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鹿鼎記》評分「慘」上熱搜,全是張一山的鍋嗎?

2020-12-17 肥羅大電影

有點意外,《鹿鼎記》開分了。

更意外的是,豆瓣2.7……經過一上午的奮起直追,漲到了2.8,到了下午,跌到2.6。和梁朝偉版7.5、周星馳版8.1、陳小春版8.8,尚有5-6分的距離。追趕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和黃曉明版5.6、韓棟版6.4,尚有3-4分的距離,努力一下,或許還有創造奇蹟的可能。

說史上最低金庸劇過分了,畢竟還有丁冠森版2.5分的《新笑傲江湖》壓陣。但這絕對是史上口碑最低的影視版《鹿鼎記》。

被網友提到最多的,自然是張一山版韋小寶的演技,吐槽,毫不留情——

「出道20年,他忙著戀愛演技大退步」 「像孫猴子,滿臉褶子演技浮誇」。

張一山的演技退化,當然是一個謎。但,新版《鹿鼎記》翻車,真的全是張一山的鍋嗎?

我想起一個正在慢慢過氣的流行詞——「內卷」。過去提起金庸古龍武俠劇這幾個字,你會想到:江湖、浪漫、想像力。

現在呢?當有人再次提起2.5分的《新笑傲江湖》、大眼睛版5.7分的《新倚天屠龍記》、胡一天版6.0分的《新絕代雙驕》,能想到的只剩下:

沒內味兒了、粉絲營銷、今不如昔....以及,花式冷飯第一炒手。

說白了,翻拍多,翻車也多。比起一股腦去吐槽張一山童星演技止步不前,我更想以新《鹿鼎記》為例,認真復盤國產武俠劇翻拍的打法與成色。

這一波資本主導的武俠劇,進步在哪(如果有的話)?不足又在哪?

當張一山版《鹿鼎記》評分「慘」上熱搜,我更懷念星爺陳小春版韋爵爺了。

可為什麼我們再也拍不出周星馳陳小春那樣的《鹿鼎記》?這才是必須要問的問題。

最適合演韋小寶的張一山,演砸了?

還是要先從張一山演技說起。

現在吐槽張一山演技的,先問一個問題:回到兩年前,用大數據系統篩選最適合出演韋小寶的國內演員,誰有最可能入選?

我說一個答案:張一山。

無他,當年《家有兒女》當中的劉星,有多古靈精怪大家就覺得他有多適合。

而我雖然因為《局中人》提前打了預防針,不要有太高期待。 但點開發現自己還是太天真。 看得過程還是李誠儒老師那句——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

講真,韋小寶這個角色不好演,甚至可以說,是頂級喜劇演員的入場券。對,我說的就是梁朝偉、周星馳和陳小春。

這個怡紅院長大的角色,憑一份巧舌如簧的口才與好運氣,在錯綜複雜的江湖與朝堂中,玩得遊刃有餘,抱得七個美人歸。

演韋小寶,不浮誇沒那股「調皮勁兒」,太浮誇又做作。同時,雖然從小在江湖長大。

但卻長出一顆玲瓏心,一身江湖義氣。

那些經典韋小寶,各有各的優點,但同樣的好就好在,表演收放自如,調皮而不過度。

反觀新版《鹿鼎記》。

原著中,機靈調皮一身江湖氣的機智Boy韋小寶。被張一山塑造成了擠眉弄眼的——網友口中的「大聖「。

問題一:太過套路。

一出場必是搖頭晃腦、瞪眼噘嘴、擠眉弄眼。

調皮,就是搖頭晃腦; 機靈,就是眼珠子亂轉,緊張,就是六神無主渾身亂晃。

這是開場說書的樣子。

這是跟皇帝摔跤的樣子。

這是配建寧公主玩樂的樣子。

抱歉,一個樣子。

問題二:用力過猛。

張一山這次的表演雖然看著靈動,但表演過於浮誇,反倒顯得不太自然。

太想演出韋小寶的油腔滑調、古靈精怪。導致用力過猛,表演從有些刻意到非常刻意不等。

無論演什麼,都仿佛要將心理全部用五官來淋漓盡致呈現。

但這又引出第三個問題:過猶不及。

演喜劇最高的表演境界是:自己不笑,觀眾卻發笑了。

你見過星爺在喜劇裡拼命擠眉弄眼嗎?

