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砍價」預期落地,生物醫藥股蠢蠢欲動,又到看多時候了嗎?

2020-12-21 格隆匯

作者 | 格隆匯陳肖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避不開的醫保談判作為本年度醫藥行業最後也是最大的事件,進行到今天也終於塵埃落定。

今年的企業代表普遍沒有往年面臨大敵的緊張,此次談判整體上沒有像往年那樣遭到太明顯的「靈魂砍價」,多數談判成功的品種降幅處在預期範圍內。

最大不確定性消除就是最好的消息。這一周的醫藥板塊也開始有蠢蠢欲動了,尤其是一些創新藥領域的龍頭飆漲攻勢最猛。

作為中國醫藥界「茅臺」的恆瑞醫藥,市場對其的醫保談判情況一直很關注,這也是為什麼在前日傳說醫保談判價格降幅普遍好於往年之後恆瑞就開始遭到資金瘋狂買入。

聽說僅近三天北上資金及國內主力資金累計加倉就超過30億,一舉把其推出歷史新高,今天盤中甚至直接被幹了漲停!目前離6千億市值已經勝利在望了。

醫藥經過了持續一個季度的高空回落之後,如今又到重新關注的時候了嗎?

1

幾家歡樂幾家愁

作為壓軸重頭戲,此次創新藥PD-1/L1單抗藥品的談判無疑最受備受關注。

醫保局公布的初審名單顯示,目前國內所有獲批上市但未進入醫保的7個PD-1/PD-L1產品都通過了形式審查,入圍對手包括恆瑞醫藥、百濟神州、君實生物3家本土藥企,以及默沙東、BMS、AZ等4家跨國巨頭。

由於此次談判的多是國家鼓勵的創新藥,因此在醫保局在考慮企業利潤方面會有比仿製藥更多的讓步空間,所以降價幅度不太可能太狠。

但作為市場空間巨大的藥物,PD-1的市場前景不容置疑,但競爭同樣激烈,默沙東(K藥)、百時美施貴寶(O藥)、阿斯利康、恆瑞醫藥,每一個都是超能打的對手。

有消息稱4家跨國藥企默沙東、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以及羅氏在此次PD-1談判中全軍覆沒。最大的贏家是恆瑞醫藥,其PD-1產品降價超80%及4個適應症:霍奇金淋巴瘤、肝細胞癌、非小細胞肺癌、食管鱗癌4個獲批適應證全部全被納入本次醫保目錄。

據說國內有兩家國內企業PD-1的報價分別為3萬/年、3.7萬/年。業內猜測其中一家必然是恆瑞醫藥。

恆瑞確實是有這底氣,恆瑞在今年10月份第四季度推出的適應霍奇金淋巴瘤、晚期肝細胞癌、晚期食道癌、非鱗非小細胞肺癌的卡瑞利珠單抗,全年藥費就打到了3.96萬元,比很多動輒報價超10萬價位的對手強出太多了。

不過每個藥品的特性和適應症不同,並不會是恆瑞能一家獨大,其他對手肯定也是有肉吃。

3天大漲20%的恆瑞醫藥,近日可謂利好不斷。

先是注射用卡瑞利珠單抗(艾瑞卡)的III期臨床研究的主要研究終點結果達到方案預設的優效標準。研究結果表明,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用於晚期或轉移性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線治療,可顯著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有望將於近期遞交上市申請。

今天恆瑞又有重磅創新藥「氟唑帕利膠囊」獲批,這個款首款獲批上市的國產PARP抑制劑可顯著延長卵巢癌患者的PFS,為國內BRCA突變的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目前全球獲批的PARP抑制劑有三款,分別為奧拉帕利、尼拉帕利、盧卡帕利,之前這些藥都沒納入醫保,患者自付藥費至少高達40萬元。而恆瑞這塊新藥上市,有望為患者提供了一個更便宜的選擇。

