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被蒙古滅國時有多慘?發生強烈地震,都城遭屠城,皇帝被殺

2020-12-26 騰訊網

蒙滅西夏之戰為蒙古擴張的其中一場戰爭。戰爭分為三個部分:蒙古首次侵西夏、蒙古西夏結盟和蒙古再度侵西夏。1227年(丁亥年),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滅亡,而歷時22年的蒙滅西夏之戰亦宣告結束。拖雷後來依成吉思汗之願殺掉末帝,蒙古大軍隨即於西夏都城中興府屠城,大部分西夏建築皆被破壞、毀滅。屠城最後因察罕的勸諫而告結束。

首次侵夏

西夏原為中國西北的一個國家,並且與一北方遊牧民族克烈部非常友好。但是統領蒙古部的鐵木真於1203年滅了克烈部,使西夏失去了一部分蒙夏間的緩衝。1205年,成吉思汗正式入侵西夏, 發動第一次徵夏戰並洗劫了夏國邊疆的一些市鎮。

1206年,大蒙古國正式成立。成吉思汗為了徵服另一個王朝——金朝,必須孤立金朝。而孤立金朝的方法就是消滅掉金夏間的聯盟,因此成吉思汗決定先消滅西夏。1207年成吉思汗發動第二次徵夏戰,進攻斡羅孩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境),但因西夏軍隊的抗擊而以失敗告終。1209年,蒙古成功佔領了高昌回鶻,這亦使西夏的河西地區失去蒙夏間的緩衝。後來蒙古第三次徵夏,由河西地區開始入侵,攻擊斡羅孩。西夏將領兼襄宗兒子李承禎戰敗,其大將高逸更加被俘。蒙古後來又拿下斡羅孩城,逼近克夷門——都城中興府的最終防線。西夏大將嵬名令公雖然實行伏擊計劃,但仍然敗給蒙古軍隊。因此,都城中興府為蒙古軍隊所包圍,且夏襄宗求救無門。 最後,襄宗唯有給予蒙古大量賠款及接受蒙古「附蒙伐金」的條件,蒙古才接納其求和。

蒙夏結盟

西夏接受蒙古「附蒙伐金」的條件後,唯有攻擊其原本的盟友——金朝。而這一連串的戰爭持續了逾十年,並大大的削弱了金夏的國力。而因此,西夏的人民亦因勞役導致生活困苦,國家的經濟和生產力亦因勞役而大受影響。軍隊也因長期徵戰而十分積弱,且官場政治十分黑暗和腐敗。夏襄宗本人更加昏庸無能,沉醉於酒色之中。而因此,齊王李遵頊得於1211年成功發動政變並奪權,為西夏神宗。但夏神宗亦不為一明智之帝,仍堅持攻擊金朝。因此,國家變得非常不穩定,民變四起。

西夏覆亡

1217年,成吉思汗發動第四次徵夏戰,原因為去年西夏拒絕協助成吉思汗進行西徵。神宗因害怕蒙古大軍,於是逃至靈州,卻令太子李德旺留在都城中興府。李德旺唯有遣使求和。

1223年,夏神宗傳位予李德旺,原因為神宗不想成為一位亡國君主。而李德旺就是夏獻宗。經歷了蒙古的入侵,夏朝上下才真正明白蒙古人的野心,獻宗便決定再次使用「聯金抗蒙」的政策,再度和金朝結盟。而西夏的策略便是籍蒙古大軍西徵期間聯合蒙古周邊各國攻蒙。可惜正在駐守蒙古的大將孛魯發現了西夏的陰謀,便於1224年立刻自東西下攻擊西夏,並成功拿下西夏的銀州,更加捕獲西夏大將塔海。1225年,成吉思汗回歸後便立刻入侵西夏沙洲。西夏只好求和並答應蒙古的要求。