演喜劇最低的表演境界是:自己狂笑,觀眾傻了。

看張一山在新版《鹿鼎記》當中,一直在幫著觀眾笑,但小寶這個角色的賤痞,不是誇張的面部表情,或者誇張的肢體動作就可以詮釋的。

演過了,就沒內味兒了。

但這,只是金玉其外的部分,是表演的尺度問題。

最可怕的,還敗絮其中。

別忘了,演小寶,不僅是喜劇表演,更是表演。

而韋小寶這個角色成為金庸小生反英雄角色的巔峰,絕對不不單是靠耍寶,還有忠義、真摯等一堆特質藏在嬉皮笑臉後面,而張一山表演的層次就明顯浮皮潦草。

但這也是這部劇最尷尬的地方,因為陳小春周星馳他們演出來了,由於過去韋小寶的角色過分豐滿,反射出張一山角色的單薄。

所以,張一山毀經典實錘了?

且慢,新版《鹿鼎記》最讓人吐槽無力的難道不是——整體的選角和表演。

看看1992版吳孟達飾演的海大富。

足夠陰森不說,還能在好笑和陰森間迅速切換,剛柔並濟。

這氣場、這氣質。才是令人聞風喪膽的海公公。

看完公公,再看皇帝。

梁朝偉版的劉德華,陳小春版的馬浚偉,哪一個不是風神俊朗,驚豔眾人。

陌上人如玉,皇上世無雙。

看這版?康熙帝為什麼少了一股少年氣?

演海大富,就連老戲骨田雨也翻車了?《慶餘年》裡大家都愛的王啟年,演技也變浮誇了?

這個鍋,也能甩給張一山?事情果然沒那麼簡單。

國產經典翻拍,到底輸在哪裡?

到底為什麼新《鹿鼎記》令大家大失所望?因為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而這版《鹿鼎記》,原本給了觀眾太多的信心。

導演馬進,國家一級導演,代表作品《營盤山警事》《幸福來敲門》,部都是高分劇。

編劇申捷更不用多說,代表作品《雞毛飛上天》《白鹿原》,還有《重案六組》,照道理,由他們兩個人操刀,哪怕那麼多國產武俠翻拍撲街了,照道理,這一部,也不會輸,不該輸。

但它的問題恰恰在於披著告別國產翻拍劇痢疾的外衣,骨子裡還是國產武俠翻拍換湯不換藥的那一套。

經典配方一:節奏拖沓。

肯定有人火速打臉,這版《鹿鼎記》節奏難道不是快到飛起?

鏡頭一轉就看見茅十八,官府的人就跟NPC一樣瞬移到了酒樓,韋春花說了一句叫韋小寶快走, 韋小寶就在正片開播僅僅幾分鐘後,就直接到了京城,和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業夥伴,皇帝「小玄子」相遇,還和建寧公主上演了相遇名場面,這效率幾乎超過了電影。

故事剛講到3集半,韋小寶就和小玄子一起把鰲拜生擒了,第4集的時候韋小寶就小心捅死了鰲拜。

觀眾紛紛表示新版《鹿鼎記》的劇情仿佛開了2倍速,好像韋小寶急著去皇宮上班,這節奏分明是在「坐火箭」。

但是節奏快,就代表敘事凌厲,代表不拖沓了?不一定吧。

就說這個開場,可以開出明顯的刪減,大歷史事件,沒了,角色身份背景,也沒了。

觀眾要是沒看過前面幾部《鹿鼎記》,要搞清楚這位小哥幹嘛的都很難,那故事講的是什麼呢?韋小寶和小玄子摔跤,摔了大半天,跟建寧公主摔跤,又是半集。

有人會說,陳小春版這部分也不少啊,是不少,但那是建立在金庸先生原著的故事感和戲劇性已經建立的基礎上,而現在的情況是節奏快是快,已經快到了觀眾根本不知道看了啥的程度。

經典配方二:號稱製作花了很多錢,但觀眾看不到哪裡花了錢。

這幾乎是國產武俠翻拍最神奇的地方,永遠是低調奢華。

看這服化道製作,大場面拍攝,為什麼把皇宮拍得如此簡樸?