百濟神州有霍奇金淋巴瘤和尿路上皮癌2個獲批適應症,也算是好於預期,所以這周股價反彈了超10%。在前兩個月,投資者對其的信心並不太大,一方面是對醫保談判砍價的幅度沒多大信心,另一方面被有同類適應症的競爭對手恆瑞壓了一頭。所以百濟神州能進入醫保,也是為未來的增長帶來信心。

3天漲超20%的信達生物公司同樣被給予厚望。信達目前的研發管線很豐富,有20多個創新藥覆蓋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多個疾病領域。

去年,僅有信達生物一家的PD-1抗體藥物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伯舒)成功進入2019年醫保目錄,患者自付費用約2.9萬元/年。雖然價格比較低,但該藥進入醫保之後帶來的銷量飆升,2020年前第三季度,相關銷售收入超過15億元。有機構預計信達今年的營收因此能到達23億,同比實現翻倍。

對於那些競爭格局較好的創新藥品種,一旦獲準進入醫保,就能使此前因高價而望而卻步的需求會被大量激活,臨床使用率可以快速提升,最終以量換價的效果會非常有吸引力。

比如小細胞肺癌的三代單抗藥奧希替尼在2018年醫保談判獲納入醫保範圍之後,醫保報銷比例平均達70%,成為患者用得起的好藥,此後兩年銷量增長超7倍,效果顯著。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如此關心創新藥能否進入醫保的關鍵。

2

最大利空落地

對於這遲早會來的談判,藥企方面對入圍產品的降價幅度其實早就有所預期,市場對此也做出了足夠的反應。

所以醫藥板塊從年初一波衝高至8月份之後開始震蕩回落至今,尤其是有預期會進入集採領域的企業,多數自高位回調幅度在30%以上。

目前市場資金還相當充裕,雖然指數沒漲多少,但白酒、食用油、新能源車、光伏這種大熱門天天創新高,醫藥股作為資金的最寵板塊之一,這段時間的正常回調反而是跟大趨勢有點格格不入。

如今最大利空已經開始接近尾聲,市場也開始重新把邏輯放到了賽道方向和未來的業績預期上。

除了恆瑞大漲明顯之外,還有不少玩家近期的漲幅也較為可觀,A股的長春高新、心脈醫療、東寶生物、四環生物、貝達藥業、萬孚生物、藥明康德等都漲超了10%。

作為生物科技股集中度的港股中,百濟神州、康方生物、泰格醫藥、中國抗體、信達生物、再鼎醫藥等近5日都漲勢不錯。

其實上面這些醫藥公司近期在業務上多數是有新突破的,就算不是進入此次的醫保名錄,也有疫情相關業務訂單驅動、新的產品獲批或又有新進展,這些都是業務利好帶來的業績預期驅動。

一個很明顯的跡象是,近期資金一直在迅速回流醫藥板塊,A股中wind行業中,醫藥相關行業近5日淨流入最多,在港股則是南下資金布局比較明顯。

3

預期差還有哪些?

實際上,醫藥板塊近期除了醫保談判大考,還有另外還有幾個值得關注的預期差。

一是11月27日滬深港交易所就擴大滬深港通股票範圍達成共識,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納入互聯互通範圍被市場預期。中金證券研究所預計一個月後8隻創新藥股有望納入港股通:

這些都是行業的標杆,一旦真的被納入,必然會受到南下資金的追捧,引發新一輪資金關注,現在臨期,近期這些公司開始上漲也是原因之一。

另一個是一些重磅賽道龍頭的年度業績預期扭轉。以醫療服務+自費消費、創新藥、醫療器械、疫苗、血製品等板塊為例:

消費醫療板塊中多數品種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負面影響,但業務的需求還在,明年之後的業績高增長預期確定,今年的年度業績可能會受影響而壓低估值,但長期看反而是個逢低上車的機會。

