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很多人都有,只是程度不一樣,嫉妒心理重的人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
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嫉妒心理
一、嫉妒心理
嫉妒是指人們為競爭一定的權益,對應當團結的人懷有的一種冷漠、貶低、排斥、亦是敵視的心理狀態,故一旦放任即可能產生嫉妒心,它讓人感受到難過的滋味,嚴重時,人自然會產生恨的情感。
嫉妒心理最大的特點是自以為是,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看到嫉妒這個詞,我們會聯想到「妒忌」這個詞,這兩個詞總是讓人傻傻分不清,現在來分辨一下它們的不同之處。
"嫉妒」一詞表示對他人擁有的優勢感到痛苦或嫉恨,並因此希望自己擁有同等優勢;
「妒忌」是指因關係出現競爭或不忠時產生的感受。
換言之,嫉妒發生在雙方之間(你擁有我後遺症想要的東西),而妒忌發生在三方之請感,驅間(我因你與第三方的關係受到了威脅)
舉例來說,你正在部門裡競爭升職加薪,看到別的部門的同事,他得到公司的提拔升職加薪,那麼你會嫉妒他得到了你想要的。
如果你競爭失敗,同部門的競爭對手升職加薪了,那麼你產生的情緒是妒忌。
可以發現嫉妒心理是因為我們把自己和對方進行比較而產生的一種情緒,它的產生有三個特點:
1.對方和我們差距不大
我們會與之相比較的對象一般是跟我們自己差不多的,跟這樣的人比較才會引起心理的不平衡,產生嫉妒心理。
如果我們跟對方差距甚遠,我們是不會自討沒趣去跟他做比較的。
比如說,一個大明星嫁入了豪門,我們是不會去嫉妒她的,但是一起長大的朋友嫁入了豪門,那我們就會產生嫉妒心理。
2.是自己在乎的
人只會去關注自己喜歡和在意的人和事,我們也只會去嫉妒自己在乎的人和事。
對於自己不在意的,可能根本就不能讓自己產生任何的情緒。
比如說,別的部門的同事升職加薪了,可是自己已經辭職,馬上要離開公司了,公司裡的一切自己已經不在意了,那麼就不會有那個心思去嫉妒同事。
3.自我感覺不公平
自己不太認可對方取得的成就,覺得別人是運氣好,有貴人幫助,甚至覺得有黑幕,所以會產生嫉妒心理。
這個所謂的「不公平」是自己主觀的臆斷,並不一定是事實,一旦發現對方是通過艱苦的付出,憑實力獲得的成就,那麼就會改變看法,不再嫉妒。
二、嫉妒心理過重影響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
嫉妒是人的普遍心理,輕微的嫉妒會使人不安於現狀,產生上進心,努力地縮短與對方的差距。
但嫉妒心理過重不是一件好事,而是一件讓人非常痛苦的事,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說:「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萬分。」
嫉妒心理過重的痛苦會影響到人的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
1.嫉妒心理影響人際關係
《交際心理學》中說:嫉妒是破壞人際關係的「毒草」。嫉妒心理重的人會曲解對方的意思,會認為對方的互動是挖苦自己,或者是在跟自己炫耀,會把人際關係弄僵。
小敏是部門裡的得力幹將,每個月的業績都是最好的,他每次獲得公司的嘉獎時,會習慣性地去跟同事們炫耀一番,享受著同事們的讚美。
可是好景不長,在第六個月,部門來了一個實力派,把他給比了下去,他看著對方享受著本該屬於他的榮耀,他產生了嚴重的嫉妒心理。
他看到對方就感覺不舒服,對方跟他點頭打招呼,他都覺得對方不懷好意。
跟他比較好的舊同事來安慰鼓勵他,他卻覺得他們是在看他笑話,沒給人好臉色。
最後他在公司裡落成孤家寡人的境地。
2.嫉妒心理影響身心健康
嫉妒心理重的人,看到對方的成就會感到非常的痛苦,如果自己一直沒辦法超過對方,就會愈發的嫉妒,最後積鬱成疾。
《三國演義》有個非常著名的故事「三氣周瑜」:
周瑜是個能力卓越的大都督,但跟諸葛亮比起來,他的謀略明顯略遜一籌。
一氣周瑜:諸葛亮用計激周瑜先去攻打南郡,在周瑜利用中毒箭框出曹兵,大敗曹仁時,諸葛亮趁機派兵火速巧奪荊州三郡。
