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吹動了大橋?「搖搖晃晃」的虎門大橋發生了什麼?

2020-12-06 荔枝新聞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部分橋面出現上下起伏、如波浪般抖動的小視頻刷屏朋友圈:

不少過往群眾也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上下都發生了什麼?】

5月5日14時許

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

18時36分左右

廣東省高速公路集團通報,虎門大橋受主橋風速大影響,產生渦振。基於安全考慮,大橋管理部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配合交警實施雙向交通管制措施,廣東省交通集團已組織養護技術人員對橋體進行檢查並組織專家研判。

19時26分左右

據廣東海事局消息,珠江虎門大橋水域自5月5日18:15已經開始實施交通管制,對附近水域暫時封航,請上下遊過往船舶聽從現場指揮,以策安全!

19時50分左右

記者航拍發現現場大橋橋面仍有抖動現象,監控視頻亦可清晰看到橋面起伏。

20時10分左右

抖動逐漸平緩停止。

【專家組連夜研判,虎門大橋振動原因初步判定是它......】

據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稱,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

虎門大橋大修辦公室副總工程師張鑫敏表示:「我們現在分析的主要原因是,可能當時我們在做橋面檢修的工作,沿著護欄立柱擺了一層水馬,擺了水馬以後,相當於把護欄立柱的透風孔給堵住了,通過專家的會議和意見,覺得是水馬對橋梁的外形、抗風的外形產生了變化,所以產生了渦振

橋梁渦振現象是如何產生的?

著名橋梁專家、虎門大橋工程顧問、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強士中解釋說,橋梁的截面呈流線型,迎風面的風吹過之後,是不會產生漩渦的。但是,當這個形狀改變了,風通過橫截面之後,會在背側形成漩渦,從而加大橋梁的壓力。在橋梁上加一個水馬等小型物件,沒有很大影響,但連續性的物體,會使整個橫截面形狀被改變。

【PS:水馬,是個啥?】

水馬,是一種用於分割路面或形成阻擋的塑制殼體障礙物。通常是上小下大的結構,上方有孔以注水增重,部分水馬還有橫向的通孔以便通過杆件連接以形成更長的阻擋鏈或阻擋牆。

水馬一般用於道路交通設施,在高速路、城市道路及天橋街道路口常見。

 【虎門大橋系國家重點工程,多項技術曾獲創新大獎】

虎門大橋是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1997年建成通車,也是中國第一座大型懸索橋,其主航道跨徑888米,居中國前列,被譽為「世界第一跨」。它建設規模大,結構新穎,受外界環境影響大,無論是設計還是施工均為國內首次嘗試,在我國橋梁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儘管虎門大橋地處颱風多發地帶,但是在設計之初已經充分考慮這一因素,抗風係數肯定是很高的。」深圳移步設計公司建築設計師賈永曾長期從事橋梁設計工作,他表示,「虎門大橋到現在不過20年的時間,我國的橋梁大部分都會按百年規劃來設計。」

虎門大橋建設期間,我國的大跨徑現代懸索橋技術可以說是空白階段,沒有現成的施工技術標準和設計規範。從後來的情況來看,中國的工程師們很好地完成了設計和建造工作。正因為如此,虎門大橋項目不僅獲得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更有數項技術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

【被「風晃動的大橋 VS 詭異的「卡門渦街

對於此次虎門大橋異常抖動,一開始許多人認為是當時主橋風速過大造成的。但也有當地民眾表示「風並不太大」。說起來,歷史上還真有風不大,但橋晃塌了的案例發生,最著名的便是美國塔科馬海峽大橋在微風中塌陷

這座大橋於1940年7月1日通車,可建成通車僅四個月後就被「風」摧毀,120多米的大橋主體轟然墜入塔科馬海峽,激起了一大片煙塵。而橋被吹垮的原因是發生了「卡門渦街」現象。

Question:

橋面是水平的,風也是水平吹過來的,為什麼會發生上述扭轉的擺動,導致最後橋的坍塌呢?

