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環保問題,11月1日起,麥當勞將在北京10家試點餐廳使用「免吸管杯蓋」並不主動提供吸管今年7月,星巴克也宣布。2020年之前,星巴克全球分店禁止使用塑膠吸管,並且公布了不用吸管的新杯蓋設計。
麥當勞星巴克將不提供吸管,麥當勞英國負責人保羅表示:「如果你從下個月開始進入麥當勞,你會被問到是否需要吸管。」這可能看起來像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變化。
但不得不尋求吸管的行為會迫使人們思考,即使只是幾秒鐘,他們是否真的需要這樣的產品。這一次,麥當勞開始用紙質吸管,是考慮到它可生物降解的環保特性。這就是一種紙質吸管 看著和塑料的沒啥區別哈
眾所周知,吸管的材質是塑料,而塑料垃圾回收緩慢、再利用率低,對世界生態環境有著負面影響。今年6月的《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就將鏡頭對準了被塑料汙染的海洋以及在其中掙扎的海洋生物,一張張真實的照片,讓人觸目驚心。
環保組織無吸管海洋也表示,大部分塑料吸管都太輕,不能通過工業回收分揀機,並且可能破壞其他回收工作;最終這些吸管都進入了海洋。該組織估計,71%的海鳥和30%的海龜的胃裡都有塑料。
面對這一調整,網友紛紛獻計,建議將環保進行到底:
用竹筒裝咖啡(* 你問過竹子了嗎?)
用麥草杆喝
用蔥杆喝(* 要不要再來瓣大蒜?)
用蘆葦杆喝
用細竹杆喝
用通心粉喝
用蛋卷喝(* 你想得美!)
用玻璃吸管喝
用不鏽鋼管喝(* 喝完星巴克可以直接奔廢品收購站了)
還有的戲精評論:
我不要杯蓋了,你把吸管給我留下」
「這是在挑戰瑞幸咖啡嗎?」
「隨便你怎麼改,反正我也喝不起」
「我喜歡咬吸管,怎麼辦?」
「那算了,我以後不喝了」
「所以杯子什麼時候停用?」
「沒喝過,多少錢一杯?貴不貴?」
小編結語:事情是好事情,但是最後別變成付費的工具~~一個大進步,只要你肯做,什麼時候都可以開始,環保真的不是說著說著就會變好的,從身邊小事情去一點點改變~希望大家可以真的重視起來,有意識地去從自己身上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