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2020-12-16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DoNews,作者丨單立人,責編丨楊博丞

叮~叮~手機頻繁接收到來自叮咚買菜的提醒:邀鄰友領59-40元買菜金和綠卡會員,多邀多得,額外再送水果、雞蛋。

巨額的優惠力度,著實有些誘人。不禁讓一個流失用戶,想要重新下載軟體,看看它是否有了新的變化。進京快半年的叮咚買菜,究竟過得怎樣了?

進京趕考

今年4月份,叮咚買菜首度進京,本著「薅羊毛」的心態,用了張「滿50減14」的優惠券,最終以40.4元的價格,購買了5樣商品:臍橙、香蕉、紅心火龍果、雞蛋和酸奶。

但已經忘記具體什麼原因,僅在下單一次後便卸載了該軟體。這次「召回」卻讓緣由更加清晰,其中一定有「不夠實惠」這一條。

新疆西梅、陝西冬棗兩樣商品,叮咚買菜26.6元,每日優鮮19.8元。儘管每日優鮮還需6元運費,叮咚買菜不僅免運費,商品也多出50g,卻並沒有讓人感覺到「佔便宜」。

從消費心理學角度,比例偏見讓人傾向於每日優鮮。而從定位理論出發,在北京市場,早已有率先進入消費者心智的其他買菜軟體,相較之下叮咚買菜打入新市場難上加難。

為進一步了解叮咚買菜在北京市場進展情況,「DoNews」通過調查走訪,又有了新的發現。

「北漂一族」根據地——回龍觀、天通苑社區,聚集著更多年輕人,網上買菜習慣也更為穩固,這裡也成為叮咚買菜較早開倉的根據地。

上午九點和十一點左右,「DoNews」先後探訪了這兩個地點,這些地方選址並不隱蔽,臨街又不算熱鬧的商鋪,面積約在200~300平左右。

因為還未到下單高峰期,兩個前置倉門外,均有5、6位配送員處於休息狀態,當訂單積攢到一定數量時,再由一位配送員進行集中配送,非高峰期每次約在3、4單左右。

回龍觀站的一位配送員告訴「DoNews」,每天配送單數約在50左右,客單在四五十元左右,目前整倉日均訂單量約有600單。但對疫情期間的訂單量,該配送員沒有直接答覆,只表示疫情期間上海的日均訂單量超過了1000單。

「DoNews」在前置倉內看到幾名員工在匆忙揀貨、理貨,「前倉區」10排不到貨架,錯落擺放著生活日用品、酒飲零食等;向裡經過一道緊閉的門後,是存放冷藏、冷凍產品的「後倉區」。

叮咚買菜回龍觀社區某一站點

因欠缺門店功能,sku數量不豐富,商品力不突出,是前置倉先天性缺陷,也成為用戶流失的一大主因。

在回龍觀生活的小智,曾因體驗感欠佳,最終放棄使用叮咚買菜。他告訴「DoNews」,因為偶遇地推為幫忙才下載了App,「當時花20多購買的水果,並沒有很好吃,也沒有多實惠。」

「再後來,想同時下單餐飲外賣和生鮮蔬菜,發現上面的餐飲熱食很少,沒有盒馬和七鮮多,後來就再也沒用過」,小智道出最終讓他下決心卸載叮咚買菜的關鍵因素。

有趣的是,距離叮咚買菜回龍觀前置倉不到500米距離,是去年底剛營業的七鮮生活。七鮮生活是京東7Fresh的「變種」,該門店24小時營業,同時引入輕食、即食等商品,也有早餐、午餐、咖啡等品類可供選擇。

七鮮生活回龍觀店

誠然,商品不夠豐富,是由前置倉模型所決定,但同一配送區域內,有貼身肉搏的競對,叮咚買菜的商品力反而更不佔優勢。除此之外,還有跨地域供應鏈搭建的難題。

小智所稱的「水果不好吃」,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叮咚買菜的異地供應鏈搭建,還未做到最優。當然,叮咚買菜面臨困頓,每日優鮮同樣存在。

