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得潰瘍性結腸炎十多年,之前發病每天要解很多次稀爛帶血大便,大便中還夾有白色粘液,經醫生指導,每天服用美沙拉嗪顆粒後大便正常了。
因擔心長期服藥副作用,自己停藥四個月,病情又有反覆,雖次數不多,每天一到兩次稀便,但每次都有很多暗紅色血液和白色粘液,肚子也隱隱痛起來。
李女士很苦惱,像這種情況已很多次了,聽朋友介紹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不錯,就到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脾胃病科住院。
住院經結腸鏡等相關檢查後,脾胃病科醫生幫她確定針對性中西醫治療方案:在繼續服用美沙拉嗪顆粒、雙歧桿菌基礎上配合使用中藥。
因近期病情反覆,需標本兼治,予涼血止血中藥灌腸,並結合其體質和症狀、舌脈,經辨證考慮有脾腎不足,溼熱內蘊,開出了口服中藥處方,同時對她飲食和生活注意事項進行指導。
經十天左右中西醫治療,李女士病情明顯好轉,肚子不痛了,每天都很規律地解一次成形大便,大便中也沒有血液或白色粘液,整個人精神、體力和胃口也明顯改善,複查大便常規也正常了。
在李女士康復出院之際,脾胃病科醫生特別叮囑李女士出院後要按醫囑規律服用美沙拉嗪顆粒,並配合中藥繼續治療,定期返院複診。
李女士表示一定會遵照醫生吩咐,也很開心,因為病情有效控制,也切實感受到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優勢和療效。
關於潰瘍新結腸炎的一些知識:
1、什麼是潰瘍性結腸炎: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機制未完全明確,病變部位在結腸,以直腸及左半結腸多發,臨床表現以腹瀉、粘液膿血便和腹痛為主,常反覆發作,遷延數月至數年,呈慢性過程。
嚴重可出現腸道外表現如:肝膽疾病,血管、皮膚、關節病變等,病程長且反覆發作的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易發展為結腸癌。
2、治療方法:目前西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藥物包括:氨基水楊酸類藥物(美沙拉嗪)、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生物製劑等,病情嚴重可考慮手術。
中醫中藥在該病治療中佔重要地位,特別是對病人體質整體調整,緩解期維持治療、預防復發,及對激素抵抗或依賴患者,通過辯證及分期治療,整體及局部用藥,常能收到確切療效,明顯提高生活質量。
3、現在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常用的美沙拉嗪,病情穩定了還要服用多久,副作用有多大?
在緩解期用美沙拉嗪維持治療時間尚無定論,一般3-5年或更長,如病變部位在左側結腸或全結腸,最好終身維持治療,隨便停藥易致病情復發。
美沙拉嗪不良反應包括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還可導致胰腺炎、肺炎、心肌炎、肝炎等。所以須在專科醫師指導下規範使用。
4、潰瘍性結腸炎的飲食注意:
少吃粗纖維食物,粗纖維食物會刺激腸道,加重病情,且影響腸道對營養物質吸收;
慎食海鮮,海鮮蛋白含量高,易致過敏及炎症反應,誘發或加重病情;
不吃刺激性和油膩食物,如芥末、辣椒、酒、大蒜、生薑等辛辣刺激食物儘量少吃;潰瘍性結腸炎易引起脂肪吸收不良,出現脂肪瀉。
所以膳食脂肪量要限制,發病時儘量不吃多油及油炸食品。總之,飲食上以易消化、優質蛋白、較高熱量食品為主,少量多餐,加強營養,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
深圳
來源: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脾胃病科
撰稿:賴英哲
編輯:馬曉群
初審:王靜濱
覆核:吳俊賢
審核:鍾印芹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