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TOGETHER》(《在路上》全球音樂人版)封面。受訪者供圖
中國網2月20日訊(記者 董小迪)距離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出現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國人對「春天」的盼望似乎超越了以往,人們翹首盼望溫暖,也盼望希望。而在中國之外,疫情的變化同樣牽動著一群情系中國的音樂人的心,他們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傾訴心聲,為武漢、為中國加油鼓勁。
2月19日,由中國唱片集團、十三月文化、中國網、澎湃新聞聯合出品,19個國家、50位音樂人參與翻唱、演奏的歌曲《TOGETHER》在中國網首發,並在海外社交平臺上線。《TOGETHER》改編自中國民謠《在路上》,歌詞由西語、英語、俄語、義大利語組成,演唱者匯集了格萊美最佳藍調音樂家Sugar Blue,藍調名人堂Tom Forst,曾獲格萊美三項提名的古巴阿卡貝拉天團Vocal Sampling等諸多音樂人。
歌曲上線以來,海外社交平臺上的網友紛紛留言支持。來自新加坡的Louis Wong寫到:每個人都在為抗擊病毒竭盡所能,有了這麼多人的支持和鼓勵,疫情並不可怕,前方一定有希望。網友Priscilla Ho在評論中說:「我們與你們同在。讓我們攜起手來。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古巴的阿卡貝拉天團Vocal Sampling在古巴使館表演「國樂復興計劃」作品《步步高》。受訪者供圖
未被接受的酬勞
《TOGETHER》的發起人之一是十三月文化總經理、職業音樂人盧中強。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之初,他就收到了不少外國音樂人的問候,在關心與擔憂之餘,他們也頻頻向盧中強表示,自己想做點什麼。
盧中強的音樂靈感就這樣被激發了,他想起了曾頗有影響力的中國民謠《在路上》,便決定對這段溫暖、好聽的旋律進行再創作,由外國音樂人用母語填詞、演唱,以音樂為國人賦能。
盧中強的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響應,一些外國音樂人主動要求加入。最終,他集結了19個國家的50位音樂人,武漢方言民謠《漢陽門花園》的演唱者、湖北籍歌手馮翔也應邀作為中國的代表歌手。直到歌曲上線的前一天,還有外國音樂人給盧中強傳來素材。
而讓盧中強驚訝的是,他準備的預算竟一分錢也沒花出去。「沒有一個音樂人要錢,就連我們合作的視頻團隊也表示自己不收錢,而且,每個音樂人把素材傳過來之後都會詢問是否合格,不合格自己再重新錄製。」
在盧中強看來,這些音樂人的反應與他們此前的經歷不無關係。兩年前,十三月文化與中國唱片集團曾共同發起了「國樂復興計劃」,先後有來自不同國家的上百位音樂人因這一計劃走進中國,在這裡生活,與國內的音樂人共同交流、創作,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盧中強覺得,在《TOGETHER》這首歌裡,他們不只是格萊美獲獎者、世界音樂獎得主、藍調名人堂音樂家,更是情系中國的誠懇歌者和為愛發聲的音樂人。
正如巴基斯坦網友Sajad Hameeduddin的評價「這首歌體現出了我們的團結,我們有著相同的喜悅與悲傷。」盧中強認為,《TOGETHER》唱出了這些音樂人對中國的愛。
「國樂復興計劃」的製作團隊成員。受訪者供圖
晨昏顛倒的日子
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房成義是《TOGETHER》的出品人、監製之一,疫情發生以來,中唱集團已經出版了不少優秀的抗疫歌曲,在他看來,《TOGETHER》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國際性。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不是單純發生在中國的獨立事件,在這次疫情中,中國為全球人民的健康、安全作出了努力和貢獻,中國的一些舉措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認可和讚嘆。這首歌匯集了全球音樂人共同演唱,恰恰也象徵著全球人民的關注。」房成義說。
「國際性」在賦予《TOGETHER》特色的同時,也為創作者們提出了不少難題。
盧中強一度擔心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唱版本聽起來會天差地別、難以融合,對他來說,19個國家、50位音樂人、非面對面的二次創作是一次難度很高的挑戰。
因為和外國音樂家們有時差,盧中強與他的團隊熬過了一段晨昏顛倒的日子。聯絡、溝通,音頻整理、編輯、縮混,視頻剪輯……為了儘快完成歌曲,《TOGETHER》的音頻團隊成員有兩天幾乎沒合過眼,視頻製作人員大概有四天每天只能休息一兩個小時。
而與此同時,外國音樂家們克服的困難也不少。
法國音樂人KEPA在巡演途中錄製了第一軌吉他;古巴的阿卡貝拉天團Vocal Sampling剛剛結束在中國的節目錄製和義演,長途飛行了30多小時回到哈瓦那,就再次齊聚一堂為中國發聲;藍調名人堂Tom Forst在新專輯發行的緊張工作中參與了錄製,還剪輯了一支完整的視頻;拉脫維亞樂隊ZeMe收到素材的第二天就要開始印度巡演;北愛爾蘭音樂家Jason O』Rourke正在柬埔寨的山村參加國際交流項目……
法國音樂人KEPA在中國駐留參演即墨古城民謠季。受訪者供圖
來自友人的心願
這場跨越國界的合作在國內外都迎來了不少好評,歌曲上線後,房成義收到了很多關心,詢問他還需要哪些支持,不少平臺和音樂人給他打電話,希望能參與此事並幫助推廣。
海外社交平臺上的網友Goutam Bhattacharya表示:歌曲的初衷值得稱讚,我們與中國的朋友同在。來自千里達及托巴哥的Isha Hosein在評論中呼籲:歌曲很好聽。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中國人民祈福。
《TOGETHER》給盧中強的感動與驚喜是巨大的,他沒想到這次創作能這麼成功,也沒料到從想法到誕生,《TOGETHER》只用了兩周左右的時間,他覺得這個製作周期與類似歌曲相比可謂「非常快」。
但盧中強也有一點遺憾,因為最終上線的《TOGETHER》只有短短5分鐘,而音樂家們發來的素材卻將近60分鐘,盧中強想在未來把餘下的素材通過出品方之一的中國網平臺進行傳播。
「我想讓大家知道,這些音樂人有多想讓中國好起來。」盧中強覺得,這段時間他看到了各國對中國的支持,也能看到了一些孤立和汙名化中國的行為,但他還是想告訴國人,我們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人還是朋友,還是相互關注和關心的。他想讓國人沒有孤獨感。
這個想法和房成義不謀而合,「我覺得有必要推出這樣一首國際性的音樂,反映真實的情況。這次疫情不只事關中國,也事關全球,這個時候更需要人們準確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歌曲讚美了愛,謳歌了英雄和奉獻者,希望也能給患者和被隔離者等與疫情戰鬥的人帶來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