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北鬥企業:這是對高科技產業和國家自信的一次極大提振 期待...

2020-12-13 荊楚網

7月31日上午,緊鄰高新大道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產業化基地的武漢夢芯科技有限公司,一群技術人員正在收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

習近平總書記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鼓舞著廣大武漢「北鬥人」。

北鬥應用服務提供商依迅電子的董事長付誠說:「這是對中國高科技產業和國家自信的一次極大提振!」

夢芯科技研發出中國首顆40納米高精度消費類北鬥導航定位晶片,公司副總經理方婷說:「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高質量服務全球的新篇章,等著夢芯人去開啟!」

振奮

勇擔更多國家使命,

民企集體發力將北鬥發展為武漢優勢產業

付誠通過手機收看了直播,看到總書記宣布那一刻,非常激動。「北鬥,有武漢貢獻。」付誠說,「武漢北鬥產業極具優勢,全國14位北鬥領域兩院院士,9位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覆蓋了從定位信號,到地圖和內容提供的北鬥導航產業完整鏈條。」

付誠所在的依迅電子,將北鬥鏈上「雲+網+端」。疫情期間,依迅北鬥醫療及防疫廢棄物智能監管平臺,已為方艙醫院、集中隔離點等構建了北鬥大數據可追溯管控系統。企業還研發北鬥人工智慧測溫,利用北鬥時空信息技術,將健康碼與地理坐標疊加,通過北鬥衛星組成一張龐大的體溫軌跡網,目前企業產銷兩旺。

「期待武漢能將北鬥發展為優勢產業、特色產業,爭取更多國家級創新平臺和資源落地,企業也願加入、勇擔更多國家使命。」付誠說。

「備受鼓舞,追『芯』不止!」方婷所在的夢芯科技也在關注著這個儀式。6年間,夢芯的北鬥晶片已升級為第二代,並正在規劃第三、第四代產品。「今年上半年訂單同比有不小增長。」方婷介紹,近日,夢芯三款新品連發,全面支持北鬥三號系統。其中有的模塊套件已在5G通訊基站定向上展開應用,有的模塊綜合性能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有的單點定位首次突破1米精度的模塊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

加力

武漢北鬥人接力讓北鬥「下地」,

讓手機等各種終端都用上北鬥

「我們要讓北鬥『下來』,下到手機裡、車載裡、各種終端裡,讓中國人用上北鬥。」武漢導航院副院長餘峰介紹,「北鬥」全面建成,「棒」交到了產業人手中。隨著5G商用時代的到來,「北鬥」與新一代通信、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融合,應用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不斷湧現,更好服務全球,造福人類,如裝上「中國北鬥芯」的無人機,飛在田間,能實現釐米級間距播種,不到5分鐘就能完成1畝的播種工作量;裝在電力設備上,能進行時間同步,可精確到納秒級。

他介紹,武漢導航院實施的貴州省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預警項目,下半年即將提供服務,能通過北鬥監測地質位移等,能實現災害預警。導航院還與共享單車企業合作,僅今年在共享單車領域,就將形成百萬輛級的應用。夢芯科技的北鬥晶片裝在共享單車上,讓北鬥「看到」單車,導航院建地面站,類似手機信號基站,30公裡布局一個站,即可輻射,形成電子圍欄,讓北鬥「管理」單車。

「如果你沒停進規定地點,北鬥『看得見』,你會發現單車鎖不上,無法入欄結算。北鬥通過這種方式,有效約束用戶規範停車,助力超大城市社會治理,解決單車亂停亂放『老大難』問題。」武漢導航院北鬥產業創新中心副主任汪毅軍介紹。

