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5月13日晚,桃李麵包發布關於變更公司經營範圍的公告稱,鑑於經營發展需要,桃李麵包擬將原經營範圍「糕點(焙烤類糕點、油炸類糕點、蒸煮類糕點,月餅)生產加工」等項目,變更為「食品製造、銷售;農副食品加工、銷售;食品生產專用設備、農副食品加工專用設備製造、銷售;日用百貨批發、零售;食品、農產品批發;企業管理服務、倉儲服務(不含危險化學品)、市場營銷策劃、包裝服務、搬運裝卸服務、普通貨運;食品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自有設備租賃(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的經營活動)」。此次經營範圍變更以市場監督管理局核准結果為準。
對比發現,桃李麵包新增食品製造、銷售;農副食品加工、銷售;食品生產專用設備、農副食品加工專用設備製造、銷售;食品、農產品批發;包裝服務、搬運裝卸服務、普通貨運;食品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自有設備租賃(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的經營活動)。
對於新增業務未來發展規劃,北京商報記者聯繫採訪了桃李麵包,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予以回復。
據了解,農副產品是由農業生產所帶來的副產品,包括農、林、牧、副、漁五業產品,分為糧食、經濟作物、竹木材、工業用油及漆膠、禽畜產品、蠶繭蠶絲、乾鮮果、乾鮮菜及調味品、藥材、土副產品、水產品等若干大類,每個大類又分若干小類。
業內人士稱,傳統農副產品一般是自產自銷,沒有品牌。不過近年來,一些農副產品生產者已經意識到品牌對產品的重要性,因此,這些生產者開始致力於為自己的農副產品樹立品牌。
對於桃李麵包擴大經營範圍的原因,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這是由於桃李麵包近年來雖然營收仍然保持雙位數增長,但淨利潤增幅逐年縮小,行業競爭加劇。2016-2019年年報顯示,桃李麵包營收增幅分別為28.95%、23.42%、18.47%和16.77%;歸屬淨利潤增幅分別為25.53%、17.85%、25.11%和6.42%。
據《2020年中國麵包行業數據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麵包行業規模達到2400億元,並且十年間的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據預測,2020年我國烘焙食品行業銷售收入預計將達到5500億元。而「賓堡」、「曼可頓」等品牌,都是在瓜分市場份額。
此外,受疫情期間「宅經濟」因素影響,桃李麵包在今年一季度淨利潤猛增,這為其拓展新業務提供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桃李麵包營收同比增長15.79%,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62.02%。
官網顯示,桃李麵包前身是瀋陽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1月23日,主要經營麵包及糕點、月餅,是一家致力於烘焙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的綜合性公司。目前,桃李麵包核心產品麵包及糕點所使用的桃李品牌已成長為跨區域的全國麵包品牌。截至2019年年底,桃李麵包的生產工廠遍布全國18個區域,在全國擁有24萬個零售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