大製作武俠劇為什麼拍出了室內喜劇的味道?以至於有粉絲認定:「人家導演肯定是故意這麼布置的,布景做得太好了大家會覺得這是正劇。」

行吧我無力反駁。 但請問鰲拜府邸寫個鰲府是什麼鬼?

場景就這樣了,劇裡BGM又開到飛起,好像為了能凸顯喜感強行在各種鏡頭注入亂七八糟的歡快BGM,再次實力證明我們這是大型情景喜劇。

配樂就這樣了,還有造型。

造型師請告訴我,田雨飾演的海大富在臉塗上類似於麵粉一類的白色顏料,還有厚重的眼妝是什麼鬼?

是要告訴觀眾我們不是情景喜劇是恐怖片?

配角造型就這樣了,張一山的造型也是不能理解,原著中的小寶入宮還是少年,現在張一山分分鐘青筋、皺紋和眼紋暴起,搭配劇中的「死亡打光」,真是一點少年氣也沒有。想問天問問大地這到底是為什麼?

不僅人物造型不過關。

作為武俠劇,武打動作戲也soso。 要麼嚴重縮水,輕描淡寫;要麼走套路,毫無印象。

到最後只想問劇組,大筆投資到底投在哪裡?

當然以上所有都還不是重點,真正的重點是——

經典配方三:沒內味兒了。

到目前為止,《鹿鼎記》的整體風格就是無釐頭喜劇風,當然,陳小春星爺版本也是無釐頭喜劇,但在這部無釐頭喜劇裡,金庸先生還藏了半部《康熙大帝》,又藏了一幅清明上河圖。

無線版始終是帶著武俠味的喜劇,王晶再怎麼天馬行空,故事還是要回到懸念主線。

而這一版到目前為止就是一部沙雕喜劇,盡皆浮誇,儘是笑料,所有情節都往鬧劇拍,所有江湖兒女都往喜劇化的角色靠,但結果反倒是三個字——不好笑。

因為喜劇是什麼,喜劇是對比,是出其不意。

所有人一臉嚴肅搞風搞雨,只有韋小寶一臉嬉皮在搞笑,這才會好笑,而當全部角色都是喜劇面孔。男主韋小寶本身的喜劇性反而被削弱了,加上越是如此張一山越要演出好笑,結果就是過猶不及。

更糟糕的是,《鹿鼎記》只是搞笑來的嗎?

92版中,陳近南對周星馳飾演的韋小寶臨危受命,這些情節雖然搞笑,但其中也有很強的戲劇張力甚至隱喻,這些搞笑的細節與主題血脈相連,也是男主角走出自身局限獲得新生的別致表達。而新版就是搞笑而已。

說白了。新版《鹿鼎記》最大的失誤不是外觀也不是表演,而是它根本沒做好自己的本分——故事精彩,角色動人。

無論如何調低預期,這版《鹿鼎記》從故事到視覺呈現,都呈現出全面的疲軟和平庸。

所謂的名場面,也僵硬而枯燥,你無法產生任何心驚動魄的緊張感中藏著的酣暢淋漓的喜劇感。

當然,你可以說這就是喜劇。但驚險一定要通過流血來展現嗎?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陳小春版《鹿鼎記》的戲劇感怎麼出現的?

從擒鰲拜,到智鬥吳三桂,觀眾就像跟著韋小寶然後翻過了一個又一個山頭,劇情呈現出一種長驅直入、勢不可擋的壓迫感。

更絕的是,下一個鏡頭又回到哈哈哈哈哈的喜劇段落。

TVB一代王牌監製李添勝,就像揮毫潑墨,遊刃有餘。

什麼叫四兩撥千斤?這就叫四兩撥千斤!

當初看的時候就驚嘆,這麼爛的場景,這麼有限的成本,為什麼卻能拍出金庸先生筆下的浩蕩江湖?