長江日報記者李佳 通訊員韓雨晴

相關焦點

  • 無人機能摺疊成A4紙大小、智能手錶可通話拍照…… 武漢高科技硬貨...
    武漢、深圳、廈門、成都……當下,30萬輛裝有夢芯科技北鬥晶片的共享單車,或正在城市道路上馳騁,或即將安裝出廠奔向街頭。這款武漢硬貨,是中國首顆40納米高精度消費類北鬥導航定位晶片的「升級版」,僅在共享單車領域,今年就將形成百萬輛級的應用。
  • 作為中國北鬥技術的發源地之一 武漢亟待打造5G+北鬥產業聯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作為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11月21日舉行的「5G+北鬥」專題分享會上,武漢市相關政府官員、院士專家、行業領軍人物、企業精英等政產學研用眾多嘉賓,共同探討行業當前熱點話題和未來發展趨勢,並為武漢及湖北
  • 助力中泰高科技企業對接,劉遠江會長參觀北鬥空間、星耀訊聯
    2019年11月李總理在訪問泰國期間,發布了《中泰兩國政府聯合聲明》,強調中泰雙方將在科技和創新領域推動通信技術、開放創新中心、高科技產業園、技術轉移中心等項目發展,加強數字經濟、智慧城市、通信技術融合應用、軟體和IT服務、通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工業數位化轉型、網絡安全、雲計算、人工智慧等領域合作。
  • 湖北武漢等6大國家級獨角獸企業,助力湖北高科技產業發展
    說到湖北省武漢市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中央企業和傳統重工業聚集的城市,是我國的傳統製造業的高地。例如著名的東風汽車、武船重工、中鐵大橋局、中車長江車輛等數不勝數。但是您知道嗎?這個著名的老工業城市在網際網路、尖端科技等領域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您知道武漢市有6家國家級的獨角獸企業嗎?
  • 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
    本次論壇以「產業新發展,融合新生態」為主題,聚焦衛星通信、北鬥導航等技術創新、融合應用、產業發展等重要話題,謀求產業發展新思路,推動中國和東協各國衛星應用領域的深度交流合作。並期待東協國家能夠優先享用到更高精度、更加可靠、更加多樣的北鬥精準時空服務。來自柬埔寨、菲律賓和泰國的嘉賓也分別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以及北鬥在東協的規模應用表達了期待。在成果發布及籤約環節,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黃世勇與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共同為中國-東協北鬥總部基地揭牌。
  • 武漢光電企業加快技術升級助力科技抗疫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訊(記者 陳妮希)武漢重啟,以光電科技為代表的防疫力量將發揮重要作用。近日,由東湖高新區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局指導,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的光谷青桐匯「科技抗疫」光電監測專場雲路演活動在線上順利舉行,院士隔空演講,明星創企薈萃,一批與城市防控場景緊密結合的光電子技術和產品進行了線上路演。
  • 第三屆中國—東協北鬥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論壇在南寧舉行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致辭冉承其主任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廣西北鬥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完美收官及廣西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推動北鬥國際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績。並期待東協國家能夠優先享用到更高精度、更加可靠、更加多樣的北鬥精準時空服務。
  • 光谷將打造非接觸式產業集群,武漢4家企業產品「入榜」
    小到點外賣、上網課、雲辦公,大到公共場所的測溫、製造企業的無人生產等一系列「非接觸式」的場景和應用,催生了一批產品及服務項目,推動了「非接觸式產業」的升溫。近日,從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獲悉,該院4家培育企業成功入選武漢市東湖高新區第一批、第二批「非接觸」產品及服務項目清單。
  • 打通產業和市場循環,全要素為企業「舒筋通骨」增強經濟韌勁
    同時,武漢市正從資金、市場、人力資源等全要素鏈條上,幫助企業融資、銷售、招聘,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與企業同舟共濟,盡最大努力保市場主體,讓企業活下來、留下來、強起來。「這幾年,武漢發展的內生動力增長很快,在整個國內都很突出。我們有理由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武漢的未來,仍然值得期待。」
  • 北鬥全球組網即將完成 衛星導航產業迎收穫期
    本報訊 我國北鬥三號系統的倒數第二顆組網衛星近日發射成功。按計劃,今年5月,我國將發射北鬥三號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屆時,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這也意味著我國的衛星導航產業即將將迎來收穫期。
  • 企業參訪回顧|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武漢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樣本庫
