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主要的排毒器官,身體內80%左右的毒素均需要肝臟來進行代謝,可謂人體最大的"垃圾中轉站"。
但,人們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會導致肝臟受損,體內的毒素來不及排洩就會堆積,從而誘發肝火旺盛,女性臉部出現黃褐斑、痤瘡等。
為何肝臟不好,會出現黃褐斑?
中醫上,黃褐斑又稱之為肝斑。俗話說"丑時睡得香,臉上不長斑",說明肝臟與斑有直接的關係。
丑時也就是凌晨的1點-3點,若此時進入到熟睡狀態,那麼肝經就會把血運輸到肝臟內,有利於肝臟的新陳代謝以及自我修復。
中醫講"臥則血歸於肝",只有在進入熟睡狀態下肝臟才能進行工作,代謝掉血液中的"垃圾"。
面部是人體健康的"風向標",看臉色就可以看出身體的健康狀況,肝氣鬱結的人臉上容易長斑。
黃褐斑的出現是由於肝鬱氣滯,血瘀,脾虛,導致面部缺少光澤,暗沉色素堆積。
此外,肝不好的女性,還會有這2種表現:
表現1、失眠多夢
晚上總是失眠多夢,且容易驚醒,是肝火旺盛的主要表現。
若白天並沒有吃刺激性的食物,沒有飲用茶、咖啡等促進神經興奮的飲品,無加班工作等外在因素。
長期一段時間內出現睡眠質量下降,甚至是到凌晨的2-3點還睡不著,此時就需要警惕是否是肝火旺盛所致。
表現2、月經不調
女性的月經與肝臟也有一定的關係。
肝氣鬱結、肝火旺盛的女性非常容易出現月經不調,月經量少的情況。
若連續數月出現此類情況,需要警惕是否是肝臟出現了問題,及時去醫院檢查一下肝功能。
肝氣鬱結,臉長色斑,常吃4種食物:
《黃帝內經》的"髒象學說"中提到養於內、美於外。
因此,想要氣色好,面部紅潤,最先做的就是調理。
1、西紅柿
西紅柿是酸性果汁,有助於皮膚平衡PH值,從而起到美白淡化斑點的作用。
此外,西紅柿除了食療以外,還可以外敷。若皮膚過於粗糙,可以把西紅柿榨成汁然後加一點點的珍珠粉。敷在臉上15~20分鐘左右,用溫水清洗再進行正常護膚可以起到個很好的淡化斑點的作用。
2、獼猴桃
獼猴桃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以及食物纖維,可以補充體內諸多所需的營養成分,對皮膚起到一個美白的作用。
且,獼猴桃中含有豐富的鉀對臉部的斑點的淡化有非常重要的治療作用。
3、 茄子皮
若身上或臉部的黃斑較多,建議使用茄子皮切片後貼在斑點部位。
也可把茄子皮放在斑點部位來回搓,從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淡化斑點的作用。
4、硒煙酸C
改善黃褐斑可以吃點硒煙酸C片,主要由維生素C(含量比水果高,更有利於吸收)+煙醯胺(美白、護膚大戶)+硒(增強皮膚抵抗力)。每天堅持吃,對改善長斑很有效果,此外還可以美白、嫩膚、亮膚,愛美人士必備。
推薦2調理肝氣的食譜:
食譜1:烏雞肝粥
材料:粳米100g,豆豉10g,烏雞肝數塊。
做法:先將豆豉煎汁,然後過濾出汁液備用,再將烏雞肝洗淨、切碎,淘洗好粳米,鍋中加入水和豆豉汁,放入粳米和雞肝煮粥。
功效:養肝明目。
食譜2:蒜苗炒雞蛋
材料:雞蛋150g,青蒜100g,植物油50g,鹽3g。
做法:把青蒜苗洗淨,切成長3釐米的段,再將雞蛋打在碗裡,加入鹽少許,用筷子攪散,花椒放入碗中加入適量水調製成花椒水待用;
等鍋燒熱時放油,倒入雞蛋液,用手勺輕輕推炒,待蛋液定漿,像桂花瓣一樣時,倒出;
鍋中留餘油燒熱,放入蒜苗段翻炒幾下,烹入花椒水,放入剩餘的鹽、炒好的雞蛋花,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功效:調理肝氣。
調肝養心,永駐桃花顏,做好3件事:
第1件:不生氣
俗話說"怒火傷肝",且,肝應春。
若在春季長期處於情緒低落、抑鬱、動怒的狀態下,很容易損害肝臟的健康。
對於肝火旺盛的女性,可以敲打羶中穴,因為羶中為人體"氣會"穴,也是心包的募穴,氣容易在這裡鬱結。
因此經常敲打羶中穴,能起到消氣解鬱的作用。只要氣順了,氣血循環就會好。
第2件:起居有時
人熟睡後,血液才能回流到肝臟,經過肝臟的過濾、淨化。
若長時間的晚睡,那麼皮膚就不會得得到血液的滋養,就會出現幹、黃的現象,那麼也會長出很多對稱性的黃斑,也叫肝斑。
第3件:調肝經
蝴蝶式對於腿部的拉伸具有很好的作用,可以促進肝經的循環。
此動作非常簡單,做起來像一個蝴蝶張開翅膀,不僅對疏肝理氣很好,也可以加快盆腔的血流量,對久坐的女性非常好。
肝經在大腿內側,取坐姿,讓腿彎一點,讓內側面朝上就可以操作了。可以敲打,可以按揉。自己能感覺有刺激的力度就可以了,每次每條腿10分鐘就可以。