而一旦失去這份故事張力,一部金庸先生的絕世武俠長卷,就會在偏離劇情主線的雜耍中淪為一場鬧劇。

在我看來,這就是國產武俠劇內卷下的產物。

即,在發展停滯、創造力見頂的情況下,依然在固定的套路內,重複投入,繼續做無用功。

明明,觀眾對浮誇表演已經越來越反感和厭倦。明明,武俠套路化,已經越來越尷尬。

但就是不打算變換戲路,還繼續營銷著張一山的「少年感」。

追根溯源,所有問題的 關鍵就在於本末倒置,丟了原著精華。

活脫脫將武俠拍成了大型武俠情景喜劇,還不好笑。

星爺陳小春版韋爵爺,回不去了

眼一晃,金庸先生離開兩年了,94歲的武林盟主,帶走了那個屬於武俠的黃金時代。

按理說,隨著拍攝水平進步。這屆創作者應該給觀眾帶來一個更精彩的武俠江湖。但可惜的是,許多後來者的武俠劇, 外在沒見多精緻,還丟了江湖氣息的內核——那份國產武俠獨有的武俠味道。

就說《鹿鼎記》,寫完這部武俠小說,金庸先生正式封筆。他的筆下有過那麼多個性獨特的人物,韋小寶是完全反英雄的存在,這樣的角色,以前未曾在金庸的小說中出現過。

到目前為止內地觀眾印象最深的韋小寶,來自於1998年,陳小春出演香港TVB出品的《鹿鼎記》。

沒人明白,為什麼當年選出了古天樂版楊過李若彤版小龍女黃日版版喬峰陳浩民版本段譽的李添勝,會選陳小春來演韋小寶。

書中的韋小寶出道時不過十三四歲,而當時的陳小春已過而立之年,哪有什麼少年感,換成現在任何一個國內資本平臺,這樣的選角,絕對會一票否決。

韋小寶太老了。

但我猜李添勝讀過陳小春的簡歷,或者是看穿了陳小春的人生, 書中韋小寶的母親,是特殊行業從業人員,沒有父親。

陳小春的父親在工地打工,母親靠洗碗賺點微薄收入,弟弟被3000塊賣給了別人。

少年陳小春,大概是無線藝人出身最低的一個,很早就出來討生活。看盡江湖世態。他走出來,你就知道什麼是江湖市井,因為這股氣質被悍在他的人生裡。

當初陳小春一直對韋小寶這個角色拿捏不好,多次登門向一個人討教。

就是當年金庸聽說他要演韋小寶時,當即發傳真稱「不做第二人想」的周星馳。

即使看完王晶版《鹿鼎記》金庸態度大變,認為這是「胡搞」。但對星爺的表演仍評價頗高,認為他很有創作力,很聰明,懂得發揮。

當年的周星馳給了陳小春許多意見,但最重要的就是告訴陳小春,韋小寶就是玩、鬼、痴。

什麼意思?這個角色,他雖然目不識丁,卻機靈善變,深諳人情世故和官場之道,所以遊戲人間,神鬼無敵,可他又對小玄子忠心、對師傅講有義氣、對母親、七個老婆都非常好。

在星爺的點撥下,陳小春完美演繹韋小寶,既古靈精怪,又義氣第一。

韋小寶的七個老婆也都選得各個形神兼具,陳少霞飾演的雙兒,溫順柔美、體貼賢惠。

劉玉翠的建寧公主刁蠻任性。

陳奕迅老婆飾演的大老婆方怡,暴脾氣與敢愛敢恨。

馬浚偉飾演的康熙帝,外表柔和卻英姿勃發,一切都在他的計算當中。

哪怕是配角,吳三桂、鄭克爽、鰲拜、茅十八的、胖瘦頭陀…每個角色都有著清晰的角色線和清晰的行動線,每個角色在本劇中都有自己的特色,讓人過目不忘。

羅浩楷飾演的多隆,到最後一刻也不曾背叛韋爵爺,最後那段「但願人長久,千裡共爺孫」,現在看還是令人感動。

金庸老爺子那麼複雜的故事線索,全都圓得清清楚楚。

你說它荒誕、沙雕、放飛?其實它對應的何嘗又不是浩瀚歷史。

就連陳小春演唱的《叱吒紅人》,馬浚偉演唱的《頭頂一片天》,都唱出了那股子俠氣。

回想起來,無線版本道具簡陋、製作因陋就簡,但奇蹟般地,它再次賦予了金庸劇最迷人也最經典的魅力。在笑的時候能窺見一閃而過的悲劇內核,那才是金庸先生的深意。

為什麼如今的製作的翻拍劇一再翻拍都是表裡如一的沙雕喜劇呢?

