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你的膝蓋!膝關節炎只要艾灸這三個穴位!

2021-02-07 艾灸學習指南

膝蓋是人體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日常的生活造成的膝蓋磨損以及溼氣和寒氣造成的膝關節炎都是非常麻煩的。很多人以外老年人才會有這些問題出現,其實不良的生活習慣等也能加快膝蓋的老化磨損和傷害。這時候,我們就藥注意用艾灸來進行保養。


4個不良習慣損害膝蓋

過度運動

缺乏鍛鍊的人,支持關節活動的肌肉自然也不發達。但同樣的,如果猛然間進行過量又不適宜的運動(比如周末和親朋去爬山),膝關節就可能痛起來。為啥疼呢?因為肌肉過度運動,導致疲勞或者潛在的傷病已經離你不遠了。

長期站立

需要長期保持蹲著或站著且經常負重工作的人,膝關節處於持續受力中。一般當你感覺到膝蓋酸的時候,就應該停下來休息了。

體重過重

躺下來的時候膝蓋的負重自然是0;站起來和走路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階梯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3~4倍;跑步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4倍;打球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6倍;蹲和跪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8倍!所以越胖的人膝蓋承受的壓力越大。

愛穿高跟鞋

長期穿高跟鞋之後損傷也隨之而來,此外也更容易引發其他損傷(如崴腳)。更提醒愛運動的人們,一定要選擇鞋底柔軟同時又有好的支撐性、包裹性和舒適性的運動鞋,但絕不是越貴越好哦。


艾灸治療膝關節炎

膝關節就屬於皮薄肉少的地方,多受寒邪影響;當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是因腎氣不足而受影響。艾灸陽氣足,驅趕寒氣效果好,在病痛處艾灸,療效顯著。而中醫艾灸治療膝關節痛也有一套自己完整的理論依據。局部感受風寒之邪,遂致氣血阻滯而成。根據「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經脈所過,主治所及」,近取及循經取患部穴位。

除了痛點外,其他穴位可參考:

1、膝眼

【定位】

屈膝,在髕韌帶兩側凹陷處,在內側的稱內膝眼,在外側的稱外膝眼。

【艾灸參數】

艾條懸灸時間:10-20分鐘。

2、陽陵泉


【定位】

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艾灸參數】

艾條懸灸時間:10-20分鐘;

艾炷灸時間:5-7壯。

3、陰陵泉


 【定位】

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艾灸參數】

艾條懸灸時間:10-20分鐘;

艾炷灸時間:5-9壯。

除此之外,每天可以隨時隨地的用雙手拍、搓、或者敲打自己的大腿正面。因為脾經、胃經2條經絡從這裡穿行而過,脾胃是多氣多血之經絡。敲打大腿正面,脾胃經的血流量會增加,流速會加快。另外,還可以適當補鈣、運動。祝願大家都有個健康的身體!


下面這些文章,對您也很有用:



⊙註:本公眾號為艾灸知識交流平臺。文章僅供學習參考,如涉及用藥療方,請在執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相關焦點