Answer:

由於在風的作用下產生的「卡門渦街」,渦作用以後使得橋面周期性出現上下的作用力。

卡門渦街示意圖:

伴隨著網友對「卡門渦街」的討論,一段東莞理工學院校長馬宏偉上課的視頻被挖出。視頻為馬宏偉校長2018年秋季學期在《工程力學》課程中為機械工程類專業二年級學生授課,向學生科普了大橋抖動這一現象專業術語「卡門渦街」。有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看看吧:  

△點擊觀看《工程力學》-卡門渦街試驗內容,一起來聽馬宏偉校長科普,橋是怎麼被風「吹」動的吧

(編輯/李慧 部分內容參考:央視新聞、科技日報、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虎門大橋簡介建成時間哪一年 虎門大橋渦振是什麼意思
    建成20多年,曾獲多項創新大獎  異常晃動的虎門大橋怎麼了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抖動,不少過往群眾表示整個大橋像波浪一樣「起起伏伏」地搖晃,引發熱議。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  據了解,相關領域專家已趕赴現場。
  • 虎門大橋為什麼那麼「浪」?
    不同於此前的「堵」上熱搜,昨天的虎門大橋以「奇」被熱議。2020 年 5 月 5 日 14 時左右,虎門大橋出現了異常振動,橋面以「波浪狀」上下晃動。大橋管理部門隨即啟動應急預案,聯合交警部門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
  • 漲知識|虎門大橋的「渦振」是什麼?風速更大後會發生什麼?
    虎門大橋橋面5月5日出現肉眼可見的「上下起伏」,引發廣泛關注。不久前,武漢鸚鵡洲大橋也經歷了類似的晃動。事發時,珠江口獅子洋上的風速大約為8m/s,並不算很大,而武漢當地居民更用「風和日麗」來形容鸚鵡洲的天氣。為什麼虎門大橋經歷過多次颱風考驗、前面正面挺過超強颱風「山竹」,卻會被和風劇烈影響?
  • 虎門大橋兩次晃動是什麼原因導致?美國大橋曾因這個效應晃到斷裂
    前幾天廣東虎門大橋晃動的消息登上了中國各大社交媒體的熱搜榜,從網絡上流傳的視頻中我們確實能夠看到虎門大橋出現了肉眼可見的晃動。事情還沒過多久,虎門大橋發生了第二次晃動,它也成功再次登上了熱搜榜。很多網友表示看著視頻都覺得很可怕,很難想像當時在大橋上的人是什麼感受。
  • 虎門大橋異常振動?聽聽交大專家怎麼說
    振動發生後,大橋管理部門隨即封閉大橋,並拆除兩側護欄的擋牆(水馬)。不過,據@新華視點 消息,過去23個小時內,虎門大橋出現多次振動幅度增強周期。截至5月6日14點30分,虎門大橋振動情況開始減弱。有人提出,之前虎門大橋遭遇超級颱風「山竹」都沒晃得這麼厲害,那您認為虎門大橋這次異常振動的原因是什麼?廖海黎:從視頻上看,振動的幅度相當不小了,屬於異常振動。昨天我們也在專家會上討論過,現在的共識,是由於大橋這一階段正在做吊索更換,這是一個正常維修,但更換吊索時,橋面上擺放了很多「水馬」,即塑料臨時隔離裝置。
  • 「隨風舞動」的虎門大橋到底咋了,值得你了解的橋梁「渦激共振...
    「不一樣」的還有一座「起起伏伏晃動」的大橋。5月5日下午14時許,位於廣東省內的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生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舒適性和交通安全。大橋所屬管理部門聯合交警部門及時採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
  • 虎門大橋「上下起伏」 和風有關嗎?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虎門大橋「上下起伏」,和風有關嗎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虎門大橋橋面5月5日出現肉眼可見的「上下起伏」,引發廣泛關注。不久前,武漢鸚鵡洲大橋也經歷了類似的晃動。為什麼虎門大橋經歷過多次颱風考驗、前面正面挺過超強颱風「山竹」,卻會被這次的風劇烈影響呢?虎門大橋橋面異常抖動經過專家組初步判斷,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
  • 流體力學解釋虎門大橋的震動
    我們學過物理的都知道當流速越大壓強越大所以空氣就會給橋的一個頻率的震動,當這個頻率等於大橋本身的固有頻率時就會是我們看見的虎門大橋發生的渦振現象。塔科馬海峽吊橋(英語:Tacoma Narrows Bridge)是位於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的兩條懸索橋。
  • 虎門大橋多次異常抖動,原因不明,你怎麼看?
    5月5日14時許,連接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虎門大橋發生異常顛簸,起伏幅度明顯!1 5月5日虎門大橋抖動場景最初,網傳大橋發生搖晃的原因是當時風速較大,達到10~12m/s,導致橋體發生渦振現象。何為渦振呢?