創新藥也一樣,很多企業上半年受疫情衝擊,但下半年的業績增速加速趨勢很明顯,尤其是個細分領域的龍頭,這類公司依然將是底倉類型的配置品種,如果因為今年的業績變差就下車,明年可能就找不到這麼舒服的上車機會了。

醫療器械的賽道一直成長性很高,目前該領域的政策環境與幾年前的藥品類似(集採+鼓勵創新+進口替代),且大部分可擇期手術在 20 年上半年受到影響,這部分公司切換到明年業績會明顯加速。

血製品方面,上半年疫情影響到了三四季度的血製品供應,導致企業全年業績增速可能放慢,但我國的血製品供應其實一直偏緊,以及外資進口血製品因為繼續受阻於疫情影響供應還會減少,明年國產白蛋白量價齊升的可能性還是挺大的。

4

結語

截止到本周,A股醫藥板塊的整體估值在50倍左右,從今年整個行業利潤平均大概25%的增速看,整體估值實際上回到了40倍左右。

如果聚焦其中的一些好賽道的龍頭股,參考它們的業務增速預期,真的不算貴。

不確定性事件落地+估值吸引+資金回流,這些加起來判斷,醫藥板塊重新回暖已經相當確定。

看好這個醫藥賽道的股民和基金機構們,等這一天已經太久了。

相關焦點

  • 醫藥集採「靈魂砍價」的背後:事關國家民生大帳
    10月以來,頻現「靈魂砍價」 10月以來,新一輪醫保集採預期持續壓制醫療板塊情緒。 11月15日,心臟支架在國家帶量集採中,開出了令人震撼的「地板價」,從1.3萬降到700元左右。 而11月30日,談判專家在集採過程中的「靈魂砍價」又上了熱搜。 據報導,本輪集採大部分藥品降價8成以上,最多的甚至降價高達98%!
  • 醫保談判靴子落地醫藥股集體爆發 藥明生物漲近6%
    來源:新浪港股12月17日消息,醫保談判靴子落地,醫藥股集體爆發,藥明生物漲近6%,藥明康德漲超4%,信達生物、康龍化成等漲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疫苗研發已經進入衝刺階段,我們處於全球第一方陣,但不為第一而搶跑。」
  • 巴菲特建倉醫藥股,投資生物醫藥的機會在哪裡?
    以前巴菲特對醫藥股一直持謹慎態度,而此次新建倉的六隻的股票中,有四隻是醫藥股,這是歷史上伯克希爾首次大批量建倉醫藥股,但是伯克希爾買入的都是大藥企,可以說是一種戰略性布局。 其實如果真的搞懂生物醫藥企業的發展規律,還是有非常好的投資回報的,甚至很多投資回報會超過信息技術,這也是生物醫藥投資的魅力所在。 |從產業的角度看,到底哪些生物醫藥公司最值得投資呢?
  • 三大原因揭秘醫藥股爆發:恆瑞醫藥漲停 君實生物跳水為哪般?
    來源:新浪港股12月17日消息,隨著醫藥集採不斷,醫保談判結束,近期醫藥股上演集體爆發行情,B類股更是直飛沖天,還有醫藥股上演驚魂一幕,發生了什麼?近期醫藥股集體爆發,今日醫藥股更是全面上漲。康基醫療漲近超25%,亞盛醫藥漲超10%,三生製藥漲超10%,啟明醫療、中國生物製藥漲超7%,藥明生物、康哲藥業、康方生物漲超6%。不過,君實生物盤中一度跌超7%,引發市場熱議,同樣百濟神州漲幅也受限。對於醫藥股上漲主要來自三方面原因。1)疫苗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昨日晚間新華社報導:我國目前已有5支新冠病毒疫苗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
  • 牛股百強醫藥生物獨佔鰲頭,醫藥生物能否持續強勢?
    寫你看的懂的信息據證券時報報導:受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醫藥生物相關題材板塊概念股大漲,牛股頻現。以2020年4月底為界,根據市場摘取今年以來A股市場表現最好的100隻股票,在牛股100強中,醫藥生物佔22隻,佔比22%;化工10隻,佔比10%;電子8隻,佔比8%。接下來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各6隻,農林牧漁、食品飲料、計算機各5隻。這幾個行業總佔比達68%。其他15個行業只有32隻,要選到牛股猶如大海撈針。