  • 想讓膝蓋「老」得慢一點!做這三個動作,按這五個穴位!
    二、膝蓋最怕五件事情 膝蓋「受傷」由多方面因素決定,除遺傳因素外,生活中,膝蓋最害怕的是以下五個字。 三、三個動作給膝蓋「減負」 鍛鍊腿部肌肉,減少膝蓋負擔,可緩解變形性膝關節病,減輕疼痛感。
  • 想讓膝蓋「老」得慢一點?做這三個動作,按這五個穴位!!
    膝蓋「受傷」由多方面因素決定,除遺傳因素外,生活中,膝蓋最害怕的是以下五個字。 三個動作給膝蓋「減負」 鍛鍊腿部肌肉,減少膝蓋負擔,可緩解變形性膝關節病,減輕疼痛感。日本整形外科學會推薦了一套鍛鍊大腿肌肉的簡單動作,非常適合練習。
  • 膝蓋疼艾灸什麼穴位
    (每日更新,敬請關注)膝蓋疼艾灸什麼穴位1、膝蓋疼艾灸犢鼻位置:在髕骨與脛骨之間,髕韌帶的外側取之。主治:膝痛、下肢麻痺、屈伸不利、膝關節扭傷。2、膝蓋疼艾灸三陰交位置:位於內踝尖直上三寸即四指寬的地方,脛骨後緣。主治:下肢酸痛、消化不良、月經不調、腹脹腹痛、睪丸腫脹、崩漏、尿瀦留、難產、水腫、陽萎等。3、膝蓋疼艾灸梁丘位置:用力伸直腿,膝蓋外側會形成凹陷,由此處向大腿方向約三指寬的地方。主治:膝關節腫痛、下肢癱瘓、乳癰、胃痙攣性疼痛。
  • 3個動作、5個穴位,讓膝蓋「老」得慢一點
    這同樣說明軟骨表層已經發生退化,受到按壓後,緩衝作用減小,對髕骨的保護作用下降,也是膝關節求救信號。如果因為身體平衡性不佳、整個動作不連貫,或下蹲中加壓過度,短時不耐受,出現酸脹現象,這都是正常的。關鍵是注意下蹲過程中,膝關節有無痛感,只有痛才意味著不正常,需儘早到醫院就診。膝蓋「受傷」由多方面因素決定,除遺傳因素外,生活中,膝蓋最害怕的是以下5個字。
  • 【科普】想讓膝蓋「老」得慢一點?我院骨科專家推薦做這三個動作(附帶專家簡介)
    膝蓋「受傷」由多方面因素決定,除遺傳因素外,生活中,膝蓋最害怕的是以下五個字。如果在年齡和骨關節炎的發病率之間畫一條曲線,我們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明顯上升。隨年齡增長,軟骨營養供應不足,骨骼中無機物增多,骨骼的彈力與韌性減低,易導致關節軟骨和骨退行性病變。因超重導致膝關節炎的患者,在患病人群中佔據了很大比例。
  • 艾灸這個穴位是補血良方,解決女性血虛經少的難題
    艾灸是我們調理身體最簡單和有效的一種方法,能讓我們的身體得到很好的改善,但是我們身體中是有很多的穴位的,針對不同穴位進行艾灸能更好的進行調理,其中血海就是我們身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穴位,能讓我們的身體得到很好的改善,下面跟著掌門師兄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穴位。血海穴位於大腿內側,從膝蓋骨內側的上角,上面約三指寬筋肉的溝,一按就感覺到痛的地方,有稱為血海的穴位。
  • 治療膝關節炎、腿抽筋的穴位——陽陵泉穴
    【陽陵泉穴】位於人體的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    1、治療膝關節炎及周圍軟組織疾病、腰痛、膝蓋疼痛、腳麻痺、下肢癱瘓、關節筋遲緩或痙攣腫痛、抽筋、麻痺、坐骨神經痛、腰腿疲勞、踝扭傷,肩周炎,落枕,腰扭傷,臀部肌肉注射後疼痛;    2、緩解治療消化不良
  • 4個習慣毀掉你的膝蓋,但艾灸卻可以救之!!!
    4個習慣毀掉你的膝蓋  膝蓋每天都承受了些什麼?  躺下來的時候膝蓋的負重自然是0;站起來和走路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1~2倍;上下坡或上下階梯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3~4倍;跑步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4倍;打球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6倍;蹲和跪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8倍!
  • 冬季艾灸腿部穴位 就是再養命
    人體50%的神經、血管、血液都在雙腿,小腿上還分布著60多個穴位,足三陽經、足三陰經這六條重要經絡也從小腿經過,是人體的交通要道,維持著氣血的上下通達、循環往復。俗話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後,腿部和大腦間指令的準確性和傳導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輕時那麼默契。且雙腿承受上身的所有重量,如果不注意保護,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 【中醫康復推拿】拯救低頭族,頸椎不適艾灸這三個穴位就夠了
    手機是時代高速發展的「產物」,走路低頭看手機、吃飯看手機也是現代人普遍的現狀,如果這是你,恭喜你加入「低頭一族」。