身處上海、深圳的曼玉和麥琪,是叮咚買菜的常客,對每日優鮮頗有微辭:「有一次給我送了臭的蝦和雞蛋,讓我火冒三丈」,曼玉說完,麥琪隨聲附和,「我都是每日優鮮的退貨專業戶了,十次有九次退貨,而且起送價也比以前高了。」

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的困窘,恰恰是生鮮電商的通病。中國幅員遼闊,地域飲食差異明顯,對供應鏈和商品差異化構建,提出較大挑戰,這並非一日之功。

叮咚買菜天通苑社區某一站點

當一個外來者闖入陌生領地,自然會被周遭不斷審視。想在短期內改變看法、培育習慣,除非有一鳴驚人的能力,否則就是相當長時間的淬鍊。在用戶使用習慣上,對叮咚買菜又是一劫。

「我沒用過叮咚買菜,常用的就只有美團、餓了麼,因為常用這些點外賣,可以不用下載新的APP,所以更習慣原有的行為模式。」居住在天通苑的阿輝說,「叮咚買菜如果想吸引並留住消費者,他們要做的比美團、餓了麼要多的多,平臺可以躺著獲得客戶,而新興勢力卻需要更多的手段和努力。」

疫情期間,生鮮電商再度繁榮。根據易觀千帆移動APP TOP1000數據,叮咚買菜從4月份428名,進入8月份392名,每日優鮮則從352擠進287。儘管活躍度都有所上升,但顯然,叮咚買菜進步微小。

後疫情時代,當消費習慣逐漸養成並趨於理性,想改變用戶習慣難於登天。頻繁緊湊的用戶挽回信息,也昭示著叮咚買菜的流量饑渴。

買菜硬碰硬

無疑,今年的生鮮電商,被社區團購搶盡了風頭。

興盛優選、同程生活、十薈團等頭部企業,相繼完成大額融資,滴滴、美團、阿里、拼多多,亦跑步入場,傳統商超家樂福、物美、華冠等,也加入這場團戰。

而遙想2015年,今日資本徐新的一句「生鮮是電商最後一片藍海,得生鮮者得天下」,瞬間點燃了生鮮電商的戰火。彼時,最先享受到資本照拂、沐浴生鮮電商榮光是前置倉。

天眼查數據顯示,僅在2015年,每日優鮮便拿到兩輪融資,總金額近3億人民幣;叮咚買菜雖然入局較晚,但卻在2018年迅速完成6輪融資。

彼時,就連口口聲聲說著「不做前置倉」的侯毅也沒了定力,下場做起了前置倉業務。但在試驗過80家前置倉後,侯毅以「客單價上不去、損耗率下不來、毛利率無法保證」為由,公開痛批前置倉是偽命題。

不斷言侯毅振臂一呼的作用,但自此之後,前置倉聲量慢慢減弱。叮咚買菜自2019年底至今,還未有公開融資的消息;同樣每日優鮮自2018年9月獲得一輪融資後,直到今年5月份才再獲資本加碼。

與此同時,另一邊的社區團購,也緊隨前置倉的步調,經歷了一場沉浮。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8年,社區團購融資事件達23起,融資金額約為40億。但僅在一年之後,社區團購迅速經歷大洗牌。

起起伏伏背後,是模式還不成熟。疫情的拉練大賽,讓生鮮電商各模式,既在浴火中不斷迭代,又各自出現確定性的新曙光。

社區團購被詬病的點在於,團長不穩定、品類豐富度不夠、供應鏈優勢不明顯。為解決這些問題,有人嘗試優化與團長的合作機制,有人與便利店、夫妻老婆店合作,有些試圖與菜市場合作。但這似乎都有些隔靴搔癢了。

篩選標準在前,激勵政策在後,但團長沒有固定收入,依然無法降低流失率;便利店、夫妻老婆店完全有可能自己開展賣菜業務;與菜場合作,又面臨與京東、美團、餓了麼平臺模式的競爭。