有人說新版諸多掣肘,無法原樣還原。

但經典版就完全按照原著拍了嗎?誰還記得當年李添勝的的神來之筆。

劇版《鹿鼎記》那個大結局,和金庸原著根本是天差地別。

故事的最後,韋小寶不忍心背叛天地會的兄弟,也不忍心欺瞞皇帝,拿出自己的大部分財富製造了一個假寶藏,逃過一劫。

過關了嗎?才怪。馬浚偉版康熙帝哈哈一笑,「休想騙老子」。

依照原著了嗎?完全沒有,但任何人都不能說它不經典。

因為它拋開了原著的皮肉,拍出的卻是經典的靈魂。

回到張一山版《鹿鼎記》。

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它太急於討好了。

基於大數據,基於平臺統計的觀眾喜好。

平臺永遠呆在安全區,觀眾喜歡喜劇就瞎胡搞些喜劇,觀眾覺得張一山能行,那就張一山,拍出來,不愁沒人看。

然而,當市面上所有翻拍者都這麼想,就只剩下在套路和平庸中的原地踏步。卻又在安全和理性的計算中,走向想像力的一潭死水。

武俠成了搞笑的輔料,江湖成了明星的背景。盪氣迴腸的武俠消失,只剩下——徒有其表的喜劇皮囊。

或許,江湖武俠劇走向消亡,也是遲早的事兒。但流量時代張一山版「偽爵爺「,大可不必。

而當黃金時代的武俠江湖,徒留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爺孫」,張一山又如何能為一個逝去的武俠時代,完成演技逆襲。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2.5,張一山被《鹿鼎記》毀了
    他自信表示,新版韋小寶「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可愛的而且有童趣的」。圖片:豆瓣截圖遺憾的是,網友們並不買帳。播出兩天,新版《鹿鼎記》豆瓣評分穩定在2.6分左右,但要知道,豆瓣打分最低是兩分,以及曾令張紀中口碑崩盤的黃曉明版《鹿鼎記》也有5.6分。看著這麼低的評分,我們不禁疑惑:新版《鹿鼎記》中,張一山的演技到底如何?
  • 豆瓣評分2.6!你認可新版鹿鼎記導演對張一山演技最佳的評價嗎?
    實話說並不認可,或許是對張一山的期待值過高,一直覺得他能夠演繹出一個不一樣的韋小寶,但事實證明確實演出了不一樣的感覺,但卻沒有掌握好那個度,將市井但伶俐的韋小寶演成了個傻子般的人物。一、張一山式韋小寶口碑遭遇滑鐵盧作為童星中的老戲骨,張一山出道以來的作品還算是高質量,在當下演員市場良莠不齊的情況下,張一山靠著其不錯的演技殺出一條「血路」,成功從童星轉型成為實力派。特別是當初在網劇餘罪中的出色表演讓很多人見識到了他的演技。
  • 惡評如潮,豆瓣評分僅2.7,張一山版《鹿鼎記》為什麼這麼差!
    引言:惡評如潮,豆瓣評分僅2.7,張一山版《鹿鼎記》為什麼這麼差!最近因為許多原因才播出的張一山版《鹿鼎記》,剛一上映豆瓣評分就一路走低,截止到11月26日,居然達到了2.7的最低分,也是各個《鹿鼎記》版本中最低的。各大網友和媒體的進行了強烈吐槽,其中最慘的莫過於主角張一山。
  • 評分2.6!新版《鹿鼎記》口碑崩塌 究竟差在哪兒
    微信編輯:張曉盈新版《鹿鼎記》火了,但大火的原因卻不是各方此前期盼的耳目一新,而是自開播以來持續爆發的負面評價。11月15日,由張一山、唐藝昕主演的電視劇《鹿鼎記》在央視八套和愛奇藝、優酷播出。截至11月17日,據豆瓣電影顯示,新版《鹿鼎記》的評分已降至2.6分,觀眾對該劇的劇情設計、演員演技、拍攝效果等方面均褒貶不一。事實上,各版本《鹿鼎記》的豆瓣評分都遠超新版,陳小春版8.8分,黃曉明版5.6,韓棟版6.4分,周星馳版8.1分,梁朝偉版7.5分,張一山版的直接墊底,甚至創了今年開播劇集的最低豆瓣評分記錄。
  • 張一山版《鹿鼎記》引全網熱嘲 盤點那些翻拍過的金庸武俠劇