  • 常艾灸這三個穴位,抗肌膚衰老、保彈性又能養生
    艾條灸法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主治:對肌體具有強壯和保健作用,可改善肌體對營養成份的吸收,而增強免疫能力,同時對胃痛、嘔吐、腹脹、乳痛、便秘、水腫、虛癆有治療作用等。
  • 記住艾灸這5個穴位,防脫髮!!
    記住艾灸這5個穴位,防脫髮!!都知道按摩頭皮對頭髮好。不管是中西醫,還是有護膚、美妝心得的達人,都不可否認,按摩頭皮的好處,那你知道為什麼按摩對頭皮有好處嗎?關鍵就是按摩刺激頭皮的穴位!部分人覺得按摩頭皮就是隨便抓一抓,按一按,撓一撓,只要自己覺得舒服,沒有章法,也沒有堅持的心。
  • 艾灸這三個穴位,既能解決宮寒,又能去掉肚腩
    除此之外,使用艾灸調理宮寒,是一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艾灸,也許聽說過但沒有嘗試過,所以如果當身體有宮寒問題時,一定要試試艾灸,會有想不到的效果。很多人就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接觸了艾灸,慢慢的堅持,最後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 女人宮寒,必有小肚腩,艾灸這4個穴位就夠了!
    通常意義上是指小肚子冷(中醫叫少腹),即肚臍以下的部分怕冷,這是比較典型的情況,有的患者經常會有腳涼甚至雙腿膝蓋以下部位冰涼,而手卻不一定冷。宮寒典型症狀之二:月經異常宮寒可以造成一系列疾病,月經異常是其中最典型的症狀之一,宮寒造成的月經異常多表現於月經的延期,即月經周期的變長;每次月經量較少;另外月經顏色也不正常,顏色通常為黑色或者褐色。
  • 頸椎不好,艾灸三個穴位,通肩頸,全身輕鬆
    女人一過30歲,若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她的脖頸正在慢慢變粗,精緻小巧的臉蛋似乎也變大了,這正是衰老的表現。人的肩頸很容易堆積毒素,達到一定的量後催生很多疾病。特別是人體內分泌因此發生紊亂,加快人的衰老速度。雖然現代醫療水平提升不少,可頸椎病患者卻與日俱增,並呈現年輕化趨勢。
  • 艾灸是女人第二春,艾灸這四個穴位決定健康美麗秘訣!
    而補充人體陽氣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對女性的寒性體質特別有效。 艾灸是補充人體陽氣最有效的方法。  宋代的著名醫學家竇材把自己喻為扁鵲再生,他的醫書《扁鵲心書》中重點倡導的就是扶陽。他認為自古扶陽有三法:第一為灼艾,第二為丹藥,第三為附子。灼艾就是艾灸。  艾灸用的原料是艾草製成的。
  • 腿部常用的五個保健穴位,艾灸這五穴位對身體有什麼幫助與作用
    大家好,很開心能跟大家分享關於養生的話題,最近發現一些朋友在艾灸的時候,他們總是針對這幾個部位艾灸的比較多,第一個就是我們的肚子,第二個就是背部。發現很少有朋友去艾灸腿部或者說艾灸腿部的時候,大家可能就認識兩個穴位,一個是足三裡穴,一個是湧泉穴。除了這兩個穴位之外,腿部還有哪些重要穴位呢?
  • 香港艾奧比艾灸貼|艾灸五大穴位輕鬆搞定!
    艾灸以下穴位,幫助你溫通經脈,改善虛寒體質:1、湧泉穴也可以用博艾館艾灸儀,在湧泉穴的位置進行艾灸,時間30-50分鐘。這兩種方法相比而言,艾灸儀更加方便,如果經常艾灸,建議選擇艾灸儀。2、足三裡足三裡是個強身健體的萬能穴,長壽穴。有「若想身體安,三裡常不幹」說法。有關研究發現,艾灸足三裡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動和胃的供血狀況,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增強消化能力。
  • 善用這八個穴位,小病小痛不用跑醫院
    人腿的膝蓋、膝蓋的半月板,半月板有凹陷,凹陷下面三寸,這個穴位叫足三裡穴。這個穴位就負責治療肚腹所有的疾病。主 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風化溼,通經活絡,益氣健腦等。適用於腸胃功能低下、久病體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瀉、嘔吐、腸鳴、高血壓、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為養生長壽抗衰老的中藥穴位,對美容、減肥亦有一定作用。
  • 穴位知識 | 十二經脈·足陽明胃經之犢鼻穴
    主治腿膝疼、膝關節炎、下肢麻痺、腳氣、水腫、膝腳無力,不能久站、大便失禁、腹脹、便秘等。按摩方法:揉按犢鼻穴5分鐘,可減輕劇烈運動造成的膝關節疼痛。長期堅持用中指指腹按摩犢鼻穴,每次1~3分鐘,可以改善膝部疼痛、酸軟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