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性和熱性體質如何區分?
說幾個明顯的特徵,大家自檢下。
寒性體質:
.產熱較少,怕冷,畏風、手腳經常冰涼,易傷風感冒。
.而天熱的時候卻相對感覺舒適。
.喜歡熱食物和熱飲料。
.臉色嘴唇比較蒼白。
.女性月經來遲,且天數增多,多血塊。
.乏力。
.背涼。
熱性體質:
.產熱較多,耐寒,而天熱的時候更加怕熱;
.經常口乾舌燥、口臭、嘴破。
.平時好動,心理比較急躁,易失眠、脾氣較壞。
.稍微動幾下走幾步路就容易出汗。
.喜歡喝冷飲或冰鎮之類的食物。
.常時間體溫偏高。
.易長痘疹、臉紅。
.常有便秘現象,尿少而黃。
.女性經期提早。
每種體質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這和長時間的生活習慣有關。
你比如熱,其實是一種熱象。如辛辣或者熱性的食物吃多了,人體會滋生內熱。體內陽氣過盛,陰並制陽,也易產生熱象。水溼滯留過久會化熱,而陽熱的人則因水溼入侵而形成溼熱。溼熱是指人體內的溼與熱同時存在的現象。調節起來就更麻煩了。同理,寒性體質的人通常是吃寒性或涼性食物多了,有的女孩子喜歡在冬天喝冰水,女性本來偏寒,更容易形成寒性體質。
我們每一個人身體的陰陽都不是絕對的平衡的,而是相對的平衡的,而沒有病的時候,這種狀況就形成了我們體質的寒熱不同。相對來說,寒性體質的人體質要弱一些,比較容易生病,而熱性體質的人要強一些。女的寒性體質多一些,男性熱性體質多一些。
每個人的體質各不相同,所以同一個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會因為體質差異出現不同的表現。用感冒舉個簡單的例子:熱性體質的人容易化熱,感冒後很快就會出現咽痛、咳嗽、咯黃痰;寒性體質的人容易化寒,感冒後出現較重的惡寒,也就是怕冷非常明顯,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
一般來說,虛寒體質者氣虛脾虛,基礎代謝率低,體內產生的熱量少。熱性體質者代謝旺盛,交感神經佔優勢,出汗多,看起來精力旺盛,也容易急躁。每個人的體質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如果生活習慣不改,那麼即使吃藥也很難從根本上調節。
不過,在飲食上注意的話,還是可以逐步改善的。最佳的體質是溫性的,不寒也不熱,不過這種人較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偏熱或偏寒。
飲食上如何改善?
《黃帝內經》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凡是熱性或溫性的飲食物,適宜寒證或陽氣不足之人服用;凡屬寒性或涼性食品,只適宜熱證或陽氣旺盛者服用。==》寒性體質者,忌吃寒涼性食品;熱性體質者,忌吃溫熱性食品。
這個規則其實是從中和平衡的角度來說的,打個比方,你往冰水裡加熱水,使得水變溫和,這就容易容易形成溫性體質。
簡單點說就是:熱性體質多吃涼性食物;寒性體質者多吃熱性食物。
食物有熱性,有涼性,有平性。至於平性的,那當然是什麼人都可以吃的。
適合寒性體質吃:
溫熱的。
羊肉、牛肉、雞肉、狗肉、鴿肉、羊乳、牛乳、黃魚、紅棗、桂圓、荔枝、金橘、韭菜、芫荽、生薑、大蒜、花椒、蔥、胡椒等。
水果方面首推榴槤。
健脾補氣,補腎壯陽,溫暖身體。榴槤性熱,可以活血散寒,緩解經痛,特別適合受痛經困擾的女性食用;它還能改善腹部寒涼、促進體溫上升,是寒性體質者的理想補品。
適合熱性體質吃:
涼性的。
鴨肉、蜂蜜、海藻、海帶、綠豆、苦瓜、冬瓜、西瓜、香瓜、芒果、絲瓜、黃瓜、萵苣、竹筍、黑木耳、香蕉、柿子、梨、豆腐等。
寒性和熱性都可以吃的:
平性食物。
這類食物的性質介於寒涼和溫熱性質之間,適合於寒涼、熱性體質者都可選用。蘋果是最常見的平性水果,兼具清熱散寒之功,適合於大部分人群食用。
大家不要小瞧食物的作用,食物本質上是藥,平時飲食注意,就可以確保身體健康。
長按上面二維碼加關注,「全國中醫發展合作信息共享平臺」
公眾號ID:zyjyccbk
長按上面二維碼加關注,「名老中醫經驗傳承寶庫」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