一位跨界者的進入,讓社區團購有了新的看點。已覆蓋全國100+城市的菜鳥驛站,於今年6月份正式宣布打造數位化社區生活中心,其中一項服務便包括社區團購業務。

菜鳥驛站做社區團購的優勢在於,團長流失導致顧客流失的隱患基本被消除。菜鳥驛站分布在全國站點,已經自帶基本的流量保障,而且站長擔當起團長的職責,既有固定工資收入,亦有佣金收入,穩定性更高。通過與同屬阿里的高鑫零售合作,供應鏈的難題也迎刃而解。

當然,不是說菜鳥驛站的出現,讓其他玩家的努力黯然失色。而是,不管菜鳥驛站是不是對的人,其做社區團購業務的思路,或許才是更接近正確答案的選項。

回到前置倉模式,侯毅痛批前置倉之後,也在拯救前置倉。今年3月份,侯毅表示除部分盒馬小站直接關閉外,大部分將直接升級為盒馬mini。而盒馬小站正是侯毅此前測試的前置倉業務。他甚至斷言:盒馬mini將是生鮮電商的主要模式。

盒馬mini面積雖比大店小,但同樣包括到店功能,如此一來,門店自然流量有了保障,商品損耗率也有所下降。庫存深度及可疊加現制現售等商品,保證了產品豐富度,同時也有利提高客單。

也就是說,盒馬將以大店和盒馬mini兩條腿走路,在城市核心區域以及下沉市場,進行更密集滲透,覆蓋到家場景下的消費需求。按照侯毅的嘗試,生鮮電商的最優解,依然是店倉一體的到店到家模式。

前途未卜

從本質上講,侯毅依然否定了前置倉。

每日優鮮、美團買菜,也在不斷反省重塑,做出一系列改變。

每日優鮮提出「雲冰箱」戰略,覆蓋鮮肉、鮮奶等在內的全品類商品,同時疊加「雲超特賣」次日達服務,近來又啟動「百億俱樂部」計劃,重倉供應鏈建設。

美團買菜則在即時配送服務之外,開始提供「今日下單,次日取貨」的站點自提服務,從而滿足更具計劃性的生鮮消費需求。

說到底,時至今日,生鮮消費需求層次分明,但無論需求再怎樣細分,都需要多樣化的渠道來解決。雖然無法判斷,誰能帶來最優體驗,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是一家獨大的遊戲。

當大部分玩家開始為此做出改變時,叮咚買菜的動作卻寂寥了許多。

先不說它自2019年7月份以後至今仍無融資的事實,與2019年底便宣布實現全面盈利的每日優鮮相比,叮咚買菜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

此前,業內人士曾為叮咚買菜算過一筆帳,叮咚買菜在1500單的情況下,客單價達到66元,或者毛利率達到30%時,才能表明單個前置倉實現盈利、模式跑通。

截止今年8月數據,叮咚買菜600個前置倉,日單量超60萬單,按此推算,目前其單倉日均訂單量在1000單左右。

單從營銷推廣上看,也能察覺到叮咚買菜的急迫。

「DoNews」了解到,地推每日拉新KPI為10,新人首次下單獎勵8元,第二單獎勵12元;叮咚買菜在北京甚至不惜將配送費調至為0元,同時不設消費門檻,而在上海曾設5元配送費後又進行減免,但配送門檻為38元;邀請他人註冊返券的優惠力度,則從滿59減30升級為減40。

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曾說,生鮮前置倉的良性循環,在於規模與效率的正相關,規模的擴大應伴隨效率的提升,即成本下降、毛利率提升、客單價提升,不能單側重補貼拉新,或急於擴大規模。