  • 虎門大橋還在抖嗎?會塌嗎?專家解讀來了
    隨後,為確保安全,相關部門封閉了虎門大橋雙向六車道。據記者了解,到昨晚,虎門大橋橋面已經看不到明顯抖動。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虎門大橋管理方——廣東省交通集團昨天發布通告稱,目前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此次振動不會影響虎門大橋懸索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 目前,管理方正對大橋進行全面檢修。
  • 虎門大橋後續:大橋護欄設水馬導致渦振 水馬撤離後橋面已恢復常態
    5月5日下午14時許,珠三角交通大動脈——虎門大橋主橋體出現大幅度晃動,引發社會關注。虎門大橋橋面已基本恢復常態經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特定風環境條件下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橋梁渦振現象。
  • 嗷夜|4600米虎門大橋竟被風吹晃動,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5日下午,廣東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晃動,不少車主表示開車就像坐船,從監控視頻可以看出大橋有明顯起伏波動。隨後,大橋管理部門封閉了大橋,並對大橋晃動原因進行調查。近期以來,不止虎門大橋發生了晃動,4月26日晚,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也發生了波浪般的晃動,引發了不少討論和擔憂。大橋為何會發生晃動?會不會影響橋體整體安全?
  • 虎門大橋橋面基本恢復 專家稱渦振或因橋護欄連續設水馬
    中新網廣州5月6日電(蔡敏婕)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稱,根據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梁渦振現象。虎門大橋已實施臨時封閉。
  • 虎門大橋的橋面一鼓一鼓的很可怕,是因加擋牆引發的嗎?有何高見
    我記得虎門大橋好像是1997年還是98年竣工,竣工當天通車,我親自去看過,發生這種橋面晃動的原因,我看有兩個,第一,因為珠三角經濟繁榮,車流量極大而導致主橋橋墩發生了沉降,另外,高溫季節混凝土橋墩裡面的鋼筋發生了膨脹,第二個原因,橋面的鋼製懸索已:經因為應力發生了金屬疲勞而產生了膨脹
  • 日淘Tomy多美卡火車軌道系列:搖搖晃晃的大橋
    搜索日本亞馬遜,果然看到了我愛的「搖搖晃晃的大橋」!(プラレール トーマス ぐらぐらつり橋セット)說回到這套Tomy的託馬斯,搖搖晃晃的大橋有一個火車頭+2節油罐車車廂。火車頭面相更清麗一些,貼近原著動畫。
  • 東莞虎門大橋附近海灘現萬隻豬蹄 公安等多部門介入
    7月11日上午,多名網友向東莞時報爆料稱,東莞虎門威遠島臨近虎門大橋一帶的海面上以及沙灘上突然驚現大量豬蹄!據爆料網友發來的圖片顯示,在虎門威遠島虎門大橋附近,海戰館對出的沙灘上發現了大量的豬蹄,目測有過萬隻。
  • 為什麼大橋會出現異常抖動?
    懸索橋的跨度可以很長,能夠跨過峽谷、大江、海峽,例如,橫跨300多米深峽谷的中國矮寨特大懸索橋;楊泗港長江大橋的主跨長度可達1.7公裡,這在世界懸索橋中位列第二,而在世界雙層懸索橋中位列第一。由於懸索橋的跨度長,這會帶來一些空氣動力學問題。當大風橫向吹過懸索橋,橋面有可能會出現波浪式的晃動,這會讓行經橋上的人感到非常不適。
  • 七月,來到梅州秀蘭大橋觀時雨
    涼亭裡的石碑紀錄大橋修建時間此時江邊的落葉紛飛,風大起來。梅州秀蘭大橋附近涼亭雨下的急促,過橋的人有些來到涼亭裡避雨。在這裡俯視江面,可以看到江面波浪起伏。讓人感覺七月夏裡也與涼,感覺一絲絲舒服。站在涼亭裡,望著江面,望著大橋,望著江邊被風兒吹動的樹枝,思維好像靜止,沒有雜念,只享受這一七月的第一場雨。
  • [分享]建設中的臺灣淡江大橋資料下載
    臺「消防署」透露, 查看詳情 臺灣省宜蘭縣南方澳跨港大橋發生坍塌事故 查看詳情
  • 港珠澳大橋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學院橋梁工程系教授張清華(左)、卜一之(右) 每經記者 黃名揚 攝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這是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設計使用壽命為120年。媒體稱,這打破了國內大橋的「百年慣例」。而實現這一突破,卜一之、張清華團隊完成的一項抗疲勞關鍵技術,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