    程永波全面細緻的講解,從光谷生物城7大園區,圍繞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生物服務、精準醫學及智慧醫療等產業匯聚的2400多家相關企業從而形成典型的產業聚集效應,到園區內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福藥業、禾元生物、華大基因、明德生物宏韌生物等代表性企業的核心產品和服務所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果,讓大家直觀了解了光谷生物城發展十餘年來的戰略布局及成就。
  • ...北鬥的「牽線人」——訪浙江金乙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高波
    我國通訊技術從3G追趕到4G並跑,再到5G領跑,如今能否答好5G+北鬥新基建這張問卷,對於國家和行業企業來說都至關重要。正是在這種形勢下,國家從戰略層面對5G通訊和北鬥導航技術加速融合發展提出新的要求。作為在5G+北鬥新基建這個「考場」上的「考生」之一,浙江金乙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乙昌」)在智能化終端應用這道題目上「起筆」不凡。
  • 晶片零突破,新冠滅活疫苗全球首款,技術創新在「無人區」插上武漢...
    在與美國、日本等8個國家和地區同賽道競爭中,人福早於其他國家提出上市申請,今年剛獲批上市,即打破國內外臨床廣泛使用的鎮靜藥物領域近30年無創新藥上市的局面。「我們在自主創新這條主線一直在強化,如苯磺酸瑞馬唑侖經歷了10年研發,投入超過1億元。」人福醫藥集團董事長李傑說。
  • 砥礪十年,武漢這個數字產業基地,將是武漢的下一個「宇宙中心」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擁有高科企業的臨空港(東西湖區),會是下一個「宇宙中心」嗎?看到這肯定有部分網友會不屑地說,臨空港不就是離機場近點嗎?有點食品產業,哪能跟光谷的產業相比。官方是這樣解釋的:2016年,重要網信辦批覆武漢支持開展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建設,在臨空港經開區打造「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這是一座以網絡安全技術為引領,具備綜合服務功能的數位化產業之「谷」,最終在武漢形成「南有光谷、北有數谷」的全新高科技產業格局。
  • 武漢人工智慧產業崛起,行業領軍企業悉數在漢設產業基地
    屆時,在漢應用了隨訪機器人、康復護航系統的科大訊飛,用高精度算法熱成像測溫設備助力武漢復工復產的商湯科技都將亮相。人工智慧在漢蓬勃發展,目前,僅東湖高新區就已集聚120餘家從事人工智慧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的企業,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近100億元,人工智慧相關產業規模超過200億元,產業規模居全國重點城市前列。
  • 德國阿德勒斯霍夫高科技產業園區介紹
    阿德勒斯霍夫高科技產業園區擁有很多頭銜,它是「德國最成功的高科技產業園區之一」,也是「柏林最著名的媒體區」,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15個工業園區之一」和「歐洲最現代化的科技園」,還是「歐洲最大的綜合性一體化技術園區」。這些頭銜足以說明該科技園的代表性和重要地位。
  • 中芯國際等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標誌著中國高科技企業群體性湧現
    可謂針鋒相對,但相比川普中美企業」雙殺模式「的最後瘋狂,中國的對策顯然更具持久力,中國高科技企業正在批量湧現。此前一日,路透社當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將在周五,也就是今天,將80家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其中包括中國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截止目前,已經有數十家中國企業,包括高校和研究所等高科技單位被川普政府列入清單。一批又一批中國高科技企業出現在清單,恰恰說明中國高科技的突破性湧現,中國應該更加支持這些企業的發展,促成進一步的發展。
  • 國潮和本土意識:從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2019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被聯合國列入到「中高收入國家行列」,同時《財富》雜誌發布的2019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國企業有129家上榜,在數量上首次超越美國。《財富》雜誌將這一刻稱為「歷史性的一刻」並撰文《這是中國的世界》。國際地位的提升必然讓消費者對本土品牌更加自信。
  • 瞭望|中國北鬥:創新超車
    北鬥系統已在許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服務國家重要基礎設施,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北鬥系統將持續推進產業化發展,服務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百姓日常生活,為全球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北鬥二號系統建設之初,國內星載原子鐘技術比較薄弱,全世界只有少數國家有能力研製高性能星載原子鐘,而進口又存在諸多困難和不確定性。為儘早「讓中國的北鬥用上最好的鐘」,工程總體組織相關科研單位和企業,成立三支研發隊伍同步進行攻堅,終於三支隊伍全都取得成功,自主研發的星載原子鐘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金恪與北鬥深度合作,北極星雲精準定位服務大農業產業
    集團深耕農業多年,並積累了多元化的產業資源與運營經驗,目前布局浙江、新疆、江西等地,前景向好,獲得了國家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的一致認可。   王建峰表示,大數據作為現代農業的生產要素,是能夠推動產業融合的重要力量。北極星雲擁有雄厚的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及高精度定位行業應用,雙方合作將為金恪大農業產業提升精準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