但在補貼之下,叮咚買菜距離盈虧平衡又遠了一步。回歸零售本身,這本是一個精細活,再急也無濟於事。

每日優鮮用5年時間才逐步實現盈虧平衡,叮咚買菜不過才走過三年時間。依照梁昌霖理論,生鮮前置倉是指數模型,雖然起步慢,但模式一旦成熟,增長會非常迅猛。

若真如此,每日優鮮已經開始起飛,但叮咚買菜的前路依然不太明朗。

相關焦點

  • 叮咚買菜,被合圍!
    瘋狂融資燒錢補貼、強大的地推鐵軍、前置倉這些叮咚買菜在上半場祭出的殺手鐧能否在下半場發揮出如昔的戰鬥力尚未可知。但2020年進入下半年以來,叮咚買菜的步履顯然加快了。繼4月揮師北上後,在8月下旬,叮咚買菜宣布將連續進軍南京和廣州兩城。一方面是對規模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叮咚買菜急於撇開區域性劣勢。
  • 叮咚買菜真的便宜嗎?3分鐘理解叮咚買菜到底怎麼樣!
    後疫情時代叮咚買菜可是真火起來了。由於疫情的出現,很多消費者都喜歡線上買菜,叮咚買菜因為配送速度快,服務質量好,吸引了很多消費者下單。疫情結束後,叮咚買菜依然很受消費者歡迎,上網查了一下叮咚買菜,好多說叮咚買菜實惠的。叮咚買菜真的便宜嗎?
  • 叮咚買菜綠卡會員加入方法 叮咚買菜綠卡價查看方法
    叮咚買菜怎麼加入綠卡會員?最近大家都在家不出門,線上買菜成了主力,叮咚買菜綠卡會員優惠力度非常大,還免配送費,還有綠卡專享價格優惠,那麼怎麼加入綠卡會員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叮咚買菜綠卡會員加入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 叮咚買菜APP怎麼用?叮咚買菜營業時間送菜介紹
    叮咚買菜APP怎麼用?最近大家都在家沒法出門,因為這次全國事件,全國發出倡議,「全民不出門」,每戶2天1人採購一次。現當下,「買菜」成了熱門話題,那麼怎麼才能在家買菜呢?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叮咚買菜APP搶菜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叮咚買菜是如何成為生鮮電商行業一匹黑馬?
    2017 年 5 月,叮咚小區轉型,正式更名為叮咚買菜,叮咚團隊開始 All in 在生鮮到家上,此後叮咚買菜增長迅猛。2018 年 7 月,叮咚買菜成立一周年,日單量突破 3 萬單,GMV 達 3600 萬+。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報告 | 叮咚,你的菜到啦
    「叮咚買菜」,滿足消費者一日三餐的頻需求,成功轉型。總結: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均在生鮮電商領域有一定的知名度。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叮咚買菜快速發展的原因主要在於,叮咚買菜主要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為主線,這種主打產品種類的營銷策略,更符合大眾消費觀念,接地氣,也讓更多中老年人加入叮咚買菜的隊伍中。而每日優鮮在採購方面,採用源頭直採,成本也相對來說比叮咚高,產品定價自然而然也相對高一些。
  • 叮咚買菜進軍西南 首站成都開倉
    叮咚買菜基於前期各地的本地化運營經驗,結合成都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在成都的生鮮品類上做了不少特色調整。豬腦、豬板油等「重口味」食材也都將在叮咚買菜成都版露面。針對成都消費者的火鍋偏好,叮咚買菜還將在成都主推火鍋到家場景,自有火鍋品牌「叮咚大滿貫」涵蓋菌菇蔬菜、牛羊肉、豆製品、丸滑根莖蔬菜類等各類淨菜拼盤,成都消費者在叮咚買菜APP下單後最快29分鐘,這些紅紅火火的火鍋食材就能送到自家餐桌。果蔬方面,成都則上線了不少本土「網紅」:顏值超高的西昌紅顏草莓、果凍口感的愛媛蜜桔、外表醜內心甜的涼山醜蘋果,以及豌豆尖等新鮮蔬菜,均有優惠促銷。