  • A股:北上資金35億掃貨醫藥龍頭,「藥中茅臺」全名單來了!
    醫保談判一個多月前,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在天津市開標,在這次集採中,冠狀動脈支架的均價從13000塊錢下降到700塊錢左右,降幅達到了93%,消息一出,市場紛紛砸開了鍋,A股醫療生物有關股票也是應聲大跌。
  • 短期估值溢價率迅速下跌,機構持倉大幅降低,醫藥股還能不能買?
    近期急跌,一度受萬千寵愛的醫藥股不靈了?今日收盤,醫藥板塊一個比一個慘,生物製品、醫療服務、醫療器械位居跌幅榜前三。有著疫苗茅臺之稱的2000億市值的智飛生物,今日在全市場跌幅居首,暴跌11.37%。醫藥股的急跌早已有跡可循。上周,醫藥生物板塊下跌 1.53%,作為對比,滬深 300 指數上周下跌 0.59%。伴隨著股價走勢疲軟,醫藥股短期估值溢價率已經迅速下跌。截至2020年11月14日,醫藥板塊估值為42.90倍(TTM整體法,剔除負值)。
  • 美國是唯一沒有全民醫保的發達國家,中國靈魂砍價砍出民生實惠!
    根據統計,從1970年到2014年,在經合組織成員中,美國的醫療費用漲得最快,但人均壽命卻增長最慢。2015年美國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事:當年,美國的平均預期壽命出現了下降,從前1年的78.8歲降至78.7歲。隨後3年,美國人平均預期壽命又下降至78.6歲。上一次美國出現這種事,還要追溯到1個世紀前的1918年。
  • 看「國家隊」如何「靈魂砍價」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推算,我國心血管病患病人數達3.3億,十年間冠心病手術從23萬例發展到超過100萬例。據推算,每年要用掉150萬個心臟支架,總費用約150億元。  隨著「國家隊」出手,這一痛點將成為歷史。
  • 醫藥股風口 美諾華、潔特生物、中國醫療集團能否承皇冠之重?
    截至2月7日收盤,在雲辦公板塊中,三五互聯、鵬博士、二六三等多隻個股漲停;在線教育板塊中,也有世紀鼎利、威創股份、南威軟體、全通教育等多隻個股漲停。相比之下,醫藥股的漲勢則更為兇猛。2月3日開市後,交易行情顯示,醫藥股中流感、超級真菌等概念板塊開盤大漲。
  • 「靈魂」砍價,能為看病省多少錢?
    國家帶量採購逐漸常態化,地方性聯盟採購不斷落地,更多藥品藥材實現大降價,患者負擔大幅降低,醫藥行業發展格局也出現變化。對於今後看病還能再省多少錢,人們充滿期待。「過去,一個心臟支架可以買6瓶茅臺。如今,一瓶茅臺可以買6個支架。」近期,網友對於冠脈支架「靈魂談判」的這一調侃,生動詮釋了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後的價格變化。
  • 蘋果不香了嗎?巴菲特減持蘋果買入醫藥龍頭股
    蘋果不香了嗎?巴菲特減持蘋果,買入醫藥龍頭股,大佬作業能抄嗎巴菲特減持蘋果,不排除高位減持套現的可能。另一方面,蘋果進一步發展確實受到質疑。從今年的發布會來看,產品推出低於預期,創新力不夠,而且有供應鏈曝光蘋果新機出現砍單,市場信心不足。
  • 康華生物vs長春高新:高價生物醫藥股「一哥」之爭誰走得更遠
    來源:華夏時報見習記者 林堅 記者陳鋒 北京報導7月17日,康華生物(300841.SZ)以599.00元/股收盤,力壓487.15元一股的長春高新(000661.SZ),雙方相差111.85元/股,從股價上看,前者仍居醫藥生物股「一哥」位置。
  • 十大醫藥股凸顯藍籌潛質(附股)
