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港股
12月17日消息,隨著醫藥集採不斷,醫保談判結束,近期醫藥股上演集體爆發行情,B類股更是直飛沖天,還有醫藥股上演驚魂一幕,發生了什麼?
近期醫藥股集體爆發,今日醫藥股更是全面上漲。康基醫療漲近超25%,亞盛醫藥漲超10%,三生製藥漲超10%,啟明醫療、中國生物製藥漲超7%,藥明生物、康哲藥業、康方生物漲超6%。不過,君實生物盤中一度跌超7%,引發市場熱議,同樣百濟神州漲幅也受限。
對於醫藥股上漲主要來自三方面原因。1)疫苗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昨日晚間新華社報導:我國目前已有5支新冠病毒疫苗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疫苗研發已經進入衝刺階段,我們處於全球第一方陣,但不為第一而搶跑。」
2)醫保談判落幕,靴子落地,市場風險偏好提升。通過三天談判內容梳理,我們可以發現,本次談判存在三個特徵:一是除了PD-1,降價幅度基本維持在50%以內,回顧去年,共有150個藥品參與了醫保談判,其中包括119個新增談判藥品和31個續約談判藥品,最終有97個談判成功。在119個新增談判藥品中,有70個談判成功,價格平均下降60.7%。
二是談判氣氛明顯緩和很多。專家態度「溫和」、「都很好」是藥企代表較為一致的感受,如果報價離醫保15%線差距較大,專家會有提示,「可以根據語氣判斷是差的較多還是較少」,「根據成本,不要報的太虛就行」。
三是恆瑞醫藥雖然降價80%,但換來了4個獲批適應證全部進入醫保。包括霍奇金淋巴瘤(3線)、肝細胞癌(2線)、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1線聯合)、食管鱗癌(2線)4個適應證。這也是恆瑞醫藥今日漲停的緣故,市值已經來到了5689億元人民幣。
不過,在恆瑞醫藥4個獲批適應證全部進入醫保外,百濟神州、君實生物的狀況就不太好了。據E藥經理人從現場獲取的消息看,默沙東和BMS的K藥、O藥不容樂觀,君實的特瑞普利單抗和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不確定。今日,君實生物直接跳水大跌7%,隨後大單買入3.48萬股(價值150萬港元)才止住頹勢。
根據現場情況也可見一斑,據E藥經理人前線消息,君實談判很快,面無表情,匆匆離開。與上午不同,下午阿斯利康代表出來拒絕回答,匆匆離開。百濟也同樣如此。
3)B類醫藥股即將納入港股通,現時在主板上市、並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編號後面會有一個「B」以資識別,市場俗稱「B類股」,未來將可進入互聯互通的範圍內。滬深港3家交易所上周就此達成共識,同意屬恒生綜指成份股、或在內地有發行A股的「B類股」,將可納入「港股通」範圍,預計1個月後生效。
目前已獲納入恒生綜指的「B類股」,僅有康希諾生物(6185)、亞盛醫藥(6855)、康方生物(9926)、康寧傑瑞製藥(9966)、諾誠健華( 9969)、啟明醫療(2500)及沛嘉醫療(9996)共7隻。
今天的B類股漲勢非常明顯,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表示,11月27日三地交易所說儘快研究,最快應該就是年底前能夠納入,最慢就不清楚了。
龐溟表示,醫藥股反彈主要來自兩大利好,一是新華社報導我國目前已有5支新冠病毒疫苗在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疫苗研發已經進入衝刺階段」,同時外媒新聞也報導了其他國家與地區將很快開始疫苗接種,高層政界人士也有相關的支持舉措。二是市場對第五輪醫保談判的負面預期已經在股價上有所反映,可能對有競爭力的公司股票開始趁低吸納。
據中泰國際醫藥行業分析師表示,根據業內流傳的消息,估計醫保談判於16日結束。由於政府要求,主要醫藥企業均對結果保密,我們暫時無法獲知談判結果,但是根據我們的了解,首日中成藥談判降價幅度可能不高於50%,即低於往年幅度。市場流傳最為關注的腫瘤藥PD-1估計是今天進行,但是從君實(1877)、信達(1801 HK)、百濟(6160)等相關公司股價近日反彈。另外,石藥(1093 HK)、中生(1177 HK)等製藥板塊龍頭也有所回升。我們估計談判降價未必有早前市場擔憂那樣激烈。我們認為前幾個月壓製藥企估值的因素主要是醫保談判,我們將繼續關注醫保談判結果方面的確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