1226年,成吉思汗再度攻擊西夏,原因為西夏違反了和約。這次戰爭最終滅掉西夏。領有主力軍的成吉思汗首先拿下兀剌孩城以西的黑水城,後來又擊敗位於賀蘭山的西夏大將阿沙敢不,最後才到達渾垂山。另一方面,蒙古大將阿答赤率另一支軍隊先後拿下甘州、沙州和肅州等要邑。雖然途中遇到西夏大將和典也怯律的抵抗,要由成吉思汗平定才行,但大致上蒙古的進攻也是順利的。看著蒙古的步步進迫,獻宗因此過度憂慮而死,而帝位只好讓南平王李睍登上,而李睍就是夏末帝,亦即西夏最後一位皇帝。

1226年8月,蒙古大軍實行「黃河九渡」,成功佔領應理、夏州等地,並決定圍攻靈州。西夏將領嵬名令公帶領援軍協助抗敵,但最後仍然失敗抵抗蒙古的入侵,更加戰敗身亡。而後,蒙古大軍十分順利地攻佔積石州、西寧等地。直到此時,蒙古大軍只差西夏最後領土——都城中興府仍未失陷。

1227年,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滅亡,而歷時22年的蒙滅西夏之戰亦宣告結束。 拖雷後來依成吉思汗之願殺掉末帝,蒙古大軍隨即於西夏都城中興府屠城,大部分西夏建築皆被破壞、毀滅。屠城最後因察罕的勸諫而告結束。