    近日,又一部金庸翻拍劇《鹿鼎記》跟觀眾見面了。這部劇由張一山和唐藝昕等主演,一經播出便難逃觀眾吐槽,豆瓣首播評分只得到2.7分,目前已低至2.5。有關張一山的演技更是被嘲上了熱搜,隨後張一山發文: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 張一山《鹿鼎記》有多差?停播的《雷霆戰將》評分比它還高0.2
    作者|小明 責編|圓圓摘要:《鹿鼎記》是金庸的著作,經過這麼多年的不斷翻拍,熱度依舊非常高,本以為黃曉明版本的《鹿鼎記》已經是評分最低了,結果張一山版本的韋小寶再一次刷新了觀眾的底線。【新版《亮劍》開分2.8,比新《鹿鼎記》高0.2分】近日,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正在熱播,目前的評分是2.6,與張一山以往的演技有些不太相符,也讓觀眾對他的演技有了新的認知,過於浮誇的表演和擠眉弄眼的表情都讓人接受無能。
  • 新《鹿鼎記》又被罵上熱搜?公主穿透視裝,韋小寶傷口像口紅印痕
    自從新版鹿鼎記上線之後,就在網絡上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熱潮,從張一山扮演的韋小寶不符合原著人設,再到演技以及搞笑技能,撐起了整部電視劇的收視率之後,韋小寶的老婆每一個人物登場都難免不了,被吐槽一番。而就在近日新版鹿鼎記又被馬上的熱搜,本來一開始韋小寶的母親韋春花的出場,就讓觀眾們有點接受不了了,甚至讓人懷疑整個劇組的服化道,就像是在開玩笑一樣。
  • 「演技大神」張一山,因《鹿鼎記》被罵上了熱搜,這鍋該由他背嗎
    張一山版的《鹿鼎記》終於開播了,沒想到迎接它的卻是差評如潮,其豆瓣評分僅為2.6分。網友全方位地把這部劇的劇情、演員、服化道吐槽了個遍,上到鰲拜府邸的牌匾,下到麗春院裡韋春花的黑色打底衫。而最讓人跌破眼鏡的,就是張一山演的韋小寶。
  • 《鹿鼎記》導演力挺張一山,張一山演綁架戲,被調侃能做情侶頭像
    11月15日,由張一山、唐藝昕等主演的《鹿鼎記》開播,引發網友群嘲,接連上熱搜。到目前為止,其中豆瓣評分,4.2w多人評價斬獲2.6分,一星差評超過80%,自開播以來,其評分也在2.6分上下波動,不知以後還會不會下跌。
  • 新版《鹿鼎記》不好看?張一山辯解是拍給00後看的,小朋友最愛看
    要知道當年黃曉明版就算被全網吐槽油膩,最終也能有個五點幾的評分,而新版《鹿鼎記》竟然還不足黃曉明版本的一半,也讓一年前再創經典的口號成為了空談。如果要說新版《鹿鼎記》有多不好看,不同的網友估計能說出不同的看法,要說誰該為不好看負責,我想不少網友也各有各的看法。
  • 說鞠婧禕演被綁架嘴裡像咬化妝棉,其實新版《鹿鼎記》張一山咬的布...
    其實,新版《鹿鼎記》中張一山咬的布也不大。近段時間,電視劇的熱搜是來了一波又一波,對於明星們拍的電視劇,肯定會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甚至還會有一些人去摳劇中的細節,比如嘴裡塞的布等等。
  • 擺脫最差爛劇,新《鹿鼎記》評分表上升,張一山終於翻身了
    ,就是這部張一山所打造的《鹿鼎記》評分比《亮劍3》還要低。當然這些也都是網友們的吐槽,可情人眼裡出西施,阿珂沒準就是韋小寶眼中的最美,這樣的陳圓圓就能讓吳三桂一怒為紅顏,說是爛片的《鹿鼎記》在很多人的眼中也沒有那麼爛,收視率一路領跑,網播熱度也是穩高不低,越來越多的「知己」終於是體會到了新版《鹿鼎記》的優點,如今隨著好評如潮的認可終於了迎來了逆襲,評分上升到2.8反超《亮劍3》擺脫了最差爛劇的梗。
  • 《鹿鼎記》創下今年豆瓣電視劇評分最低,這兩件事張一山做錯了
    張一山版《鹿鼎記》評分墊底,演技浮誇,服化道不在線——引言。金庸的小說被翻拍了幾十年,IP賣了一輪又一輪,劇組百拍不厭,觀眾們卻一次比一次失望。11月15日,又一部翻拍自金庸小說的電視劇開播了。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在幾乎沒有任何前期宣傳的情況下,在央視8臺低調開播。