周瑜看到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奪取了荊州,嫉妒心理髮作,被氣得金瘡崩裂。
二氣周瑜:周瑜用招婚名義把劉備誆到江東,準備伺機把他殺掉,可諸葛亮用錦囊妙計,打亂周瑜的小算盤,讓劉備順利脫險。
在聽到劉備的官兵大喊「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時,周郎嫉妒的怒火攻心,劍傷復發而暈倒。
三氣周瑜:周瑜想用「假途滅虢」之計奪回荊州,卻被諸葛亮識破,自然他這一計也沒有成功。
周瑜心生嫉妒被氣到劍傷再次裂開,從馬上掉下來,臨死前留下一句不甘的話「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是嫉妒心理太重,導致他容不下比他更有才能的對手,想要扳回一局,卻處處比諸葛亮少算一步,這樣的結果讓周瑜更加失去理智,直到死都還在強烈的嫉妒著諸葛亮。
嫉妒心理會影響身心健康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科學研究表明,長期的消極情緒是一劑毒藥,它會激活人體交感腎上腺系統釋放大量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
這兩種物質分泌過多,會使人的心跳加速,心肌收縮力增強,還會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心臟工作負擔加重。
同時,它們還會引起血脂升高,並激活血小板,促進斑塊破裂,誘發血栓形成,導致心肌梗死和中風。而且,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更可引起心律失常,從而可能導致猝死。
三、調整情緒,轉移注意力,不跟其他人做對比
伏爾泰說:「凡缺乏才能和意志的人,最易產生嫉妒。」因為自己技不如人,就只能用嫉妒的心理去排解心中的不平。
每個人都會產生嫉妒心理,理智的人會克制嫉妒,聰明的人不會浪費時間去嫉妒別人,他只會想辦法讓自己越來越好,給你以下三點建議:
1.及時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化,調整情緒
要控制嫉妒心理不讓它發酵,就要及時地發現嫉妒心理,在它發酵之前調整自己的情緒。
嫉妒心理是影響人心情,讓人痛苦的情緒,所以在看到別人比自己好,而自己的心情由晴轉陰,變得悶悶不樂的時候,就是嫉妒心理出來作祟,在這個時候,調整自己的情緒。
根據情緒ABC法則,我們的情緒C,並不是由事件A引起的,而是自己對事件的看法B,引起了情緒C。
在發現自己在嫉妒對方的時候,改變自己的想法,不要去想「別人比自己好」,而是去想「身邊多了一個可以學習的對象」。
當你的想法改變了,你的心理也會跟著改變,嫉妒心理不會再那麼強烈。
2.轉移注意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嫉妒心理的產生很多是因為自己「技不如人」,要從根源上避免嫉妒心理,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技高一籌」。
如果把心思都用在了嫉妒對方,會被嫉妒困擾,抽不出精力來提高自己,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技不如人。
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過分的在意對方的存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只要當你的能力超過了對方,你就不必再去嫉妒對方。
3.不跟別人做比較,跟曾經的自己做比較
一個人不管有多優秀,能力有多強,都會有比他更強的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人總能遇到比自己強的人,比自己完美的人,如果你都要去嫉妒,那就只會沒完沒了,自討苦吃。
不要總是拿自己去跟別人做比較,最正確的比較是用現在的自己跟過去的自己做比較。
只要現在的你是一直在進步的,那麼你就應該為自己高興,為自己喝彩。
結語:嫉妒心理不是問題,問題是被嫉妒心理控制,失去理智,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