相關焦點

  • 為何成吉思汗對西夏趕盡殺絕,蒙古和西夏有什麼恩怨?
    公元1033年,李元昊建立夏朝,屬於羌族中的党項族,早在唐朝時,党項族就與唐交好,故賜姓李,但是由於在宋的西面所以才稱作西夏,西夏建國在1038年,亡於1227年,存在兩百多年,也算是不短了。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在那個時代,西夏的主權地位弱小,只是西部一小國,後期元朝為遼、金等朝代都修史,卻唯獨沒有修西夏史,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成吉思汗就是死於徵戰西夏的途中,所以蒙古人懷有仇恨。
  • 西夏都城堅不可摧,成吉思汗想到一妙計,結果讓蒙古騎兵損失慘重
    李安全:西夏皇帝。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時,發生了一件天崩地裂的大事。如果成吉思汗的計謀得逞,那麼,中興府很有可能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慶幸的是,成吉思汗這個計謀不僅未對中興府造成任何傷害,還讓他的蒙古騎兵損失慘重。
  • 建立了西夏的党項人,被蒙古滅國後,是否被滅族?還有後裔嗎?
    蒙古曾經6次攻打西夏,成吉思汗之死,有說是在徵西夏時中箭墜馬傷重而死,也有說是在強拆西夏王妃時被咬掉了命根子而死,總之,是死於徵服西夏的戰爭。他死前下旨,對於西夏人:「殄滅無遺,以滅之、以死之。」。當西夏滅亡時,懷著復仇心理的蒙古大軍對西夏進行了滅絕性的摧毀。
  • 從步步緊逼到中間議和,歷時22年的蒙古滅西夏之戰,是如何結束
    在蒙古族崛起的過程中,曾經發生過多場戰爭,而覆滅西夏之戰便是其中的一場重要戰爭。蒙古滅西夏之戰一共分為三個部分進行,分別是蒙古首次攻打西夏,蒙古西夏結盟以及蒙古再次侵犯西夏領土。而想要徵服金朝,首先要進行的便是破壞金朝與西夏之間的聯盟關係,因此成吉思汗決定先一步消滅西夏王朝。就這樣,第二次與西夏之間的戰爭開始了,但由於西夏方面頑強抵抗,因此成吉思汗遭遇了失敗。後來成吉思汗總結經驗成功的佔領了高昌地區,這也使得西夏在河西地區失去了緩衝。後來蒙古國第3次入侵西夏,便是從河西地區開始。西夏將領多人戰敗被俘虜,後來蒙古軍隊逐漸逼近西夏都城中心府。
  • 千古遺恨:大宋西軍滅國西夏之際,傳來消息都城開封被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悲哀,每個朝代也有自己的遺憾,覆巢之下沒有完卵,國破之際,任何集團、任何個人也都嘗盡苦痛與無奈。北宋于靖康二年被金兵攻破都城亡國,作為大宋最能徵善戰的西軍也迎來了謝幕,而此時的西夏離滅國已經不遠……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段歷史。
  • 金國滅亡時,女真貴族到底有多慘?比靖康之變還慘嗎?
    反而在後來,南宋與蒙古聯手成功滅掉了金國,那麼在金國滅亡後,女真貴族們的下場到底有多慘呢? 完顏阿骨打率領女真族的各部人馬在來流水這個地方,進行誓師,正式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攻打遼國的戰爭,期間完顏阿骨打在皇帝寨稱帝,皇帝寨是個地名,是現在的哈爾濱。完顏阿骨打將國號定為大金,史稱金太祖。
  • 中國歷代都城-西夏,大理國(十三)
    西夏都城到寧夏銀川旅遊還是上小學時候的事,但是我對西夏王陵的印象非常深刻。有人將西夏王陵比作東方金字塔,當時我覺得它們像巨大的雞蛋,一半埋在土裡,一半露出地面,在風沙的侵蝕下變得圓渾。西夏是党項人在西北地區建立的國家,前期與北宋、遼國並立,後期與南宋、金國並立,後被蒙古人所滅。
  • 蒙古軍兵臨城下,金國皇帝送出女兒向成吉思汗求饒,反被滅國屠城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是靖康之恥之後嶽飛寫下的句子,句中的匈奴指的就是900多年前的金人,金人在滅掉北宋時,或許是欣喜若狂,認為自己可以一統天下,沒想到時隔107年,報應就發生在了自己身上。金人是被蒙古人所滅,而金國的覆滅源於那場蔡州之戰。「石馬汗滴昭陵血,銅人淚泣秋風客」這一句詩也盡顯蔡州城破之日的慘烈。
  • 蒙古大軍晝夜攻城,西夏皇帝將女兒叫上城樓,鐵木真為何下令退兵
    1206年,鐵木真經過幾年的徵伐,逐漸統一了蒙古草原,蒙古帝國應運而生,鐵木真加尊號成吉思汗,意為擁有四海的汗。也是在這一年,蒙古帝國的鄰居西夏國,也產生了一位新的皇帝,此人名叫李安全,本是西夏桓宗的堂哥,通過發動政變殺掉了堂弟夏桓宗,成功登上了西夏的皇位。
  • 阿拉伯帝國滅亡時有多慘?都城80萬軍民被屠戮,皇帝被亂馬踩死