  • 叮咚買菜:「紅色系列」迎來搶購熱潮,「叮咚大滿貫」成爆款
    叮咚買菜大數據:番茄火鍋、車釐子、草莓「紅紅火火」受強冷空氣影響,全國不少地方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場雪。隨著溫度的驟然下降,線上生鮮的消費卻呈現「紅紅火火」的增長趨勢。叮咚買菜大數據顯示,12月13日以來整體訂單量上升50%以上,其中火鍋、車釐子、草莓等單品十分熱銷。
  • 農村俗語:「門前有阻,前途未卜」,門前有阻和前途有啥關係呢?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門前有阻,前途未卜」,下面就來看一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門前有阻,前途未卜」?意思就是房子的大門前面有高山或者高大的建築物,或者是地勢高。這樣不僅會影響視線,而且會阻擋陽光,導致房子裡比較陰暗潮溼。另一方面說的就是門前如果有高山阻擋,就會影響一家人的運氣,前途未卜的意思就是事業不順。
  • 叮咚買菜的使命:讓美好的食材像自來水一樣
    來源:時刻頭條在生鮮電商行業,有很多不同的模式和業態,比如網訂自提、新菜場等等,這總結起來可以說是「挑水模式」,而叮咚買菜則不同,其前置倉業態是「自來水模式」,就好比擰開水龍頭,自來水就到了家。創立於2017年5月的叮咚買菜,3年來已經發展為成長最快、規模領先的生鮮新零售創業公司,日訂單量已經突破70萬,從上海擴展到北京、深圳、杭州、寧波等十多個城市。叮咚買菜解決了生鮮產品物流難、品控難、損耗高等諸多問題,使平臺「離用戶更近、配送更快、品質更好」,而其所踐行的使命是「自來水哲學」,即讓美好的食材像自來水一樣,觸手可得,普惠萬眾。那麼什麼是「自來水」?
  • 新零售:模式另類的叮咚買菜案例分析
    2.1 叮咚買菜叮咚買菜於 2017 年 5 月起正式上線,平臺秉持「決不把不好的菜賣給用戶」理念,0 起送費 0 配送費,29 分鐘送菜上門。叮咚買菜對那些做菜小白,毫無經驗的廚房新手來說也十分友好。不知道怎麼做菜?不知道怎麼挑選食材?這些對於叮咚買菜來說都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所有關於食材的疑問都可以在叮咚買菜上找到解答。讓消費者不再每個早上奔波去菜市場購置食材、大包小包的提回家,而是在家等待食材送上門。叮咚買菜把前置倉的業態稱為自來水模式。
  • 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買菜難還要持續多久
    叮咚買菜:元宵節後供給將恢復正常「1月23日,我們意識到疫情嚴重了,要求所有還沒有離開上海的員工都留下來,但還是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感慨,儘管原本就打算「過年不打烊」、留下了75%的人力在崗,疫情爆發後叮咚買菜仍然面臨著嚴峻的供給挑戰。短期內湧入的需求是巨大的。
  • 叮咚買菜梁昌霖:生鮮電商第一認知是復購率為王
    作為生鮮行業的從業者,叮咚買菜梁昌霖認為,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在業內人眼中,叮咚買菜無疑是一匹現象級的黑馬,並且至今仍然在保持指數級的增長。「我們覺得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一是因為農業處在巨大的轉型期,第二個是因為我們處在低毛利率的紅利期。」叮咚買菜創始人、CEO梁昌霖表示:「叮咚買菜的快速增長源於我們的4個非共識:復購率為王、有效率才有生命、指數思維、種子論。
  • 論叮咚買菜:生鮮電商的「生意經」,沒錢也能「念」好!
