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Physical Fitness)是人類運動(生命活動)所必須的身體的、心理的、社會的綜合能力, 是適應人類生活所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
體育指以身體大肌肉活動方式,將各項運動做為教材,用合理方式,加上特有的器材及場地設備為環境,以身心需要為依據,
使體格獲得完美發展,進而擴展經驗範圍,提高適應能力。
以幼兒身體大肌肉活動方式,從快樂的遊戲玩耍中加以輔導,活動器材教具為教學溝通橋梁,以發展其內在的潛能。
從「幼兒體能遊戲」中培育幼兒融合生活(社會)、機能(精神)、結構(生理),即使其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身體、精
神及社會方面的能力及體力。
遊戲是人類最純粹的精神活動,在人與所有事物內在蘊含的生命中,遊戲是人類生活的翻版,
所以,它提供了歡樂、自由、滿足、內外在的憩息和世界祥和;
兒童遊戲是自我活動的極致媒介,可抒發兒童的內在力量,喚起兒童的內在本質。
在早期的教育學者如 Comenius(1592-1670)、 Rousseau (1712-1778)、 Pestalozzi(1782-1827)Frobel (1752-1782)等人,
皆強調遊戲對幼兒的重要性,並是運動遊戲為幼兒學習的樞紐.
體能,是指能保有日常生活、學習和運動而又不易疲勞的身體適應能力。
包括基本動作和身體素質在幼兒年齡階段,身體體能的發展,主要是通過各種體能遊戲活動,來促進幼兒的基本動作和力量、平衡、敏捷、協調等身體素質的發展。
經常從事各項體能活動,能使幼兒腿部、上肢、軀幹等肌肉的力量逐漸增強,
並隨著鍛鍊持續時間的增加,使的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也隨之增加。
各種基本動作技能和基本運動技能的練習,能使幼兒協調、敏捷、平衡等素質得到發展。
如鑽爬、攀登、走橫木等,都能促進協調、敏捷和平衡素質的發展。
從體育教育的立場來指導,配合社會多元發展的狀況給予新的體驗,加強兒童的肌肉發展與協調、速度、穩定度等等;
通過不同的運動方式刺激兒童的感覺使感覺能力增強,讓孩子們從事團體性遊戲,學習適應社會規範、尊重他人、學習合作的能力。
人是群居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而遺世獨立,社會經驗的學習更是為要,而這些在家庭中是較弱的一環。
歌斐運動是我與團隊聯合創辦的少兒體能運動項目,
目標是將最好的體育教育帶給每一個家庭
本人從事運動康復多年中,接觸到許多兒童存在身體姿態不良的問題,甚至由於兒童時期的姿態不良導致成年後出現難以恢復的體姿。
在這些經驗中,我發現出現此類問題的人都表現出明顯的運動素質及能力薄弱。
近些年來國內兒童體質逐年下降,導致兒童從小肥胖,不自信、影響學習效率和成績,膽怯…
原因有很多:城市化、營養過剩、戶外活動少,教育制度等。
我將原因匯總起來發現一個重要的契合點,就是體能太差。
體能是所有運動和日常活動的基礎
若體能發展不完整,就會影響人體的運動機能、認知能力及情緒管理等等。
陳泉(南師大商學院兼職教授,蘇州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
教育部《體質調研》相關數據顯示,近三十年來,在升學率「硬性」考核面前,中小學體育課也經常「讓路」,
中國青少年各項身體素質全面下滑,已成為國家及社會關注的重點。
兒童體能下降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如肥胖、近視、糖尿病等問題,對兒童心理素質的影響也非常大,比如缺乏自信、不夠堅持、缺乏團隊精神等等。
國家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型,體能教育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也是歌斐運動的奮鬥使命。
胡珉(英國劍橋大學生物信息學博士):
一個人的健康,最基本的兩個元素是什麼?
心智和身體
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互相平衡的。然而我們的教育卻嚴重偏向於心智方面,對身體的關注遠遠不夠。
幾十年前,也許家長們並不需要關注身體,因為孩子們每天都在外面瘋玩瘋跑。
可現在呢,生活水平提高了,電腦手機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孩子們突然不動了。
一些孩子爬幾層樓梯就氣喘籲籲,甚至沒有電梯就拒絕上樓。
這樣的身體,以後怎麼可能健康?
體能是健康的基礎,不關注孩子體能的發展,必將對孩子未來的幸福造成巨大隱患。
在現在這個缺乏天然運動條件的時代,每個孩子都應該從小進行科學系統的體能訓練。
楊依霏(美國堪薩斯經濟學碩士/數學學士):
兒童的體育教育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有一項統計表明從1991年開始,中國人的身體活動總體水平下降了44.9%以上,
缺少運動對兒童的影響非常明顯:30%的兒童因缺少運動導致肥胖,體質下降,進而影響學習能力和成績;
建立優良的體育教育環境能夠為兒童提供一生的日常活動和運動所需的技能,包括情緒、態度、價值觀和社交能力等等,為孩子長大成人後的健康的生活奠定基礎。
我們的目標是給孩子最好的體育教育,促進一種「常態」化的運動習慣,讓我們的下一代生活的更健康,更快樂,更成功!
歌斐運動(少兒運動中心)包含了感覺統合,基礎體能,專項體能,專項技能,體態矯正5個大項。
通過科學的體質測試,提供合理的運動解決方案。
1. 幫助孩子建立科學的運動素質培養;
2. 幫助身體素質好的孩子更科學的做提升訓練;
3. 幫助身體素質差的孩子做彌補訓練;
4. 幫助孩子恢復自信,提高專注力;
5. 幫助孩子保持健康的體重,促進身高增長;
6. 幫助孩子糾正不良姿態,改善身體平衡;
孩子的生活不只是學習
還應該有運動和遊戲
人類的大腦,左腦主學術右腦主創造,通過學業和運動/遊戲的協同發展來促進大腦的功能協調,使大腦在信息傳輸的過程中更加靈活。
通過運動讓孩子獲得失敗⇆ 成功的體驗,並建立強健的體魄去應對學業、工作,生活。
這就是我和團隊成員投入兒童體育教育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