    而本文的「主角」,便是阿拔斯王朝及其末代哈裡發(伊斯蘭教教主兼皇帝)穆斯臺綏木。 穆斯臺綏木是阿拔斯王朝第36任哈裡發,穆斯坦綏爾之子,1242年即位。穆斯臺綏木即位之前,帝國便已成日落西山之勢,各省份均被懷有野心、不服王命的軍閥佔據,而先前被徵服的各國也早已宣布獨立,致使哈裡發號令所及的區域,只不過是都城巴格達周邊地區而已。
  • 西夏力量最弱,為何蒙古滅西夏總共打了6次,前後長達23年
    打一場,把南宋消耗一次,再打一場,再把南宋消耗一次,蒙古人前後一共打了南宋三次,最終終於把南宋完全給滅了。不過蒙古打西夏卻非常奇怪,他們總共打了六次,前後長達23年。如果西夏很強大,他打這麼長時間沒有問題,就像打南宋和金國一樣。但實際上西夏非常弱,在宋、金、夏三國中,是最弱的。既然是最弱的,為什麼蒙古人在西夏身上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卻是最大的呢?
  • 在歷史上西夏宮廷發生政變的故事,你們知道多少呢?
    光定元年(1211年)夏,西夏宮廷發生政變,夏襄宗安全在位5年後被廢,一個月後突然暴死,享年42歲。安全死後,封廟號襄宗,濫號敬穆皇帝,墓號康陵。其族子齊王遵項繼位,這就是夏神宗。遵項是西夏皇室貴族齊王彥宗的兒子,史書上記載他「端重明粹,少力學,長博通群書,工隸篆」。
  • 西夏人真的因為蒙古人的屠殺而滅絕了麼?
    文/王凱迪 在今天的網絡史學界總有這樣一種聲音:蒙古人因為成吉思汗病死在攻打西夏境內,因而在西夏境內的党項人被大肆屠戮殆盡,最終導致這個民族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事實果真如此麼?
  • 西夏人了無影蹤,真的是因為成吉思汗之死麼?
    文/王凱迪在今天的網絡史學界總有這樣一種聲音:蒙古人因為成吉思汗病死在攻打西夏境內,因而在西夏境內的党項人被大肆屠戮殆盡,最終導致這個民族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事實果真如此麼?圖/西夏人01 滅國之戰西夏人在成吉思汗對金朝的作戰中鼠首兩端,名義上向蒙古稱臣,實際上卻經常有著自己的小算盤。公元1224年九月,成吉思汗密令蒙古軍隊攻克銀州,斬首數萬兵民,並派遣精兵守其要害,從而讓西夏東部邊境徹底喪失屏障。
  • 蒙古崛起滅亡金國,金國被滅後皇族有多慘
    只是,在中原耀武耀威、肆意凌辱的金人們想不到,一百多年後,當金國被蒙古人滅亡時,他們的遭遇,比當年他們施加在宋人身上的,更加悲慘百倍。1232年4月8日,蒙古大軍開到了開封城下,攻城不利,於是轉為圍城。
  •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金朝滅亡後下場更甚於北宋靖康之恥
    成吉思汗在伐金之前深思熟慮,為避免伐金時腹背受敵,被西夏所牽制,免除後顧之憂只能先拿下西夏。最後無奈西夏向蒙古求和,還奉上了大批物資,臣服於蒙古並共同伐金。天生雄才大略的成吉思汗也看清了金國內部的空虛和外強中乾,自毀長城的金朝失去了可以依靠的盟友,局勢頓時危急萬分,國家的形勢也開始急轉之下,大金亡國迫在眉睫。
  • 蒙古滅金時,金國為什麼往河南跑,而不回女真人的老家東北?
    先明確一下,雖然通常說蒙古滅金,可實際上如果沒有聯合南宋,蒙古滅金不會那麼輕鬆容易。準確一點的描述,是蒙古加上南宋南北夾擊才滅亡了金國。同年八月,蒙古大軍在鄭州附近殲滅金兵精銳10餘萬。至此,金兵主力幾乎打沒了,苟延殘喘的金國又沒有生力軍補充,滅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可以預見的事實。時任皇帝的金哀宗見南京糧盡援絕,絕對守不住,只得率領剩下的少數心腹臣子輾轉歸德、亳州等地,最後到達蔡州,即現在的河南汝南。
  • 讓宋朝承受「靖康之恥」的金國,滅亡時有多慘?一天死2皇帝
    女真軍隊有多彪悍呢?號稱是「女真不滿萬,滿萬則不可戰,滿萬則無敵」,意思是只要有一萬鐵騎,女真兵可以橫掃對手。女真崛起之時,的確厲害,完顏阿骨打憑藉數千軍隊,硬是能擊敗遼朝天祚帝親率的10餘萬契丹鐵騎,打殘了遼朝之機動力量,為最終滅遼奠定基礎。阿骨打1114年宣布起兵討伐遼朝,1115年稱帝,建國號為大金,1123年攻入燕京,滅了不可一世的契丹軍隊。
  • 成吉思汗為什麼最痛恨西夏人?
    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從蒙古乞顏部可汗開始,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學過高中歷史的同學們都應該了解,鐵木真是一個極力崇尚武力的人,它的國家也亦是如此。最遠打到了東歐匈牙利的多瑙河附近,一直以來都是歐洲人的噩夢。更可怕的,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有近7成的人都留著蒙古人的血。從1205年到1226年,成吉思汗蒙古大軍六次徵伐西夏,終將西夏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