    因為中國買菜做飯的主力人群是中老年人,當很多中老年客群都在線上購買生鮮產品後,叮咚買菜開始有機會更大範圍切入、固化買菜主力人群,有機會做大訂單量,這成為了叮咚買菜的一個發展機會,並躋身生鮮零售巨頭之一。下面小編就叮咚買菜為例,分析叮咚買菜是如何提高用戶粘性實現盈利的。
  • 助力北京「菜籃子」行動 叮咚買菜持續發力「前置倉」模式
    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表示,堅決支持北京相關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叮咚買菜也會力圖通過自身積累在前置倉模式、網際網路技術,以及強大的產地資源優勢,助力北京的「網際網路+」消費新模式發展。叮咚買菜以其獨特的前置倉模式快速發展,在今年4月正式登陸北京市場,並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在北京建設超過40家的前置倉門店。
  • 叮咚買菜回應預約難:訂單暴漲,配送負載警報拉響
    扛過疫情,叮咚買菜的業績預計增長三到五倍。文 | 王彥麗核心導讀面對疫情,叮咚買菜做了哪些調整?叮咚買菜目前每天銷量增長三到四倍。 挑戰與機遇並存,生鮮電商如何脫穎而出?在這種形勢下,專注生鮮前置倉模式的叮咚買菜,也成為保障用戶生鮮需求的重要生力軍。但與傳統商超不同的是,叮咚買菜的配送到家、即時等標籤,助推叮咚買菜成為在這次疫情下特別受歡迎的存在。近日,叮咚買菜將用戶下單預約的時間,推前到早上5:30、5:40。
  • 叮咚買菜正式進軍南京,6.66元買一條鮮活鯽魚
    8月20日,前置倉模式的生鮮電商叮咚買菜正式宣布進軍南京。此次進駐南京,叮咚買菜首批將開出5個前置倉,並預計於今年12月底前在南京玄武區、鼓樓區等區域開設40個前置倉。在此之前的4月,叮咚買菜方才「揮師北上」,據相關負責人透露,叮咚買菜在上海突破1萬單花了221天,在深圳突破1萬單花了42天,在北京第二天就實現了。且目前北京的前置倉數量已經接近80個,數量也將不斷增長。截至目前,叮咚買菜已開通了上海、深圳、北京、杭州、蘇州、寧波、無錫、常州、紹興、嘉興、南京11個城市。
  • 叮咚買菜APP產品分析報告:手機一點,送菜到家
    叮咚買菜作為2017年剛起步的生鮮O2O品牌,面臨著很多機遇,也有很多挑戰。本文通過多角度,對叮咚買菜APP進行了全面分析。3.4 叮咚買菜的發展歷程2014年3月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叮咚小區APP上線2014年4月獲得湧金集團、好未來集團的天使輪投資數億美元2014年7月-10月首個叮咚線下服務站建成,叮咚小區團隊調整,拓展到家服務生態2017年5月「叮咚小區」正式更名為「叮咚買菜」,轉型主管家庭買菜業務2018年5月-
  • 植愛植物肉上線叮咚買菜,豐富百姓們的「菜籃子」
    最近,植愛植物蛋白肉產品上線叮咚買菜。藉助這一國民買菜APP,植愛不僅能為消費者提供29分鐘極速送達的新體驗,還讓植物蛋白肉走進普通老百姓的「菜籃子」,實現貨架到餐桌零距離。自5月上線市場後,植愛一直在為完善「最後一公裡」配送網絡,縮短與消費者餐桌的距離而努力,此前已經上線兩鮮APP和美團買菜,為消費者帶來了極速到家的植物肉嘗鮮體驗,此次上線叮咚買菜,意味著植愛在拓展線上渠道的入口上,又取得了一次新突破。入駐叮咚買菜不僅意味著植愛開闢了一個線上新渠道,更重要的是在於掌握了家庭日常剛需的高頻入口,更加貼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進一步拉近與國民餐桌的距離。
  • 保障「兩節」供應 叮咚買菜助力廣州市民「菜籃子」拎得輕鬆
    叮咚買菜作為不少廣州市民購買生鮮食材的線上「菜籃子」,為「雙節」菜品供應做足「功課」,對易短缺民生商品已進行了提前備貨,總體放量需求增加至30%以上,確保假日期間的市民菜籃子供應。   今年中秋國慶罕見「同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