西梅、陝西冬棗兩樣商品,叮咚買菜26.6元,每日優鮮19.8元。儘管每日優鮮還需6元運費,叮咚買菜不僅免運費,商品也多出50g,卻並沒有讓人感覺到「佔便宜」。從消費心理學角度,比例偏見讓人傾向於每日優鮮。而從定位理論出發,在北京市場,早已有率先進入消費者心智的其他買菜軟體,相較之下叮咚買菜打入新市場難上加難。
  • 買菜時,遇見這3種「甲醛菜」碰都別碰,用開水都洗不乾淨
    買菜時,遇見這3種「甲醛菜」碰都別碰,用開水都洗不乾淨!買菜是大家的生活日常,特別是對於結婚後的人而言,一家人吃什麼,都靠去菜市場買什麼?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蔬菜中,也有一些菜品被稱為:「甲醛菜」,這些菜品菜販子都不敢帶回去給家人吃,但是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並不知道知曉。「甲醛」大家都知道,裝修的時候就會出現,裝修新房的時候,裡面留下的刺激性氣味,那就是甲醛,有強烈的致癌危險,對身體的健康不利。
  • 洪金寶坐輪椅買菜,上身胖、腿太細,身材和之前對比嚴重失調
    近來有人在上水街遇到洪金寶去買菜,洪金寶住在那裡,所以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也是理所應當。洪金寶坐著輪椅,全副武裝,帶著口罩、帽子和墨鏡,顯然是不想讓人認出來。而賣菜的阿姨也帶著口罩,特殊時期人人都要防護。小編奇怪,芭提雅的時候已經可以走路了,怎麼回來又坐上輪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