  • 張一山把韋小寶演成表情包?演員導演還是劇本的鍋?
    南都訊 記者蔡麗怡實習生 葉梓 由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自11月15日開播以來,爭議聲越來越大,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因為表情、肢體動作極度浮誇而被觀眾吐槽,該劇的評分也持續走低,豆瓣評分從2.7分掉到了2.5分,拿下了金庸改編劇的最低評分。16日晚,張一山工作室發文回應了張一山的演技爭議,稱:「小寶還在成長,感謝大家的建議」。
  • 張一山版《鹿鼎記》評分開始逆襲,洪教主成劇中最慘角色
    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就實打實的被這句話影響到了。在剛播出的前三集裡讓觀眾愕然,打破了觀眾以往對於該劇中韋小寶的印象,這樣的一種充滿了喜劇風的韋小寶實在是讓大多數觀眾招架不住,紛紛打出了一星的評價,致使《鹿鼎記》評分只有2.6分。
  • 史上最尬鹿鼎記,張一山這是怎麼了?
    豆瓣評分2.6,張一山版《鹿鼎記》才播出兩天就口碑全面崩盤,被吐槽為史上最尬一版《鹿鼎記》。當初官宣張一山要出演韋小寶的時候,大家還是很期待的。「看了張一山的韋小寶,才知道當年錯怪黃曉明了……」張一山成功解救黃曉明,取而代之成了最油膩的韋小寶。鍋倒也不能讓張一山一人背,這部劇從導演編劇到配角,基本沒有一個讀懂原著的。
  • 張一山版《鹿鼎記》結局是什麼 張一山版鹿鼎記遭網友瘋狂吐槽的原因
    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再去看這部新《鹿鼎記》,真的就是一出「猴戲」。張一山版鹿鼎記遭網友瘋狂吐槽的原因《鹿鼎記》是金庸先生的封刀之作,也曾翻拍多次。張衛健和陳小春版,都得到了網友的一致好評。如今張一山和唐藝昕版本的《鹿鼎記》,卻遭到網友的瘋狂吐糟。甚至有些網友表示,2.5的評分已經很高了。眾所周知,這是一部極其經典的小說。
  • 金庸的《鹿鼎記》,真的被張一山演繹成了「毀經典」嗎?
    最近一段時間新版《鹿鼎記》上了熱搜,張一山又火了。新版《鹿鼎記》是由新麗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出品,馬進執導,申捷編劇,張一山、唐藝昕領閒主演,楊祺如、關芯、王祉萱、鍾麗麗、郭泱、朱珠等主演的古裝武俠劇。該劇於2020年11月15日在CCTV-8經典劇場播出,並在愛奇藝、優酷視頻同步播出。
  • 張一山版《鹿鼎記》口碑低迷 金庸劇不再吃香?
    此前,《鹿鼎記》已經有多個影視版本,觀眾對於新版也頗為期待。可惜的是,該劇播出之後在演員演技、情節設置、剪輯方面都遭到詬病,豆瓣評分一度降到2.5分,如今評分也只有2.7分。許多觀眾將新版《鹿鼎記》遭遇口碑滑鐵盧的鍋扣在了主演張一山頭上,對此,張一山工作室發微博回應稱:「小寶還在成長,感謝大家的建議。」羊城晚報記者也就此採訪了影視專業學者、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藝術與傳播學院影視系主任張林明副教授。
  • 你猜張一山看過原著《鹿鼎記》嗎?
    看過原著《西遊記》的人都知道,86版的《西遊記》從形上,其實與原著相差甚遠,但為什麼能成為經典?答案不言而喻。說到這,我們先看看金庸老爺子的《鹿鼎記》在講些什麼。是一個開掛的混混與七個美女的故事嗎?顯然這只是外殼。《鹿鼎記》是一反金庸老爺子之前所創造的武俠世界,韋小寶不會武功,除了跟獨臂神尼學了個用來逃跑的技能之外,其他在武學上的造詣基本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