    醫藥股漸顯配置價值  在A股市場中,醫藥板塊絕對不屬於「重量級」的群體,目前兩市醫藥股的總市值僅有10573.5億元,佔全部A股總市值比僅為3.74%。但是,作為進攻與防禦特徵兼備的品種,醫藥股又是任何一個投資組合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目前看,醫藥股的配置價值更是階段性凸顯。
  • 生物醫藥板塊整體大牛市,你準備好了嗎?
    晶片半導體我不是很在行,不懂我就不能亂說,但是生物醫藥整體大牛市我個人覺得主要有四個原因: 1、新冠疫情造成的全民對健康的關注,進而對疫苗和創新藥的新聞加大搜索力度,從各個門戶網站新聞中心裡醫藥方面的新聞佔比就可以看出來,比2019年提高了2倍以上,現在普通老百姓都能順口談論一下什麼疫苗啊,什麼神藥人民的希望啊,股民的眼球自然被吸引到了生物醫藥板塊
  • 四省市耗材「靈魂砍價」結果出爐 最高降幅97.76%
    靈魂砍價再現,降幅再創新高「第一次你報的是1880元。」「第二次你的報價是是1288元。」「你們還有更大的誠意嗎?」「你們如果錯過這次機會,你們其它三省估計就沒有機會了。」「你看下你們還能再降嗎?」「……那就把8塊抹掉,1280吧。」「……再抹一個8吧。
  • 9日強勢板塊分析:軟體醫藥股爆發 零售板塊亮眼
    盤面上看,醫藥板塊走勢強勁,零售板塊大幅走高,軟體板塊爆發,黃金概念大幅拉升,具體來看:1、醫藥板塊醫藥板塊今日盤中走勢強勁,截至收盤,復旦張江漲幅超11%,莎普愛思、康泰生物、甘李藥業、康辰藥業、康華生物、上海萊士、仁和藥業、譽衡藥業等漲停。
  • 高毛利「金身不再」 醫藥股4個月跌去30% 還...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許諾 藥品集中採購會改變醫藥股的高估值嗎?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醫藥主題基金的淨值近期跌幅顯著,此外,受藥品集採預期影響,公募基金第三季度大幅減持醫藥股,兩隻醫藥龍頭淡出基金十大重倉股行列。與此同時,A股生物醫藥指數自八月至今跌幅超過30%。藥品集採削弱醫藥股盈利能力?
  • 第五輪國家醫保目錄準入談判舉行,創新藥遭靈魂砍價「高估值」能續...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12月15日,在北京寒風凜冽之中,醫藥股在經歷了大幅調整後,228家上市公司迎來了大面積上漲,其中華北製藥、豐原藥業漲停。「公司股價半年沒動了,也該漲一漲了。」針對醫藥上市公司股價變化,一家上市藥企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不過,在市場看來,這是國家醫保目錄準入談判結果出爐的前兆。12月14日,為期三天的2020年度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工作在北京正式啟動。此次談判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品種。
  • ...參與常態化集中帶量採購談判 「靈魂」砍價,能為看病省多少錢?
    國家帶量採購逐漸常態化,地方性聯盟採購不斷落地,更多藥品藥材實現大降價,患者負擔大幅降低,醫藥行業發展格局也出現變化。對於今後看病還能再省多少錢,人們充滿期待。  「過去,一個心臟支架可以買6瓶茅臺。如今,一瓶茅臺可以買6個支架。」近期,網友對於冠脈支架「靈魂談判」的這一調侃,生動詮釋了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後的價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